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物理化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 31 页物理化学试题库及答案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把一杯水放在刚性绝热箱内,若以箱内热水及空气为系统,则该系统为()。A.敞开系统B.圭寸闭系统C.孤立系统D.绝热系统2有关状态函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状态确定,状态函数的值都确定B. 从一始态经任一循环再回到同一始态,状态函数的值不变C. 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D. 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无法确定4当系统向环境传递热量时,系统的热力学能将()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一定规律5封闭系统从 A 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 A 态,则下列()的值为零。A. QB.WC.Q +W D.Q W6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式

2、表达时 dU =SQ pdV,其适用条件为()。A.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无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的可逆过程或恒压过程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D.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7有关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直接结果B. 它的内容表明化学反应的QP或QV是状态函数C. 用它进行热化学计算必须具有恒容或恒压、无非体积功条件D. 用它使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线性组合,可以计算某些无法测定的反应热8在绝热刚弹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A.Q 0,W 0,AU 0 B.Q =0,W = 0,AU 0C.Q = 0,W = 0, AU = 0D.Q 0, AU 09.将某气

3、体分装在一汽缸的两个气室内,两气室之间有隔板相隔开,左室的气体为 0.02dm3、273K、p,右室中气体为 0.03dm3、363K、3p,现将隔板抽掉,以整个汽缸中气体为系第2页共 31 页统,则此过程的功为()。第3页共 31 页10. 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可逆过程后,功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CV,m(T2 T1)B.82V2-P1V1) / ( 丫 -1)C.CP,m(T2T1)D. nR(T2 T1)/ ( 丫 -1)12实际气体节流膨胀后,下列那一组结论是正确的()A. Q 0,AH=0, AP 0B.Q = 0,AH=0, AT 0C. Q = 0,AH

4、0,AP 0D.Q = 0,AH=0, Ap 015有一四壁导热容器,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 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及其产物为系统,则()。A.Q 0,W 0,AU 0B.Q 0,W = 0,AJ 0C.Q = 0,W 0, AU 0D.Q = 0,W Q2B.WIW2,QIQ2A.37.2 JB.372 JC. 0D.237 JC.WI=W2, Qi= Q2D.Wi W2,Qi Q21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始态 A (T1、P1、V1)出发,分别经等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到相同的体积 V2,设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末态的压力分别P

5、2, P2,则有A. P2 P2,C.P2= P2,18. 1mol 液体苯在 298K 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3264kJ mol-1,则其燃烧焓为()kJ mol-1。A.3268B. -264C.3264D.不能确定H2O(I)和 C02(g),同时放热19某一定温度、P 下,C(石墨)+ 02(g) = C02(g)的反应热为二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第4页共 31 页20 在等压下进行一个 A + B = C 的反应,若HmA U$r mm第5页共 31 页C.封闭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D.封闭系统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28.下列各式不受理想气体条件限制的是() 。A.pM二P2

6、V;B.(.p/;:T)V- -p/TC.Qp=QVRT nB(g)D.AH =AU + pAVB29.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A.AU =QVB. W = nRT ln(p2/ p”C.AU = Q + WD.AH =AU + pAV30. 某理想气体发生一绝热不可逆过程,下列关系式不成立的是()。A. pVY=常数B. pVm=RTC. .:H 二LCpdTD.WmCvdTT_T13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恒温可逆压缩过程,环境对系统作最大功B. 恒温可逆膨胀过程,系统对环境作最小功C. 恒温不可逆膨胀过程中,不可逆程度越大,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越少D. 恒温不可逆压缩时,不

7、可逆程度越大,环境对系统作的功越少32.对于理想气体,用定容热容CV计算 U 的适用范围为()A. 只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恒压变温过程B. 只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恒容变温过程C. 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无非体积功的任意过程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3. 对于 2H2+02= 2H2O 反应,反应进度E34.对于反应进度,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进度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B. 对于指定反应,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选择有关C. 反应进度与反应完成的程度有关D. 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35. 燃烧热的定义是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热效应,那么对甲烷来说被氧化成的最终产物是(

8、)。A.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B.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C.冰、二氧化碳气体D.液态水、一氧化碳气体36.基希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阐述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A.压力的关系B.体积的关系C.温度的关系D.热容的关系39.在温度 T 时,反应 C2H5OH (I) + 302(g) 2CO2(g) + 3H2O(I)的厶rHm与厶rUm的关系为( )。A.rHmrUmB.ArHm 或=)1.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过程,_ U 0,AH 0,Q0,W0第 4 页共 31 页第8页共 31 页4. 273K, 101.325 kPa 下,1mol 冰融化为水,则 Q_ 0; W_0; U_0; H_0。5

