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教案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教案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教案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数轴教学设计年 级:七年级科 目:数 学(七年级上册)课题:数轴课 时:1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 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知识与能力相反数概念, 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教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学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目过程与方法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 ,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标信息,作出大胆猜测。情感态度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与价值观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

2、的自信心。重点重点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和难点难点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课前小黑板准备有关题目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1、师:大家学过数轴吗?若有学生产生疑问,则出示小黑板题目: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0、2、1.5(在数轴上标出 0、1、2、3)2、师:学上节课的时候,“数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谁?若生只答负数,后面教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时则通过有理数的“正数、 0、负数”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若生答有理数,则引导回忆有理数的“整数、分数”分类,再举相应的数例,后面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活动说明

3、生思考,作答。抛出“数轴”,给出悬念,随之用小学六年级学过的“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释疑,一紧一松,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数轴的初步指名完成题目。印象。生思维活跃:数轴原来已学过,忆旧知,完成题目。生:负数。复习上节有理数分类,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做准备。生:还学习了有理数。考虑到了学生的回答及后续教学有关内容的处理,即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根据的是有理数的分类:1、有理数正数、 0、负数2、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生接受评价,增强学

4、习的主动课堂阶段性评价,既是对前一环节学生表兴趣,转入下一环节。性。现的总结,也为下一环节学生的积极参与二、新授:教学做了铺垫。1、学画数轴。让学生举生活中负数的例子。生:、温度计、温度计在本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出示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小请出学生学习的帮手。实际的温度计有大黑板),让生读出其读数。生读出读数。格小格,采用局部放大,提供给学生的是(温度计的读数绝对值不宜过每个小格,刚好是 1。而将小黑板倾斜,大,便于作图时确定单位长度,更像数轴,还可略去实物温度计上下有限本课中的数轴尽量使单位长度可能对学生的误导。确定为 1。)由温度计的温度值引入,而不是直接问师:想不想将它们也在数轴上“

5、负数在数轴上怎么表示”,是便于后面表示呢?教学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和有理数的大小比生:想。较时,更便于学生理解(温度计平放即可师示范画数轴。判定相应的点是否画正确。 )板书时,隐含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在标注负数时, 方法有二:手把手传授画法,没有将作图步骤中的直一是与温度计比较;二是观察线与三要素并列,便于突出三要素,但也距离原点正(反)方向几个单生积极动手,认真作图,同步要注意“直线”也是学生作图时容易出错位长度。完成。之处(按线段对待,平均分成若干份) 。强调:负数从 0向左写起。教学时先原点,再单位长度(本节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1,暂不写,因为还没有正方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向),指出正方

6、向,最后根据单位长度及正师:请将小黑板上的温度计读方向标注有关点。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师口述例 1。师:将有理数分类时的例数在指名板演。数轴上表示出来。侧放小黑板,师生订正。所涉及的数据难度不大,学生兴致高涨。生口答。师:是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指名板演。生举例的数值或教师提供数值如生试举例,并表示。若学生举的数的绝对值偏大, ,注意是平均分 3份后,从 0向左取2板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可让学生口述在原点的哪边多份处描点。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少个单位长度处描点。出示例 2,指名板演。通过“有理数的所有子类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来证明。生板演。同桌互查互评、 自评。3、

7、相反数。查评: 1、画图部分。 2、数的第二次课堂阶段性评价:互查互评、自评。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师:观察 2和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考虑:数的表现形式;数轴上的位置。师小结,给出“相反数”的概念,强调“互为相反数”。.师:再举几组例子。师生找朋友:师口述一数,生答其相反数。师:相反数还有什么特点?再议一议。师:有人不愿意了,“你们都有朋友,我好孤单!”是谁孤单?(师可提示谁不说正负)特别地: 0的相反数就为 0吧。4、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由生活中温度由 5、2、 0、 2的变化, 结合小黑板温度计图,引导学生。师:数轴上越往哪 边数值越大?(侧放小黑板,温度计真

8、像数轴)越往哪边数值越小?师:试从数轴上指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思考:正数与 0、负数与 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关系。表示部分。同桌小议,交换看法。生:书写只是符号不同;位于原点两侧;距原点的距离相等。生踊跃回答。成对出现,一正一负。生思考后答:0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后得出温度逐渐上升。得出结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生很容易作答。从书写出的“形”或读法入手。从数轴上观察。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创造条件使喜“静”的学生也“动”起来。也可通过数轴上观察,原点左有一个有理数,必然在原点右侧有它的一个相反数,而0充当了服务角色,突出 0的特殊。师举此例,也隐含着这几个数的大

