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规划2009-1_第1页
雨污水规划2009-1_第2页
雨污水规划2009-1_第3页
雨污水规划2009-1_第4页
雨污水规划2009-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3.2 市域雨、污水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市域范围除中心城区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排放,老城区为合流式截流排放外,其余各城镇均采用合流制排放,仅部分区域设有排水管网、大多区域仍为自由排放,雨水均就近排入河谷、水体,中心城区已建成十里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12万吨/日(处理中水1万吨/日)。市域内各大型企业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水体或城市排水管网,目前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及市域重要城镇均按规划正在实施污水处理厂及城镇排水管网建设,但建设明显滞后。市域重点城镇排水设施现状情况一览表(2007)县(市)名称排水体制排水管道长度(公里)排水管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年排放量(万立

2、方米)污水处理率(%)泵站、污水厂建设情况宝鸡市雨污分流(部分合流截流式)454.007.154974.00(13.63万T/d)-十里铺(12万T/d),雨水泵站一座(4.5T/S)在建:高新区(5/10万T/d),虢镇(5万T/d)凤翔县城雨污合流,其余乡镇基本无排水设施31.002.1498.000在建:县城(0.5/2万T/d)岐山县城雨污合流,除蔡家坡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58.001.93613.000在建:蔡家坡(4万T/d)扶风县城雨污合流,除法门、绛帐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40.006.15320.000在建:县城(1万T/d)眉县县城雨污合流,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34.005.002

3、42.000在建:县城(1.5万T/d)陇县县城雨污合流,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23.001.4445.000在建:县城(0.8万T/d)千阳县城雨污合流,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14.001.7371.000在建:县城(0.6万T/d)凤县县城雨污合流,其余基本无排水设施13.005.6586.000在建:县城(0.3万T/d)麟游县城雨污合流,其余乡镇基本无排水设施13.001.7350.000在建:县城(0.3/0.6万T/d)太白县城雨污合流,其余乡镇基本无排水设施13.003.2734.000在建:县城(0.3万T/d)2、主要存在问题1)市域城镇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不利污水收集处理,亟需实

4、施雨、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2)中心城区雨水系统不完善,雨水排放口不能满足水系防洪要求,需设泵站提升排放。部分地区污水直接排入水系对周边环境和水系造成一定程度污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3)部分地区的工业废水未实现达标排放,污染较为严重,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3、规划目标1)市域城镇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旧城区近期为合流截流式,远期实行雨污分流制。2)市域城镇雨水以“高水髙排、低水低排”为原则,就近自流或提升排入水体,污水按区域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和利用,工业污水应尽可能循环和重复利用。(3)提倡雨、污水综合利用,区域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共享及污水资源化。4、雨水规划市域城

5、镇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重力流排放,充分结合规划区地形合理划分排水区域,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或河谷。结合城镇建设对已有排水系统改造扩建,实行雨污分流系统,逐步完善排水系统,在分流制实施难度较大的地区近期采取截流制排水系统收集处理污水,远期为雨污分流系统。完善道路、广场、绿地体系,提高雨水地面入渗率,逐步推行雨水回用系统规划建设。4、污水规划市域城镇污水按区域设污水干管收集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或回用,污水为二级处理标准,按三级处理工艺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应统筹考虑周边城镇统一规划建设,以利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城镇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算,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区不低于95%,市域城镇不低

6、于90%。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 重点城镇污水设施规划区县预测用水量(万吨/日)预测污水量(万吨/日)污水设施规模(万吨/日)近期远期近期远期近期远期中心城市51.1859.8040.9547.8441.0051.00蔡家坡11.5 9.209.00凤翔县城5.254.204.00岐山县城2.451.962.00扶风县城3.52.803.00眉县县城2.451.962.00陇县县城2.101.681.80千阳县城1.050.840.90凤县县城0.750.600.60麟游县城0.500.400.40太白县城0.380.300.3016