9、个绝热箱内装有浓硫酸和水,开始时中间用隔膜分开,弄破隔膜后水和浓硫酸混合,以水和硫酸为系统,则 Q _ 0; W_ 0; U_0。6.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终态压力,则终态的温度 T可逆_T不可逆, 终态体积 V可逆_V不可逆, 过程的焓变 H可逆_ _ H不可逆。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填空题1.在高温热源 Ti和低温热源 T2之间的卡诺循环,其热温熵之和Ql+Q2=()。循环过程的T1T2热级效率二 。2. 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熵之和,可以表示为 谆 1(2。I T丿不可逆3. 在绝热密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此过程的 j0; ASamb

10、0。4. 系统经可逆循环后,AS_ 0经不可逆循环后 AS0。(填,=, )。5. 某一系统在与环境 300K大热源接触下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从环境得到 10kJ的功,则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 = i;USsys =1 ;.0mb =6. 下列过程的 U、AHAS、AG 何者为零理想气体自由膨胀_;H2(g)和 Cl2(g)在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反应生成 HCI (g)的过程_ ; 在 0C、101.325 kPa 下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_。一定量真实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_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_。7. 一定量理想气体与 300K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 Q=600kJ,对外所做功为可逆功

11、的 40%, 则系统的熵变S。8. 1 mol O2(p1, V,)和 1 mol N2(P1, V1, T1)混合后,总压为 2 p1,总体积为 V1,温度为, 此过程的厶 S0 (填,或=,Q 和 N 均可看作理想气体)。dG = SdT+Vdp 可知任CArG1; - =_;I 卬 M;:A Gm=.:Tp一;普P =12. 任一化学反应的倚卜),因此一定温度范围内化学反应的泾不随温度变化的条件是_10.根据(1)(2)化学反应的11.某理想气体在 500 K、100 kPa 时,其(要求填入具体数值和单位).卬T第9页共 31 页13. 一定量理想气体,恒温条件下熵随体积的变化率;一定

12、量范德华气体,恒第10页共 31 页温条件下熵随体积的变化率兰二。UV丿14. 1 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由始态 370 K、100 kPa 分别经等压过程;等容过程;加热到473 K,则、两个过程下列物理量的关系是:Q_ Q;W_WHH2;SiS?(填,v或=)。16. 1 mol 理想气体由始态1(Pi, Vi, Ti)分别经绝热可逆和绝热向真空膨胀至相同体积V2,其相应的终态为( P2, V2,T2)及川(P3,V2,T3),则在两个终态间的关系为 T2_T3;P2_P3;S2_S (填,v或=)。20. 指出下列各关系式的应用条件:(1) G=-W:_;(2) S0 (0 自发;=0

13、平衡):_ _;9Qd S:T21. 1 mol 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即 Joule-Tomson 实验)压力自 P1降低到 P2,此过程的 A 0, U 0 ,(填 ,=或,或=)。23. 2mol 理想气体在 300K 下 100 kPa 压缩至 1 MPa,并放热 10 kJ ,此过程的Asm =J K1mol -25.已知在汞的熔点-38.87C附近,液体汞的密度小于固体汞的密度,因此汞的熔点随外压增 大而_ ,所依据的公式形式为_。二、选择题1.理想气体与温度为 T的大热源接触并作等温膨胀吸热 功的 20%则系统的熵变为()。A.Q/T B.0C.5Q/TD.2.封闭系统中W,=0时

14、的等温等压化学反应,可用(AS=QB.sHc.D.TTT5.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5 ( )C.S系统=0,d -0;D.S系统0,:S环06.在 P 压力下,将 2 mol、90C的 H2O(I)与 1 mol、20C的 HO(I)在一绝热器中混合,此过 程()。A.S 0B. S 0C. :S 0,Sv0B.Uv0,S0C.Uv0,Sv0D.U0,S09. 在 101.325 kPa, 5C过冷水结冰,则此过程的 H( ); S( ); G( ); Sam()。第12页共 31 页A.ISSS 牛0B11. 在绝热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系统终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此过程的

15、U( ), H( ), S( ) , Sam()。A.0B.=0C.0B. S= 0C. Sv0D.无法判断厶 S 的正负13. 1 mol 理想气体从始态 P1,V1,T1分别经两种不同途径变化到终态(1)绝热可逆压缩 P2,V2, T2(2)恒外压下绝热压缩到 P2,, V2,T2Z,贝U()。A. T2= T2Z, P2= P2/B. T2 T2Z, P2 P2/C.T2VT2Z,P2VP2/D.lvT2Z,P2P2/14. 若已知某化学反应的也rCp,m0B.=0C.0B.=0C.0B.=0C.0B.=0C.0B.=0C.0 D.无法确定22定量的理想气体经一等温不可逆压缩过程,则有(

