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第四章_第1页
交通流理论第四章_第2页
交通流理论第四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跟驰理论与加速度干扰本章将主要讨论单车道情况下的车辆跟驰现象,介绍跟驰理论,建立相应的跟驰理论 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一下加速度干扰问题。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在限制超车的单车道上,行驶车队中前车速度的变化 引起的后车反应。车辆跟驰行驶是车队行驶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现象,对其研究有助于理 解交通流的特性。跟驰理论所研究的参数之一就是车辆在给定速度 u 下跟驰行驶时的平均 车头间距 s ,平均车头间距则可以用来估计单车道的通行能力。在对速度间距关系的研 究中,单车道通行能力的估计基本上都是基于如下公式:C 1000 u/s(4 1)式中: C 单车道通行能力( veh/h );u 速度(

2、 km/h );s 平均车头间距( m)。研究表明,速度间距的关系可以由下式表示:s u u2(4 2)式中系数 、 、 可取不同的值,其物理意义如下:车辆长度, l ;反应时间, T ;跟驰车辆最大减速度的二倍之倒数。附加项 u2 保证了足够的空间, 使得头车在紧急停车的情况下跟驰车辆不与之发生碰 撞, 的经验值可近似取为 0.023s 2/ 英尺。一般情况下是非线性的,对于车速恒定(或近似恒定)、车头间距相等的交通流, 的近似计算公式可取为:110.5a fal(4 3)式中: a f 、 al 分别为跟车和头车的最大减速度。跟驰理论除了用于计算平均车头间距以外, 还可用于从微观角度对车辆

3、跟驰现象进行 分析,近似得出单车道交通流的宏观特性。总之,跟驰理论是连接车辆个体行为与车队宏 观特性及相应流量、稳定性的桥梁。第一节 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单车道车辆跟驰理论认为,车头间距在100125m以内时车辆间存在相互影响。分析跟驰车辆驾驶员的反应,可将反应过程归结为以下三个阶段:感知阶段:驾驶员通过视觉搜集相关信息,包括前车的速度及加速度、车间距离(前 车车尾与后车车头之间的距离,不同于车头间距) 、相对速度等;决策阶段:驾驶员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决定驾驶策略;控制阶段:驾驶员根据自己的决策和头车及道路的状况,对车辆进行操纵控制。 线性跟驰模型是在对驾驶员反应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简化得到

4、的。、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跟驰模型实际上是关于反应一刺激的关系式,用方程表示为:反应=刺激(4 4)式中 为驾驶员对刺激的反应系数,称为灵敏度或灵敏系数。驾驶员接受的刺激是指其前 面引导车的加速或减速行为以及随之产生的两车之间的速度差或车间距离的变化;驾驶员 对刺激的反应是指根据前车所做的加速或减速运动而对后车进行的相应操纵及其效果。线性跟驰模型相对较简单,图4 1为建立线性跟驰模型的示意图。n车停 车位置图41线性跟驰模型示意图图中各参数意义如下:S(t) Xn(t) Xni(t) t时刻车辆间的车头间距;d1 T un 1(t)反应时间T内n 1车行驶的距离;xn 1 (t)t时刻n 1车的

5、位置;Xjt) t时刻n车的位置;T 反应时间或称反应迟滞时间;d2 n 1车的制动距离;d3 n 车的制动距离;从图中可以得到:L停车安全距离。s(t)xn (t) xn 1(t) d1 d2 L d3(45)d1un 1(t) Tun 1(t T) Txn 1(t T) T(46)假设两车的制动距离相等,即 d2 d3 ,则有s(t)xn(t) xn 1(t)d1 L(47)由式 (4 5) 和式 (4 6)可得xn(t)xn1 (t) xn 1(tT) T L(4 8)两边对 t 求导,得到xn(t)xn 1(t) xn1(t T) T(4 9)也即xn 1(tT)xn(t)xn 1(t

