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_第1页
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_第2页
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_第3页
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_第4页
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国内微电影低俗化倾向【摘 要】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在短短几年 之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任何一种艺术种类在发展过 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创作或理念上的误区,概莫能外,本文 就几部有共同特征的微电影为例,试图想说明其本身所存在 的一些弊端。【关键词】微电影;传播;受众近三年来,微电影大行其道。对于这种全新表现形式的 讨论也一直在继续。在考察微电影时,我们可以借用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的主要理论作为观察视角,比如当时震惊世人的'媒介就是 讯息”,这个观点就是想说明在考察传播过程时,不要仅仅 止步于对传播内容的考察,还要注意媒介演变的本身实际上 也会给我们传递很多信息。所以值得注意的

2、是,微电影的特 征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长上,还体现在其传播必须要利用新媒 体这个方面,也就是说,受众是通过网络在如电脑、手机等 移动终端上来收看微电影的,而鉴于新时期受众获取信息的 方式趋于'碎片化”,所以微电影也会采用简短篇幅来控制 传播内容也就成了理所应当。除了时长之外,其题材也必定 要迎合受众,而比起传统的大众媒介而言,微电影的受众的 年龄层是更加年轻化的,这也就导致产生了很多问题。在这股全新的创作浪潮中,自然会涌现出一些精品,遗 憾的是本文并没有准备什么溢美之词对其施以笔墨,而是想 对几部相对而言水准低下的作品提出批评,也许这些意见并 不成熟,在此仅供从业者及相关人士参考。2011

3、年,一部叫做青春期在很多年轻人中间广为流 传,这部微电影的导演管晓杰有着“微电影文化运动启蒙导 演”的头衔,而这部不足50分钟的作品收看率颇高,截止 本文写作期间仅在乐视网就有将近5千万次的傲人点击次 率,我们无法将其影响力更为科学化、数字化地统计出来, 而笔者身为一名高校教师,从身边的“九零后”学生就可直 观地获得反馈,不难发现这部微电影对于当下年轻一代的影 响是如此广泛,居然会有“感同身受”这样的观影评价出现 更是值得思考,难道这就是“九零后”共有的青春吗?染发、浓妆、暴露的穿着,这些外在因素已经给我们展现出了当下“年轻人的风貌”,而片中的情节更是让人咋舌。青春期的故事主线是典型的“丝”追

4、“女神”的 戏码,然而“与时俱进”的是,这个主角是高中生的故事却是如此的纸醉金迷。逃学、夜店、陪酒、堕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并没有片中这般的“丰富多 彩”,但为何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故事能得到广泛共鸣?也许 就是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在作祟,关于青春期的讨论充斥 于网络,有一篇影评是这样写的:“老男孩带来的恶果 之一就的贩卖情怀、把时代元素符号化或者贴标签的投机主 义之作越来越多,就像南锣鼓巷里成批量生产、贩卖文化标 签的那些印有格瓦拉头像的水杯和笔记本。”所以作为“九 零后” 一代人,他们的成长因为有更多更新更密集的媒体伴 随,所以致使他们对待事物的观念也有着不同之处。他们成 为了日本

5、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 出的“容器人”,迷恋于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沉迷于对品 牌的盲目追求,享受于大众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他们看似孤 立,但实际上却又太多的共性,比如习惯于符号化消费,无 论在思考方式还是在行为模式上都有很强的从众倾向等等。 他们喜欢能够带来刺激的视听体验,习惯于从他人或者大众 媒体的传播内容上获取共鸣,从而来达到标榜自身个性的目 的。这一代年轻人的确就如容器一般,看似将自己包裹得刀 枪不入,实际上却是易碎品经不起风浪。尤其是在校的大学 生,未走入真正的社会,被父母和学校所保护着,生活的乐 趣甚至建立在一些幻想和标榜之上,所以青春期能够收 到欢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6、了,脆弱的“容器人”们喜欢这种 丝一定能追上女神的故事,喜欢这种天天逃课也能考高分 的故事,喜欢用夜店、堕胎这些符号来当做自己的成熟标志。传播学上用以探讨传播效果的“培养理论”同样也能 够给我们提供对这些具备低俗化倾向的微电影以批判理论 依据,虽然以格伯纳为代表的学者当时的着眼点是针对于电视上出现的暴力内容对于受众的影响。但实际上“培养理 论”揭示出的一个现象非常有趣,那就是我们通过大众媒介 所认知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当受众 接收到一定数量上的负面信息后,那么受众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就一定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偏差。看多了电视上的暴力内容,受众会认为这个社会非常危险,那么,严重

7、低俗化 的微电影又会给受众带来哪些负面认知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受众价值观建构的影响,且不论内容,仅从以下这些微电影的名字上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其扑面 而来的低俗一一上位、外围、莫陌、妈咪、干爹、 绿茶妹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功力还是声画语言的运 用几乎都没有可取之处,我们甚至完全没有对其进行内容分 析的必要。在此笔者想说明的一个观点就是,因为与传统的 大众媒体相比,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机构对于网络媒体 的监管的力度都远远不够,而且就我国目前网络监管的现状 而言,所侧重的范围也不够全面。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 都对传统的大众媒体进行分级制度,避免青少年受到暴力、 色情和其他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影响

8、。除此之外,还 会对网络也加以管制,所以并不是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 有绝对的言论自由的。实际上纵观世界传媒发展的历史,我 们可以发现,欧美国家对于大众媒介的管理从未放松,而是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成立监管机构,并且对影视作品加 以细致分级。我国大众媒体的分级制度尚未成型,对于传统 的大众媒体的监管尚且成型,更何况是网络。所以传统的大 众媒介通过设置议题来影响受众思考的内容,而网络上的 “议程设置”很难受到束缚,所以当过多低俗化内容充斥于 其中时,受众难以忽略这些内容。而“培养理论”的研究结 果可以表明,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的确会受到媒体传播内 容和频次的影响,如果观看了一定量的低俗化作品,

9、尤其是 故事围绕着情色、金钱交易这样的内容,受众会对真实的社 会产生错误判断,会认为我们真实的生活中会有大量这样的 事情发生,从而价值观念上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其次,这些制作低劣且格调不高的微电影也影响了其同 类市场。我们国内目前的微电影发展非常符合"劣币驱逐良 币”原则。太多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中,而一 些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水平颇高的作品则呼声寥寥,甚至不 被广泛熟知。甚至在一些受众的头脑中,微电影的特征就是 低俗化,甚至会提出“边缘色清化”这种说法。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微电影的发展而言,增强监管力 度迫在眉睫。然而,像对院线发行的电影那样实行审查制度 也并不可行,对于微电影的监管应先落实在各大视频网站 上,对于过于低俗化的微电影,视频网站不应对其进行过多 宣传,特别是不应将其进行首页推荐。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拙 见,在此特别呼吁政府相关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