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3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4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教学目的 第1页/共109页第2页/共109页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字介甫,号半山号半山,因封荆国公,因封荆国公,世称世称王荆公王荆公,卒谥,卒谥文文。北宋临川人,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文学家。 他两度为相进行变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法, ,强调强调“权时之变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改革家”。(谥谥sh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第3页/共109页 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唐宋八大家宋八大家”之

2、一之一。代表作有。代表作有答答司马谏议书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等。等。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明妃曲明妃曲北陂杏花北陂杏花泊船瓜洲泊船瓜洲等。所作词不多,却等。所作词不多,却能能“一洗五代旧俗一洗五代旧俗”, ,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 他的作品今存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集拾遗。陂陂bi 池塘池塘:塘。池。:塘。池。 水边水边,水岸水岸:东海之。:东海之。 山坡山坡,斜坡斜坡:“南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南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第4页/共10

3、9页 本文是王安石本文是王安石34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篇游记,借游生议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十六年后(的态度。十六年后(10701070年),年),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恤”的观点,这跟本文的观点,这

4、跟本文“尽吾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的观点是一致的。点是一致的。注释:恤注释:恤 x 忧虑忧虑第5页/共109页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山。春风又绿绿江江南岸,明月何时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 登飞来峰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最高层。临川:王安石纪念馆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第6页/共109页第7页/共109页“记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5、它以发议论为主而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问题 。第8页/共109页第9页/共109页课文朗读第10页/共109页第11页/共109页第12页/共109页 慧空禅院慧空禅院第13页/共109页第14页/共109页华阳洞华阳洞舒同是舒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2届、第届、第3届名誉主席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一枝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是当代自成一体

6、的书法大师。 第15页/共109页后洞后洞 慧空禅院慧空禅院 前洞前洞东行5里翻过一座小山 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碑,记游,感事,补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碑,记游,感事,补记。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即事见理。记。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即事见理。第16页/共109页空间方位图空间方位图慧空禅院慧空禅院慧空禅院慧空禅院后洞后洞华山洞华山洞(华阳洞、前洞(华阳洞、前洞)泉水泉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今所。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

7、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花山”。五里五里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而记游者甚众,所谓所谓前洞也。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谓之后洞。之后洞。五六里五六里第17页/共109页(zhngzhng) (mimi)(yoyo)(ji ji)(xi xingng)(shngshng)(ff)(

8、huhu )(huhu )第18页/共109页第19页/共109页褒禅山褒禅山(华山华山)华山洞华山洞慧空禅院慧空禅院石碑石碑褒褒禅禅山山示示意意图图第20页/共109页第21页/共109页第一段:重点词句第一段:重点词句唐浮图慧褒始唐浮图慧褒始舍舍于其址于其址故其后故其后名名之曰之曰“褒禅褒禅”距其院距其院东东五里五里以其以其乃乃华山之阳华山之阳名名之也之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今言“华实华实”之之“华华”者,盖音谬也。者,盖音谬也。名名动,筑舍定居。动,筑舍定居。名名动,命名,

9、起名。动,命名,起名。名名动,往东行动,往东行 。表判断,为,是表判断,为,是判断句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者,褒之庐冢,褒之庐冢也。也。所谓华山洞所谓华山洞者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也。今言今言“华实华实”之之“华华”者者,盖音谬,盖音谬也也。第22页/共109页第23页/共109页有泉有泉侧侧出出有穴有穴窈然窈然问其问其深深则其好游者不能则其好游者不能穷穷也也余与四人拥火余与四人拥火以以入入其进愈难,而其其进愈难,而其见见愈奇愈奇比好游者尚不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则其则其至至又又加加少矣少矣火尚足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则则或咎或咎其欲出者其欲出者第二段:重点词

10、句第二段:重点词句名名状,从旁边状,从旁边形形名,深度名,深度形形动,照明。动,照明。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形形动,到尽头动,到尽头“而而”,表修饰,表修饰动动名,见到的景象名,见到的景象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动动名,到达的人名,到达的人 / 更更有人有人 / 责怪,埋怨责怪,埋怨第24页/共109页往往有往往有得得以以其求思之深其求思之深而而无不在无不在夷夷以以近近险险以以远远古人之古人之观观于天地于天地非常非常之之观观常在于常在于险远险远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相之之第三段:重点词句第三段:重点词句心得,收获,名词心得,收获,名词因为因为 / 并且