6、) n1,2,3,(410)或写成xn 1(t)xn (t T)xn 1(t T) n1,2,3,(411)1其中T 1 。与式 (4 4) 对比,可以看出式 (4 11) 是对刺激反应方程的近似表示:刺激为两车的相对速度;反应为跟驰车辆的加速度。式(49) 是在前导车刹车、两车的减速距离相等以及后车在反应时间T 内速度不变等假定下推导出来的。实际的情况要比这些假定复杂得多,比如刺激可能是由前车加速引起 的,而两车在变速行驶过程中驶过的距离也可能不相等。为了考虑一般的情况,通常把式 (4 10) 或式 (4 11) 作为线性跟驰模型的形式,其中不一定取值为 T 1 ,也不再理解为灵敏度或灵敏系

7、数,而看成与驾驶员动作强度相关的量,称为反应强度系数,量纲为 s 1二、车辆跟驰行驶过程的一般表示跟驰理论的一般形式可用传统控制理论的框图表示,见图42a。式(4 11)所示的线性跟驰模型表示为图42b,图中驾驶员行为由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系数代替。完善的跟驰理论应包括一系列方程,以便建模描述车辆及道路的动态特性、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 以及车辆间的配合。跟驰车辆速度第二节稳定性分析本节讨论方程(410)所示线性跟驰模型的两类波动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渐进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关注跟驰车辆对它前面车辆运行波动的反应,即关注车辆间配合的局部行为。渐进稳定性:关注车队中每一辆车的波动特性在车队中的表现,即

8、车队的整体波动特性,如车队头车的波动在车队中的传播。、局部稳定性根据研究,针对 C T (、T参数的意义同前)取不同的值,跟驰行驶两车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a) 0 C e 1(0.368)时,车头间距不发生波动;b) e 1 C 12时,车头间距发生波动,但振幅呈指数衰减;c) C 12时,车头间距发生波动,振幅不变;d) C /2时,车头间距发生波动,振幅增大。对于C e1的情况,利用计算机模拟的办法给出了相关运动参数的变化曲线(其中反应时间T 1.5s,C e 10.368),如图43。模拟过程中假定头车的加速和减速性能是理想的,头车采取恒定的加速度和减速度。图中实线代表头车运动参

9、数的变化,虚线 代表跟驰车辆运动参数的变化,其中的“速度变化”是指头车和跟驰车辆分别相对于初始 速度的变化值,即每一时刻的速度与初始速度之差。图44中给出了另外四个不同 C值的车头间距变化图,C分别取阻尼波动、恒幅波动和增幅波动几种情况的值。图43头车加速度波动方式及对两车运动的影响距间头车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跟驰现象(不一定为车队启动过程或刹车过程) 初始速度和最终速度分别为 u1和u2,那么有,如果跟驰车辆的° xf (t T)dt u2 u1(412)式中:Xf (t T)跟驰车辆的加速度。从方程(410)我们得到0Xl(t) Xf (t)dts也即s 0 xi (t) Xf (t

10、)dtu1-(413)式中:Xi(t)、Xf(t)分别为头车和跟驰车辆的速度;s 车头间距变化量。1C e时,车头间距以非波动形式变化,从式 (4 13)可知车速从Ui变为U2时其变 化量为s。如果头车停车,则最终速度 u2 0,车头间距的总变化量为 u1 / ,因此跟 驰车辆为了不发生碰撞, 车间距离最小值必须为 u1 / ,相应的车头间距为U1 / l ( l为 车辆长度)。为了使车头间距尽可能小,应取尽可能大的值,其理想值为 (eT) 1。二、渐进稳定性在讨论了方程(4 10)所示线性跟驰模型的局部稳定性之后,下面通过分析一列运行的车队(头车除外)来讨论其渐进稳定性。描述一列长度为N的车

11、队的方程为(假设车队中各驾驶员反应强度系数值相同):Xn 1(t T) Xn (t) Xn 1 (t) n 1,2,3,N (414)无论车头间距为何初始值, 如果发生增幅波动,那么在车队后部的某一位置必定发生碰撞, 方程(4 14)的数值解可以确定碰撞发生的位置。 下面我们分析判断波动是增幅还是衰减 的标准,也即渐进稳定性标准。根据研究,一列行驶的车队仅当C T < 0.50.52 (一般取0.5 )时才是渐进稳定的,即车队中车辆波动的振幅呈衰减趋势。渐进稳定性的判定标准把两个参数确定的区域 分成了稳定和不稳定两部分,如图45所示。由此可知,C T e1保证局部稳定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渐进

