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1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2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3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4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 县县浊浊漳漳河河西西源源源源头头治治理理保保护护工工程程初初步步设设计计*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二 一一 年八月年八月*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浊漳河西源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浊漳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 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北源接壤,南与浊漳南源毗连,西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地面较平坦, 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 国道、长太

2、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西源河道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流经*县、襄垣两县,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主流全长约 80km,流域面积 168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13217 万 m3,河道两岸分布有*县、襄垣两县 14 个乡镇67 个行政村及工矿企业单位 ,其中:*县段全长33.5km,流域面积 1007.9km2,涉及*县 11 个乡镇,283 个行政村,主河道直接流经*县县城,涉及沿岸农田 0.8 万亩,人口 5.2 万人。在*县漳源镇漳河村建有漳河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漳源村、漳河村,皆是因为居于漳河源头而得名

3、。漳河庙门匾“漳河源头”四字相传为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吴 琠所书,历经风雨沧桑;古沁州志记载:漳河,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去漳源镇可二里许。其地建漳河神祠,有泉汇为巨浸,东南流至镇,与花山水合,故是镇一名交口。南行会北河、固益诸溪间水,其流甚大,至州城北郭外,小河水入焉。又一里经州城西郭,澄清、赤龙二池水来注。又南流二十里,合后泉水。又三十里至万安山之北,会铜革是水,是为本州诸水总汇之处。漳河庙又称张仙庙、通玄先生庙。据沁州志载:此地为八仙*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3之一张果老栖隐处,“先生隐中条山,往来汾沁间,时止漳源”。沁人在漳源隐处立张仙庙,有祷辄应。明初

4、图八仙像于门,改祀漳河庙,昔日曾香火鼎盛,钟磬和鸣。*县境内的浊漳西源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 77.7%,是*县生产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条件,对*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安、环境和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西源源头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经一万多年的风雨沧桑变迁,传载着久远的水系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同时源头保护区也是*县、*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关系着当地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地理位置及作用十分重要,治理保护意义也十分重要。源头有泉水三处,一处位于漳河庙前,由龙头涌出,进入庙前水池,之后溢入河道,在漳河村中自西向东穿过,称之为 1#泉;一处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

5、南蜿蜒 230m,与 1#泉水汇合,称之为 2#泉;一处位于漳河村北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430m,流向自北向南,在漳河村中与上游泉水汇合,称之为 3#泉。三处泉水汇合后向东 1.0km 左右汇入西源主河道,形成了浊漳河西源的清水源头,目前总出水量为 760m3/d。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源头,进行修路、建渠、改造环境,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但由于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加之缺少源头保护规划和方案,使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经现场勘察和调查,目前,源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源头的出水量明显下降,由过去的 1100m3/d,下降到现在的 760m3/d;二是保护区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落后,卫

6、生环境差;三是河道断面狭窄,淤积严重,多年来未进行综合治理;四是生活垃圾弃置于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 *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4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使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战略,将治水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付诸实施。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目标明确,围绕“八河环绕,九湖围城”的水系建设战略目前已初见成效,完成河道建设工程 10 余公里,南湖、瘦西湖、东湖新建工程相继完成,县城水系工程联成一体,围绕水城水系的绿化、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随着水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系源头

7、保护治理的要求也已逐步提出,人民要求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在*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浊漳河西源源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议案,*市人大组成视察组,赴*县漳源镇漳河村浊漳河西源源头,就源头的现场保护、出水量、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对源头的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将源头保护列入重点项目,并以之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为此,*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县水利局委托,针对西源源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市“一泉三源”保护规划和人大视察组的要求,编制了*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2010 年度) 。1.21.2

8、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河道防洪、文物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5在项目的规划实施中,要围绕全面建设和再现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构建和谐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目标,针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期实施。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

9、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使源头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当地人居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以上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治理原则,提出西源源头治理保护的任务为:(1)对西源源头河段进行河道治理,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2)结合源头河道整治,对河道两岸配套建设人行道、人行桥、防护栏杆,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与方便,对道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3)对源头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水源涵养林建设、草地建设、退耕还林等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配合封山禁牧,通过水土流失和小流域

