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_第1页
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_第2页
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_第3页
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_第4页
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双支撑离心泵的检修解体包括拆卸、清洗、检查、测量、调整及重新组装的全部过程。目的在于复核泵的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装配质量,确保泵能正常运转。机泵检修的工艺程序:分为修前准备、拆卸、清洗、检查清理分析、检测、修复或更换零件、组合部件测量检验、整体组装、测量、试车、验收。工艺要点:在拆卸泵时,当泵的安装位置及角度有一定要求时,拆前要打标记,标记要打在不影响精度部位。配合表面或有相对滑动的部位要采取保护措施;拆卸过程应按顺序进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杜绝不科学、不文明的施工方法;测量后要做好记录。熟悉 解体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多级分段式结构的离心泵,在对其解体前应先熟悉图纸,了解泵的结构及拆

2、装顺序,避免因失误而造成部件的损伤。同时,随着解体的进行,及时测取各有关数据,以便组装时参考。 轴瓦拆卸及轴瓦间隙的测量首先应对其两端的轴承(滑动轴承)进行磨损检查、测量(压铅丝法测量间隙与紧力),此外,还应检查轴瓦合金层是否有剥离、龟裂等现象。在轴瓦检测完毕后,即可按顺序拆卸,并注意做好顺序、位置标记。其次检查测量密封压缩量及损坏情况。 再检查测量窜量(总窜量和半窜量)与平行度(平衡盘与平衡座),平衡装置的磨损情况。用百分表测量总窜量和半窜量,用压铅法测量平行度,测量时必须把轴套锁紧。最后测量转子与泵体的同轴度数值测量转子与泵体的同轴度数值:是为了校对叶轮密封环与泵体密封环的最小间隙是否相符

3、,以便于确认泵连体螺栓是否紧偏。在拆卸叶轮时,需测量叶轮的出口中心与其进水侧中段的端面距离。叶轮的流道应与导叶的流道对齐,不然应找出原因,以保证重叠度。 部件检查 对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损坏或缺陷,要予以修复或更换。下面将介绍对静止部件的检查与修复 泵壳(中段)止口间隙检查止口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影响泵的转子与静止部分的同轴度。止口间隙的方法如图:将上面泵壳沿十字方向往复推动测量二次,百分表读数即为止口的间隙。通常止口的配合间隙为0.040.08mm,若间隙大于0.10-0.12mm,就应进行修复。修复方法是在间隙较大的止口上均匀堆焊68 处,然后按需要的尺寸进行车削。 裂纹检查用手锤轻

4、敲泵体,如果某部位发出沙哑声,则说明壳体有裂纹。这时应将煤油涂在裂纹处,待渗透后用布擦尽面上的油迹并擦上一层白粉,随后用手锤轻敲泵壳,渗入裂纹的煤油即会浸湿白粉,显示出裂纹的端点。若裂纹部位在不承受压力或不起密封作用的地方,则可在裂纹的始、末端点各钻一个3mm的圆孔,以防止裂纹继续扩展;若裂纹出现在承压部位,则必须予以补焊。 导叶 导叶与泵壳的径向配合间隙为0.040.06mm,过大时则会影响转子与静止部件的同心度,应当予以更换。导叶在泵壳内应被适当地压紧 。测量导叶在泵壳内轴向间隙。 密封环与导叶衬套密封环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30.05mm。叶衬套与导叶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

5、0150.02mm,并需用止动螺钉紧固好。 叶轮叶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如叶轮密封环直径对轴孔的跳动值、端面对轴孔的跳动、两端面的平行度、键槽中心线对轴线的偏移量、外径D2 、出口宽度b2 、总厚度等的数值与图纸尺寸相符合。每个新叶轮都经过静平衡试验合格。对新叶轮的加工主要是为保证叶轮密封环外圆与内孔的同心度、轮毂两端面的垂直度及平行度。转子部位试装:目的及应具备的条件为了提高泵最后的组装质量。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消除转子的紧态晃动度,可以调整好叶轮间的轴向距离,从而保证各级叶轮和导叶的流道中心同时对齐,可以确定调整套的尺寸。多级离心泵转子的小装泵轴与叶轮组装在一起后,用锁紧螺母固定,成为高速旋转的