12、稳定性。0.51.01.52.0反应时间(s)图45渐进稳定性区域为了说明车队的渐进稳定性,下面我们通过图示给出两组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图46给出了一列8辆车组成的车队中相邻车辆车头间距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取C 0.368,0.5,0.75 。头车n 1的初始波动方式与图 4 3所示情况相同,即先缓慢减速再加速至初始速度(加速度绝对值相等),因此加速度对时间的积分为零。t 0时车头间距均为21m第一种情况 C 0.368(1/e),为非波动状态。第二种情况C 0.5 (即渐进稳定性的限值),此时出现高阻尼波动,这说明即使是在渐近稳定性标准的极限处,波动振幅也将随着波动在车队的传播而

13、衰减,即波动被阻尼。第三种情况C 0.75,图中很好地说明了波动的不稳定性。时间(s)卩距间头车图4 7中(C 0.80 )给出了 9辆车组成的车队中每一辆车的运动轨迹,采用的坐标系是移动坐标系,坐标原点的速度与车队的初始速度u致。t 0时,所有的车辆都以速度u行驶,车头间距均为12mt头车在t 0时开始以4km/h/sec的减速度减速2s,速度从u 变成u 8km/h,之后又加速至原速度 u。C 0.80,所以头车的这种速度波动将在车队中 不稳定地传播。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头车发生第一次波动后大约 24s时,第7辆与第8辆车之 间的车间距离变为零,即车头间距等于车辆长度,此时即发生碰撞。图47

14、 9辆车车队的渐进稳定性(C=0.80)三、次最近车辆的配合跟驰行驶的车辆除了受最近车辆(直接在其前面的车辆)的影响之外,还会受次最近 车辆(在其前面的第二辆车)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列入模型中,那么跟驰模型可以写 成如下形式:Xn2(t T)iXni(t) Xn 2(t)2【Xn(t) Xn2(t)(415)式中:1、2分别为跟驰车辆驾驶员对最近车辆和次最近车辆刺激的反应强度系数。为了确定次最近车辆的影响程度,研究人员专门做了三车跟驰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认为在车辆跟驰行驶过程当中,只有最近车辆对跟驰车辆有明显的影响,次最近 车辆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第三节稳态流分析满足局部稳定性和渐

15、进稳定性要求,即不发生恒幅和增幅波动的交通流为稳态流。本节将利用单车道车辆跟驰模型讨论稳态流的特性,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对跟驰模型进行 必要的扩充和修正,并由此推导相应的速度一间距(或速度一密度)、流量一密度关系式。一、线性跟驰模型分析为了讨论方便,重写式(410)如下:Xn1(t T) Xn(t)Xni(t)n 1,2,3,(4佝运动过程中车队将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随机稳定状态,为了使两种稳定状态联 系起来,现假定在t 0时每一辆车的速度为 ,车头间距为s1。头车在t 0时速度开始 改变(加速或减速),在一段时间t后其最终速度变为u2。取C T 0.47,交通流是稳 定的,因此车队中每一

16、辆车的速度最终都将达到速度u2。在速度由u1向u2转变的同时,车头间距也从S1变化到s2,由式(413)得S2S11(U2山)(417)车头间距是交通流密度 k的倒数,于是由方程(417)得到速度一密度关系式:444k2k1(u2 u1)(418)由此可知,式(4 17)和(4 18)把一个稳定状态和另外一个随机稳定状态联系了起来,建立了包含车辆跟驰微观参数在内的宏观交通流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停车流,U20 ,相应的车头间距称为车辆的有效长度(或称为停车安全距离) 密度。给定kj ,对于任意交通状态,速度为S0由车辆长度和车辆间的相对距离构成,通常 ,用L表示。对应于s0的密度k j被称作阻塞