10、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4)宣传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政策,实行节水措施,按照水源地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保护源头泉水资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6(5)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沼气池、改圈、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解困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严格监管,垃圾、污水禁止弃置、直接排放于河道内,保护水源不受污染。(6)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壮大经济实力。围绕源头,大力发展生态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

11、生活水平;建议保护区内全部列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补偿。有效地防治了水源地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源头保护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次 2010 年度工程主要完成源头河道的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的清淤、护砌,满足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正常泄洪要求;修建溢流坎、跌坎,泉水出流后在河道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庙前平台整修铺设;安装防护栏杆,修建人行便道和修建人行桥等河道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护砌,修建溢流坎6个,跌坎1个,治理河道长度312m;下游两处泉水汇

12、入口段治理,其中,2#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5m,3#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0m;庙前平台平整铺砌1400m2;配套设施建设,河道两侧安装防护栏杆350m,桩号0+195处修建人行桥1座,沿河道修建台阶3处5个,新建2座凉亭和1座标志性建筑。工程概算总投资 143.33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117.02 万元,临*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7时工程 6.64 万元,独立费用 12.84 万元,预备费 6.83 万元。主要工程量: 土方开挖 7815m3,土石填筑 3858m3,混凝土 108m3,砌石 2219m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 232.9t,钢筋、钢材

13、 3.94t,汽油 0.32t,柴油 7.85t,砂 921m3,石子 139m3,块石 2396m3。用工2.94万工时。工程建设期一年。2 2 水文水文2.1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有南、北、西三大支流,俗称南源、北源、西源。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 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河北源接壤,西部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南部于浊漳南源毗连,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 国道、长太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浊漳河西源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河道全长 80km,流域面积 1669km2。流经*县定

14、昌镇(县城) 、段柳乡、新店镇,襄垣县虒亭镇、夏店镇,在古韩镇甘村与浊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浊漳西源在*县境内的流域面积 1007.9km2,主河道长 33.5km,流域平均宽25km,河道平均纵坡 6.5,涉及该县 11 个乡镇,283 个行政村。浊漳河西源主要支流有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郭河、徐阳河、淤泥河等。该流域边缘地区大部分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西部、南部地带山*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8区有松林覆盖,其余地区均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情况不佳(植被覆盖率 12%) ,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西源在二神口(*县襄垣交界)出界处河谷高程为海拔 917m,区

15、域内平均海拔 10001100m 之间。*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92.22.2 气象气象本工程流域地处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雨量 557.5mm,汛期 69 月降水量405.3mm,占全年降水量的 72.7%。流域全年日照时数在 2600 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 9.1,最热在 7 月,最冷在 1 月,最大冻土深度 76cm,全年无霜期 180 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32.2mm。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为1.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1m/s,年主导风

16、向为NW风向。2.32.3 洪水洪水2.3.12.3.1 暴雨洪水特性暴雨洪水特性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特性是强度大、历时短。大洪水多发生在 78 月,由于暴雨的特性以及流域植被和地形特性,流域的洪水特点是来势迅猛,陡涨陡落。2.3.32.3.3 设计洪峰计算设计洪峰计算1、计算方法本河道流域面积很小,附近没有水文测站,也没有洪水资料,设计洪水分析按无资料地区考虑。设计洪水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计算,采用山西省水利厅批复的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1991 年 6 月)(以下简称“手册”) 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02、

17、设计控制断面河道属于浊漳河西源的一条小支沟,本次治理段位于下游泉水汇入段,长度 270m 左右,洪水计算断面取治理段的中部、3#泉汇入口下游(治理段桩号 0+217) ,以此断面计算的洪水作为本次治理河段的设计洪水。断面以上流域面积 3.27km2。2、洪峰流量计算洪峰流量计算根据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QpK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 ,采用 10 年一遇标准; K径流模数,查得 K=7.5;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 (3.27km2) ;N面积参数,查得 n0.80;将以上数据代入,Qp19.35 m3/s。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QpCpH1p

18、f 0.3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 ,根据河道治理要求和防洪标准规定,采用 10 年一遇洪水标准;H1p计算流域形心处设计频率一小时点雨量(mm) ,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 ,得 H15%30mm;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km2) ,F=3.27 km2;f流域形状系数;f=B/L=0.376;N综合面积指数,N=pF-np;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得 p=0.88,np=0.059;Cp、p、np随经验公式地类划分及频率而异的经验性系数或指数,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 ,Cp0.55;*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1将以上数据代