11、,连词并且,连词而且,表并列,连词而且,表并列,连词观察,动词观察,动词不平常不平常 / / 景观,名词景观,名词到达到达 / / 帮助帮助形形名,名,危险遥远的地方危险遥远的地方第25页/共109页至于至于幽暗幽暗昏惑昏惑于于人人为为可讥可讥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不随以止也不随以止也 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形形名,名,让人迷惑的地方让人迷惑的地方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第三段:重点词句第三段:重点词句对于对于 / / 是,算得上,动词是,算得上,动词古人之观古人之观于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

12、鸟兽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 此此余之所得余之所得也也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判断句判断句第26页/共109页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

13、、僻远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体力不足的,人而停止,但体力不足的,第27页/共109页 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

14、以讥笑的,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第28页/共109页第四段:重点词句第四段:重点词句又又以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后世之谬谬其传其传而而莫莫能能名名者者何可何可胜道胜道也哉也哉此此所以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学者不可以不深思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弄错,使弄错

15、,使错,使动用法错,使动用法没有人没有人 / 名名动,识其本名动,识其本名的原因的原因尽,完尽,完 / 说,动词说,动词因为因为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又以又以(之)(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判断句第29页/共109页山名(本名、别名)山名(本名、别名)洞名(前洞、后洞)洞名(前洞、后洞)仆碑、音谬仆碑、音谬游后洞游后洞记游记游议论议论.音谬音谬怠而出怠而出学者不可以不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者,可以无悔矣第30页/共109页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记叙记叙议论议论山、碑

16、山、碑洞洞 前洞前洞: :平旷平旷, ,有泉有泉夷以近夷以近, ,游者众游者众后洞后洞: :窈然窈然, ,甚寒甚寒险以远险以远, ,至者少至者少 游洞游洞入之愈深入之愈深 进愈难进愈难 见愈奇见愈奇 随怠者出随怠者出, ,所以所以见少见少记少记少乐少乐少悔:不得悔:不得极游之乐极游之乐古人求思之深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志有力有力有物有物尽吾志,无悔矣尽吾志,无悔矣仆碑仆碑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记叙记叙 补叙同游者补叙同游者第31页/共109页有志无力有志无力有志有力而无物有志有力而无物能能不不不不能能志力物志力物第32页/共109页1 1、因事见理、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17、 2 2、重点突出、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详略得当3 3、文笔简洁、文笔简洁 语言凝炼语言凝炼写作手法写作手法第33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以其乃华山之阳以其乃华山之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良乃入,具告沛公良乃入,具告沛公质于齐,兵乃出质于齐,兵乃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日初出大如车盖日初出大如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乃乃盖盖 副词,表判断,是副词,表判断,是 副词,竟然,居然副词,竟然,居然 连词,于是连词,于是 连词,才连词,才 代词,你,你的代词,你,你的

18、 名词,车盖名词,车盖 连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原因,因为 动词,超过,胜过动词,超过,胜过 副词,大概副词,大概第34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有碑仆道有碑仆道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于是废先王之道何可胜道也哉何可胜道也哉策之不以其道策之不以其道独其为文犹可识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理有疏密文理有疏密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文过饰非道道文文名词,路,道路名词,路,道路 名词,道理名词,道理 名词,学说,主张名词,学说,主张 动词,说,讲动词,说,讲 名词,方法名词,方法 名词,文字名词,文字 名词,名词,纹路纹路 名词,名词,文章文章

19、动词,掩饰动词,掩饰第35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理固宜然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然视其左右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古人古人往往有得往往有得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言得之此言得之然然得得 代词,如此,这样代词,如此,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形容词,对,正确。 形容词词尾,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的样子 连词,但,但是。连词,但,但是。 动词,得到动词,得到 名词,心得,收获名词,心得,收获 动词,能够动词,能够形容词,适宜,正确形容词,适宜,正确 第36页/共109页助词助词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其“ ”“ ”字的用法字的用法他他( (们们