17、 u,密度为k,式(4 18)可写为:u (k 1kj1)(419)将此公式与单车道交通试验观测结果对比,如图48,可以得出的估计值0.60s根据渐进稳定性标准:C T 0.5,可以得出T的上限约束为0.83s。从式(4 19)可以得到如下流量一密度关系式:q kukj(4 20)由于模型是线性的,并不能很合理地描述交通流流量和密度这两个基本参数的变化特 征,图49利用与图4 8中相同的数据进行了说明。为了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图中应用的 是标准化流量和标准化密度,直线为式(420)标准化后的图示。所谓标准化,就是利用观测或计算所得的绝对值与对应的最佳值(最大值)相比,得到其相对值。标准化流量即

18、是用实际流量与最佳流量(最大流量)之比,标准化密度即是实际密度与最大密度(阻塞密度)之比。式(4 20)对流量和密度所要求的定性关系无法进行解释,这引出了对线性 跟驰模型的修改。k/kj图49标准流量与标准密度关系图、非线性跟驰模型分析线性跟驰模型假定驾驶员的反应强度与车间距离无关,即对给定的相对速度,不管车 间距离小(如5或10m)还是大(如几百米),反应强度都是相同的。实际上,对于给定的相 对速度,驾驶员的反应强度应该随车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是因为驾驶员在车辆间距较 小的情况相对于车辆间距较大的情况更紧张,因而反应的强度也会较大。为了考虑这一因 素,我们可以认为反应强度系数并非常量,而是

19、与车头间距成反比的,由此得出如下的非线性跟驰模型。1 车头间距倒数模型1 /s(t)1 /Xn (t) Xn1(t)(421)这里1是一个新参数,假定为常量。把式(4 21)带入式(416)中,可得到如下的跟驰方程:(422)Xn 1(t T)1Xn(t) Xn1(t) n 1,2,3,-Xn(t) Xn 1(t)同前,我们假定这些参数是来自稳态流的。方程通过积分得到速度一密度的如下关系:u 1 ln(kj / k)(423)及流量一密度的关系:q1k ln( kj / k)(424)1kj1。4 23)得到由此可知U 0时,车头间距等于车辆的有效长度,即:利用图4 8和49中的数据,结合交通

20、流参数的稳态关系式(式(24)我们可以得到图410和411。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分别为27.7km/h和142veh/km。经推导,密度为 e 1kj时流量最大,为1e 1kj量即为通行能力,代入1可得此条件下的通行能力近似为和式(41和kj的值,该最大流601400veh/h。(km/h)45301510012060 802040k (veh/km)q/qk/kj图4 11标准流量与标准密度关系图(参数由图 4 10拟合)分析式(4 24),在k 0时正切值dq/dk趋于无穷大(从图411也能看出),这 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低密度情况下的车头间距很大,车辆间的跟驰现象已变得很微弱。除

21、了上述对模型的修改形式以外,我们还可以做另一种修改。 分析驾驶员的反应过程,其反应强度除和车头间距有关外,还应与车辆速度有关,高速时的反应强度应该比低速时 大,这同样是由于速度高时驾驶员的紧张程度也高,反应强度自然也大,由此得到如下的 跟驰模型。2.正比于速度的间距平方倒数模型 对反应强度系数作如下修改:2 2Xn1(t T)/Xn(t) Xm(t)2为新参数,假定为常量。于是跟驰模型变为如下形式:Xn1(t T) 以建 门2区化)Xn 1 (t)n 1,2,3,(425)Xn(t) Xn 1(t)利用车头间距和密度的倒数关系对此式积分,如果最大流量时的速度(最佳速度)取为1 1 e Uf,则

22、系数2为km,相应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稳态方程:k / kU Ufem(4 26)和q Ufke k/km(4 27)式中Uf是自由流速度,即密度趋于零时的速度,km是最大流量时的密度(最佳密度)。为了更完整地说明交通流速度在低密度下与车辆密度大小无关,速度一密度关系可以写成如下形式:U U f当0k kf 时(428)和k kf1 11 1avc当kkf 时(429)u u f expkm其中kf是车辆间刚要产生影响时的密度,超过此值交通流速度将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如果假定影响刚发生时的间距为120m那么kf的值近似为8veh/km。描述速度一密度关系的经验模型:格林希尔治线性模型,就可