9、小关系。特别是5 <2。学生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也可从此方面考虑。多次与温度计做比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出示例 3,指名板演,讲评。思考后作答,举例,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补充: 5<( )5>( )3<( )< 3生板演,完成例 3。三、练习:教科书第 39页“随堂练习”内同桌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师容。引导,讲评。 、生共同分析其数据分布。四、课堂总结,评价。师生总结本课内容。师:你感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怎生思考,作答。样?五、作业。多次让学生板演,给学生提供上讲台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渗透了集合概念,更明确了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与左右方向的联系。通过

10、对话评价,找出学生理解掌握本课还有什么问题,促进教师改进,同时,使学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师生对话,总结,评价。生一定程度地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板书设计:数轴22数轴(直线)小 大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有理数1、原点(此处是教师示范的数轴)0的相反数是0的分类)2、单位长度正数>03、正方向任何一个来表示。负数<0正数>负数(例2学生板演区)5<() 5>()3<()< 3(例3学生板演区)教学反思:1、有关有理数的分类,“分数”已不同于小学阶段“分数”的内涵,而是将部分小数已纳入其中,在此(或第一课时)学生

11、有疑问,教师只略讲,而是到学习无理数时再详解。2、要求学生画数轴,怎样确定原点的位置?怎样确定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画出几个单位长度?这些都与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在本节掌握时还存在疑问。3、关于数轴上有理数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不够,可设计游戏:指定若干名学生站成一排,间距相同,每位学生表示数轴上的若干个点,教师任意指定某学生为原点,其余学生说出自己所表示的有理数;较高一个层次,指定某学生为非原点的一个有理数。培养学生对数轴的正方向感。4、对利用数轴将几个有理数排序练习不够。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

12、教材 64页至 66页(不含探究 1)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章前对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及“赵爽弦图”的简介,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教材正文中从毕达哥拉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事实引入对勾股定理的探究,用面积法得到勾股定理的结论,而后教材又重点从“赵爽弦图”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课后习题18.1的第 1、2 、 7、 11、 12等题目针对勾股定理的内容适当的加以巩固,特别是第11、 12题侧重对面积法运用的巩固。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

13、系,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它不仅在数学领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工具。学生接受勾股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事实从学习的角度不难,包括对它的应用也不成问题。但对勾股定理的论证,教材中介绍的面积证法即:依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会改变。 学生接受起来有障碍(是第一次接触面积法) ,因此从面积的“分割”“补全”两种方法进行演示同时学生动手亲自拼接图形构成“赵爽弦图”并亲自验证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关

14、系得到勾股定理的证明。 有利的让学生经历了“感知、 猜想、验证、概括、证明”的认知过程,感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以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本节的后续学习中,对勾股定理运用的探究和勾股定理逆命题的论证和应用,都是将图形与数量紧密的结合,将有利的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后期学习四边形、圆中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物体面积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无论从知识的角度还是从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经验等层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论证二、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1、教学目标、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

15、,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观察课件探究拼图等活动, 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发展形象思维,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 增强爱国情操, 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关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2、目标解析、通过学生了解“赵爽弦图”、 了解“毕达哥拉斯”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而猜想、股定理,自愿接受这一理论事实并能简单运用。验证勾、通过面积法探究勾股定理,让学生感触到直角三角形这一图形与a2+b2 =c2 数

16、量关系建立对应关系, 同时不同图形从面积角度的论证得到面积的割补是形的变化而面积这一数量不变。更深层次的建立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 探究的活动让学生感触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从中学会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勾股定理知识是我国数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历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结晶。过学生亲身再次重温它的得来的过程从中感触我国数学知识源远流长和数学价值的伟大从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熏陶。通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形式容易接受甚至利用结论进行有关的计算难度也不大, 但究其缘由有难度, 这正是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要具备的基本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技能。 所以,

17、在学习勾股定理由来的教学时, 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图形形式的多样呈现, 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接图形来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揭示概念的由来及正确性。对于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有基本的技能,但如何最合理的进行分割或补全一时是不易理解,这属于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能听懂, 但不能内化的层面,需要我进行精心的设计, 充分展示“分割、补全、 拼凑”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探究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做好铺垫,为数学多渠道多方法的探究证明做好引导。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 为了更直观、 形象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 动手操练、演算探究为主,