16、)。A. G . A; B. G .:A; C. -G 0B.=0 C.vO D.无法确定10.在10 C、p 压力下, 则( )。过冷水自动凝结成冰,若此过程的熵变为:S,且过程的热为 Q,C.亠裂0D.S0,Q 0第13页共 31 页23. 1 mol、300K 100 kPa 的理想气体,在外压恒定为 10 kPa 条件下,体积等温膨胀为原来的 10 倍,此过程的 3=()。A.0B.19.1 J C.5743 J D. 5743 J第14页共 31 页24. 某纯物质的液体凝固时,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则该液体的凝固点随压力升高而(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其变化25

17、. 在一定的温度下,任何系统的吉布斯函数之值均随压力增加而()。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第四章化学势一、填空题1.给出下列公式使用条件(1)dG=-SdT Vdp nBB:dnB上0 自自发(3)PB二kx,BXBBaB=0 平衡AmixS = _R血 InXBTf- KfbB-V =nBRTaB二PB/PBB(8)B二PB/(yBpHPB/PB2.写出下列定律或定义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所用符号的意义。(1)偏摩尔量:(2)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势:(3)拉乌尔定律:(4)稀溶液沸点升高公式:3.当挥发性溶质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溶剂符合 _ 定律,溶质符合_定律;而对于理想液态混合

18、物的定义是: _。4. A、B 两组分形成下列各系统,B 物质的亨利常数kx,B与其饱和蒸汽压pB相比大小。(1) A 与 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kx,B*PB;A与 B 形成 般正偏差系统:kx,B*PB;A与 B 形成 般负偏差系统:kx,B*PB。5.纯实际气体化学势_u(T. p)=_,i$(T)是指;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口B= _,_ 气体的标准态是指 _; 稀溶液中溶质 B的化学势可表示为_ ,溶质 B 的标准态为_ 。6.已知水的下列各种状态,试分析比较所给各组化学势的大小已知:(1)100C、 1 atm、 液态;(2)100C、 1 atm、100 C、2 atm、液态;10

19、0 C、2 atm、气态;101C、1 atm、液态;(6) 101C、1 atm、气态。比较:(1)*1) _J(2); (2)J(1)_J(3);(3)J(2) _J(4); (4)J(4) _J(1); (5)J(5) _7.如右图由 A 和 B 组成的二组分溶液,以质量摩尔浓度表示组成时,溶质的标准态相当于图 上的 点.气态;第15页共 31 页8.理想液态混合物是指_ ;其混合性质有:_ 。9.稀溶液的依数性指 _;这些性质仅与 _ 有关。10.纯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构成稀的水溶液,与纯水相比较其饱和蒸气压 _,沸点 , 凝固点_ 。11. 真实液态混合物中组分 B 的活度 aB的定义

20、为:_ 。二、选择题1.已知 100C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22 kPa,液体 B 为 66.661 kPa,假设 A 和 B 构 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当 A 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为 0.5 时,在气相中 A 的摩尔分数为() 。A.1B.1/2C.2/3D.1/32.已知某挥发性溶质的蒸气压为 0.067 kPa,某纯溶剂的蒸气压为 26.664 kPa,该溶质在此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02,则此饱和溶液(假设为理想溶液)的蒸气压为() 。A.26.133 kPa B.0.600 kPa C.26.198 kPa D.0.599 kPa探 3.若:ln p/;:yA

21、(g)Tv0,即气相中 A 组分增加 dyA(g),总压降低,贝U()A. 气相中 A 组分的浓度小于液相中 A 组分的浓度B. 气相中 A 组分的浓度大于液相中 A 组分的浓度C. 气相中 A 组分的浓度等于液相中 A 组分的浓度D. 不确定4.在 0C和 101.325 kPa下,1dm3水能溶解 49 cmn 的氧气和 23.5 cmn 的氮气,在0C和 101.325kPa 下,1 dm3水能溶解()cm3空气。A.25.5B.28.6C.96.0D.72.55.在 25C、101.325 kPa 下,CH(g)在水中和在苯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 4.185x106kPa 和 5.694x

22、104kPa,则().A. CH4(g)在苯中的溶度大于 CH(g)在水中的溶度B. CH(g)在苯中的溶度小于 CH(g)在水中的溶度C. CH(g)在苯中的溶度等于 CH(g)在水中的溶度D. 不确定6. 下列物理量属于偏摩尔量的是(),属于化学势的是()。A.(汨八nB)T,p,ncBCU/;:nB)s,V,nCC.(八D.nB)T,p,ncE.(汨/5B)s,p,ncF.CG/;-nB)T,X,nc7.由吉布斯一杜亥姆方nBdxB=0可知,当二组分混合物的组成发生微小变化时,如果一B组分的偏摩尔量增大,则另一组的偏摩尔量必然()。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8. 29