19、入,Qp18.53m3/s。两个公式计算成果相近,设计洪峰流量采用 19.35 m3/s。3 3 地质地质3.1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县北部,区域内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地表以剥蚀作用为主,呈波状起伏,沟谷较为发育。地表高程在 1446.0m1026.7m 之间。 3.23.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零星出露于流域西北部山梁,多由浅肉红、灰黄色砂岩及灰绿、灰紫色泥页岩组成,出露厚度为 080m。新生界第三系(N)零星出露在区内山坡地带,岩性为土黄、灰绿、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第四系(Q)广

20、泛分布于区内沟谷及两岸台地与山坡地带,为一套松散层堆积物:中更新统(Q2)主要分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下部,一般由粉质粘土、砂质粘土组成,夹有数层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上更新统(Q3)主要分布于台地上部及冲沟中,一般为黄土状土或砂质粘土,局部冲沟中由砂及砂砾石组成;全新统(Q4)多在河道及支沟的河床及河漫滩分布,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细砂及砂砾石组成,厚度为230m。3.33.3 地质构造及地震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的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2断带的中部,西部与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断带相连,东部与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接壤,东南部

21、和*新裂陷相邻。区内构造格架受北北东向褶断带控制,由次级轴向近南北向宽缓的背斜向斜组成,轴长度一般 315km,褶曲两翼岩层倾角 418,呈平缓褶皱或开阔褶皱。区内地震受新构造运动制约。从新构造运动分区看,区内处于平缓隆起拱形构造区,即晋东南拱形构造带内。南东部与*新裂陷区相邻。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图 A1 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 图 B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0.1g,地震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区域构造稳定性好。3.43.4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和赋

22、存条件的不同,工程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谷部位的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中更新统砂砾石土及砂层,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河谷两侧碎屑岩类裂隙水补给,水量较为丰富。地下水流向由两岸向河谷,由上游向下游,总体流向由北西向南东方向。2、碎屑岩类裂隙水分布于河谷两岸表层基岩中,含水层为三叠系砂岩,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在沟谷低洼地段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流量较小。3.53.5 治理段工程地质治理段工程地质1、地质构造*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3治理河段没有基岩出露,河道两岸第四

23、系松散沉积物,主要发育黄土冲沟,地质构造较简单。2、冻土深度本区属于季节性冻土,冰冻期自当年 11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底。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附录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工程区最大冻土深度 0.76m。3、河道治理段特征治理段河道长 400m 左右,起点为 1#泉出流处,终点为出漳河村之后,全部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沟谷狭窄,宽度在 2050m,沟谷两岸分布有一级阶地,阶地高出河床约 25m。两岸一级阶地地层下部以中更新统(Q2)粉质粘土为主,上部为上更新统(Q3)黄土状土或砂质粘土。河床地层上部为粉细砂、粉土,厚约 0.52m,底部为粉质粘土。河道弯曲,比降较大

24、,在 2.38%。主河床宽 1020m,深0.71.8m,河床高程 1036.31026.8m。在 1#泉出流后 50m 处和 2#泉汇入口处,修建有两个溢流坎,干砌石结构,坎前淤积,砌体漏水。3.63.6 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1、渗漏问题工程区地基土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粉细砂等,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因此,工程区地基土不存在渗漏问题。2、边坡及基础抗滑稳定治理段河道两岸均为黄土台地,经过多年冲刷、剥蚀,边坡已处*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4于稳定,河道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治理河段地基土层局部含淤泥,其余为粉

25、质粘土、粉细砂层,分布连续,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抗滑稳定性较好。3、冲刷问题由于河道地基土层均为松散沉积物,抗冲刷能力较差,河道坡降较大,存在冲刷问题。3.73.7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主要为修建浆砌石护岸,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块石料、碎石料和砂料。设计土方填筑量约 7815m3,块石需用量 2396m3,砂料需用量 921m3,石子 139m3。段柳乡双沟村至新店镇北城村一带河道右岸多处有块石料场,料场至施工现场平均运距 30km,料场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三段浅灰绿中细粒长石砂岩,其强度指标可满足工程设计指标要求。本工程选择碎石料场为襄垣县后堡镇周王山石料场。该料场