20、) ),它,它( (们们)()(的的) )你你( (们们) ),你,你( (们们) )的的我我( (们们) ),自己,自己( (的的)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这这( (里里) ),那,那( (些些) )其中其中表选择:表选择:是是还是还是表假设:表假设:如果,假如如果,假如代词代词连词连词副词副词表商量:表商量:还是还是表反问:表反问:难道难道表揣测:表揣测:大概大概表祈使:表祈使:一定一定调节音节,不翻译调节音节,不翻译指代对象指代对象第37页/共109页1 1、以故、以故其其后名之曰后名之曰2 2、距、距其其院东五里院东五里3 3、独、独其其为文犹可识为文犹可识 4 4、问、问其其深,深, 则

21、则其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好游者不能穷也5 5、盖、盖其其又深,又深, 则则其其至又加少矣至又加少矣6 6、以、以其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求思之深而无不在7、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其“ ”“ ”字的用法字的用法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代词,这,指慧空禅院代词,这,指慧空禅院代词,它,指仆碑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代词,它,指洞穴代词,它,指后洞代词,它,指后洞代词,他们,指古人代词,他们,指古人代词,他们,指游客代词,他们,指游客代词,那些,指好游者代词,那些,指好游者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第38页/共109页8 8、而余亦悔、而余亦悔其其之

22、之9 9、既、既其其出出1010、视、视其其左右左右1111、谬、谬其其传传1212、咎、咎其其欲出者欲出者1313、吾、吾其其还也还也1414、其其可怪也欤可怪也欤1515、路曼曼路曼曼其其修远兮修远兮 1616、有二僧,有二僧,其其一贫,其一富一贫,其一富 代词,指自己代词,指自己助词,无义助词,无义代词,它,指洞壁代词,它,指洞壁代词,它,代山的名称代词,它,代山的名称代词,那些,指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其“ ”“ ”字的用法字的用法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代词,其中代词,其中助词,调节音节,无义助词,调节音节,无义

23、第39页/共109页1 1、慧褒始、慧褒始舍舍于其址于其址 2 2、以故其后、以故其后名名之曰之曰“褒禅褒禅”3 3、有泉、有泉侧侧出出4 4、入之甚寒,问其、入之甚寒,问其深深5 5、则其好游者不能、则其好游者不能穷穷也也6 6、则其、则其见见愈奇愈奇7 7、则其、则其至至又加少矣又加少矣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名名动,筑舍定居动,筑舍定居 名名动,命名动,命名名名状,从侧面状,从侧面 形形名,深名,深 形形动,走到尽头动,走到尽头 动动名,见到的景象名,见到的景象 动动名,到达的人名,到达的人第40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词类活用词类活用8 8、火尚足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9

24、 9、常在于险、常在于险远远1010、至于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1111、后世之、后世之谬谬其传其传1212、后世之谬其、后世之谬其传传1313、莫能、莫能名名者者 形形动,照明动,照明 形形名,危险偏远的地方名,危险偏远的地方 形形名,幽暗的地方名,幽暗的地方 令人迷乱的地方令人迷乱的地方 使动,弄错,使使动,弄错,使错错 动动名,流传的文字名,流传的文字 名名动,识其本名,说明白动,识其本名,说明白第41页/共109页1 1、非常非常之观之观2 2、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 3、此所以、此所以学者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不同寻常古:不同

25、寻常 今:程度副词,很、十分今:程度副词,很、十分古:到达(某地)古:到达(某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知识归纳知识归纳古古今今异义异义古:求学的人,治学的人古:求学的人,治学的人今: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学问的人今: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学问的人第42页/共109页1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所谓前洞也。谓前洞也。2 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谓之后洞. .3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而华山洞下边平坦空