23、8 K、101.325 kPa 下有两瓶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0.002 m (溶有 0.5mol 萘),第二瓶为 0.001 m3(溶有 0.25mol 萘),若以勺、七 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 。A.J1 =10七B.1 =2 七C.J1=1/2D.1二2第16页共 31 页9.在a、B两相中都含有 A 和 B 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正确?A.収齢 B.吒二 g C.JBD.不确定10. 封闭的箱子处于恒温环境中,箱内有二杯液体:A 杯为纯水,B 杯为蔗糖水溶液。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A. A 杯水减少,B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 B 杯水减少,B

24、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C. A 杯变成空杯,B 杯水满后并溢出D. B 杯水干,并剩有蔗糖晶种,A 杯水满后并溢出11. 在恒温恒压下,A、B 两液体混合成理想溶液,此过程()等于 0。A. H B. S C. A D. G12. 水中加入少量乙醇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A.升高 B. 降低 C. 不可知 D. 无变化13. 在 100 g 水中含有 4.5 g 某纯非电解质物质,于-0.465C时结冰,该溶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已知水的 Kf=1.86 K mol-1 kgA.135B.172.4C.90D.18014.溶剂中加入溶质构成稀溶液,会引起凝固点下降,此时析出的

25、固体为()。A.纯溶质 B. 纯溶剂 C.混合固体D. 固溶体15. 在 660.7 K 时,钾的蒸气压为 0.443 kPa,当钾与汞形成溶液,且 x 钾=0.5 时,钾的蒸气 压是0.1427 kPa,贝U钾在溶液的活度及活度因子分别为()。A.0.3221,0.6442B.3.0343,0.1648C.0.5,1.0D.0.4031,0.8602第五章化学平衡2.温度为 T 的某抽空容器中,NHHCOs)发生下列分解反应:NHHCOs) = NH(g) + CO2(g) + H20(g)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总压为 60 kPa,则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_ 。3.已知反应 B(g)=

26、2B(g)的曲与T的关系为=8.0 103RK-10RTln(T/K) 55RT则此反应的AX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ArHm=_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 ;lnK$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lnK$=_。若 T=1000K P=200kPa,则题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与R(g)的平衡转化率a分别为K$=_ ,a=_ 。4.已知 1000 K 时反应:(1) 2CO(g)+O2(g)=2CO2(g)的K;=2.752 1020;(2) C(s)+CO2(g)=2CO(g)的K$=1.719;则此温度下反应 2C(s)+ O2(g)= 2CO(g)的K$=_ 。6.在 T=600K,总压

27、 p=3X105Pa 下,反应 A(g)+B(g)=2C(g)达到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二nBnC_-1,则此反应的AGm=;_AGm=;K$= 。7.在 T=293.15K, V=2.4 dm3的抽空容器中装有过量的 NHHS(s),发生分解反应NHHS(s) = NH(g)+ H2S(g)平衡压力为 45.3 kPa。则(1)此反应的K$=_ ; (2)平衡时 NH(g)的物质的量ni(NH)=_; (3)若向上述平衡系统中通入 N2(g),使 2(g)的分压 P(N2)= 20 kPa;此时第 10 页共 31 页第19页共 31 页系统的总压 p=_; n2(NH3)

28、=_ 。(二) 1.反应 PCl5=PCb+Cl2在 200r平衡时有 48.5%的 PCI5分解, 而 300C平衡时有 97%的 PCb 分解,则反应是()反应。(a)吸热(b)放热(c)无热效应2. 恒 T、p 下化学反应,可用()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4.化学反应等温式ArGm= ArG:-RTIn Jp,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G:将改变,AGm和 Jp()。(a)都随之改变(b)都不变(c)jp变,ArGm不变(d)ArGm变 Jp不变5.恒 T、p 气相反应 2A+B=(平衡时nA=3mol,nB=3mol,nc=2mol,于平衡物系中添加 1moIB, 指出用哪一种平衡常数判断

29、平衡移动方向最方便()。(a) Kp(b) Ky(C)Kn6.某气相反应 aA+bB-nM 当 A 与 B 投料比不同时平衡不同,其中 A 与 B 投料比为 a b 时,()。(a)A 的转化率最大(b) M 在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最大(c)M 平衡产量最大(d) A 在平衡混合物中浓度最小7.合成氨反应 N(g)+3H2(g)=2NH3(g)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系统温度、总压不变(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则()。(a)nN2减小,也减小,氐出增加,K$不变(b)nN2-,rH2-, nNH3, K$增加(c)nN2, nH2, nNH3不变,Kp不变(d)nN2,也,仏巳Kp不变8.2Mg(s

30、)+2Cl2(g)=2 Mg Cl2+O(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视为理想气体),则()。(a)n2,rb2rK$(b)po2,PCI2rK$不变(c)n2,n* rKy( d)no2, nCI2-,9.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的改变而改变。(a)系统组成(b)标准态(c)浓度表示方法(d)化学反应计量式中的计量系数 r10. 反应 2NO(g)+Q(g)=2NQ(g)的AH:为负值,当此反应达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a)ArGm(b)ArGm(C)AS 系(d)K$3.某化学反应AHm298KV0,AS:298K0,AGm=0,则K$()(a) 1,且随 TT而T(c)V1,且随 TT而