26、位于后堡镇东部的周王山,有乡村公路与 208 国道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料场至施工现场平均运距 60km。料场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深灰色、灰色中厚层状致密灰岩,质地较纯,储量较大,可满足工程设计指标要求。砌石用砂采用松村附近河道开采的天然砂料,其数量质量均可满足本工程浆砌石用砂要求,平均运距 20km,混凝土用砂从*县县城购买河北砂,数量质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54 4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4.1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1.14.1.1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市北部,素有上

27、党“北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 1297km2,辖 6 镇 7 乡、306 个行政村,总人口 17.2 万,粮食总产值 105600 吨,2008 年县财政收上亿元,人均经济收入 2589元。境内矿产资源贫乏,但自然资源丰富。 全县有耕地 40 万亩,地表水域面积 2.4 万亩,较大的河流有 8 条,中小型水库 9 座,养殖水面万余亩。浊漳河西源源头位于*县漳源镇漳河村,源头保护区面积15.0km2,涉及漳源镇的交口、寺沟、庄立、漳河、麻地沟、堡则沟等11 个自然村,总人口 2381 人,耕地面积 11000 亩,播种面积为 4043亩,该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4.1.24.1.2 基础设施状况基

28、础设施状况*县地处交通要道,太焦铁路、208 国道纵贯全县南北,沁沁铁路、沁涉公路横跨东西,交通极为便利。 *县四面分别与襄垣、屯留、武乡、沁源接壤,位居*市北五县中心;南距*市 72km。周边四县矿产资源丰富,皆可为其所用。浊漳河西源源头所在的漳河村位于 208 国道西侧 1.0km 处,有乡*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6村道路与国道相连,交通方便;村内水、电设施齐全,通讯网络覆盖全村,但村内经济条件相对落后。4.24.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境内的浊漳西源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 77.7%,是*县生产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条件,

29、对*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安、环境和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西源源头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经一万多年的风雨沧桑变迁,传载着久远的水系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同时源头保护区也是*县、*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关系着当地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地理位置及作用十分重要,治理保护意义也十分重要。在*县漳源镇漳河村建有漳河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漳源村、漳河村皆因居于漳河源头而得名。漳河庙门匾“漳河源头”四字相传为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吴 琠所书,历经风雨沧桑。源头共有泉水三处,一处位于漳河庙前,由龙头喷涌而出,进入庙前水池,之后溢入下游

30、河道,在漳河村中自西向东穿过,称之为 1#泉;一处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南蜿蜒 230m,与 1#泉出流的泉水汇合,称之为 1#泉;一处位于漳河村北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流向自北向南,在村中与上游泉水汇合,出流长度约 430m,称之为 3#泉。三处泉水汇合后向东 1.0km 汇入主河道,形成了浊漳河西源的清水源头,目前总出水量为 760m3/d。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源头,进行修路、建渠、改造环境,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但由于源头区域经济落后,源头保护投资不足,*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7漳河源头 15km2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未得到改

31、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经现场勘察和调查,目前,源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源头的出水量明显下降,由过去的 1100m3/d,下降到现在的 760m3/d;二是保护区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落后,卫生环境差;三是河道淤积严重,多年来未进行综合治理;四是生活垃圾弃置于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使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4.3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战略,将治水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付诸实施。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目标明确,围绕“八河环绕,九湖围城”的水系建设战略目前已初见成效

32、,完成河道建设工程 10 余公里,南湖、瘦西湖、东湖新建工程相继完成,县城水系工程联成一体,围绕水城水系的绿化、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随着水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系源头保护治理的要求也已逐步提出,人民要求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在*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浊漳河西源源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议案,*市人大组成视察组,赴*县漳源镇漳河村浊漳河西源源头,就源头的现场保护、出水量、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对源头的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将源头保护列入重点项目,并以之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4.44.4 防洪标准的确定防

33、洪标准的确定西源源头治理保护本年度工程为源头段河道的综合治理,从 1#泉*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8出流后的主河道开始,至河道出漳河村之后,长度约 450m,防护对象为沿河两岸的乡村道路、耕地和漳河村。根据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洪规范 (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中的规定,防洪标准取为 10 年一遇洪水标准。4.54.5 河道治理的原则、目标和任务河道治理的原则、目标和任务4.5.14.5.1 治理原则治理原则针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