7、.2 中心城区雨水工程规划16.2.1 雨水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 1.中心城区水系统宝鸡市城市建设沿渭河两岸呈带状展开,南、北、西三面环山,渭河横贯东西,建成区渭河南北有金陵河、千河、石坝河、清姜河、清水河、荫湘河等十余条渭河支流分布,依据宝鸡市防洪规划,市区内渭河及各条主要支流均已按城市防洪等级要求进行河道治理并修筑了河堤工程,但部分支流仍未治理,城市周边截洪沟未规划落实,部分地区排水出口未设闸门,城市防洪设施和措施需进一步完善落实。2.排水管网系统1)城市排水管网已形成了区域排水系统,部分旧城改造地区和新规划建设区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其余仍为合流制截流式排水系统。2)部分排水管网近期建设未

8、充分考虑远期发展需要,造成管网建设实施与规划设计脱节,局部地区排水干管管径偏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对区域排水负荷的要求。3)现状管网高低区排水系统分区混乱,导致低洼地排水不畅,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和出行。4)由于河床与建成区地形高程基本相同的地形现状,建成区除渭河北岸一排出口设雨水泵站外,其余均未建设,以致大部分排水系统仅能满足河流常水位排放,不能满足河流行洪要求。5)建成区铁路桥函、城市立交处、各低洼地段未建设设局部雨水排放独立系统,遇暴雨造成局部雨水灾害。16.2.2 雨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 新建区域实行雨、污水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分片区就近排入水系。对现状旧城区合流制的排水区域,实行截流式排

9、水系统,并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以减少污水对水环境污染。2、排水原则1)实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片区就近排入水系,以自流排出为主,提升排出为辅。2)合理设置雨水泵站、雨水提升设施。雨水泵站设置应满足河道防洪水位标准要求,部分低洼积水区域,雨水提升排除,确保区内雨水及时排放。3)“疏、蓄、排、用”相结合,合理设置雨水调节设施,采取生态治理措施,建设区域雨水回用系统。3、雨水量测算及雨水管网系统规划1)雨水量计算依据雨水管网按一年一遇暴雨重现期计算雨水流量,雨水量计算公式为:Q=Fi=F1838.6(1+0.94Lgp)/(t1+t2+10)0.932(L/S)其中:P-暴雨重现期.年 t

10、1-雨水地面径流时间.分钟t2-管段径流时间.分钟 M-管网延缓系数-径流系数0.40.6 F-汇流面积(ha)Q-设计流量L/S雨水泵站规模以管网设计流量为依据确定。2)结合规划区及现状排水管网建设,对中心城区雨水划分为十六个排水区域,分别排入相应雨水主干管,分片区就近排入水体。中心城雨水量测算及雨水系统设置表序号雨水片区排放区域区域范围计算面积(km2)管网设计流量(m3/s)雨水管网系统布置1姜谭地区渭滨科技园三期片区塔稍河以西渭河南岸区域高区0.35 km2低区1.70 km23.6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片就近排区。2.区域内高地势地区,形成独立体系,排水通沟渠河。3.低地势区域沿

11、规划路三区域东南角排入渭河,部分区域排入姜谭路片区排水管网。4.排出口设提升泵站排出。姜谭路片区塔稍河以东,清姜河以西,渭河南崖区域高区1.00 km2低区4.00 km26.4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片就近排区。2.区域内高地势地区,形成独立体系,排水通沟渠河。3.低地势区域沿姜谭路、滨河路雨水干弯沿至完成线,渭河北堤处排入渭河。4.排出口设提升泵站排出。5.管网需改造建设,形成独立雨水路。2姜城堡地区桥梁厂片工区川陕路与清姜路交叉口以南地区1.10 km21.高水高排,就近独立排出。2.沿清姜路设雨水干管,就近自然排入清姜河且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清姜片区长岭厂以北至清姜大坡西一路以南

12、地区2.70 km24.01.高水高排,就近独立排出。2.沿清姜路、西一路设雨水干管向西排入清姜河且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川陕路桥南片区川陕路周边和清姜坡下清姜路以西地区1.40 km22.71.低水低排,就近独立排出。2.沿川陕路、清姜路、广元路、 世纪桥头排入渭河。3.新世纪桥头设雨水泵站提升排出,以满足渭河两岸设水位排出要求。3石坝河地区火炬路、公园路片区清姜路以东,瓦峪河以西,石坝河,姜城路以北,渭河以南地区1.80 km22.91.低水低排,独立体系排放。2.沿火炬路、公园路雨水干管收集雨水至渭河口排出。3.石坝河口设雨水泵站。4.对公园路排水干管进行改造使人民公园前等低洼地雨水能