18、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以我设计探究实验和带有启发性及思考性的问题串,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演算,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 1:请同学们欣赏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情景的的图片,重点抽取会徽图案,你能发现它是有什么图形构成的?(材料附后)教师展示 ppt 课件,介绍数学家大会及会徽“赵爽弦图”,学生观察、发表意见、聆听介绍。【设计意图】 以国际数学家大会 - “赵爽弦图”为背景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感

19、受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伟大, 进行爱国教育,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次让学生在观察、 思考、交流的过程中, 对勾股定理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介绍直角三角形各边的名称。提问:你知道哪些勾股定理的知识?视学生回答情况确定下步的教学方案 1: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方案 2:如果学生有困难,则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再发表意见。学生发言,教师倾听。视学生回答的重点板书:勾三股四弦五等【设计意图】 教师获得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以后的教学定位。再次让学生感触勾股定理的存在、作用即勾股定理是研究直角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的定理,明确学习

20、目标。(二)观察演算,合作探究,初具概念问题 3:介绍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利用ppt 课件展示毕达哥拉斯的发现和他的探究的过程。 提问:这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转化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故事附后)教师口述故事, ppt 课件同步演示;学生借助直观的课件,学生个体或学生间观察交流探究得到结论。【设计意图】 首先, 故事中代出问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探究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可做, 可得;其次得到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而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由特殊的图形为研究定理的一般性做好铺垫;再者学生初步具有了勾股定理的雏形,即在等腰直角三角

21、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问题 4:毕达哥拉斯想到:这一结论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备呢?于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教师利用 ppt 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学生利用学习案中第1题自己进一步探究,交流;猜测验证。 (学习案附后)【设计意图】 问题更深一层次,调动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同时有效的渗透了由特殊到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一般的数学思想。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 关注学生借助面积法探究问题的不同解法, 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演示。学生个体或小组探究、交流。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下步的教学:方案 1:学生能够用面积分割法如图一或用面积补全法如图二的方法验证了结论,则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22、 2:学生不能够得到,探究学习有困难,则教师借助ppt 课件演示,精讲点拨面积的割补法,对命题进行验证。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设计意图】教无定法,视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亲自画图,演算,利于对结论的理解。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初步体会面积法;再次了解勾股定理。问题 6:通过我们大家一起的实验,你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试用语言描述。学生描述,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加深对勾股定理内容的叙述、理解,达成目标。体会数学观察- 探究 -整理 - 归纳的数学方法,体验学习的成功。(三)引导实验,探究论证,形成体系。问题 7:我们已经对直角三角形三

23、边之间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它的正确性需要数学理论做基础,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对该命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证。 我们刚才欣赏的会徽就是他的论证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进行论证。教师用 ppt 课件演示拼凑过程,精讲强调面积的无缝、不重叠拼接得到面积相等。【设计意图】 上一环节是从数字上的验证, 本环节上升到理论层面, 以加强数学学习的严谨性。让学生学懂面积法,再次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感受我国数学知识的悠久历史,唤起爱国精神,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 8:学生用 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拼凑图形并根据排放画出图形并用面积法进行论证。学生或小组间进行合作实验,共同协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学生自

24、主探究,再次理解勾股定理,学会面积法论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学会交流, 达到知识、 方法共享, 体验合作的乐趣、合作的成功。问题 9:教师选取代表性的拼接方法,全班展示。【设计意图】共享知识,拓展思路,体会一题多解,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勾股定理。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四)归纳提高,巩固运用,形成能力。问题 10: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勾股定理是对什么的研究?它侧重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什么关系?以前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回忆,发言。教师强调: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也就是说其他的三角形是不具备的, 但要解决其他三角形的计算问题,我们要借助辅助线 (特

25、别是高线)把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更新知识系统,逐渐完善知识脉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 11:完成以下练习题教材 69页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板书得数,介绍勾股数。【设计意图】第 1题针对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巩固目标。(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问题 1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 教师梳理、 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一个整体全面认识,同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6、。使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有布置作业教材70页 2、8题。六、目标检测设计1在等边三角形中边长为10,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设计意图】 综合题, 考查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知识;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长为3、 4,则第三条边长度是多少?【设计意图】分类讨论。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最长及勾股定理。3、湖中直立一荷花,花朵高水1m整,忽然一阵风吹来,荷花吹离2m处,斜于水面齐,问湖水几许深?【设计意图】 诗情画意的情景呈现数学问题增强美的感受, 在愉悦、 放松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体验