34、,坚持综合治理与保护并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分期实施。4.5.24.5.2 治理目标治理目标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是:1、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全面建设和再现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使源头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当地人居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明显好转,提高保护区人民生活质量。2、弘扬西源源头传载久远的水系文化,通过综合治理保护,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3、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本年度工程的治理目标是:通过河道综合整治,

35、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满足河道防洪要求,保护沿河居民、道路和耕地安全,生态环境*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19得到一定改善,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4.5.34.5.3 治理任务治理任务根据以上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治理原则,提出西源源头治理保护的具体任务为:(1)对西源源头河段进行综合整治,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2)结合源头河道整治,对河道两岸配套建设人行道、人行桥、防护栏杆,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与方便,对道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3)对源头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6、,进行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配合封山禁牧,通过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4)按照水源地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保护水资源。(5)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沼气池、改圈、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解困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水源不受污染。(6)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庭院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议保护区内全部列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补偿。(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

37、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源头保护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0展。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次 2010 年度工程主要完成源头河道的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的清淤、护砌,满足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正常泄洪要求;修建溢流坎,泉水出流后在河道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安装防护栏杆,铺设庙前平台,修建人行桥等河道配套设施。治理范围从 1#泉出流后为起点,到漳河村桥处为终点,包括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在内,主河道长度 312m。 4.64.6 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根据西源源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程的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确定本

38、工程的治理方案。河道开挖疏浚:部分河段断面狭窄,加上河道从村庄通过,两侧垃圾等多年堆积,导致断面狭窄、淤积,不满足河道设计标准下的行洪要求,因此,首先应对治理段河道进行开挖疏浚,理顺河势,扩大断面,满足行洪要求。根据河道现状情况和水力计算比较,确定河底设计宽度为 7.09.0m。河道纵坡调整:河道坡降较大,据测量资料,从 1#泉出流后的河道起点到河道出漳河村后的治理段终点,长度 400m,河床高差在9.51m,平均纵坡 2.38%,存在河床冲刷问题,需要对河底采取防护措施。设计采用修建溢流坎和跌坎的形式,溢流坎和跌坎后修建消能设施,一方面可以蓄水形成一定水面,满足景观要求,一方面可以调整河道纵

39、坡,减小洪水冲刷。河道护砌形式:河道现状均为土质边坡,没有防护,综合考虑河道行洪和景观要求,河道防护采用浆砌石和混凝土砖的形式,采用复*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1式断面,下部为矩形,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高度满足平时蓄水需要,确定为 0.61.5m;上部为坡式护岸,坡度 1:1,采用空心混凝土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和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两种;护岸顶部留平台,宽度 1.02.0m,采用彩色混凝土砖和混凝土植草砖铺砌。庙前平台平整铺设:对庙前水池周边场地进行平整扩大,平台及周边地势总的是西高东低,平台东侧回填后修筑浆砌石挡墙,西侧则需修建排水沟;场地平整后

40、,铺设混凝土彩砖和混凝土植草空心砖。其他配套设施:沿河道两侧布置防护栏杆、台阶,两岸宽敞之处规划种植花草树木,进行景观绿化。4.74.7 洪水水面线计算洪水水面线计算根据确定的河道宽度、河道纵坡和设计洪峰流量,推算各断面处的设计洪水位。1#5#溢流坎平时蓄水,采用实用堰形式,坎前蓄水水深 0.5m 左右,坎上游面为垂直,泄洪时洪水从坎顶溢流。根据坎的结构布置,属于曲线型实用堰,采用曲线型实用堰公式计算堰前水深,坎上游蓄水长度很短,蓄水段壅水高度可忽略不计,坎前洪水位作为一个水平面考虑。2/32ocsHgmnbQ式中: 每孔净宽;b闸孔孔数;n包括行进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即;oHgvHHo22*

