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煤矿1-3b_第1页
【采矿课件】煤矿1-3b_第2页
【采矿课件】煤矿1-3b_第3页
【采矿课件】煤矿1-3b_第4页
【采矿课件】煤矿1-3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层对比及综合柱状三、地层系统和地质时代三、地层系统和地质时代(一)地层系统(一)地层系统:国际上常用的地层划分单位分为界、系、统三级。1、界、界:其划分主要是根据生物界演化史上大的阶段。不同界中生物界常有明显的差别。界可划分次一级单位系。2、系、系:每个系均有其特征的生物群。系可划分成统。3、统、统:常用的第三级地层单位,是系的组成部分,一个系可分为上、 中、下三个统,也有的系分为上、下两统。生物方面每个统有它的代表种属。群群:最大的地方性单位,其范围通常相当于一个统,有时可大于统, 甚至大于系。组组:是地方性的基本地层单位,其范围通常小于一个统。段段:是小于组的地方性地层单位,一个组可据

2、岩性特征等标志来划 分段。层层:最小的地层单位,段内岩性明显区别于上、下层的单位层。(二)地质时代(二)地质时代 在划分地层系统的基础上,将地壳的发展历史相对应地划分成若干级别的地质时代单位,国际上常用的是代、纪、世。1、代、代:常用的最大的地质时代单位。与界对应,代表形成一个界所经历的地质时代。2、纪、纪:常用的第二级地质时代单位。与系对应,代表形成一个纪所经历的地质时代。3、世、世:常用的第三级地质时代单位。与统对应,代表形成一个统所经历的地质时代。(三)地质年代表(三)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反映了地壳发展历史的主要阶段及其顺序。第三节第三节 地壳演化简史地壳演化简史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5

3、亿年。距今4538.5亿年冥古代(宙),无岩石记录。一、太古宙(一、太古宙(Ar):):38.5亿年25亿年。 由于经历了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这个时代的地层(太古宇)均已强烈褶皱,形成厚度较大、变质程度较深的一套变质岩系:片麻岩、结晶片岩。在太古宇,世界各地均发现有主要的铁矿,我国鞍山式铁矿产于此地层中。 地壳运动:中期鞍山运动;末期阜平运动 太古宇已发现原始细菌化石。二、元古宙(二、元古宙(Pt) 255.7亿年 元古宙分三个代:古元古代(2518亿年)、中元古代(1810亿年)、新元古代(105.7亿年)。 对应的地层分别为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石英砂

4、岩、碳酸盐岩。中元古界:蓟县系 未变质的粘土岩、富镁碳酸盐等 长城系古元古界:滹沱群 :浅变质的碳酸盐岩 五台群:巨厚的中、低变质岩系 长江三峡一带的地层叫震旦系,其时间为86亿年。 在新元古代中、晚期,发生了蓟县运动,华北地区地块抬升,缺失震旦系沉积。 气候为温暖(早期)-寒冷(末期),末期为历史上第一个冰期。 生物界的特征是:植物界高级藻类的进一步繁育,出现了石煤(藻类形成)。 三、古生代三、古生代 从距今6亿年-2.3亿年,历时3.7亿年。 从古生代开始,地球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生物方面,由于海生生物大量繁殖,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化石及其组合来划分地层,在沉积方面,生物成岩作

5、用更为普遍。 古生代包括六个纪:既、O、S D、C、P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一)寒武纪(一)寒武纪 早古生代第一个纪,主要特征是生物界的显著繁盛和化石的大量保存,以三叶虫纲化石为重要。 华北寒武纪标准剖面位于山东济南泰安一带,自下而上分别是: 山东张夏寒武系柱状剖面(二)奥陶纪:(二)奥陶纪:O 地史上大陆地区广泛遭受海侵的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达到繁盛时期,动物:珊瑚、三叶虫、腕足类;植物:藻类。华北地区奥陶系: 冶里组冶里组 底部以薄层竹叶状白云岩与凤山组分界。 亮甲山组亮甲山组 以含燧石条带灰岩为底界。 下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 贾汪页岩为底界。 上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 以角粒状灰岩为界。 峰峰

