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渊源及构成辨正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80卷,署名纳兰成德辑,因其汇集宋人十 八家“易说”,简要精当,故颇受时人推许。继徐乾学点头称善后,朱彝 尊对编者的工作予以高度赞扬,曝书亭集言其“择焉精,语焉详,庶 几哉!有大醇而无小疵也乎!”四库馆臣更将编者与宋人李衡、俞琰相提 并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李衡删房审权之书,俞琰钞李心传之 说,并以取精撷要,有胜原编,此书之作其功亦约辱相亚矣。”另外, 合 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至今还分享着通志堂经解所带来的保存古籍及 学术史上标志点地位的赞誉。然而,上述有关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的评价却建立在对其渊源、 构成,甚至作者归属等错误认识的基
2、础之上。一、从有关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三篇简介文字谈起作为“易说”汇编性质文献,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是以同类性 质的两部宋人作品为骨干,辅之清人的少量辑补而成。对于合订删补大 易集义粹言一书渊源及构成,自纳兰成德开其端后,朱彝尊及后来的四 库馆臣均有简要的介绍。署名纳兰成德的自序言“宋陈友文大易集义 六十四卷,曾木童大易粹言七十卷。二书摭拾宋儒论说凡十八家, 而粹 言所采二程、横渠、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家,其康节、濂溪、 上蔡、和靖、南轩、蓝田、五峰、屏山、汉上、紫阳、东莱十一家之说皆集义上下经所引,粹言则未之及也。粹言有系辞 说卦序 卦杂卦,集义止上下经。余窃病其未备,因于H一家书
3、中将讲论系辞以下相发明者一一采集,与粹言合而订之。”这里,所谓的两部宋人作品,即曾手啬的大易粹言与陈友文的大易集义然而,曝书亭集四库总目提要的相关记载于此却存在出入。朱 彝尊言“吾友纳兰侍卫容若读易湿水亭中,聚易义百家插架。于温陵 曾氏(檀)粹言,隆山陈氏(友文)集传精义一十八家之说有取焉。 合而订之,成八十卷。”这里,对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主要来 源之一,尽管作者均为宋人陈友文,但是朱氏却记作“集传精义”, 并非纳兰氏所言的“大易集义”。四库馆臣于此尽管沿袭纳兰成德的成说, 但对“陈友文大易集义” 内容的描述却稍有差别。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提要载“是书乃取 宋陈友文大易集义、方闻一大易粹
4、言(案此书原本误作曾木童,今考 正)二书而合辑之。友文书本六十四卷,所集诸儒之说凡十八家,又失姓 名两家。”这里,仅所谓“友文书”含诸儒之说竟达20家,这与纳兰氏所谓“二书摭拾宋儒论说凡十八家”多少存在出入。对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来源,纳兰成德、朱彝尊,乃至四 库馆臣三者记载之间的差别意味着什么呢?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作者 陈友文这一线索或许是一把不错的钥匙。陈友文,字隆山,宋史无传。最早的相关记载见于胡一桂周易 本义启蒙翼传中篇。在历数宋人易学成果时,元人胡一桂言“陈隆山 大 易集传精义六十四卷(无系辞以后)案,隆山所集王辅嗣、孔 颖达、周濂溪、司马流水、邵康节、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
5、、苏东坡、 游广平、杨龟山、郭兼山、郭白云、朱汉上、朱文公、张南轩、杨诚斋、 冯缙云,又两家失姓名,但称先正先儒别之。自序于宝佑甲寅年。”这里的“陈隆山”即朱彝尊所谓的“隆山陈氏(友文)”,宝祐甲寅年为公元 1254年。原来,朱彝尊所言的“集传精义”全称应为“大易集传精 义”,作于南宋末年,今已不传。陈氏大易集传精义或可简称为“大 易集义”,因此,纳兰氏与朱彝尊记载之间存在着融通的可能。然而,当我们将元人胡一桂所描述大易集传精义内容与纳兰成德 所言大易集义相关信息进行比较,结果却大出人意料之外。尽管卷数 相同,但是具体到所汇集“易说”的诸儒,二者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方面,就所辑诸儒时代言之,
6、大易集义均为宋儒,而大易集 传精义则除宋儒外,还有魏王弼与唐孔颖达两家。另一方面,具体到所 涉及诸儒,两厢比较,纳兰氏所言的吕大临、谢良佐、尹煌、胡宏、刘子 翠、吕祖谦等6家溢出了大易集传精义范围,而后者所引王弼、孔颖 达、司马光、苏东坡、杨万里、冯缙云、郭忠孝、郭雍等8家则为纳兰氏所未提及。若验之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文本,其中并没有大易 集传精义所引王弼、孔颖达等 6家易说,相反,大易集义所言吕大 临、谢良佐等6家则悉数在列(见表1)。显然,从内容简介到文本考察,纳兰成德所谓的“大易集义”并 非陈友文“大易集传精义”的简称,相反,二者为内容有所差别的两 种文本。考虑到不存在陈友文同时编写性