41、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2行近流速;ov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数,根据堰型、堰高、堰前水头、m堰顶宽度等,取 0.35;侧收缩系数,取 1.0;c淹没系数,为自由堰流,取 1.0。 s跌坎衔接的河道,由于跌坎的分割,各段河道应根据各自的设计纵坡、河道宽度分别计算,采用明渠恒定均匀流公式计算。iARnQ3/21式中: 糙率,对于河道底部取 0.03,两侧护岸护坡取n0.025; 河道纵坡;i过水断面面积,m2;A水力半径;R设计洪峰流量,m3/s。Q按照上述公式,得出治理河段P=10%设计洪水位计算结果,见表 4-1。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河段设计洪水位成果表(浊漳河西

42、源源头治理河段设计洪水位成果表(P=10%P=10%)表 4-1起止桩号比降(%)河底宽(m)流速(m/s)平均水深(m)设计河底起止高程(m)备注0+000-0+0451.109.02.001.511036.0-1035.860+045-0+0851.109.02.031.501034.98-1034.740+085-0+1101.308.03.200.721033.42-1033.110+110-0+1501.607.03.501.251031.52-1030.960+150-0+1831.207.03.501.251030.22-1030.08*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43、2010 年度)230+183-0+2671.307.03.501.251029.58-1028.62*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45 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5.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2) 防洪标准 (GB50201-94) ;(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6)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44、203-97;(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5.25.2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 、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确定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属乡村四等村防护工程,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标准。5.35.3 工程布置工程布置5.2.15.2.1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总体布置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有河道开挖疏浚工程、河道防护工程、溢流坎和跌坎工程、

45、下游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工程、庙前平台平整铺砌工程和防护栏杆、台阶、交通桥等配套设施。*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5治理范围从西源源头 1#泉出流处为起点,河道出漳河村之后为终点,河道治理段长度 312m,以庙前交通桥为界,分为上下游两段,上游段长度 40m,下游段长度 272m。根据河道特点及河道治理原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分析研究,在保证河道行洪畅通的前提下,考虑生态景观布置 和交通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工程布置思路:一是根据河道平面 布置、纵横断面设计和水力计算成果,对河道现有断面拓宽,河底疏浚,使其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对治理段河岸进行护岸护坡,根据景观蓄水

46、、防冲和生态治理要求,采用不同的护砌形式,布置溢流坎和跌坎;三是对沿途泉水汇入口段进行治理,包括开挖、护砌等;四是修建栏杆、台阶、凉亭等配套设施;五是修整铺砌庙前平台。工程主要内容为:(1)河道开挖拓宽,岸坡护砌,修建溢流坎6个,跌坎1个,治理河道长度312m;(2)下游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其中2#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5m,3#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0m;(3)庙前平台工程,平整铺砌1400m2,修筑平台东侧护岸,修建西侧排水沟,安装栏杆;(4)配套设施建设,河道临道路侧、临房屋侧安装防护栏杆350m,沿河道两侧护坡布置台阶3处5个,桩号0+195处修建跨河人行便桥1座。新建2座凉亭和1处标志性建

47、筑。5.2.25.2.2 河道拓宽疏浚工程河道拓宽疏浚工程河道本身断面狭窄,加上多年的淤积,行洪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对河道断面进行开挖拓宽、疏浚整治。庙前交通桥上游段河道,治理长度 40.0m,分为蓄水段和沉沙段。考虑满足景观蓄水和行洪要求,泉水通过庙前平台的水池溢流至上游*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6蓄水段河道,保持一定的蓄水深度,水面与下游河道相通,水面高程即为下游 1#溢流坎坎顶高程,蓄水段河道长度 15.0m。河道现状宽度5.09.0m,深度 4.0m 左右,设计对其开挖护砌,底部宽度达到5.510.0m。蓄水段河底高程 1035.5m,蓄水段上游沉沙段

48、河底高程1036.6m。河道平面布置随自然地势保持弯曲,断面设计为复式断面,下部矩形,上部为梯形,边坡坡度 1:1。交通桥以下至漳河村段(桩号 0+0000+272) ,河底宽度在1.58.0m 之间,0+110 以上段底宽在 4.08.0m,0+183 以下部分断面狭窄,底宽在 1.52.0m 左右,均不满足行洪要求,需要开挖拓宽。设计河底宽度达到 7.09.0m,河底淤积部分开挖疏浚,以满足行洪和蓄水要求。5.2.35.2.3 河道防护工程河道防护工程河道现状均为土质边坡,没有防护。综合考虑河道行洪和景观要求,对河道两侧岸坡进行护砌。河道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矩形,两侧采用 M7.5 浆砌石