6、组峰峰组 多为白云质灰岩,厚200米左右,分布局限。自奥陶世以后,华北区上升遭受剥蚀。(三)志留纪和泥盆纪(三)志留纪和泥盆纪1、志留纪:、志留纪:S 早古生代最后一个纪。2、泥盆纪:、泥盆纪:D 晚古生代第一个纪。 S、D期华北为风化剥蚀,没有相应的地层。(四)石炭纪和二叠纪(四)石炭纪和二叠纪 石炭、二迭纪海生无脊椎动物仍占重要地位,筳类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标准化石,两栖类也有很大发展。植物方面:陆生孢子植物极为繁盛,为成煤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物质,所以C、P是地质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聚煤期。1、华北地区的石炭系、华北地区的石炭系:1)华北地区标准剖面)华北地区标准剖面-太原西山剖面太原西山剖面中

7、石炭统本溪组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山西式铁矿(菱铁矿、赤铁矿)。上石炭统太原组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厚92118米,自下而上分三段:第一段第一段:下部为白色粗粒石英砂岩(晋祠砂岩)。上部灰色、黑色页岩为主,煤35层,灰岩24层,可采煤层位于上、中部。第二段第二段:底部灰色中粗粒砂岩,向上黑色页岩及煤层,含三层灰岩,中部有燧石层。第三段第三段:底部七里沟砂岩(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中部页、粉砂 岩夹煤层,顶部东大窑灰岩。2)古地理及横向变化)古地理及横向变化岩性岩性:底部一般是石英砂岩,向上为页岩、煤层灰岩,含煤碎屑岩中富含植物化石,灰岩中富含海相动物化石海陆交互相。峰峰地区峰峰地区:富含8层灰

8、岩,从上到下为; 一 座 灰 岩 野 青 灰 岩(4#) 山 青 灰 岩 伏 青 灰 岩(6#) 小 青 灰 岩 中 青 灰 岩 大 青 灰 岩(8#)(富含水) 下 架 灰 岩2、华北地区的二叠系、华北地区的二叠系 二叠纪华北地区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早二叠初期全区普遍出现成煤环境,到二叠纪中期,成煤在淮南、豫西一带,晚期普遍出现红色沉积,为典型的干旱气候。 自下而上介绍太原西山标准剖面:1)下二叠统山西组)下二叠统山西组P11:底部灰白色块状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北岔沟砂岩),厚35米。向上黑色页岩、砂岩和可采煤层,为近海冲积平原上的泥、沼环境。本组厚60米。2)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下二叠统下

9、石盒子组P12:底部灰白色具交错层理中粒石英砂(骆驼脖子砂岩)厚28米。下段:灰、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夹有不规则煤层,上段:黄绿灰绿色砂岩,夹杂色页岩,顶部含有铝土质泥岩(E层铝土),本组厚59193米。3)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1:为一套紫红、黄绿等杂色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层位含有砾石和铝土层(B层铝土),厚321524米。4)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2:灰紫、黄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夹有淡水灰岩,未见化石。内陆盆地河湖相沉积。本组厚100148米。 二叠系由下向上颜色变化:黑绿黄红。3、华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华南地区石炭二叠系: C普

10、遍海侵,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 P海陆交互相,南方最重要的成煤期。四、中生代(四、中生代(Mz) 时间2.3亿年0.65亿年,历时1亿7千万年,分三个纪,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由于植物的繁盛,为煤层的聚集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至此中生代成为地球发展历史中第二个重要的聚煤期。 中生代华北最大的煤盆地:(1)鄂尔多斯煤盆地:)鄂尔多斯煤盆地:包括陕、甘、宁、晋、内蒙,北界狼山、大青山,南界-秦岭,东吕梁山,西贺兰山、六盘山。(2)大同煤盆地)大同煤盆地:晚古生代和早、中侏罗纪的双纪煤田,储量大,构造简单,为华北重要的煤盆地之一。(3)北京煤盆地)北京煤盆地:与大同相一致,为双纪煤田,以前属华北,中生代为独立煤田。五、新生代五、新生代 地球演化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从0.65亿年今。 全新统Qh 第四系 (Q) 更新统Qp新生界(Kz) 上第三系N 未固结成岩 第三系 (R) 下第三系E 固结成岩 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中、晚期,喜马拉雅山是最著名的代表,因此,又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