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考试题_第1页
钻井工考试题_第2页
钻井工考试题_第3页
钻井工考试题_第4页
钻井工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井工考试题1、写出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2、写出本岗位的巡回检查项点。3、操作液气大钳有哪些技术要求?(1) 钳头腭板尺寸要与钻杆接头尺寸相符。(2) 移送大钳到井口时,严禁把气阀一次合到底,以防大钳快速向井口运动造成撞击。(3) 在大钳没有离开井口以前,禁止上提钻具。(4) 大钳停用时,要将所有液气阀恢复零位,单向阀恢复关位,停液压泵,关闭大钳气路阀门。(5) 根据上卸螺纹决定上下钳的定位把手位置,变换位置时,钳头的各个缺口必须对正后才可操作,否则会导致机构失灵。4、使用压杆式黄油枪有哪些技术要求?答:(1) 所用润滑脂要干净无杂质,以防止堵塞油道。(2) 注润滑脂时,油枪头要与黄油嘴对正,

2、倾斜度不得大于15°。(3) 注润滑脂必须在所保养的设备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并要做好明显标记。维护保养绞车5、检查保养游车大钩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1) 检查滑轮轴承、大钩止推轴承、中心轴销及各摆动部件。要求转动灵活无阻卡。(2) 检查钩身制动装置、钩口安全锁紧装置。要求灵活可靠,侧钩闭锁装置可靠。(3) 检查游车大钩各紧固螺栓齐全无松动,各开口销要齐全完好。(4) 观察游车各滑轮转动情况。要灵活无阻卡,无偏磨现象。(5) 检查游车大钩各轴承的润滑通道。要求畅通,并定期注入润滑脂。6、检查保养天车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1) 检查天车护罩齐全完好、固定牢靠;固定底座的“U”形卡要

3、齐全,螺母应紧固无松动。(2) 观察天车各滑轮转动情况,要灵活无阻卡、无噪音及抖动现象。(3) 观察天车滑轮槽,若严重磨损或偏磨时,要换位使用或更换滑轮。(4) 检查各轴润滑通道,要求畅通,并按要求定期注入润滑脂。(5) 检查防止钢丝绳跳槽用的护架与滑轮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要求不得磨碰滑轮而影响转动。特别是当出现顿钻及提断钻具等重大事故后,必须仔细检查天车护罩的好坏和钢丝绳是否跳槽。7、安装转盘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1) 用吊车将转盘就位在转盘大梁上。(2) 找准转盘中心,然后进行校正、找平。(3) 固定。(大庆130型转盘的四角用直径19.5 mm的双股钢丝绳及花篮螺丝与井架底座拉紧。四角

4、焊上固定挡铁;F320和ZJ45钻机转盘均用8只M48的调节丝杠,在4个方向上对称找正和顶紧)。(4) 为防止因链条拉力使绞车和转盘发生相对位移,在靠近链轮的一侧用顶杠顶在绞车和转盘中间,并固定牢靠。8、检查维护绞车主刹车系统的技术要求有那些?答:(1) 检查维护刹车系统时,要将钻具坐于井口,防止发生事故。(2) 在检查维护的过程中要防止挤手、挤脚;绞车下面不得有人走动,防止落物伤人。(3) 刹车块剩余厚度不得小于18 mm,刹车块与刹车毂四周的间隙均应在46 mm之间;刹车压力表的压力在0.440.78兆帕(MPa)以内,刹带刹紧时刹把与水平面夹角在40°50°之间。9、

5、钻井泵启动前应做哪些检查?答:(1) 检查各部位螺栓是否齐全、紧固。重点检查承压部位。(2) 检查排出空气包的压力是否达到规定标准。(3) 检查钻井液管线上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启动前的正确操作状态,一定要万无一失。(4) 检查喷淋泵水箱内冷却液是否干净,液面是否达到要求。并检查冷却液阀门是否打开;检查喷淋装置和喷射角度。(5) 检查排出安全阀与压力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10、钻井泵运转中应做哪些检查?答:通过“看、听、摸”进行初步检查,探明钻井泵发生故障的部位及现象。(1) 看。在钻井泵运转时要对钻井泵以下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十字头运动是否均匀。 观察连杆在运动中是否有停顿现象。 观察缸套是否有