26、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而( (题题字字) )记游的人很多记游的人很多( (这是人们这是人们) )所说的前洞。所说的前洞。问起它的深度,就问起它的深度,就( (连连) )那些喜欢游玩的人那些喜欢游玩的人( (也也) )不不能走到尽头能走到尽头( (人们人们) )叫它后洞。叫它后洞。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语句翻译语句翻译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 (的人的人) )又更加少了。又更加少了。第43页/共109页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 (继续继续) )进入,火进入,火把把( (也也) ) 还足够还足够( (继续继续) )照明。照明。4 4、盖余所至,比好

27、游者尚不能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5 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6 6、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大概我所到大概我所到( (的地方的地方) ),比起喜欢游览的人,比起喜欢游览的人( (来说来说) )还不到还不到( (他们的他们的) )十分之一。十分之一。进去洞里越深,那前进进去洞里越深,那前进( (的事的事)()(就就) )越困难,可是越困难,可是那见到那见到( (的景象的景象)()(就就) )越奇特。越奇特。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语句翻译语句翻译第44页/共109页第45页/共109页 西风

28、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第46页/共109页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有一天,苏轼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黄花满地金满地金。”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到于是,就在后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与诗人仔细听。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

29、并没王安石回来后看到,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待到菊花开的时候,一日,更改他的题诗。待到菊花开的时候,一日,苏轼到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苏轼到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一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 第47页/共109页 在警世通言中提到,首先看到此句,王安石在警世通言中提到,首先看到此句,王安石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的。(引原文:荆公心下踌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的。(引原文:荆公心下踌躇:躇:“苏轼这个小畜

30、生,虽遭挫折,轻薄之性不苏轼这个小畜生,虽遭挫折,轻薄之性不改!不道自己学疏才浅,敢来讥讪老夫!明日早改!不道自己学疏才浅,敢来讥讪老夫!明日早朝,奏过官里,将他削职为民。朝,奏过官里,将他削职为民。”)但后来一想)但后来一想,苏轼应该是没看过菊花落地,于是翻湖广缺官,苏轼应该是没看过菊花落地,于是翻湖广缺官册籍来看,只看黄州府。(引原文:单看黄州府册籍来看,只看黄州府。(引原文:单看黄州府,余官俱在,只缺少个团练副使,荆公暗记在心,余官俱在,只缺少个团练副使,荆公暗记在心。)因为他想让苏轼去实地看看,这在后来苏轼。)因为他想让苏轼去实地看看,这在后来苏轼自己也领悟到了(引原文:苏轼说,却不知

31、黄州自己也领悟到了(引原文:苏轼说,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其实王安石早就原谅他了,所以才会看菊花也)其实王安石早就原谅他了,所以才会在苏轼上任之前宴请他,并托以重任。在苏轼上任之前宴请他,并托以重任。 第48页/共109页王安石逸事王安石逸事:改改 诗诗 。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 有一次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明月当空叫,当空叫,黄犬黄犬卧花心卧花心”,王

32、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明月”怎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昆虫叫“黄犬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谢贞的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谢贞的春日闲居诗春日闲居诗:“风定花犹舞风定花犹舞”,王安石改,王安石改“舞舞”字字作作“落落

33、”字,其语顿工。(字,其语顿工。(彦同诗话彦同诗话)。对于自)。对于自己的诗,王安石更是斟酌了再斟酌。他的己的诗,王安石更是斟酌了再斟酌。他的“春风又春风又绿绿江南岸江南岸”中的中的“绿绿”字,是诗人在试过字,是诗人在试过“到到”、“过过”、“入入”、“满满”之后才敲定的。春风本是看不见之后才敲定的。春风本是看不见的,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的,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绿绿”,把感觉切换成视觉,把感觉切换成视觉形象,使留在读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鲜明。形象,使留在读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鲜明。 第49页/共109页 王安石三难苏东坡学土(即苏轼)王安石三难苏东坡学土(即苏轼) 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三难,是出

34、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是:第一句是: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秋; 苏东坡学士虽是奇才,一时却寻对不出。但苏东坡学士虽是奇才,一时却寻对不出。但后人,已代东坡学士对出:后人,已代东坡学士对出: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二句是: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到半塘三里半; 苏东坡又被难住了,后人假托乩苏东坡又被难住了,后人假托乩语,对了出来:语,对了出来: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铁