6、转子。对多级泵,转子部分(包括叶轮、叶轮挡套或叶轮轮毂和平衡盘等),应预先进行组装,也称为转子的小装或试装。小装的目的是检查转子各部位径向跳动量和轴向跳动量,如果超差,泵在运行中就容易产生振动和研磨,应该设法消除。对多级泵,转子部分(包括叶轮、叶轮挡套或叶轮轮毂和平衡盘等),应预先进行组装,也称为转子的小装或试装,以检查转子的同心度(又称晃动度0.05mm)、偏斜度和叶轮出口之间的距离。将叶轮、叶轮挡套和平衡盘装于校正好的泵轴上,用轴套锁紧后,安装在车床顶尖或支承在V形铁(或轴瓦)上。【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试装前应对每个叶轮进行径向和轴向跳动值检查以消除叶轮本身的加工误差】转子径向和轴向跳动的检查

7、。转子径向和轴向跳动量对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轴套径向跳动量过大,可以引起密封件的磨损和泄漏,若叶轮口环径向跳动量过大,则叶轮口环处不但会产生磨擦和振动,甚至可能引起事故。所以各个旋转零件修复后,或更换新的零件后,都应将各个旋转的零件按实际的工作状况组装在一起,检查其径向和轴向跳动量。转子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超差时会引起定子发生偏磨或转子振动,最后导致机泵不能正常运转。原因及处理。影响转子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超差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泵轴本身弯曲引起的,或是由于转子各零件之间接触面与泵轴中心线不垂直当轴套预紧以后,使轴产生新的弯曲,也有可能是零件加工的不同心,端面与中心线不垂直引起的

8、。旋转零件与轴配合间隙超差也会引起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超差。轴弯曲引起的径向跳动或轴向跳动超差,则应先将轴矫直后再检查。若是旋转零件中心线不垂直,则应从前到后将各旋转零件表面涂上红丹,逐个端面对着检查,然后再用刮刀将有颜色的地方刮去,或用细锉锉去,再小装,直到合格为止。由于零件加工引起不同心,或端面与轴孔中心线不垂直,则应将零件放在车床上加工使其达到要求。在试装前,转子各部件的端面已清理,叶轮内孔与轴颈的间隙适当,轴弯曲不大于0.030.04mm,各套装部件的同心度偏差小于0.02mm且端面跳动小于0.015mm时,即可在专用的、能使转子转动的支架上开始试装工作。 装好转子各套装部件并紧好锁紧螺

9、母后,再用百分表测量各部件的径向跳动是否合格。若超出标准,则应再次检查所有套装部件的端面跳动值,直至符合要求。检查各级叶轮出水口中心距离是否相符,并测量末级叶轮至平衡盘端面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好调整套的尺寸。在试装结果符合质量要求并做好记录后,即可将各套装部件解体,以待正式组装。总装与调整首级叶轮出水口中心定位 准备好一块定位片(其宽度K 是经测量后得出的),把定位片插入首级叶轮的出水口。将转子推至定位片与进水段侧面接触(此时首级叶轮与挡套、轴肩不能脱离接触而产生间隙),这时叶轮出水口中心线应正好与导叶入水口中心线对齐。在与入口侧填料室端面齐平的地方用划针在轴套外圆上划线,以备回装好平衡装置后检查

10、出水口的对中情况和叶轮在静子中的轴向位置。测量总窜动测量总窜动的方法是:不装平衡盘而用一个旧挡套代替,装上轴套并紧固好锁紧螺母后,前后拨动转子,在轴端放置好的百分表的两次指示数值之差即为轴的总窜动量。另外,也可采用只装上动平衡盘和轴套的方式,将轴套锁紧螺母紧固到正确位置后,前后拨动转子,两次测量的对轮端面距离之差即为转子的总窜动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测量总窜动量,在拨动转子的同时,用划针在轴套外圆上以入口侧填料室端面为基准划线,往出口侧拨动划线为a,往入口侧拨动划线为b,则首级叶轮出水口对中定位时的划线c 应大致处于a b 线的中间。当调整转子轴向位置时,应以此线(c 线)作为参考。 【各级叶轮

11、的最大串量,其值略大于进水段的,就可以视为合格。】 平衡盘组装与转子轴向位置的调整首先,将平衡盘、调整套、轴套等装好,再将锁紧螺母紧固好。前后拨动转子,用百分表测量出推力间隙。 注意:切不可采用加垫片的方法来进行调整。 最后,在与入口侧密封室端面齐平处用划针在轴套外圆上划线,此线应大致与前述的c 线相重合。转子的轴向位置是由动、静平衡盘的承力面来决定的。出口端轴向间隙大于入口端0.51mm,这样当平衡盘磨损或转子热膨胀伸长量超过静子的伸长量时,仍可保证叶轮与导叶的相对位置。 转子与静止部分的同心度的调整 泵壳的紧固穿杠螺栓的紧固程度,上下左右误差不大于0.05mm。在未装轴承(下瓦)前 ,使转