13、顺利排出。龙山河以西,宝光路片区瓦峪河以东,龙山河以西,渭河以南地区1.90 km23.11.渭河常水位自流排放,其余情况提升排放。2.国道310以南建设用地就近排入龙山河。3.沿宝光路、渭河南路设雨水干管至教育东路排入渭河。4.文理学院单独提升直排或排入教育东路干管,教育东路以东设雨水泵站,提升排放雨水。龙山河以东,宝光路片区龙山河以东,石鼓山以西地区1.70 km23.61.渭河常水位自流排放,其余情况提升排放。2.局部地区就近排入沙河,龙山河。3.4.沙河口西岸设雨水泵站,提升排放雨水。4下马营八鱼地区下马营南部片区渭滨大道以南区域,西至荫箱河,东至清水河,北临东岭台塬,及钛工业园8.0

14、0 km23.6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独立系统就近排放。2.大部分雨水分别排入西沙河、东沙河、寺沟排洪渠、清水河、部分低洼地排入下马营开发区雨水管网。下马营开发区(一期规划区)渭滨大道以北,石鼓山与清水河间区域7.00 km2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区域就近排放。2.雨水分别沿西沙河、东沙河、滨河路、开发区二期雨水管网系统排入渭河。3.各出水口设泵站提升排放以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要求。下马营开发区(二期规划区)渭滨大道以北,清水河与凤尾头间区域7.50 km2Q西沙河=3.5Q东沙河=4.1Q清水河=3.9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独立系统就近排放,出水口设闸门。2.沿高新大道二期、渭滨大道形

15、成排水系统就近排入渭河,出水口设雨水提升泵站。钛工业园清水河河谷规划用地与规划大学园区,下马营南部片区相临3.50 km2Q1=3.5Q2=3.51.高水高排, 低水低排,独立系统就近排放。2.大部分雨水分别就近排入清水河,局部雨水排入渭滨大道雨水管网。大学园区位于马尾河与清水河间,秦岭台塬地,与高新二期、钛城工业园相临10.50 km24.01.高水高排,分散独立系统就近排放。2.结合地形形成雨水系统,分别就近排入清水河、马尾河。5福临堡地区福临路区域长秦沟以西、引渭渠以北及周边高地区域1.90 km21.高水高排,分散独立系统就近排放。2.该地区地势高,用地分散,雨水系统结合地形形成独立系

16、统,分别就近排入引渭渠、玉涧河、福谭桥西排洪沟。3.新世纪桥头设雨水泵站提升排出,以满足渭河两岸设水位排出要求。新福路区域宝成铁路以西渭河滩地区域1.80 km22.91.低水低排,独立系统排入水体,出口沿闸门。2.沿新福路、玉涧河西雨水干管排入渭河,玉涧河东雨水排入新建路排水系统。3.出口设雨水提升泵站排放,以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要求。67中山路地区群众路地区中山路、曙光路区域长寿沟以东,曙光路(大坡以上)以北区域。1.00 km21.81.高水高排,独立系统统一就近排放,出水口设闸门。2.该地区地势高,沿曙光路形成雨水干管,收集心路地区及群众路南段部分雨水,从店子街桥金陵河口排入金陵河,部分

17、低区雨水排入经二路雨水系统。3.该雨水系统出口500米段为低压排水管,可满足百的洪水位要求。4.区域内排水管网需分期改造,理顺分区。群众路区域群众路南段(柳沟以南),群众路北段,八里桥区域0.50 km20.7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独立系统排放。2.群众路南段雨水接入曙光路雨水干管,其余高区雨水分散就近排入沟、渠,低区雨水随区内建设形成管网排入金陵河,需设局部提升泵站。8新建路西段地区新建路西段、新宝路、渭工路地区广元路以西,铁路以南区域1.30 km22.31.低水低排,独立系统就近排放,出水口设闸当门。2.沿新建路、新宝路、滨河北路设干管从新世纪大桥北排入渭河。3.区域排入系统需改造

