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预应力管桩在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高强预应力管桩在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高强预应力管桩在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强预应力管桩在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一、前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桩身混凝土强度高,适应性广,耐冲击性能好,穿透力强,具有承载力高,抗弯抗裂性能好,施工快捷、方便,质量稳定可靠,耐久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基础。高二、工程概况增城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占地面积约550 平方米,呈 " " 字形,共计九层。首层楼5.0 米,为侯诊大厅;二九层为各门诊科室,层高二层3.5 米,天面层设有水池、洗衣房。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该建筑物按规范规定为二级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场地为旧房拆除地,并已清理成平整的场地。三、场地

2、工程地质状况通过钻探揭露,场区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土层,下伏为震旦系片麻岩风化层。第四系覆盖土层由人工堆积,冲积和残积层组成,厚度可达30 40 米,土质均匀。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填土:灰白色,湿,软弱,由粉土堆填,属高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差,层厚4.6米。()粘土:砖红色,花斑状,可塑,质纯,粘滑。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差,层厚1.34.9米。()细砂:土黄色,饱水,松散,含大量粉粘粒。层厚6.17.0 米()粉质粘土: 灰色,粘滑,软塑,为冲击土。 属中压缩性土, 工程性能差, 层厚 1.2 2.5 米()粉砂:灰黑色,松散,饱和,总体略软弱,局部为粉土。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差,层厚1.7

3、 4.7 米。()砾砂:土黄色,饱水,中密密实,含细砾石:0.2 0.5 厘米大小,呈次圆次棱角形,成分以石英、硅质岩为主,含量差别大(10% 70%)。可作为多层建筑桩端持力层,层厚 7.311.9米。() a、砂质粘性土:灰褐色,稍湿湿,以硬塑为主,上部较软,往下渐硬,底部近风化花岗岩,原岩结构清晰,含砂量不大,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膨胀。为较为理想的桩端持力层,层厚大于4.1 米。 b、ZK2 钻孔揭露为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稍湿湿,硬塑坚硬。花岗岩全风化形成的未经搬运的残积土。 底部为全风化岩。 为较为理想的桩端持力层,该层未揭示。四、基础方案()本工程选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

4、径为D=400,壁厚为125, C80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容许承载力为1800kPa,承载力标准值Rk=1800kN,桩长约 1720 米,以冲积沙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1.0 米。接桩采用焊接,桩头锚入承台内100,在桩头内插入4 22, 长 2.0 米,其中 1.0 米。锚入桩内并浇C30 混凝土封堵。()单桩承载力的确定: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是按桩身额定强度来确定,利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确定。管桩因管桩外径、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而承载力不同。桩身额定强度,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89采用了美国UBC和 ACI 的计算公式形

5、式,桩身结构强度按下式验算: (0.20 0.25)R 0.27 pc式中桩身垂直压应力,单位同R;R 边长为 20c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极限抗压强度;pc桩身截面上混凝土有效预加应力。我国管桩生产厂家流行的算式是套用日本和英国的公式,即Rb 1/4(fc pc ) · A式中fcpcRb 管桩桩身额定承载力;管桩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如桩身有效预压应力;C80 时,取fc 80Mpa;A 桩身有效横截面积。广东建设实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王离高工提出了华南地区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经验公式:Rk=100NAp+Up qsiLi式中 Rk 管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N 桩端处强风化岩的标贯

6、值;qsi桩周土的摩擦力标准值,按GBJ7-89 规范附录十五所列数值的上限(高值)取用,强风化岩的qs 值取 150kPa。公式适用范围:()管桩桩尖必须进入N 50 的强风化层,当N 60 时,取 N=60()当计算出来的Rk 大于桩身额定承载力Rb 时,取 Rk 为额定承载力Rb。由于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在3500kN 以下,因此多数工程都是以静荷载试验来确定其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根据广东省预应力管桩基础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估算。按照该规程公式:Rk=rsusqsiLi+rpqpAp式中 Rk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rs桩周土摩擦力调整系数;us桩身周长( m);qsi桩周土摩擦

7、力标准值(kN/m2) ;Li各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m) ;rs桩端土承载力调整系数;qp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kN/m2) ;Ap桩身横截面积 (m2) 。()由于工期较紧, 而且附近有已完成的相似的基础工程可参考,所以采用按照华南地区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Rk=1800kN作为本工程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在打桩过程中采用PDA应变作为辅助观察,以有效的控制桩的贯入度,进而保证质量。由于该工程地处城区,又是医院,不适宜进行打入式施工,故采用YZY-240 静力压桩机入桩施工,以桩长为主、 按设计荷载2 倍的压力压下时,卸载后复压12 次的最后贯入度为辅的双控指标。待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

8、再按实际情况依照建筑桩基技术 ( JGJ94-94 )的要求进行静荷载试验检验单桩承载力。五、桩的检测()桩基质量无损检查:本工程共抽16 根桩(占总桩数的15%)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主要通过动测方法检查桩基的质量,包括桩身的完整性(桩身断裂、桩身各节的连接情况)及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胶结情况)和动测推算单桩承载力等。检测的 16 根桩, 实测纵波波形曲线规律性较好,未见明显的桩间反射波异常,且均可观测到桩底反射波信号,表明这 16 根桩桩身完整, 连接良好,未出现明显的桩身质量问题(检测结果表略),动测推算的整桩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及单桩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均评为一类桩即良好桩。()静荷载试验全部采用工程桩进行,在考虑了动测结果、施工情况、平面分布等因素后,选取了下列三根桩进行试桩。三根桩的静载均是加荷至2.0Rk时停止加载试验。结果表明: 三根桩在各荷载的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较小, 而且 Q s 曲线平稳, 说明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但卸载后,发现沉降的回弹力偏小。六、小结通过该工程的设计实践,基本上掌握了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增城地区的地质参数和基本控制条件。 由试桩 Q s 曲线等综合分析对比后,认为该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