31、T(b) 1,且随 TT而J(d)v1,且随 TT而J第20页共 31 页向移动,则需()。(a)升温加压(b )升温降压(c)降温升压(d )降温降压第六章相平衡第21页共 31 页1.相律和相图应用于O通过相图可以确定一定条件下系统由几相构成 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 相图可表示出达到相平衡所需的时间长短 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数量多少6. 某纯物质的液体密度大于固体密度,则该液体的凝固点随压力升高而(a)升高(b) 降低(c) 不变(d)不能确定7. 某一固体在 25C和 101325 Pa 下升华,这意味着 _。(b)三相点压力大于 101325 Pa(d)三相

32、点压力小于 101325 PaO随组分而变化随组分及浓度而变化9._ 已知温度为 T 时,液体 A 的蒸气压力为 13330 Pa,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665 Pa。设 A与 B11. A、B 可形成完全互溶系统,在一定温度下,若PB气液平衡时_。(a) yBXB(b)yBTb(A)。若将任意比例的 A+B 系统在一个精馏塔中蒸馏,则塔顶馏出物是 _,塔底馏出2.(a)封闭系统(c)未达平衡的开放系统相律和相图之间的关系为(a)(c)(d)(b)(d)。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b)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开放系统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系统相图决定相

33、律3.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b)(c)(d)4.5.单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线的斜率dp/d T 的值(a) 大于零(b) 等于零(c) 下列相点中自由度为零的是 _。(a)乙醇一水双液系中的最低恒沸点(c)部分互溶双液系溶解度曲线上的点O小于零(d) 不确定(b) 二元固液相图中的低共熔点(d)水相图中熔化曲线上的点(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c)三相点温度小于 25C8.在一定外压下,多组分系统的沸点(a)有恒定值(b)(c)随浓度而变化(d)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 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为_ 。(a) 1/3(b) 1/20.5 时,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c) 2/3(d) 3/41

34、0. 一定温度下二元理想溶液中,若纯B 的饱和蒸气压PB大于纯 A 的pA,则当XB增大时,气液两相达平衡时系统压力(d)不一定。(a)不变(b)减小(c)增大PA,则当此二组分构成的混合液处于第22页共 31 页物是_ 。(a)纯 B (b)纯 A (c)低恒沸物 E (d) 不一定第23页共 31 页15. 已知温度 T 时,液体 A 与液体 B 部分互溶,构成两个组成不同的平衡液层,该两个不同组成的液层必对应有 _ 组成的平衡气相。(a)相同(b) 不同(c) 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6. A-B 的气液平衡相图如图。液体 A 与液体 B 的关系为(a) A-B 完全互溶(b)A-B 完全

35、不互溶(c) A 微溶于 B,而 B 不溶于 A (d) A 不溶于 B,而 B 微溶于 A17.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点时系统的条件自由度F 为_ 。(a) 0(b) 1(c) 2(d) 318. 固熔体为 _相,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为 _ 相。(a) 一 (b) 二(c) 三(d) 不确定19液体 A 与液体 B 不相混溶。在一定温度 To下当 A(l)、B(l)及其蒸气共存并达到平衡时,液体 A 的蒸气压应(a)与系统中 A 的摩尔分数成比例(b) 等于 T。下纯 A?的蒸气压(c)大于 T0下纯 A?勺蒸气压(d)等于系统的总压力20. 水与苯胺的相图如图所示,C 点为高临界会溶点,温度为

36、 壮.若在某项化工工艺中欲用水萃取苯胺中的物质,则操作的最佳温度为 _。(a) T T0(b) T E/VE/V电解池原电池6 O.OImolkg丄的&Fe(CN)6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0.571,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_ ;离子强度 I = _ 。7在电导实验测定中,需用交流电源而不用直流电源,其原因是 _。8电池Zn(s)ZnCI2(0.555mol kg丄)AgCI(s) Ag(s)在 298K 时,E=1.015V,当 Z=1,电池可逆放电386 库仑的电量时,则其反应进度变J 二_ l, 吉布斯函数变冷 G=_J 。9.若使过程Cl2(2pP);Cl2(pl)在原电池内

37、进行,则电池表示式应为 _ 。10 .电池Ag AgCl(s) Cl卞川网+) Ag应该用 _ 做盐桥。T2无限稀释的 HCl, KCl 和 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场强度下,溶 液中Cl-的迁移速率(),迁移数()。T6.某 LaCb 溶液的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 b=0.228 mol*g-1,此溶液的离子强度 I =()。T7.已知 25C时 AgSQ 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AgSQ) = 0.7598 S 帘,配制溶液所用水的 电导率( H2Q = 1.6xlO-4S?rri。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第(Ag+)和上m: (1/2SQ2-4)分别为61.9x10-4S?m