23、以近似地表示这种关系。3.格林希尔治模型格林希尔治线性模型为:u uf(1 k/kj)(430)式中:Uf 自由流车速;kj 阻塞密度。式(430)可以写成如下形式:Uf (1 L/S)(4对两边求导可得:(Uf L/S2)S(4对第(n 1)辆车引入反应时间之后:Xn l(t T)Uf LXn(t) Xm(t)2Xn(t) Xn1(t)n 1,2,3,-反应强度系数为:Uf LXn (t)Xn1(t(44.模型的统一表示总结上述的各种跟驰理论方程(包括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的通式:Xn1(t T) Xn (t)Xn1(t)(431)32)(4 33)34)35)其中的反应强度系数取以下几种

24、形式:1)常数,0 ;反比于车头间距,1 /S ;正比于车速、反比于车头间距的平方,反比于车头间距的平方,uf L/S2。22U / S4 )反应强度系数可以看作下述一般形式的具体化:T)/Xn(t)Xn1(tN(4这里的al m是常数,由实验确定,I、m为指数且I 0、m 0。就稳态流而言, 和式(436)给出了跟驰模型的基本形式。36)式(435)三、交通流基本参数关系式的一般表示将方程(435)对时间积分, 取式(4 36)的形式,可以得到:fm(u) a fl (S) b(437)式中:a, b积分常数;u交通流的稳态速度;S 稳态车头间距。fp(x)可由下式确定(pl 或 m ):p

25、1时,fp(x)x1 p(438)p1时,fp(x) ln x(439)积分常数的确定依赖于具体的m和1值(l 0,m0),而且与两个边界条件:(1)Sis时,u f Uf ; (2)S L时,u 0的满足情况有关(各参数含义同前),下面分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 I 1,0 m 1的情况,两边界条件均满足,积分常数a、b的值可由下式求 得:a fm(Uf)/fi(L)(4 40)bfm(Uf )(2) I 1,m 1的情况,仅满足第一个边界条件,可得到积分常数b的值如下:b fm(Uf)(4 41)积分常数a的值可以通过具体实验数据拟合求得。(3) I 1,0 m 1的情况,仅满足第二个边界

26、条件,可以得到积分常数a、b具 有如下关系:b afi(L)(4 42)同样a、b的值可以利用具体实验数据通过拟合求得。(4) I 1,m 1的情况,两边界条件均不满足,积分常数a、b的值只能通过具体 实验数据拟合求得。利用式(437)、( 4 38)、(4 39)、( 440)、(4 41)、(442)以及稳态流的特性,可以得到速度、密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图412、413包含了一些不同|、m值对应的流量一密度关系曲线,其中的参数通过qn q/qmax和kn k/kj进行了标准化。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图413标准流量与标准密度关系图(利用式(4 34)和(4 35) ,m= 1 )从图中可以看

27、到,这些模型大部分与稳态流的定性描述相一致,只要模型参数选择适 当,基本上可以用来拟合图48的数据。式(435)和(4 36)所给的跟驰模型的一般形式中,|、m不一定必须取整数值,也可以取非整数值,例如曾经有人提出过m 0.8、I 2.8的模型。实际上在早期的对稳态流和车辆跟驰现象的研究中,各种各样的I和m值都得到过。四、跟驰理论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新研究方向在先前所有的讨论中,我们都假定驾驶员对于同一刺激采取相同的比率加速和减速, 即加速度的绝对值相等。但是,这一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大多数车辆的减速性能要比加 速性能强,而且在交通比较拥挤时,跟驰车辆的驾驶员对前车减速的反应强度要比加速的 反应强