35、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金玉银山三宝地; 镇江古名铁瓮,有金山、银山镇江古名铁瓮,有金山、银山、玉山、玉山。苏东坡刚好游览过。但还是不能成对,。苏东坡刚好游览过。但还是不能成对,至今仍无人对出,大家不妨一试。至今仍无人对出,大家不妨一试。 第50页/共109页 这三个句子都用这三个句子都用“者者也也”表示判表示判断。其中的断。其中的“者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有提示原因

36、的作用。第51页/共109页1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 名名 寺寺 洞洞 碑碑 2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深思慎取”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3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10个字):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

37、况第52页/共109页第53页/共109页第54页/共109页其下平旷,有泉其下平旷,有泉侧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所谓前洞也。由山。由山以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入之甚寒,问其深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穷也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以入,入之入,入之愈深,愈深,其其进愈难,而其进愈难,而其见见愈奇。有怠而欲出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者,曰:“不出,火不出,火且且尽尽”;遂与之俱出。;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然视其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

38、,则其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至又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以明明也。也。既其出,则或既其出,则或咎咎其欲出者,而余亦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极夫游之乐也。游之乐也。 第55页/共109页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第56页/共109页第57页/共109页平旷平旷记游华山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洞的经过略述前洞略述前洞后洞概况后洞概况详记游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洞的经过前洞前洞后后洞洞记游者甚众记游者甚众窈、寒、深窈、寒、深记游者少记游者少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悔悔 对比对比补叙出洞补叙出洞后的心情后的心情 深深 难难 奇奇

39、第58页/共109页1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前洞的平旷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后洞的窈然 前洞记游者甚众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余所至余所至”之浅之浅“好游者好游者”所至所至 进洞时进洞时“其见愈奇其见愈奇”的欣喜的欣喜 出洞后因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的懊悔2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第59页/共109页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对比对比第

40、60页/共109页 於是余有叹焉: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非常之观,常在於之观,常在於险远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而又不随以怠,至於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相之

41、,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 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61页/共109页第62页/共109页第63页/共109页第64页/共109页思考:思考:第65页/共109页1 1、从、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重要性;2 2、阐述、阐述“尽吾志尽吾志”的观点。的观点。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古人求思之深古人求思之

42、深 奇观常在险远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有志 有力有力 有物有物 尽吾志尽吾志 无悔矣无悔矣余之余之所得所得议议第66页/共109页余之余之所得所得 古人求思之古人求思之深深 奇观常在险远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有志 有力有力 有物有物 尽吾志尽吾志 无悔矣无悔矣结构结构第67页/共109页第三段:第三段:第二段第二段“于是余有叹焉于是余有叹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43、;尽吾志也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不能至者,者,可以无悔矣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其孰能讥之乎?之乎?“于是于是”承上,承上,“叹叹”启下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由叙事过渡到议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其见愈奇。.盖其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尽志结论:要有志,尽志照应前文,阐明照应前文,阐明游洞的感慨游洞的感慨第68页/共109页 余於仆碑,余於

44、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后世之谬谬其传而莫能其传而莫能名名者,何可胜道者,何可胜道也哉!也哉!此此所以所以学者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之也。 第四段第四段第69页/共109页第70页/共109页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的缘故。第71页/共109页第72页/共109页思考:2、“后世之谬其传后

45、世之谬其传”又是跟第一又是跟第一段的哪句话相照应?段的哪句话相照应?v“今言今言华华如如华实华实之之华华者,盖音谬也者,盖音谬也”。第73页/共109页第74页/共109页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仆 碑碑其文漫灭其文漫灭音音 谬谬古书之不存古书之不存谬谬 其其 传传何何可可胜胜道道也也哉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逻逻辑辑严严密密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议议第75页/共109页 第二部分: 志、力、物三者的关系第76页/共109页山名(