18、形成独立系统。4.出水口雨水提升泵站排放,以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要求。9市中心地区经二路、经一路、新建路、红旗路、汉中路南段、文化路段小片区广元路以东,金陵河以西,铁路以南区域2.20 km24.4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系统,出水口设闸门。2.沿经二路、新建路、滨河北路设雨水干管至西凤路向南渭河河堤沿出水口排出。3.出水口设雨水提升泵站排放,排出口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要求。4.排出口设提升泵站排出。5.管网需改造建设,形成独立雨水路。新华路南段,经渭路北段等片区两路段地区低区区域0.43 km20.8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系统,出水口设闸门。2.沿新华路、金渭路设雨水干管至金陵桥西头排出。3.出水

19、口结合现状建设提升泵站,以满足河流百年水位要求。10上马营地区东风路片区、金台大道片区金陵河以东、宏文路以西、铁路以南、渭河北岸区域5.40 km28.1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系统,出水口设闸门。2.沿东风路、金台大道设雨水干管至宏文路西侧排入渭河。3.出水口设雨水提升泵站,以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要求。4.区域排水系统需改造,形成独立雨水系统。11店子街地区金陵东路、店子街片区金陵河以东、宏文路以西、铁路以北区域0.68 km21.3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独立排放。2.该区域地势较高地区形成独立系统分散排入沟、渠河流。3.沿店子街设雨水主干管收集雨水向东排入宏文路排洪渠,局部地区汇入周边排

20、水系统。12石坝河地区宏文路、大庆路、虢十路、铁塔路、高速路辅道十里铺段片区宏文路以东,铁塔路以西区域3.60 km25.4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体系。2.沿宏文路、大庆路、辅道、铁塔路设雨水干管至十里铺污水厂排入渭河。3.十里铺污水厂联合泵站,提升雨水排放。4.区域排水体系需改造,增设雨水出水口,形成独立雨水系统。13代家湾地区陈仓大道西段,行政路、高速路铺道代家湾段片区代马路以东,卧龙寺退水渠以西渭河北岸区域3.40 km25.1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体系,了同水口设闸门。2.沿陈仓大道、辅道设雨水主干管至龙丰路穿高速路从退水渠入渭河口咱排入渭河。3.龙丰路处渭河北堤与高建路间用地设雨水提

21、升泵站,解决代家湾及十里铺污水厂及排放管排出问题。4.排水体系需改造建设,卧龙寺地区陈仓大道中段、高速路辅道代家湾的片区卧龙寺退水渠以东,千河以西,铁路以南,渭河北岸区域4.80 km27.21.低水低排,独立排水体系,出水口设闸门。2.沿陈仓大道,辅道设雨水干管至千河口排出渭河。3.千河口设雨水提升泵站,以满足渭河百年洪水位雨水排出要求。4.排水体系需改造建设,形成独立雨水系统。15虢镇地区水莲寨路以西片区千河以东,水莲寨以西渭河北崖区域6.50 km29.8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设闸门排放。2.沿陈仓大道、南环路、沿两雨水系统、沿水莲寨路、大众路排入渭河。3.在大众路排出口设雨水提升泵站

22、排放雨水。4.区域排水管网需改造建设,形成独立雨水排放系统。虢镇片区水莲寨以东虢镇东环路以西渭河北崖区域11.60 km216.31.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近远期结合,设闸门排放。2.沿陈仓大道、南环路、滨河路设雨水主干管至虢镇污水厂东现状排出口排出。3.虢镇污水厂设联合泵站,出水口设雨水泵站提升排放雨水。4.雨水系统改造完善,远期以陈仓中路为界分出两大雨水系统,部分雨水从陈仓中道设雨水系统排入渭河。16蟠龙新区4、雨水泵站规划1)区域雨水泵站建设规划结合规划区及市区建设现状,建成区人口密度、繁荣度及重要性,根据区域系统雨水量测算中心城区需设19座雨水泵站,分期按市区雨水泵站建设数据表进行建设。