6、窜动。 观察各高压密封处是否有钻井液泄漏。 观察压力表指针摆动是否正常。(2) 听。在钻井泵运转时要注意听钻井泵动力端和液力端的声音。 听动力端是否有金属敲击声。 听液力端是否有金属敲击声和钻井液敲击声。 听泵阀是否有刺漏声。(3) 摸。在钻井泵运转时要抚摸轴承和泵身部位,注意温度情况。11、钻井泵轴承温度过高应检查哪些位置?答:(1) 检查轴承润滑油孔是否被堵塞。(2) 检查润滑油是否干净充足。(3) 轴承是否损坏或卡死。(4) 轴承与配合处是否已严重磨损。(5) 轴承轴向间隙调整不当或轴承位置不正确。12、校正钻井泵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1) 当主动和从动皮带轮的边缘厚度不相等时,拉线找

7、正要考虑到此厚度偏差。(2) 泵的前后不水平度不大于3 mm/m;左右不水平度不大于2 mm/m。泵皮带轮左右偏差和斜差不大于2 mm。(3) 皮带要装全,其张紧度要求一根皮带中间挂15 kg重物的下垂量不大于5060 mm。(4) 安全阀调整应符合要求并灵敏可靠。空气包内充的气体和充气压力要符合标准。(5) 两人以上配合作业时,要注意密切配合,防止伤人。(6) 泵上水管连接处要用卡箍卡紧,不得用钢丝绳捆绑。13、泥浆泵每周维护检查作业项目有哪些?1、检查并清洗润滑油过滤器。 2、检查十字头、导板润滑情况。 3、检查安全阀动作灵活情况。 4、检查万向轴的连接螺栓。5、检查、清洁呼吸器。14、转

8、盘的使用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1.检查锁紧装置上的操纵位置,在转盘开动前应在不锁紧位置,固锁紧着的转盘在开动时可使转盘内零部件产生严重的损坏。2.检查固定转台和方瓦以及方瓦和补心所用的制动块和销子,应转动灵活。3.检查底座油池中的油位和机油状况,油面应在油标尺杆的最低和最高油位之间应稍偏上。4.检查快速轴上的弹簧密封圈是否可靠地密封。5.使转盘转动,检查伞齿轮的啮合情况,音响是否正常,应无咬卡和撞击现象。6.检查转盘油池和轴承温度是否正常。7.检查链轮是否有轴向位移,如果有则用螺栓固紧轴端压板。15、液压大钳常见故障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答:1)、高挡压力上不去故障原因(1) 高挡气胎内落入了油,抱不

9、住。(2) 液压系统的原因(上螺纹溢流阀出现故障)。排除措施(1) 清除气胎摩擦片上的油。(2) 调整或更换溢流阀。2)、低挡压力上不去(螺纹卸不开) 故障原因(1) 低挡气胎摩擦片磨损严重,抱不住。(2) 低挡气胎摩擦片沾有油污。(3) 低挡气囊分离不清。(4) 大刹带太松。排除措施(1) 更换低挡摩擦片。(2) 清除油污。(3) 油量不够,加油。(4) 调整大刹带的松紧度。3)高挡空转(压力不高) 故障原因(1) 大刹带太紧。(2) 润滑不好。排除措施(1) 适当调节大刹带长度。(2) 加强润滑工作。4)有高挡无低挡或有低挡无高挡故障原因(1) 气管线刺漏。(2) 双向阀滑盘脏污或磨损造成