46、本名、别名)山名(本名、别名)洞名(前洞、后洞)洞名(前洞、后洞)仆碑、音谬仆碑、音谬游后洞游后洞记游记游议论议论.音谬音谬怠而出怠而出学者不可以不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者,可以无悔矣第77页/共109页 作者为什么不写褒禅山的美丽风光作者为什么不写褒禅山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感受?和怡人的感受?见闻见闻感受感受借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记游为辅记游为辅议论为主议论为主阐明阐明提出提出第78页/共109页第79页/共109页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第五段:补叙同游者

47、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临川人王安石记。第80页/共109页第81页/共109页第82页/共109页 游山洞 做

48、学问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随之出者随之出者游洞之力游洞之力 物(火把)物(火把)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仆碑文字导致谬传 “游山洞游山洞”与与“做学问做学问”趣比趣比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博大精深大学问博大精深大学问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求学之力求学之力求学之客观条件求学之客观条件求学应深思而慎取求学应深思而慎取第83页/共109页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记叙记叙议论议论山、碑山、碑洞洞 前洞前洞: :平旷平旷, ,有

49、泉有泉记游者甚众记游者甚众后洞后洞: :窈然窈然, ,甚寒甚寒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洞游洞入之愈深入之愈深 进愈难进愈难 见愈奇见愈奇 随怠者出随怠者出, ,所以所以见少见少记少记少乐少乐少悔:不得悔:不得极游之乐极游之乐古人求思之深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志有力有力有物有物尽吾志,无悔矣尽吾志,无悔矣仆碑仆碑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记叙记叙 补叙同游者补叙同游者第84页/共109页第85页/共109页第86页/共109页写作特点写作特点第87页/共109页 作者游山似并不沉醉于山水风光,而更留作者游山似并不沉醉于山水风光,而更留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

50、华山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华山洞,是埋一伏笔。考证洞,是埋一伏笔。考证“花山花山”,看似多余,看似多余,却自有一番用意,是再着一点底墨。却自有一番用意,是再着一点底墨。记游文字重点在后洞探幽未穷,不得极乐,记游文字重点在后洞探幽未穷,不得极乐,以引出心中悔意。所即之事非山、泉、洞本身以引出心中悔意。所即之事非山、泉、洞本身,而在探幽游客多寡。由,而在探幽游客多寡。由“记游者甚众记游者甚众”到到“好游者不能穷好游者不能穷”再到再到“已少已少”、“又加少又加少”,全不爱惜笔墨。这样,下文的议论就得以借题全不爱惜笔墨。这样,下文的议论就得以借题发挥。发挥。第88页/共109页有志无力有

51、志有力而无物不能不能志力物志力物第89页/共109页 游山而有顿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在,游山而有顿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在,往往有所得。借此将议论层层披露:人生践行往往有所得。借此将议论层层披露:人生践行都必须有都必须有“志志”,有,有“力力”,有,有“物物”的帮助的帮助,做到,做到“尽志无悔尽志无悔”;研究学问要;研究学问要“深思慎取深思慎取”。 感慨既发,瞬间纵横古今,所悟哲理也就感慨既发,瞬间纵横古今,所悟哲理也就和盘托出。和盘托出。 要指出的是,借仆碑发议论,并非闲置的笔要指出的是,借仆碑发议论,并非闲置的笔墨,它使得人至墨,它使得人至“险远险远”,要有,要有“志志”、“力力”,

52、还当借,还当借“物,三者不可或缺的观点,有了物,三者不可或缺的观点,有了实例的实例的支持,行文显现周密。不妨这样理解,支持,行文显现周密。不妨这样理解,要有坚定志向,具备客观条件,有力有物,还要有坚定志向,具备客观条件,有力有物,还当讲究方法,深思慎取。当讲究方法,深思慎取。 第90页/共109页 作者为什么不写褒禅山的美丽风光和作者为什么不写褒禅山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感受?怡人的感受?见闻见闻感受感受借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记游为辅记游为辅议论为主议论为主阐明阐明提出提出第91页/共109页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53、本文把本文把_和和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系起来,借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学都要“_”_”和和“_”_”的道理。的道理。 游山游山 治学治学 游山游山 尽吾志尽吾志 深思深思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的态度,以及只有,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归纳主题归纳主题 第92页/共109页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