38、?nol-1和 80.0 x10-4亦加 01-1。此温度下 AgSQ 的活度积 Ksp=()。T8原电池 Ag(s)| AgCl(s) | HCl( a) | Cl 2 p) | Pt 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方式:1Ag(s) Cl2(g)二AgCI(s)(1):01),目 1)22Ag(s) Cl2(g) =2AgCI(s)(1):rG100 J (d) rHm(2)(c)rHm(1) Ej(2)(b)Ej(1)a2(b)a1 卩B(内)(b) 卩B(表) 卩B(内)(c)1B(表)=卩B(内)(d)难以确定11. 向液体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后()。(a) d丫 /d c0,负吸附(c) d

39、丫 /d c0,正吸附(d) d 丫 /d cc0(b)cSYs-l(b)Yg-sY1,形成溶液后,溶质的表面丫g-l, 丫g-s,第32页共 31 页(a) 400(b) 760(c) 1000(d) 20016.已知水溶液表面张力丫与溶质活度 a 关系为丫 = 丫Aln(1+Ba) , 丫为纯水的表面 张力,A 与B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r=()。CB(表面浓度)CB,(本体浓度),则()(b) 称为正吸附,溶液表面张力不变(d)称为负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第十二章1.胶体分散系统主要特点是 _ 。2.丁达尔效应是光的 _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入)的_ 次方成比,与粒子的数浓度成

40、_比。3.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等电学性质均与 _间的相对移动有关,故统称为_ 现象。4.胶体系统的动力性指 _ 、_ 、_、_。6.胶体分散系统的三个主要特征:_ ,_,_。7.将 0.2dm3O.OImol dm3的 KCI 溶液和 0.2dm30.05mol dm3的 AgNO 昆合以制备溶胶,该溶胶的胶团表达式为_。8.憎液溶胶的稳定原因可归纳为_、 _、_; _ 的大小是衡量胶体稳定性的尺度。9.电动电势(Z电势)是指_ 。10._ 憎液溶胶是热力学系统,能暂时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_ 系统,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_。当加入少量电解质时,胶体的 电势降低,到

41、达 电势时,发生 作用;而高分子溶液只有加入更多的电解质,超过点时, 才会聚沉,称为 乍用。11. 高分子化合物的聚沉作用有 _效应、_ 效应、_ 效应。12. 当胶体粒子的直径_入射光的波长时,可出现丁达尔效应。(一)多选题 1.溶胶基本特征之一是()。(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系统(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系统(c)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系统(d)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系统2.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阳极移动,表明()。(a)胶粒带正电(b)胶团的扩散层带负电(c)胶团的扩散层带正电(d)Z电位相对与溶液本体为正值3.0.012 dm30.02 mol dm3

42、的 NaCI 溶液和 0.1 dm30.005 mol dm1的 AgNO 溶液混合 制得的溶胶电泳时,胶粒的移动方向是()。(a)不移动(b) 向正极(c) 向负极 (d)不能确定4.在一定量 KCl 为稳定剂的 AgCl 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聚沉能力顺序为()。(a) AlCl3 ZnSO KCl (b) KCl ZnSO4 AlCl3(c) ZnSO4 KCl AlCl3(d) KCl AlCl3NQPQNaSQ(b)NaPO KCl Na2SQ(c) Na2SQ NasPQ KCl(d) Na3PQ NazSQ KCl8.对于有过量 KI 存在的 Agl 溶胶,电解质()的聚沉能

43、力最强。(a) K3Fe(CN)司(b) MgSQ4(c) FeCI3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 1. 反应2A + B)E + 2F反应速率()。(A)dCA;(B)_dCA;(C)1 dCA;(D)dtdt2 dt2.有简单反应aA + bB_;dD,已知 ab 3G,在 298K 及2dm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为0.3mol s-1,则此时 G 的生成速率为()mol-1dm3sJ。(A) 0.15 ;(B) 0.9;(C) 0.45;(D) 0.2。7.某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A,0,该反应级数为(k1dCA2 dt(A)零;(B)(C)(D)8.某

44、基元反应2A(g) + B(g) E(g),将 2mol 的 A 与 1mol 的 B 放入 1 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A) 1:2 ;(B) 1:4;(C) 1:69.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C)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D) 1:8。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10.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 间 12之间的关系是()。87.5%的时间 t1与反应完成 50%勺时(A) t1= 2 t2;(B) t1= 4 t2;(C) t1= 7 t2;

45、(D) t1= 5 t2。11. 起始浓度都相同的三级反应的直线图应是(),(C 为反应物浓度)第36页共 31 页(11 题图)12.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气;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气,那么()。(A)t、=ti2;(B)ti2-ti2;(C)t、讥、;(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13.基元反应A + B 2D,A 与 B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a 和 2a,D 为 0,则体系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示意曲线为()。(13 题图)14.下述等温等容下的基元反应符合下图的是()。(A)2A t B +D;(B)A B D;(C)2A B r 2D;(D)A B;2D