12、子部件支承在静止部件如密封环、导叶衬套等的上面。在两端轴承架上各放置好一个百分表。用撬棒将转子两端同时平稳地抬起(尽量保持水平),做上、下运动,记录百分表上下运动时的读数差,此差值即转子同静止部件的径向间隙d。同时此值应与叶轮最小径向间隙相符合。调整到=d/2。 【测量时,也可用内卡测出轴颈是否处于轴承座的中心位置】修泵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小问题:我要讲的是在修理后组装时容易忽略的一件小事:叶轮与液体出口流道的重叠度。泵中叶轮出口中线即叶轮出口宽的中线应与涡壳进口中线对齐。如果对不齐时,应通过加设垫片调整。应将两中线控制在0.5毫米的范围内。对于比转数大的泵稍差些对泵的性能影响不大,对于中低比转速

13、的泵由于叶轮出口很窄,例如叶轮出口宽仅10毫米,如果与涡壳中线偏1毫米,对泵的性能就有明显的影响。建议调整后可将两中线(叶轮及涡壳)误差控制在叶轮出口宽的5%以内为好。泵在大修中不可避免的会更换、修复部分或全部叶轮,由于存在着制造误差,保证不了原来的串动量。需要重新调整。其方法是先把叶轮在进水段和首级中段的串量测出,并以此为标准,逐个测出各个叶轮的最大串量,其值略大于进水段的,就可以视为合格,小于进水段的,则必须进行修整。一般情况下,是采取在中段之间加垫或对中段的止口进行车削的方法来调整。当然,在进行调整之前必须保证各转子部件在轴的相对位置不变。最终装配后,由于制造质量和安装工艺等原因,串量还

14、要稍微有些变化,必须以这时所测的值为准。双支撑泵如何测量转子的轴向总窜量、半窜量及定位? 答:测量总窜量:泵组装完并紧固高压端的壳体大盖,前后机械密封和轴承箱不装,以低压端密封室端面作为固定测量基准,将转子推向前后极限位置,测量总窜量,该数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半窜量:安装高压端轴承箱,并安装轴承的轴向定位轴套,把转子推到总窜量一半(对高温泵,高压端半窜量应定的比低压端半窜量小0.5-1.0mm),以轴承箱外端面为基准,分别测量定位轴套端面和轴承箱内压盖凸台端面的深度,如果两数值相同,表明两者端面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证明转子定位准确。如果两数值相差较大,需要进行调整。安装完高压端定位轴承并紧固

15、轴承压盖后,可以通过测量低压端密封室端面复测检验半窜量值是否正确。如果高压端轴向间隙过大,转子需向高压端移动,需要切削定位轴承里面的轴套的轴向长度; 如果高压端轴向间隙过小,转子需向低压端移动,需要在定位轴承里面的轴套上加一调整垫片。底套与轴套间隙对密封的影响:轴承发热、密封积碳、含有杂质。冲洗液压力的确定冲洗的压力要适当,压力太小,冲洗液无法进入密封腔中。冲洗压力大,注入的冲洗量过大,浪费能量。如果是注入式冲洗,注入量过多,大量的密封液进入泵内,对生产不利。因此,对冲洗压力提出要求。冲洗的压力与冲洗的方式、介质压力及压力变化情况有关。对于泵用机械密封工作压力2Mpa以下,压力变化不大较平稳的情况下,冲洗压力应比密封腔内的压力高0.050.1Mpa。压力变化较大时冲洗压力应比密封腔内的压力高0.10.2Mpa。密封腔压力的确定密封腔中的压力与泵的支承结构有关,也与泵吸入口的位置和轴向力的平衡方式有关,此外还与泵的磨损状况及扬程有关。对于双支承泵:单级双吸叶轮,两端密封腔中的压力均等于泵的入口压力;两级双支承泵,入口端密封腔压力等于泵的入口压力,出口端密封腔压力约等于出、入口压力之和的一半。对于用平衡盘(鼓)的多级双支承泵:入口端密封腔压力等于泵的入口压力。出口端密封腔的压力,取决于平衡鼓的径向间隙。间隙在0.40.5mm时,密封腔的压力比泵的入口压力高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