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传动柱塞的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一_第1页
精密传动柱塞的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一_第2页
精密传动柱塞的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一_第3页
精密传动柱塞的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一_第4页
精密传动柱塞的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任务一 机械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书目录任务一 机械加工精度设计任务书1任务题目:“精密传动柱塞”加工精度设计2一、实验目的2二、设计任务2三、分析、设计31、标注配合尺寸公差、重要尺寸公差32、孔轴形位公差设计标注3四、设计结果4五、思考与讨论55 / 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任务题目:“精密传动柱塞”加工精度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精度设计,掌握零件配合公差、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计算和设计。2、通过实践,学会并掌握公差与配合知识的应用以及精度的控制和配合。3、学会查阅和使用机械有关手册和电子数据库,能有效的控制不必要的计算,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工作时间。4、通过实践,

2、要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模块化,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加工精度设计,培养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为将来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夯实应有的基础。二、设计任务设计并完成图一所示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设计。 图1 精密传动柱塞1、假设要求制造的“精密传动柱塞”部件,结构如图一所示。通过您的设计,使得零部件的工作使用达到以下性能要求:(1)柱塞与圆柱套的配合属于小动力传输的一般传动配合,例如小电动机、泵一类传动与滑动配合。(2)要求有经济性(普通润滑油或滑脂润滑、温度影响较小)。(3)有一定精度。2、假设所设计的“精密传动柱塞”工作时,是通过圆柱套外壁定位并固定于装置,因此对圆柱套外壁有精度要求,以

3、确保柱塞轴的位置和运动正确性。三、分析、设计任务要求:需给出零件配合公差、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及技术要求等。1、标注配合尺寸公差、重要尺寸公差(1) 根据部件工作条件和性质,应该采用间隙配合;(2) 无专门要求,应该采用基孔制;(3) 根据优先配合选用表,一般转速工件,一般采用间隙,考虑精度和加工经济性以及学校设备,轴应选f7,孔则选择H8(一般情况下轴的公差等级比孔的公差等级高一个等级);(4) 由公差表和计算公式:上极限偏差(es或ES)=基本偏差;下极限偏差(ei或EI)=基本偏差-标准公差(IT),求出极限偏差;ü 20f7基本尺寸20mm,公差等级IT7,

4、标准公差IT=21m, es=-20m, ei=es-IT=-41m;ü 10H8基本尺寸10mm,公差等级IT8,标准公差IT=22m, EI=0m, ES=EI+IT=22m;ü 10f7基本尺寸10mm,公差等级IT7,标准公差IT=15m, es=-13m, ei=es-IT=-28m;(5) 重要尺寸的尺寸公差,综合考虑可选公差等级IT8。2、孔轴形位公差设计标注(1) 对于外圆柱面控制外圆柱形状精度,则要用于定位与固定装置,因此外圆柱面需要有一定的形状精度。同轴度公差为0.010mm,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径向圆跳动为0.010mm。并且加工以轴线为基准。

5、(2)对于内圆柱面,确保内外圆柱共轴、内圆柱形状精度。因其要保证与轴的间隙配合,并且要求轴运动的准确性,因而需要有一定的精度;同轴度公差为0.010mm,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径向圆跳动为0.010mm(3)内圆柱面由于要和柱塞配合,要尽量减小摩擦系数,而外圆柱面没太多要求,且综合考虑学校设备等原因,则外圆柱面选择Ra3.2,内圆柱面选择Ra1.6。(4) 关于零件“柱塞”:柱塞轴以公共轴线作为基准,以保证与其他零件的工作位置精度。为检测控制方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轴颈表面形状误差,采用径向圆跳动公差控制。(5)柱塞与圆柱套筒接触面要保证轴运动的准确性,零件“柱塞”两端颈轴直径

6、16;10f7,以两轴颈轴为基准,以保证与其它零件的工作位置精度,Ø10f7 , 同轴度公差为0.006mm,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径向圆跳动为0.006mm,加工也以轴线为基准。(6)粗糙度:柱塞头两轴颈表面及套筒内表面粗糙度为Ra1.6,其他非重要表面为Ra3.2。四、设计结果图2 工件装配图图3 圆柱套筒图4 柱塞五、思考与讨论题目:思考对所提出的尺寸精度要求和形位精度要求,如何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如何在加工过程中控制或检测?答: 1, 加工刀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刀具,防止因刀具的自身缺陷造成加工质量的低下。2, 安装时注意: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加工过程的震荡、松动等缺陷导致零件加工精度下降。车刀的方向要合理设计以避免铁屑刮到工件表面,影响加工精度。3, 加工过程中注意:加工时应注意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来保证精加工的进行。应对工件定期测量尺寸,避免工件尺寸加工错误。采用大进给量、小背吃刀量(切深)以保证工件及刀具受力过大,保证工件加工的圆度和同轴度。4, 精加工要注意:车床本身精度比较低,要对零件进行抛光等超精密加工,以保证零件能适当的配合。对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在加工过程应该进行仔细的多次磨削或抛光,直到得到所需要求为止。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