7、质相同,且内容有同有异的两部 作品,我们基本可以推断,纳兰成德所谓的“宋陈友文大易集义”无 疑记载有误,而大易集义的作者应另有其人。其实,朱彝尊大概觉察到了纳兰氏的疏漏,因无缘亲见大易集义 一书,遂依作者而径改书名,故有“隆山陈氏(友文)集传精义”之说,但却没有注意到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与大易集传精义在内 容上的出入。四库馆臣尽管沿用纳兰氏说法,却自觉不自觉地将相关介绍 向作者陈友文方向归拢。今人潘雨廷先生因信从朱彝尊而怀疑纳兰成德的立场,使他没能进一 步深究纳兰氏所言大易集义与大易集传精义之间的差别,从而与 问题的解决擦肩而过。二、纳兰氏所言“大易集义”乃魏了翁周易集义之别称既然合订删补大易
8、集义粹言的部分内容并非源自陈友文的大易 集传精义,纳兰成德所谓的“宋陈友文大易集义”实属误记。那么, 大易集义究竟是什么来路呢?王士祯池北偶谈的一则记载颇值得留意。在卷4访遗书条中,王氏言“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上谕礼部翰林院:自古帝王致治隆文,典籍 具备,犹必博采遗书,用充秘府,以广见闻而资掌故,甚盛事也。朕留心 艺文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宜广为访辑 时礼侍徐乾学疏进宋朱震汉上易传并图说十五卷,宋张浚紫岩 易传九卷,读易杂说一卷,魏了翁大易集义六十四卷,曾植大 易粹言十卷,吕祖谦东莱书说十卷”。原来,康熙二十五年,皇帝曾有搜访遗书的号召,并命礼部领其事。于是,当时任礼部侍郎的
9、徐乾学积极响应,遂进献了一批共 12部珍稀图 书,其中除“曾樟大易粹言十卷”外,还有“大易集义六十四卷”, 其署名作者却是稍早于陈友文的魏了翁。众所周知,大藏书家徐乾学为纳兰成德的老师, 两人曾于康熙十九年, 以传是楼相关收藏为基础, 合作刊刻过通志堂经解,署名纳兰氏的合 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恰恰被收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曾樟大易粹 言十卷”与“魏了翁大易集义六十四卷” 一起均在徐乾学所献书籍 之列,此二者恰好是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主要来源与依据。因此, 纳兰成德所提到的大易集义应是六年之后徐氏所献本一一“魏了翁 大 易集义六十四卷”。翻检魏了翁著作,原来,池北偶谈所引“魏了翁大易集义六 十四
10、卷”,玉海记作“魏了翁周易集义六十四卷”,宋志录为“魏了翁易集义六十四卷”。其作于魏氏谪居靖州的第四年,即绍定二年(1229)。由魏克愚于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刻于徽州紫阳书院。后来,书版在元代时曾经修补并刊印,至清代已流传颇稀。今存有国图藏 本,列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除了与纳兰成德所言“大易集义”的书名、卷数相同外,在内容 描述上,魏了翁大易集义与纳兰氏所言基本吻合。与陈友文大易集 传精义同篇,元人胡一桂也提到了魏了翁的周易集义,周易启蒙翼传言:“魏文靖公周易集义六十四卷,案集义自周子、邵子、 二程子、横渠张子。程门诸大儒,吕蓝田、谢上蔡、杨龟山、尹和靖、胡 五峰、游广平、朱汉上、刘屏山
11、,至朱子、张宣公、吕成公。”不仅如此,若进一步将大易集义“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本与合 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文本逐条比对,除极个别文字外,包括版式安排在 内,颇为吻合。因此,无论从前人对大易集义内容的描述,还是从大易集义文本本身,均证明纳兰成德所言“大易集义”实乃宋魏了翁所作。三、大易粹言及大易集义关系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由来除了魏了翁大易集义外,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另一重要来 源为署名曾木童的大易粹言。郡斋读书附志言:“大易粹言七十 卷,总论三卷,右集明道先生程颖伯淳、伊川先生程颐正叔、横渠先 生张载子厚、广平游酢定夫、龟山杨时中立、兼山郭忠孝立之、白云郭雍 子和之说也。舒守曾不童序。”显然,与
12、大易集义一样, 大易粹言 也属于资料汇编性质,汇集有二程等七家“易说”。今存四库全书本。大易粹言刊于淳熙二年(1175),因为主编者曾木童从郭雍问学, 郭雍则继承其父郭忠孝的易学,故大易粹言所收“易说” 7 家中,郭 氏父子占据二席,其标举师门的立场不言而喻。与删黜郭氏父子“易说”相反, 在大易粹言基础上,魏了翁于“北 宋五子”增益周敦颐、邵雍两家,于程门诸大儒补人吕大临、谢良佐、尹 焯、胡宏、朱震、刘子翠,至朱熹、张拭、吕祖谦等共9家,最终扩展为16家的规模。清初,当徐乾学、朱彝尊、纳兰成德等拟汇集宋元诸儒经说时,因为 荟萃宋人“易说”,故魏了翁的大易集义与曾木童、方闻一大易粹言 均在备选之