54、称姓名(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贯,后称姓名字号。 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至和元年。古代我元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叫年号纪年法。 小卡片小卡片第93页/共109页第94页/共109页 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作者曾为自己轻易地放弃而懊悔不已。启。作者曾为自

55、己轻易地放弃而懊悔不已。启示是深刻的:其一,见世上之神奇雄伟、美示是深刻的:其一,见世上之神奇雄伟、美丽奇特景观,常在险远,故行事当丽奇特景观,常在险远,故行事当 “尽志尽志”无悔无悔;其二,感仆碑之;其二,感仆碑之“华山华山”音误,后音误,后世谬传世谬传“何可胜道何可胜道”,故治学当,故治学当“深思慎取深思慎取”。作者借游褒禅山,说明无论是建功立业。作者借游褒禅山,说明无论是建功立业、治学或是办其它事情,都要矢志不渝,人、治学或是办其它事情,都要矢志不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讲究方法,深思慎取以尽其力,物尽其用,讲究方法,深思慎取以达致成功。达致成功。 第95页/共109页试解释下边各句中的

56、试解释下边各句中的“其其”字字以故以故其其后名之曰褒禅后名之曰褒禅距距其其院东五里院东五里独独其其为文犹可识,曰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花山” 问问其其深,则深,则其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好游者不能穷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其址址而余亦悔而余亦悔其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以其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那,指褒死时那,指褒死时那那 ,指禅院,指禅院它,仆碑它,仆碑它的,洞穴的它的,洞穴的/那些,指好游者那些,指好游者这这 ,指褒禅山,指褒禅山自己自己他们,指古人他们,指古人 难道难道第96页/共109页 他的他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今

57、者项庄拔剑舞,其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常在沛公也代词代词 称代称代 他他 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道也固先乎吾 自己自己 余亦悔余亦悔其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代指代 那(些)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副词副词 推测、反诘推测、反诘 难道难道 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 等语气等语气 快要快要 其其雨其雨,杲杲日出雨其雨,杲杲日出连词连词 表选择表选择 是,还是是,还是 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知马也 假设假设 如果如果 其其济,君之灵也济,君之灵也助词助词 衬音衬音 ( 不译)不译) 路漫漫路漫漫其其修远兮修远兮说“其”第97页/共10

58、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以其乃华山之阳以其乃华山之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良乃入,具告沛公良乃入,具告沛公质于齐,兵乃出质于齐,兵乃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日初出大如车盖日初出大如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乃乃盖盖 副词,表判断,是副词,表判断,是 副词,竟然,居然副词,竟然,居然 连词,于是连词,于是 连词,才连词,才 代词,你,你的代词,你,你的 名词,车盖名词,车盖 连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原因,因为 动词,超过,胜过动词,超过,胜过 副词,大概副词,大概第98

59、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有碑仆道有碑仆道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于是废先王之道何可胜道也哉何可胜道也哉策之不以其道策之不以其道独其为文犹可识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理有疏密文理有疏密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文过饰非道道文文名词,路,道路名词,路,道路 名词,道理名词,道理 名词,学说,主张名词,学说,主张 动词,说,讲动词,说,讲 名词,方法名词,方法 名词,文字名词,文字 名词,名词,纹路纹路 名词,名词,文章文章 动词,掩饰动词,掩饰第99页/共109页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理固宜然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有

60、穴窈然然视其左右然视其左右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古人古人往往有得往往有得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言得之此言得之然然得得 代词,如此,这样代词,如此,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形容词,对,正确。 形容词词尾,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的样子 连词,但,但是。连词,但,但是。 动词,得到动词,得到 名词,心得,收获名词,心得,收获 动词,能够动词,能够形容词,适宜,正确形容词,适宜,正确 第100页/共109页1 1、以故、以故其其后名之曰后名之曰2 2、距、距其其院东五里院东五里3 3、独、独其其为文犹可识为文犹可识 4 4、问、问其其深,深, 则则其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好游者不能穷也5 5、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