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 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

2、意。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 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 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二、初读

3、引领,感知古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 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2出示第二句。 3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 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 4品读赏析。 (1)体会绿。 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 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 指导朗读。 (2)体会多 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 分组读,齐读。 5荷叶如此之多,如此之绿,如此之广,

4、真令人过目不忘呀!那荷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读第四行。 你还会感受到什么? (1)体会红 那是怎样的红呀?指名说,读出来。 想做其中的一朵吗?男生读,女生读。 6这么绿的荷叶,这么红的荷花,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 7看哪,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幅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 引读第二句。 8配上音乐,静静地走进西湖美景。 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一句,师范读。 10谁也发自内心的赞叹一下。 自由练读,谁来当当小诗人夸夸西湖? 11西湖其他季节也很美,但每个季节的美却各有不同。 出示图片。

5、(师配乐介绍) 12在你们眼里,西湖的夏天是怎样的呢? 13西湖一年四节都美如画卷,但又各有不同的景致。 而诗人在送林子方时正好看到的是夏天的西湖美景,所以诗人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生合作读第一句。 14这幅美景时诗人脱口而出的,谁能连起来读一读整首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配乐) 四、升华诗情,内化古诗 1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 有人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 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中的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望着朋友渐行渐远,是那样依依不舍,他是以目相送。 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

6、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送别朋友,他是以酒相送。 这首诗是诗人以什么相送? 2是呀,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景相送。 3师小结: 同学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4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 让我们一起再来吟诵,牢牢记在我们心中吧,对西湖的热爱。 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 自由读、背。 配乐背诵。 五、拓展阅读,延伸文本 1其实描写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互相推荐。 2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抹淡妆总相宜。 3拓展关于东湖的诗句。

7、朱德的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 (南宋)袁说友的游武昌东湖。 六、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 莲叶 无穷碧 西湖六月风光 映日 荷花 别样红 略。 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

8、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

9、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

10、(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1)出示生字: 鹂鹭。 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 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

11、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 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 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 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 近景、远景)(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 一生读,一生板演。 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

12、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 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 (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

13、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六、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略。 第六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大自然和太空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四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二首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之情。 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

14、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 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 教学反思 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 52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会写 34 个生字。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太空的神秘。 4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15、与神奇,感受太空的神秘。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 课时 雷雨2 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 课时 太空生活趣事多2 课时 语文园地六3 课时 15 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

16、,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得很透彻。 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引导,之后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建议 古诗欣赏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要真正

17、理解古诗,就应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践行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使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8、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晓、慈、毕、竟、映5 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4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晓、慈、毕、竟、映5 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 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难点 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

19、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新课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 四、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汉字: 晓 慈 毕 竟 映)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五、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诗中写了什

20、么? (1)出示第 1、2 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第 3、4 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六、读说结合,升华情感 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 1、2 句。 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

21、林子方说点什么? 小组交流,指名说。 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配乐朗诵)。 5背诵古诗。 七、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湖 莲 穷 荷 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 八、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九、梳理板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叶无穷碧 花别样红 湖 莲 穷 荷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绝、鹂等 6 个生字,会写绝、含等 4 个生字,掌握行1 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

22、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绝、鹂等 6 个生字,会写绝、含等 4 个生字,掌握行1 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 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 画面上有哪些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