13、列。然而,大易集义尽管囊括诸家易说多至 16家,但不及 程门郭氏父子,且以经传合刊本论,独缺诸家有关系辞说卦序卦杂卦4篇的解说。大易粹言虽经传俱全,但仅包含郭氏父子在内7家易说。显然,从体例上借鉴大易粹言,在内容上扩展至大易集义的规模,于二者合而订之,便是两全齐美的事情。四、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作者归属尽管先有通志堂经解署名的纠纷,再有署名纳兰成德的陈氏礼 记集说补正已为方苞揭露出自陆元辅之手,还有四库馆臣在合订删补 大易集义粹言作者归属问题上的狐疑。然而,这些在当时均难撼动合 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编者为纳兰成德的结论。就像署名纳兰成德的通志堂经解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并非其亲 力亲为一样,合订删
14、补大易集义粹言的署名,亦为纳兰成德沽名钓誉 的“幌子”。接下来,或许有人会问,其作者归属是否与通志堂经解 一样,为“逢迎权贵”的徐乾学代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合订删 补大易集义粹言序文末尾,纳兰成德言“自揣固陋, 未必有当于集义粹言所以为书之宗要,或亦陈、曾两公之所不废也。书成。请正于座 主徐先生,先生日:善。命梓之,附于经解之末。”这里,“座 主徐先生”即纳兰成德的老师徐乾学,经解即通志堂经解的省称。若纳兰氏序文所言不虚,当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编成后,成德曾将 文稿呈给其师徐乾学过目,徐氏对之很是满意,从中不难看出,代劳者并 非徐乾学。既然并非依通志堂经解冠名之例,那么会不会像陈氏礼记集说 补正一样,直接将别人现成的书稿拿来而自署其名呢?笔者以为可能性 不大。因为魏了翁大易集义在当时流传甚希,故才有徐乾学以之为“遗 书”,进献皇宫,连徐氏朋友朱彝尊,甚至接近皇家藏书的四库馆臣均未 能一饱眼福,这也是他们轻信纳兰成德,从而“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更何况是旁人?继通志堂经解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署名事件”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又是纳兰成德沽名钓誉伎俩的现形。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研究-兼谈作品《绿洲》的创作
- 广西引领性创新高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 语音识别技术前沿突破-全面剖析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湖北高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研究
- 餐饮业消费心理学-全面剖析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建设与使用的政策与路径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工科理念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 颜色搭配装修设计方案
- 针灸推拿学的手足关节疼痛调理
- 2025成都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年上海市虹口区二模生物试卷
- (二模)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地理试卷(含答案)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 机器人服务行业智能导航与定位技术考核试卷
- 2025金湖辅警考试题库
- 融水同练乡初级中学-如何识别与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课件】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精美课件
- 冀少 七年级 下册 生物 第三章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呼吸的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
- 预制菜销售合同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