49、护岸,重力式挡土墙形式,挡墙高度 0.61.5m,以满足景观蓄水和行洪防冲要求;上部为梯形,坡度 1:1,采用混凝土空心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和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两种。浆砌石护岸沿河道全段设置,高度随蓄水高度、两侧地形确定,两侧岸坡高度不大、或紧临道路时,可直接采用砌石护岸,不设护坡;两侧岸坡高度较大、或地形宽敞处,按蓄水高度确定护岸高度,上部设护坡,采用混凝土空心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混凝土植草砖规格为 30030060mm,空心直径 100mm。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和0+1830+230 段右岸,上部岸坡高度在 4.07.0m,设计采用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三维网具有极好的固土效果,可提高

50、边坡的抗冲刷能*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7力,植物生长起来后形成的复合保护层可经受高水位、大流速的冲刷,施工简便,造价相对于混凝土护坡和砌石护坡也较低。本次设计共布置河道防护长度 312m,其中:庙前交通桥上游段40m,交通桥以下至漳河村段 272m。5.2.45.2.4 溢流坎和跌坎工程溢流坎和跌坎工程1、溢流坎根据景观蓄水要求,在河道内适当位置布置溢流坎,以满足防洪要求为前提,蓄水后形成水域景观,与源头人文景观相结合,构造源头的灵动水系,改善生态环境。河道内原有两个溢流坎,分别位于桩号0+044处和0+079处,采用干砌石结构,坎上游面和顶面水泥砂浆抹面

51、,漏水严重,坎前淤积,设计对其拆除重修,结合河道开挖对此段河底进行清淤疏浚。新修溢流坎共6个,其中: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1个,布置在上游蓄水段河道进口处,主要起拦沙沉沙作用;平台下游段河道布置5个,1#,2#基本沿原有坎的位置布置,1#溢流坎布置在桩号0+045处,坎顶高程1036.38m,坎前蓄水高度0.52m,水面向上延伸通过庙前交通桥至上游河道,蓄水水面长度90m;2#溢流坎布置在桩号0+085处,坎顶高程1035.23m,坎前最大蓄水高度0.50m,水面向上延伸至1#溢流坎处。其余3个分别布置在河道桩号0+150、0+183、0+267处。溢流坎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临水侧混凝土衬砌

52、,WES标准型剖面,上游侧垂直,下游侧坡度1:0.6,?基础埋深1.2m。在溢流坎后布置消力池,以减缓水流从坎顶下泄后对河道的冲刷。消力池长度5.0m,池深0.5m,宽度与河底宽度一致。消力池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底板厚度0.6m。*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8消力池底板下设碎石垫层100mm,底板设排水孔,排水孔采用UPVC塑料管,管径60mm,间距1.51.0m,梅花形布置。溢流坎设计参数详见表5-1。溢流坎设计参数表溢流坎设计参数表表5-1跌坎位置(桩号)坎前河床高程(m)坎顶高程(m)坎后河床高程(m)坎底宽度(B)备 注进口1036.601037

53、.101035.501.95上游河道1#0+0451035.861036.381034.981.812#0+0851034.741035.231033.422.033#0+1501030.961031.461030.221.714#0+1831030.081030.581029.581.565#0+2671028.621029.1210281.642、跌坎河道坡降较大,为防止洪水冲刷河底,在河道适当位置设置跌坎,跌坎后设消力池,一是可以尽量调整河道纵坡,减缓水流速度,二是可形成小的跌流和水面,形成小的水景观。跌坎布置1个,布置在河道桩号0+110处。跌坎顶宽1.0m,上游侧垂直,下游侧坡度1:

54、0.5,基础埋深1.2m。跌坎采用M7.5浆砌块石,长度与河底宽度一致。在跌坎后布置消力池,以减缓水流从坎顶下泄后对河道的冲刷。消力池长度3.0m,池深0.5m,宽度与河底宽度一致。消力池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底板厚度0.6m。消力池底板下设碎石垫层100mm,底板设排水孔,排水孔采用UPVC塑料管,管径60mm,间距1.51.0m,梅花形布置。*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295.2.55.2.5 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工程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工程2#泉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南蜿蜒 230m,从河道桩号 0+085 处汇入治理河段;3#泉位于漳河村北

