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柏拉图哲学_第1页
第四章柏拉图哲学_第2页
第四章柏拉图哲学_第3页
第四章柏拉图哲学_第4页
第四章柏拉图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复习: “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于谁?你的理解如何? 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可理解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梯利西方哲学史);或人类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等;或“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苏格拉底)。 “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相反对的说法”出自于谁?说明的是什么哲学道理?他的三个主要命题是什么?其针对的又是什么(样的命题)? “ 第一,无物存在; 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巴门尼德 主要观点: “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 这句话通常被缩写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换句话说:凡是同思维有矛盾的

2、,就不可能真实。 这样的观点又是针对赫拉克利特万物都变化 ,火可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变成火。也就是说事物存在又不存在。 一、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 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们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 民主制复辟后

3、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 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 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 柏拉图的政治理想

4、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得名。 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级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二、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深 。 柏拉图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呢? 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他并没有把这些原则外在化,

5、并没有说这些原则对应于独立于心灵的外部存在。 他只是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普遍定义适用的对象显然不能与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分离而单独存在。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中已有潜在的真理,需要通过对话的诱导才能把真理发掘出来,但他并没有说明潜在真理的来源,没有解释他的方法何以能够奏效的原因。 总之,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地规定心灵所能认识的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当然没有,也不准备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原则、定义和真理的原因。 在这些问题上,他确实保持着“无知”。 不过,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柏拉图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

6、、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 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 这就是说,柏拉图在个别的、可感的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 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离,乃是出于发展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使之完满化的需要。 柏拉图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三、分离学说 所谓“分离学说”,是柏拉图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分离学说”的确立,其实是柏

7、拉图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 赫拉克利特看到可感事物都处于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得出它们“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的结论;巴门尼德则以“一个东西不能既是又不是”的逻辑区分推翻“既是又不是”的说法。 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非是者是无法被认识的;但他并没有由此得出结论说被认识的对象不能“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 柏拉图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他补充说,这种认识并不是知识、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 作为意见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又不是”正是意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特征。 意见好像这样一个谜

8、语: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看见又看不见,用一块不是石头的石头,打又没有打一只站在不是一根棍子的棍子上的不是鸟的鸟 (谜底:一个独眼太监用一块浮石打却没有打中一只站在芦苇上的蝙蝠)。 (意见与知识之别,即意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 柏拉图因而说:“这些东西具有含糊的两重性,使人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中任何一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都是或都不是什么。” 柏拉图的结论是:“知识所知道的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 这就是说,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也不完全是非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 亦即可感的对象与理智的对象,是两个分离的领域。 四、“四线段”的比喻 柏拉图用“四线

9、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 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柏拉图心目中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 他在前面的讨论中做了一点暗示:在知识、意见和无知三重区分中,他说意见不如知识清晰,但不像无知那样模糊,介于二者中间;同样,在是者、可感事物和非是者的三重区分中,可感事物介于二者中间。他说:“把两端归给两端,把中间归于中间。” 见p48. 该图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一定的比例关系: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完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假、

10、有无之间的状态。 进一步如下图(p48.)A、B、C、D四线段所示。 可注意的是柏拉图所谓的理性知识。 这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 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和数学的推理不同,不是从假设下降到结论,而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 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过程中,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辩证法把假设“当作梯子和跳板,暂时搭一脚”,一步一步往上爬,到达目标之后就不再需要假设的“梯子了。 五、太阳的比喻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 他说,可感领域中最崇高、最伟大、最

11、美丽的是太阳,善在可知领域占有同样的位置。 按照他一贯坚持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柏拉图从两方面进行比较。 (1)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根本动力。 他说,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不足以使肉眼看见对象,必须有一个媒介把两者联结起来,这个媒介就是太阳发出的光;若没有光,眼睛只有“视而不见的能力,光使视力变成看见可视对象的活动。 同样,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2) 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同样,善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

12、 一个对象的“所是”既指它自身存在,又指它所具有的本性。 “显示”则指“真理”的意思。柏拉图说,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 但柏拉图又接着说,善高于理念 。(见P50.) 善究竟是不是一个理念? 。(见P50.) 就善与理智的关系而言,善是一个理念,并且是最高的理念,正如太阳是肉眼可见的一个事物一样 ; 但就善与整个可知领域的关系而言,善是安排、规定这一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原因,正如太阳高悬于可感领域之上,照耀着、培育着可感事物一样。 柏拉图强调,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理来规定善。 善不囿于某一个存在和本质,但却统摄着所有的存在和本质。

13、理智知道善的方式也不同于它知道理念的方式。(何谓理念?) 洞穴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时起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犹如囚徒,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 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 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着的影像。 囚徒们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 但是,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眩目的光亮,火光会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使他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像。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终于能够分清影像和雕像,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影像是火造成的投影。 他不顾刺目的疼痛,逼近火光,走向洞口,后来有人把他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时,再次眼花缭乱,甚于初见火光时所受的痛苦。 他只能慢慢适应阳光的照耀,先看阴影,再看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