46、。15.右图绘出物质G、F、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A)G)F E;(B)E)F)G;(C)G E. F;(D)FG_. E。16.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3COOH(A)、CO(B)、CH=CO(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C)平行反应;(D) 连串反应17.对复杂反应A=BJC,可用平衡近似处理时,空,为了k丄J CA不致扰乱快速平衡,B C必为慢步骤;B C必为快步骤;k-1= k1;k-1 k2:k-1Ea-1;(B)EaEa-1;(C)Ea Ea-1;(D)不能确定 20. 一级平行反应A : B速率常数 k 与温(

47、A)基元反应;(B)对峙反应;(16 题图)(14 题图)B第37页共 31 页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二) i.平行反应Ak;:F,若Ei:E2,A:A2则升高反应温度会()主产物 D 的产第 24 页共 3i 页(A)El:::E2,Al:::A2; (B)El:::E2,AlA2;(C)Ei? E2,Ai: A2; (D)Ei? E2,Ai A2;21.如果某一反应的.:rUm为-100kJ mol-,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是( )*1 *1(A)Ea_1OOkJ mol- ;(B)Ea二TOOkJ mol -;(C)Ea= TOOkJ mol丄;(D)无法确定。22.对

48、于连串反应A-k1B D,巳知Ei E2,若提高产品中间产物 B 的百分数,应( )。(A)增加原料 A;(B) 及时移去D;(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23.某反应的活化能是33kJ mol丄,当 T=300K 时,温度增加 i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 约为:()。(A) 4.5 %;(B) 9.4%;(C) ii %;(D) 50%。24.根据光化当量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整个光化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B)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 imol 原子或分子;(C)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D)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

49、中,一爱因斯坦能量的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25.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 + O3;NO2+ O2,NO2+ O;NO + O2,其中”0 是()。(A)总反应的反应物;(B)中间产物;(C) 催化剂;(D)自由能。26.下列光化学反应中,光的量子产率 最大的是()。(A)2HI H2+ 12;(B)3O2r 2O3;(C)H2+ CI22HCI;(D)H2S;H2+Sg。27.催化剂的作用是( )。(A)加快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B)提高反应物平衡转化率;(C)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时间;(D)降低反应压力。28.通过实验测定某一反应(能完全反应)的活化能时,在不同温度Ti,T2下进行

50、的两次实 验均从相同的初始浓度开始,并都达到相同的转化率。若两次实验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ti和 t2, 则反应为一级反应时所求得的活化能Ea,i()反应为二级反应时所求得的活化能Ea,2。(A)大于;(B)等于;(C)小于;(D)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kiEa,iQ29.由两个一级反应构成的平行反应 Ak2, Ea/B,其中 Ea及 kA分别表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则 kA,Ea与 ki,曰和 k2,艮2的关系为()。(A) Ea=Eii+Ei2, kA=ki+ k2;( B) Ea= kiEa,i+ k2&,2, kA=ki+ k2;(C)kAEa= Ea,i+

51、Ea,2,kA=ki+k2;(D)kAE=kiEa,i+ k2Ea,2,kA=ki+ k2o30.两个H与 M 粒子同时碰撞发生下列反应:H H M H2(g) M,则反应的活化能Ea()o第39页共 31 页(A) 0;( B) =0 ;(C) B,若 A 的初始浓度1mol dm -,经反应后,A 消耗掉 3/4 的时间为其半衰期的3 倍,反应级数为()。7.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 50%的时间的两倍,反应转化率达到 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 x%的时间的两倍,贝Ux=()。8.光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BB*, 则此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成正比,而与()

52、无关。9.某对行反应A + B匚C + D,当加入催化剂后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从匕变为Fk1k1,k丄,测得k1=3k1,那么kj.。10.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CAO为多少,反应掉CAO的?时所需的时间均相同,3所以该反应为( )级反应。11.某复合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 k 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2k2土 ;,则其严丿表观活化能Ea与基元反应活化能Ea1, Ea2及 Ea4之间的关系为()。12.一级对行反应B,已知ig (k1/s)=-3000+8.0 , IgKc=3000K-8.0,则此反应在 500Kk丄T/KT时的k丄二()。1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

53、其起始浓度为1mol dm , 1 小时后为0.5moi dm,2 小时后为0.25moi dm,则此反应级数为()。14.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 倍,反应时吸热120kJmol,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kJ mol亠。15.HI 在光的作用下可按反应2HI g H2g +12g分析。若光的波长为2.5 10m时,贝U1第40页共 31 页个光子可引起 2 个 HI 分子解离,故 1molHI(g)分解需要的光能为()。16.反应2A 3B的速率方程即可以表示为一唾=kAcA/2,也可以表示为 型*2,贝卜如和dtdtdtdcB的关系为()。速率常数kA和kB的比为()o