55、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 430m,流向自北向南,在河道桩号 0+183 处汇入治理河段。结合主河道的治理,对下游两处泉水的汇入口段进行治理,对汇入口段进行开挖拓宽,两岸修筑护岸、护坡,修建防护栏杆。根据河道现状,2#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 35.0m,开挖护砌后河底宽度达到4.0m,在汇入口处变宽至 6.0m,与主河道相接;3#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 30.0m,开挖护砌后河底宽度达到 2.5m。河道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矩形,两侧采用 M7.5 浆砌石护岸,重力式挡土墙形式,挡墙高度 0.75m,以满足行洪防冲要求;上部为梯形,坡度 1:1,采用混凝土空心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混凝土植草砖规格为

56、 30030060mm,空心直径 100mm。5.2.65.2.6 庙前平台工程庙前平台工程考虑管理和景观要求,对庙前水池周边场地进行平整扩大,平台及周边地势总的是西高东低,平台东侧地形高差1.20m左右,回填后修筑浆砌石挡墙,西侧则需修建排水沟,将雨水及时排入河道。场地平整面积1400m2,平整后铺设三七灰土垫层300mm,铺设混凝土彩砖和混凝土植草空心砖。平台设计高程1040.0m,铺设时向两侧找坡1%,以利排水。混凝土彩砖铺设在平台中部、水池周边和拱涵上部,便于人行走,铺设面积500m2;混凝土植草砖铺设在边缘处,铺设面积900m2。挡墙采用M7.5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顶宽0.50

57、m,高度*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301.20m,基础埋深1.0m。排水沟采用M7.5浆砌块石,梯形断面,底宽0.60m,深度0.70m,顶宽1.60m,厚度0.30m。排水沟顺地势由北向南设坡,坡度2%,将水排水上游侧河道。挡墙和排水沟每10.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沥青砂浆。沿平台周边设防护栏杆,栏杆采用钢栏杆,立柱为DN100钢管涂黑漆,钢索连接。共布置栏杆120m。5.2.75.2.7 配套设施工程配套设施工程河道两侧分布有村庄、道路,考虑安全,在河道临村庄、道路侧设栏杆。栏杆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高度 1.0m,下设混凝土基座。为河

58、道管理方便,在河道两岸设顺河式台阶,台阶边沿设安全栏杆。台阶采用 M7.5 浆砌块石,坡度与两侧河岸上部护坡坡度一致,为1:1。根据河道两侧情况,共布置台阶 3 处,两岸基本对称布置。考虑河道两侧村民交通需要,在河道桩号0+195处修建交通便桥1座。交通桥桥面总宽3.50m,净高2.0m,总跨度与河底宽度一致,为7.0m,分为两跨,单跨跨度3.5m。交通桥采用M7.5浆砌块石桥墩,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桥板,桥两侧设栏杆防护。为增加社会影响,方便游人休息,新建2座凉亭和1座标志性建筑。*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316 6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6.16.1 工程管理现

59、状工程管理现状西源源头属于*市“一泉三源”保护区之一,由*县水利局管理。保护区面积 15km2,涉及*县漳源镇的交口、寺沟、庄立、漳河、麻地沟、堡则沟等 11 个自然村,总人口 2381 人,耕地面积 11000 亩。源头段河道没有进行过有效的治理,也未进行过系统的规划。6.26.2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71-96)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SLJ705-81)等规范标准,结合工程现状和实际运行情况,对西源源头河段提出管理要求。1、体制和机构为了加强河道工程管理,保证河道行洪顺畅和堤防

60、工程的安全,根据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的规定,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实行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划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为本县防洪协调指挥机构,在市防办的领导下进行县域内河道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和防洪调度运用,协调主要堤防工程管理与各支流及水库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县水利局的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机构,在市、县两级防洪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负责区域内各段堤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维修加固、工程观测、综合开发等具体事务,并负责堤防工程的经常性维修养护和护堤、护林工作。*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0 年度)32对源头段河道及堤防工程要划定管理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