27、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增强学好学生的决心。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板书设计附:勾股定理学习案1、观察下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a、 b、 c 做了正方形 A 、 B、 C 的什么?认真把右边的表填写完成。想一想、议一议,你有什么结论?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2、自主探究“赵爽弦图”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个小的正方形拼接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后用面积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 现在你能用 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 出现一大一小的两个正方形来重新验证勾股定理吗?摆一摆、 拼一拼、算一算。 把你拼的图形画下来,把的方法展示给大家。(不同于“赵爽弦图”)画图证明3、练习:不抄题,写过

28、程教材 69页习题 18.1中第 1题、 70页 7题。4、中考链接(1)在等边三角形中边长为10,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长为3、 4,则第三条边长度是多少?(3)湖中直立一荷花,花朵高水1m整,忽然一阵风吹来,荷花吹离2m处,斜于水面齐,问湖水几许深?5、作业教材 69页习题 18.1中第 2题、第 7题。附:(材料由本人适当做了虚构,只为教学服务)材料一:这是 2002 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场。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全球性数学学术研究大会, 被人们视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具有最高的学术权威。 在我国召开显示了我国数学领域

29、的成就, 也显示了我国雄厚的国力。 本届大会的会徽精美漂亮, 你能发现它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吗?这个会徽的图案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论证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用的图形。它不仅美观而且蕴含了伟大的数学知识,更彰显了我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材料二:早在 2500 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一天,毕达哥拉斯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在众多朋友交谈过程中,他无意间发现主人家地面上铺着一块块漂亮的正方形地砖。地砖的图案深深吸引着他,他在没有心思听别人的闲聊,时而走动、时而俯身、时而紧锁眉头,全神贯注的观察起这些图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图案有什么图形构成的?)你们的发现和当时的

30、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随着他观察的深入, 发现这些大小如一的地砖排列是有规律的,彼此间产生着某种数量关系。他越想越兴奋, 完全被自己的思考迷住,以至无视朋友间的说笑。他索性拿出笔在地砖上画起图形。(结合课件演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边长向外做正方形,它的面积为4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然后再分别以两条直角边长为边长分别向外做两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分别是 2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从数量关系上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当他把这一发现告诉朋友时,朋友说:“这是偶然的,不代表什么。”这时毕达哥拉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中去,他变换了一个观察的角度,又画

31、起图形(教师要无语,课件演示。注意课件的播放速度)用他从朋友家回来后还沉浸在自己的发现当中,于是他借助地砖拼出的图形创造的画出了方格图并想到: 这一结论适用于所有的直角三角形吗?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具备“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结论吗?于是他又投入到了探究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他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数量关系是成立的 ,为了庆祝自己的发现他屠杀了一百头牛庆祝。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发现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命题。(板书)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知识1了解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与2

3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 技能 3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过程学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归纳应用拓展”的探究过程,采用自主探索与合和作交流的方式 , 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目方法标情感1 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态度价值2在本节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建立自信心。观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重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形成与应用点难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点教多媒体 等边三角形纸片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具学等边三角形纸片 直尺 量角器 圆

33、规具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1出示等边三角形图片.创设问观察图片 , 口答问题。题2提出问题:房子的顶部是什么图形?同学情们想 不想更深 入的了解 等边三角 形的知境 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4.3.2等边三角形 .、提出问题:根据原来学习图形的经验思考后口答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研究等边三角形?2、 让生从试着给等边三角形下定义。3、归纳小结得出:独立思考后表达交流,得出结论。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4、观察课前准备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猜想探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并通过测量、折纸、证明等方式进行验证。索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再通过合作探归纳总结得出:究,得出结论后表达交流。新性

34、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知 5猜想可用哪些方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然后通过画图验证你的猜想。归纳总结得出:先独立猜想,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成员的所有猜想通过画图利定义进行判定: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验证。角形。2)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例4:如图,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实 m,他们便知道池塘最长处是多少 m。猜猜他们得出结论是多少 m,请验独立猜想池塘最长处是多少m,然后通践证你的猜想。过小组探究对每位同学得出的结论进应行验证。用1. 让生

35、拿出手中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探究怎样利用这张纸片得到一个新的等边三角形。并对得到的等边三角形进行验证。小组合作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验证。并2. 如果 1中生得到的方法过少,教师利用下面生没得出的情况进行补充,并让生逐一验证。1) 如图 1,在等边三角形 ABC中, DE平行BC;拓展延深2)如图 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 DE 平行AB,DF平行 AC;观察图中有哪些新的等边三角形,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3)如图 3,在等边三角形ABC中, DE 平行AB,EF 平行 BC,DF 平行 AC;4)如图 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平行 BC,EF 平行 AB