10、气阀漏气。(3) 300×100气胎离合器气囊漏气。(4) 气胎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严重。(5) 快速放气阀漏气。排除措施(1) 更换气管线。(2) 将漏气的气阀拆下清洗,研磨滑盘或更换新阀。(3) 更换气胎离合器的气囊。(4) 更换摩擦片。(5) 更换快速放气阀的阀芯。5)换挡不迅速故障原因(1) 快速放气阀堵塞。(2) 气胎离合器摩擦片和内齿圈间隙太小,分离不彻底。排除措施(1) 清洗或更换快速放气阀。(2) 调整间隙值(该故障常出现在新大钳装配时)。6)移送气缸、夹紧气缸的减气(气压低于05 MPa) 故障原因(1) 气缸盖单边压紧。(2) 密封接触面有划毛现象(纵向裂缝)。(3)

11、 密封圈、活塞皮碗变形、拧扭,密封圈唇边损伤,正常磨损。排除措施(1) 调整缸盖上的螺栓至均匀紧固状态。(2) 线状摩擦伤痕,可用油石、砂轮修磨,较深(大于1 mm)时,要立即更换。(3) 更换新的气缸。7)气缸活塞杆螺纹冲坏故障原因(1) 冲程大,使活塞与缸盖相碰击。(2) 活塞杆弯曲。(3) 安装不符合要求。排除措施(1) 调整。(2) 更换。(3) 调整重新安装。8)上钳或下钳打滑故障原因:(1) 钳牙磨损严重。(2) 钳牙槽不清洁。(3) 钳子没有调平。(4) 钳子没有送到头。(5) 大刹带调节过松,上钳腭板不爬坡。(6) 制动盘污染,与刹车之间打滑。(7) 夹紧气缸或气路漏气,气压低

12、于0.75 MPa。(8) 腭板架内油泥多,滚子在坡板上不易滚动而打滑。(9) 换腭板时没有及时更换堵头螺钉。(10) 钻具接头磨损严重,腭板抱不住。(11) 上下钳的定位把手方向不一致。(12) 先夹紧钻杆后将定位手把换向。(13) 上下钳缺口未对准,将上下钳定位手把换向,但不起作用。排除措施:(1) 更换新钳牙(2) 用钢丝刷清除脏物(3) 调平钳子(4) 钳子送到头再夹紧钻具(5) 拧紧刹带调节筒或更换筒内弹簧(6) 清洗制动盘,刹带涂抹松香(7) 从缸头或19个小孔检查夹紧气缸密封情况,更换密封圈(8) 清洗腭板架、腭板、滚子,并将坡板涂上黄油(9) 换上合适的堵头螺钉(10) 换上小

13、一口径的腭板(11) 按上卸螺纹需要将上下把手调整一致(12) 将夹紧气缸退回,再将定位手把换向(13) 上下钳定位手把换向必须在上下缺口对齐后进行,否则不起作用16、绞车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答:1)刹把压到最低位置刹不住车的原因:(1) 刹车片磨损严重(2) 刹车毂上有油(3) 刹把的角度不对。处理:(1) 换刹车片(2) 清除刹车毂上的油(3) 调整刹把角度。2)刹车气缸不灵的原因:(1) 刹把拉杆失灵(2) 司钻调压阀有故障。处理:(1) 调整拉杆(2) 更换。3)调压阀未挂合离合器,猫头轴就转动的原因:传动轴上滑动链轮的铜套卡住。处理:更换或注入新油。4)大钩提升时有打滑现象的原

14、因:(1) 离合器中落入了油(2) 给气不足。处理:(1) 消除落油原因,擦干摩擦轮毂(2) 检查气路,增加气压。5)转盘旋转缓慢,转盘或滚筒开动不灵的原因:(1) 气路系统有故障(2) 摩擦片磨损。处理:(1) 检查气路,用事故销子连接离合器(2) 换摩擦片。6)在无载荷时,大钩下降缓慢的原因:(1) 刹车片没离开刹车毂(2) 刹车片磨刹车毂边缘(3) 离合器防油护罩压在离合器气囊上。处理:(1) 调节拉杆弹簧(2) 正确安装刹车片(3) 拆防油护罩,调节二者之间的间隙。7)挂挡失灵的原因:(1) 拨叉的螺钉松脱(2) 离合器卡住。处理:(1) 拧紧螺钉(2) 清洗和润滑离合器。17、气动小