54、dt第41页共 31 页17温度为 500K 时,某理想气体恒容反应的速率常数kc=20mol dm s。则此反应用压力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kp=()。18 .已知某气相反应2A;2B+C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dm3mol-1s。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反应 时,CA,O=1 moldm-3。若 A 反应掉 1/2CA,O所需时间“与反应掉 3/4CA,O所需时间上3山之差为 600s,则t1/2= ()o19.2B1D和2A2C两反应均为二级反应,而且k=Aexp亘 公式中的指前因子 A 相IRT丿同。已经在 100 C 下反应(1 )的k1=0 1 0 d m m oT,s而两反应的活化能之差Ea-

55、Ea ,21 5k J mql那么反应(2)在该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2=()20.某基元反应ATB+C的半衰期为t1/2=10h。经 30h 后的反应物浓度CA与初始浓度CA,。的比 值为()o第二章自测题答案: 1.c ; 2.d. ; 4.d ; 5.c ; 6.b ; 7.b ; 8.c ; 9.c ; 10.b ; 12.d ; 15.a ; 16.a ; 17.a ;18.d ; 19.d ; 20.c ; 21.c ; 22.d ; 24.d ; 25.a ; 26.b ; 27.d32.c ; 33.b ; 34.d ; 35.a ; 36.c ; 39.b ;1- =, =, ,

56、 , , , ;5.=,=,=;第三章自测题答案填空题10. (b) 11. (b);(a);(a);(b) 12. (c) 13. (c) 14. (b) 15. (d) 16. (c);(b) 17. (a) 18. (c);(b);(a) 19. (c);(b);(a);(c) 20. (b);(a)21. (a);(a);(c);(b) 22. (b) 23. (d)24. (b) 25. (a)第四章自测题答案(一)1.公式适用条件(1)适用于无非体积功的均相多组分系统。(2)指定温度压力下,非体积功为零时,系统发生相变化或化学变化时过程可能性的28.d ; 29.b ; 30.a

57、; 31.c ;6. , , ;1.2.3.4.5.0;TTJT8.10.11.Vm-8 Sm5IHM佃TK10kJ; 0; 33.33 J - K 16. U;AH ;厶 U ;厶 G; S; 厶 H7.5kJ K 1 1. (c) 2. (c) 3. (c) 4. (d) 5. (b)A C$r p ,m12.T$LrCp,m 0nR13V;Vm-b或v nb6. (a) 8. (d) 9. (c); (c); (c); (a);nR14.:;二;16. ;20. 封闭系统、恒温、恒压;隔 离系统;可逆21. ;=23. -38.29J K亠25.增大第42页共 31 页判据。(3) 在一

58、定温度和平衡条件下,稀溶液中易挥发溶质;且要求溶质在溶液中的分子形 态与气相中的相同。(4) 等温等压下纯液体混合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过程;理想气体等温混合,且混合前 各气体压力与混合后总压相等。(5) 稀溶液;且溶液析出固体为纯溶剂。稀溶液。(7) 在一定温度下气液二相平衡时,气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液相为真实液体混合物。(8) 真实气体混合物2.写出数学表达式,并说明符号意义。(1)XB=(%/ 印B)p,nc在温度、压力及除了组分 B 以外其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组分B的物质的量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所引起的系统广延量X 随组分 B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率,称为组分尔量。(2)注 YR

59、TI nMp$JB: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 B 在温度 T、压力 p、气体组成 yB下的化学势。 :标准化学势。即温度为 T,压力为标准压力 p$时的纯态理想气体 B 的化学势。P:标准压力,为 100 kPa;PB:B 组分在温度 T 时的分压力。(3)PA= pAXAPA: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pA: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XA: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AT -KbbB Tb=Tb- Tb*:稀溶液沸点升高值心沸点升高常数(溶液的浓度以 bB表示时)。bB:不挥发溶质 B 的质量摩尔浓度。3.拉乌尔;亨利;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 *4.kx,B=pB;k幼 PB;k%B

60、 S5.J$- RT ln pB/ p$;标准态时化学势:温度 T 时,pB= p$且符合理想气体行为的假想态, =1。JB RTln pB/ p$;温度 T 时,压力为标准压力时的纯态理想气体。巴B+RTIncB/c$;温度 T、标准压力 p 下体积摩尔浓度CB=C$=1 mol dni3,且符合理想稀溶液性质的溶质,该状态为虚拟的假想状态。6. (1) =; (2) ; (3) ;(5) B 的偏摩即 p= p$,6. 0.013,7. 28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混合物;AmixV= 0,AmixH =0,ArnixS =XBInXB, AmixG 二 nRTXBInXB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