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学设计1_第1页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学设计1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三数学的一节复习课,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是高考的重要考 点。高考中常见考法为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等比数列 的性质。其中高考在本章一般命制两道小题或者一道解答题,对小题的考查一般 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递推式为主。解答 题一般以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 法,公式求和等。因此本节课带领学生回顾相关基本知识。通过讲练结合掌握、运用等比数列的运算。体会性质的妙处。当中所渗透的类比、分类讨论、整体变 化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习和工作当中必备的数学素养。了解

2、等比数列的性 质,灵活掌握、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次汇报课的对象是高三班的学生,数列是高一所学内容,由于很久没有接 触这部分内容,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常用性质模糊,学生将很多知识都遗 忘了。因此,本堂课带领学主回顾相关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为数列的综合运用做 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讲练结合掌握、运用等比数列的运算。三、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不完整的等比数列的定义,回顾并加深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通过回答问题吊认识等比中项, 并与等差中项类比, 归纳得出等比中项的 性质;(3)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

3、用, 会运用在 基本量运算中;(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对等比数列的单调性有所认识;(5)熟记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希望能够快速的处理问题,来提高效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领学生探究问题,深化等比数列的概念;(2)通过回答问题审,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分析 及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类比、分类讨论、整体变化和方程等思想方法;(3)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从各层次认识所学问题和方法的本质, 享受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各种认识和收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归纳得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回顾了前面所学。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

4、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经 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2.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采用“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课 型:复习课.八、教学过程环节一:知识点整合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数_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2_等?,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g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詈=八4汀殛袖彌茶量:项:亦5特别6,当?=1时,伽是常数列:当q=Tq=T时,S”是摆动

5、数列.注意:(1)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可能为0:(2)公比是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比,前后次序不能颠倒,且公比是一个与无关的常数。 问题1:常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设计意图:这里共同阅读等比数列的定义,有的同学对定义模糊,暴露出 学生此处存在问题。再梳理定义中的关键,和学生一起来归纳知识点。继而指出 两个特别的等比数列,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化理解等比数列的构成要素。2.等比中项1.等比数列的有关槪念等比中頌:如果a,G G、Q 成等比数列,那么皿*弩警備转瀨織b b成等比数列=G2=JZ.r等比中项;(2)只有当两个数同号且不为0时,才有等::比中顼.! (3)两个数 g 力的等菱中取只

6、有一个,两个邑号旦否为9跑覆由簣屯中咚有函个J问题2:-3和5的等差中项是_ 等比中项是:_ .问题3:1和4的等比中项是:_ .设计意图:类比等差中项,学生对等比中项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是任何两 个数都有等比中项,而且等比数列中的等比中项的唯一确定值。我认为这是学生 的易错点。在教学中采用了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亲自经历过程,突破易错点。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变形:当q,q,0或0l,如V0或0g0;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 f产是兰数肇_ :T T通项公式二=勺/(2)前”项和公式:=-q-ql g解读:(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变形:5=5:5=5 严.(2)当公比 =1时,因为严0,所以是

7、关于的正比例函数,则数列SS、S S S S”心、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当公比g H 1时,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S” =空二心,即S” = -厶q qn n1一91一+令设心遵则上式可写成的形式,则数列SS、SjSSjS、SS、的图象是函数y y = = -mq-mqx x+m+m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山此可见,非常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S“是一个关于H的指数型函数与 一个常数的和,且指数型函数的系数与常数项互为相反数.承难点突破.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色的通项公式5 =仆严还可以改写为5 计,当工1且4工0时,y y = = q qx x是指数函

8、数,y y 弋 q q是指数型函数,因此数列的图象是函数 的图象上一些孤立的点.q qa.a. 00CL0CL 0彳、2当仁 或1时,是递减数列;0713当q = l时,为常数列(加0);4当0时,仇为摆动数列,所有的奇数项(偶数项)同号,奇数项与偶 数项异号.设计意图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等比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类比指数函数,利用函数图像来解释单调性。即使这样讲解,我相信还是有学生 容易混淆,至少要留有印象: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山首项和公比共同决定。环节二:小题检査基础-v判断题(对的打y y错的打“X”)满足a aH+H+i=qai=qaH H(n nq q为常数)的数列為为

9、等比数列.(X )(2)三个数心b,b,u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沪=必(X )如果数列为等比数列,%=%-】+%,则数列仇也是等比数列.(X )(4)如果数列仏为等比数列,则数列In血是等差数列.(x)归纳: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常用的方法:(1)定义法:严=(1 1 匕为常数且H0)o数列”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法:a+1=an-an+2(MGN*,an工0) O数列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数列“”是等比数列.(4)前项和公式法:若数列的前项和S”=-A/+A(AHO,gHO,gHT),则该 数列是等比数列.其中前两种方法是证明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而后两种方法一般用于选择题、填 空

10、题中.注意:(1)若要判定一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则只需判定存在连续三项不成等 比数列即可.(2)只满足a=qaa=qan n(qOqO)的数列未必是等比数列,要使其成为等比数列还需 要勺H0.设计意图:再次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环节三: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的性质若数列是公比为g的等比数列,前”项和为s”,则有如下性质:C. 128D. 2563等比数列的性质K若 m m+w=pA-q=pA-q =2k=2k(ntnt9 9n n9 9p,p, q q9 9则a am m-a-an n=a=ap pa aq q=4.2.若兔,久顷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皿(2工0),倍, 加,4玄,瓷仍是等

11、比数列.3.在等比数列匕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5 畑,%釦为等比数列,公比为/成等比数列.5.务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不为1,若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SxSpSxSp成等比数列.6.有穷等比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相等.特 别地,若项数为奇数时,还等于中间项的平方.7如果数列福为等比数列,且乙0,则数列log(“0 g a刃)是等差数列.设计意图:了解常用性质,迅速找到突破口,快速的处理问题,来提高效率。环节四:例题讲解二、选填题二、选填题1.在等比数列中,3 = 2, “7 = 8,则“5等于()A. 5Be 5C. 4D. 4 2.已知S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如 的前”项和,若“2心= 16,S S3 3=7,=7,则“8=()A. 32B.64643.设等比数列啲前项和为S“若S2=3, S4=15,则S6= ()4%为等比数列,若araara2 2a an n=T=Tn9n9A. 31B. 32C. 63D. 644.等比数列“的前刃项和为S“,已知S3=a2+10心,a5=9,贝!Ui=_ .5.设如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S”为仏的前刃项和,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