28、度大一些,这是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因此,对应于前面车辆的加速或减速刺激, 即相对速度是正还是负或者车头间距是增大还是减小,跟驰车辆的反应具有不对称性。为 了在跟驰模型中反映出这种不对称性,我们可以把跟驰理论的基础模型改写成如下形式:43)Xn1(t T) iXn(t) Xni(t)(4其中i 或,取决于相对速度是正还是负或者车头间距是增大还是减小。经研究发现,的平均值要比高大约10%这使得在利用跟驰理论解释跟驰现象时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困难,即在头车加速至较高速度再减速至初始速度的循环过程中,不对 称性将阻止车辆减速至原来的速度。N次循环后,车头间距将增大到一定值以至于一部分车辆从车队中漂移。为了

29、解决这一困难,可以在模型中加一项松弛项,以考虑这种不对称性。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方面的成型理论,对此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除此之外,跟驰理论还有一些不足。 我们上面通过对稳态流分析,对跟驰理论的模型不断进行修正和扩充,以使模型适合于各种不同的交通状况。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实验和进 一步研究发现,流量一密度曲线在接近最大流的地方有明显的间断,流量突然下降。这说 明流量一密度曲线具有不连续性,而以前的研究认为该曲线是连续的,并没有发现这一问 题。针对这一情况,现在有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理论:突变理论。这种理论与传统跟驰理论 的建模方法完全不同,该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可以用“交点突变”的思想来解释和描

30、述交通 流参数的上述不连续性,有望解决传统跟驰理论的不足。初步的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应用 于交通流分析具备可行性。随着科技的发展,道路和车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和通行能力,现在又提出了智能化公路和车辆自动驾驶的设想方案,并在做一些试验性的 研究和探索。所谓智能化公路和车辆自动驾驶,就是在道路上开设装有导向设备(如导向 槽)的专门车道,车辆在配有特殊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该车道进行自动行驶,无需驾驶 员手工操纵。车辆也可以随意离开该车道进入普通车道,由驾驶员手工驾驶车辆行驶。传 统的跟驰理论都是基于驾驶员手工操纵车辆进行的研究,如果智能化公路和车辆自动驾驶 技术在实用领域

31、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必将导致跟驰理论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目前,智能化公路与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其 应用前景是十分乐观的。第四节加速度干扰本节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加速度干扰的问题。分析驾驶员在路上的行车过程,任何人都 不会始终维持某一速度恒定不变,而是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变化或摆动。交通量较小时驾驶 员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交通量较大时虽然跟驰现象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受交通控制信号的 影响,车辆速度更会出现摆动。加速度干扰就是对车辆速度摆动的描述,车速摆动还涉及 到乘车舒适性的问题,加速度干扰可以作为一个定量评价指标。一、加速度干扰的计算其公式如下:来表示,我们

32、称为加速度(444)车辆速度摆动的大小可用加速度对平均加速度的标准差 干扰,单位与加速度的单位一致1/2a 2dt式中:T 观测总时间; a(t)t时刻加速度;a平均加速度。如果假定平均加速度为0,那么加速度干扰的公式变成如下形式:1/2a t 2dt(445)式中参数含义同上。如果加速度的观测以连续的时间间隔t来取样,那么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T各参数含义同上。相应地如果平均加速度为1/22a(t) a t(446)o,则变为如下形式:1/22a(t) t(4 47)参数含义同上。下面来推导加速度干扰计算的实用公式,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如下公式形式: _ 1/2(448)1Tai a ti式中:

33、ai 第i观测时间段的加速度(认为各小时间段内加速度值相等)ti 第i观测时间段长。其余参数含义同上,将此式进行如下变换:1/2tiai1/2(449)Uititi这里 Ui为第i观测时间段的速度,相应地:2Uititi2Uiti2aUitiUi所以有将式(451)代入式(Uiti将此式代入式(4 49)2Ui(4 50)tiUitiUi4 50),并且利用T2a ti得到:2aUititiaititiai tiTti ,有:aT(4 51)2Uiti2弓午a2T2Uitia2T(452)2 1/2Ui 2atiu 2n:uTUo 2T ti T(4 53)式中:Ut 观测总时段的末速度;Uo 观测总时段的初速度;u速度的等分间距,ui ni u。此式适合于用坐标纸对速度和加速度观测值进行绘图计算。、加速度干扰的影响因素加速度干扰主要受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