23、市区雨水泵站建设数据表序号名称地点服务区域规模(m3/s)规划用地备注1东岭雨泵站渭河隧道北2人民公园雨水泵站公园东北角3太白路雨水泵站新世纪桥南4清姜河口雨水泵站清姜河口西岸5玉涧河口雨水泵站玉涧河口6广元路口雨水泵站新世纪桥北7十里铺污水厂联合泵站十里铺污水厂8代家湾雨水泵站龙丰路渭河北堤9千河西岸雨水泵站千河西岸渭河口10西沙河口雨水泵站西沙河西口11东沙河口雨水泵站东沙河西口12清水河口雨水泵站清水河西口13八鱼污水泵站卧龙寺桥南14马尾河口雨水泵站马尾河西岸15水莲寨路雨水泵站渭河出口16陈仓中路雨水泵站陈仓中路渭河北岸17虢镇东环路雨水泵站东环路排水出口18虢镇东环路雨水泵站东环路

24、排水出口19高新区污水联合泵站高新29路2)局部抽排及抢险排涝措施为防止暴雨造成城市交通瘫痪,针对部分低洼片区、路段,应设小型雨水提升站,并配备一定数量移动式抽排设施和车辆,建立应急抢险机制,减少雨水灾害。5、其他规划措施1)规划区范围内排水沟渠均需整修、疏挖以满足雨水排放及城市排涝要求。2) 新建城区人行道、广场应采用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砖铺装,路面尽可能采用透水沥青,增加雨水的渗透系数,补充地下水,在小区内增设雨洪利用设施,增加屋顶绿化,减少雨水径流量。已建城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面砖及结构层的改造。3)在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对天然水体加以保护,严禁对市区内现有河沟的围填,巩固和扩大市区内水

25、体的蓄水能力。恢复利用河湖水体调蓄雨水的的作用,通过水系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作用,使区域形成健康的水系统。4)雨水工程规划涉及面广,问题多,本次规划针对市区主要建设区域提出了建设原则和改造措施,随城市建设加快,需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断完善补充调整。使规划建设,管理有机结合。16.3 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16.3.1 污水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1)目前城市污水管网及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形成,除部分新建和改造道路地区(经二路道路改造段)形成了完全雨、污水分流体制外,大部分地区采用了截流式合流制排放系统,随十里铺污水厂建设运行,市区段约11万T/d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达标排放水体,其余地区污水仍直接排入水体,造成

26、河流水系污染,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2)我市排水系统建设已有一定规模,遍布现状建成区,但体系不清晰,系统不完整,雨、污水未能完全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排放造成了一定困难。3) 城市规划污水处理厂在建设时未按规划位置及污水厂服务区域实施,造成污水系统收集处置混乱,远期无法满足污水处理排放要求。16.3.2 污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水体制,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对现状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系统,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新建城区均为雨污水分流排水系统。2.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规划原则1)结合现状地形、污水管网及污水厂建设情况合理调整布局,按区域排放处理污水,重视社区、小区支管规划设计,应与干

27、管和主干管的规划设计配套进行,避免远期城市环境质量受到影响。2)工业废水、医疗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即污水水质应符合国标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3) 污水厂一般设在城市河流下游地段,并与居民点或公共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还要设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3.城市污水量预测计算1)以总体规划(2008-2020年)用水量为基数进行预测计算,污水折算系数取0.8,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结合中水实际用途,中水处理回用量不低于污水总量的20%。2)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与节水型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节水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的水资源节约,预测宝鸡大城市污水量。3

28、)考虑规划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性,合理预测不同地区污水量。到2020年,中心城区的污水总量为47.84万T/d,中水处理回用能力为15.0万T/d。4、污水厂规划结合我市带状城市地形特点和排水系统现状及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动向,充分考虑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厂布局调整规划的合理性,中心城区共设五座污水厂,即十里铺污水厂,高新污水厂(原八鱼污水厂东移,现高新区污水厂用地处)、虢镇污水厂、蟠龙新区污水厂、天王污水厂污水厂,污水为二级处理标准,按三级处理工艺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污水厂主要指标见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数据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数据表 污水厂分类十里铺污水厂高新区污水厂虢镇污水厂蟠龙新区污水厂天王