36、,DF 平行 AC;AD等于 BD,BF 等于 FC,AE 等于 CE;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5)如图 5,在等边三角形ABC中, AD 等于BE等于 CF。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1、课上作业: P147练习 2题;作业2、课下作业:观察身边有哪些等边三角形,并利用本节所学知识进行验证。1432等边三角形( 1)板书定义:板演:设性质:计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八年级下 ( 人教版 ) §18.1 勾股定理应用之一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考、练习,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灵活应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

37、有关计算,深入对勾股定理的理用。解。内容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 以达到掌握八年级下(人 教 讲练结合知识的目的。版) §18.1 勾股定理的应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用之一定理的美。课前复习师: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生: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师: 这个定理为什么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呢?生: 斜边是最长边,肯定是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否则不正确的。师:是这样的。在RtABC 中, C 90°,有: AC 2+BC 2AB 2,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看看这

38、个定理的应用。新课过程分析:师: 上面的探究,先请大家思考如何做?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师:看到这个题让我们想起古代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拿一根杆子进城,横着拿,不能进,竖着拿,也不能进,干脆将其折断,才解决了问题,相信同学们不会这样做。(我略带夸张的比划、语气,学生笑声一片,有知道这个故事的,抢在我的前面说,学生欣欣然, 我观察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这也正是我所希望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师: 这里木板横着不能进,竖着不能进,只能试试将木板斜着顺进去。师: 应该比较什么?李冬: 这是一块薄木板,比较AC 的长度,是否大于2.2就可以了。师: 李冬说的

39、是正确的。请大家算出来,可以使用计算器。解: 在 RtABC 中,由题意有:AC 2.236AC 大于木板的宽薄木板能从门框通过。学生进行练习:1、在 Rt ABC 中, AB c, BC a, AC b, B=90 .已知 a=5, b=12,求 c;已知 a=20, c=29,求 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222a +b c,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 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师: 对第二问有什么想法?生: 分情况进行讨论。师: 具体说说分几种情况讨论?生: 3cm 和 4cm 分别是直角边;4cm 是斜边, 3cm 是

40、直角边。师: 呵呵,你们漏了一种情况,还有3cm 是斜边, 4cm 是直角边的这种情况。众生 (顿感机会难得,能有一次战胜老师的机会哪能放过):啊!斜边应该大于直角边的。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师: 你们是对的,请把这题计算出来。(学生情绪高涨,为自己的胜利而高兴)(这样处理对有的学生来说,印象深刻,让每一个地方都明白无误)解: 当 6cm 和8cm 分别为两直角边时;斜边 10周长为: 6+8+10 24cm当 6cm 为一直角边,8cm 是斜边时,另一直角边 2周长为: 6+8+2 14+2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师: 如图,看上面的探究2。分析:师: 请大家思考,该如何去做?陈晓玲: 运用勾

41、股定理,已知AB 、BO ,算出 AO 的长度,又 A 点下滑了 0.4米,再算出 OC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D 的长度即可,最后算出BD 的长度就能知道了。师: 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请大家写出过程。有生言: 是 0.4米。师: 猜是 0.4米,就是想当然了,算出来看看,是不是与你的猜测一样。(周飞洋在黑板上来做)解: 由题意有: O 90°,在 RtABO 中AO 2.4(米)又下滑了 0.4米OC2.0米在 RtODC 中 OD=1.5(米)外移 BD 0.8米答: 梯足将外移 0.8米。师: 这与有的同学猜测的答案一样吗?生: 不一样。师: 做题应该是老老实实,不应该

42、想当然的。例 3 再来看一道古代名题:这是一道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距今约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记录的一道古代趣题:原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师: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葭 ”如何读?并请解释是什么意思?黄尚剑: 葭( ji ),是芦苇的意思。师: 这是正确的。师: 谁来翻译?清软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部吴智勇: 现在有一个正方形的池子,一株芦苇长在水中央,露出水面的部分为一尺,拉芦苇到岸边,刚好与搭在岸上师:听了吴智勇的翻译,我觉得“适与岸齐 ”翻译得不达意,应该理解为芦苇与水面与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宋婷等: 老师,我也认为是刚好到岸边,“齐 ”就是这个意思的。师:这是字表面的意思,古人的精炼给我们今天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果照同学们的翻译,这题就无解了, 这理的理解应该是芦苇与水面同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而且还要求不左偏右倒。(与学生进行争论,能够让师生双方对这个问题都有更深刻的印象,我是欢迎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师: 正方形的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