15、绞车的常见故障及原因与排除方法有哪些?答;1)提升重量不足的原因:(1) 气马达活塞环磨损间隙太大,压缩气体漏失大(2) 进气压力达不到规定要求(3) 供气管线不符合规定,管径太小,供气量不足和压力损失大处理:(1) 更换活塞环(2) 增加进气压力(3) 按规定安装供气管线2)启动运转困难的原因:(1) 修配后,活塞连杆和壳体装配不干净(2) 未挂上离合器处理:(1) 拆下气马达,重新清洗干净后装配(2) 扳动离合器手柄挂上离合器3)气马达运转中有异常撞击声的原因?(1) 连杆小头和大头的磨损间隙太大(2) 曲轴的滚动轴承磨损间隙太大处理:(1) 更换活塞销、曲轴铜套和圆环(2) 更换曲轴滚动

16、轴承4)刹车装置失灵的原因:刹带过松。处理:调节活端螺栓5)从内齿圈漏失润滑油的原因:花键轴油封圈损坏严重。处理:更换油封圈6)气马达过热的原因:(1) 长时间超负荷运转(2) 润滑油不足或变质处理:(1) 适当降低负荷(2) 加足或更换润滑油离合器端盖处异常发热的原因:润滑脂不足或变质。处理:添加或更换润滑脂65、燃料燃烧必须具备那几个条件?答:(1) 要有足够的空气供给燃料燃烧。要使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必须在喷入柴油之前先使空气进入汽缸。(2) 要有很高的温度促使油滴蒸发成油气以进行燃烧。在柴油机中,燃油不是靠外界火源点燃的,而是在高温下自己发火燃烧的。(3) 要将柴油喷散成雾状,以保证燃

17、料与新鲜空气均匀混合,得到充分和完善的燃烧。18、设备安装质量“七字诀”是什么答:平、正、稳、牢、全、灵、通。19、设备“三化三零”的内涵是什么?答:设备三化包括设备操作标准化、设备本质安全化、设备运行合理化; 设备三零是指设备的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20、设备管理的“四懂三会”是什么?答: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21、检查保养转盘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1) 检查转盘固定情况。四角挡块要齐全,左右旋螺丝要拉紧或丝杠顶紧转盘无位移。(2) 打开护罩检查链轮。要求无轴向位移,轴头固定螺丝无松动,万向轴及连接螺丝无松旷。(3) 用扳手活动固定转台与

18、方瓦以及与方补心所用的制动块和销子,要灵活好用。(4) 检查油尺标记,查看机油数量及清洁程度。如不足或太脏时要加足或更换新油。(5) 转盘在使用过程中,壳体温度不应过高,转台转动应平稳,无上下跳动和杂音。22、 设备在保养中的十四字作业是什么?答:是调整、紧固、清洁、润滑、防腐、整齐、安全。23、检查保养水龙头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1) 每班必须检查一次机油池的油位,不得低于油标尺的最低刻度线。(2) 每班必须检查冲管上下密封盘根盒以及上下机油盘根处是否有钻井液和机油刺漏,水龙头壳体温度是否过高。(3) 对新的水龙头或修理后第一次使用的水龙头,在使用满200 h后要更换润滑油、润滑脂。24、检查保养防碰天车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1) 检查引绳固定端状况以及引绳与限位绳的连接情况。(2) 检查引绳的松紧度,并不得有打扭、打结及挂磨电线大绳的现象。(3) 检查三通气开关的固定以及开关手柄与重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