29、污水厂服务区域福临堡、八里桥、市中心、上马营、十里铺渭河南岸、虢蟠路以西地区、渭河南部台塬区虢镇地区及其周边、卧龙寺地区蟠龙新区及其周边渭河南岸、虢蟠路以东至天王镇用地服务面积(km2)32.156.833.932.914.1最高日污水总量(万T/d)10.115.89.648.53.8规划污水厂规模(万T/d)12.016.0(10)10.09.0(5.0)4.0规划用地ha12.020.015.015.010.0最远服务距离18.035.018.012.08.0备注提供中水5万T/d。提供中水4万T/d。提供中水3.0万T/d提供中水3.万T/d。注:括号内为近期污水厂建设规模5、污水排水

30、区域及污水管网系统规划结合现状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中心城区规划为八个大的排水区域,分区域排入五个规划污水处理厂。(1)十里铺污水厂排水区域由福临堡地区、市中心地区、八里桥地区、上马营地区、十里铺地区五个地区组成,本区域已沿经二路、马营路、西宝公路延伸段、大庆路铺设了污水干管至十里铺污水厂处。结合渭河生态治理已设计了沿渭河北岸滨河路截污工程,将污水截流排入十里铺污水厂。(2)石鼓山以西渭河南岸排水区域由姜城堡地区、谭家村地区、石坝河地区、市区渭河南部台塬区部分用地组成,本区域已沿公园路、南滨河路至龙山河口铺设了污水干管(现为合流管),结合渭河生态治理已设计了沿渭河南岸滨河路截污工程,将

31、污水截流排至龙山河入渭河口处,近期随城市生态建设需要,已从龙山河口用DN1500排水管向北过渭河沿西宝高速辅道排入十里铺污水厂处理排放。远期沿南滨河路设污水干管收集渭河南岸污水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3)下马营、八鱼排水区域该地区主要为我市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一、二期规划用地由下马营、八鱼、钛工业园、大学城片区、南部台塬区部分用地组成,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该地区城市发展规模已形成,排水全部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其中开发区一、二期雨、污水排水干管已全部形成,该区域污水最终将排至凤凰头以东新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该地区高新区已在高29-30路间在建一座近期处理能力5万T/d污水处理厂

32、。(4)卧龙寺排水区域该区域由代家湾、卧龙寺地区用地组成,本区域已沿陈仓大道、西宝高速辅道,卧龙寺引渭渠退水渠以西段,行政中心路网建设了排水干管,为合流制排水体系,区域污水沿西宝高速路辅道设污水主干管排入虢镇污水厂。(5)虢镇排水区域该地区为原宝鸡县县城所在地,中心区排水系统已基本形成,为合流排放,其中虢镇污水厂正在建设,建设规模为5.0万T/d。区域污水沿西宝高速路辅道、陈仓大道东段设污水主干管排入虢镇污水厂。(6)市高新开发区天王镇区域该区域由总体规划城市备用地和城市拓展用地组成,规划用地14.1km2,为城市高技术产业拓展建设用地,该区域在用地东边缘天王镇规划一座4.0万T/d污水处理厂

33、以解决该地区污水处理问题。(7)蟠龙塬及周边排水区域蟠龙新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规划用地,随新区开发建设同步实施排水管网建设,经污水系统收集至蟠龙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8)市区渭河南部台塬区排水区域该区域分布于渭河南岸以上所述的排水区域南部,随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我市针对市区段秦岭南部台塬区进行了保护性建设规划,该区域新型农村、社区分散,排水自成体系,分别纳入渭河南岸排水系统,排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6.中水利用规划1)中水主要用于采暖、制冷、冷却循环水、冲洗厕所、洗车、道路绿化浇灌等,这样既能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又节约了水资源,将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十里铺污水处理厂现中水生产量1.0万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