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疟疾流行概况_第1页
中国疟疾流行概况_第2页
中国疟疾流行概况_第3页
中国疟疾流行概况_第4页
中国疟疾流行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疟疾流行现状综述 丁雪08级针本二班 学号:2008130160提要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复发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02 个国家或地区流行传播,全球约二分之一人口受威胁,估计全世界疟 疾年发病数约1.2亿,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 疟疾。本文对我国的疟疾概况进行综述。关键词疟疾;中国;调查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有超过41%的人 口生活在疟疾疫区,20多亿人面临被感染的威胁。每年有 3-6亿人 感染,其中200-300万人呗夺走了生命。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 全球疟疾年死亡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1、我国疟疾病流行的基本现况1.1 疟疾的的传播 疟疾是以蚊为媒

2、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 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当 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 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 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他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 一个健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 人。1.2 我国疟疾的流行趋势及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疟疾病的呈下降的流行趋势1。近年我国大量调查资料区过去对照表明:疟疾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就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人 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在生活方式及生

3、活习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减少了感染的机会,但是由于个别地区缺乏预防基本知识, 健康教育环 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疟疾的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经济因素 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使流行程度加重,使得疟疾的防治在我国仍 为重要。1.3 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疟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 素问中即有疟 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 规律上分为 臼作二 间日作”与三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疟疾仍然 在各地猖狂流行,全国每年发病人数估计超过 3千万,病死率约达 1%。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 法,在全国开

4、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1。全国共抽样726个县, 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全国共调查 1477742人,疟疾感染率为 10.315%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 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 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 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必须指出的是,广大人民健康仍然受到疟疾的威胁,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 米广大

5、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 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 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 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 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 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c低于16c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 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 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非 短期内可以控制的。1.

6、4疟疾的在我国地区的流行与特点间日疟在我国流行最广,其次是恶性疟,三日疟极少见(1996年全国仅发现2例),卵形疟 仅发现数例,近年偶见由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我国40年代末,疟疾年发病人数为3000万,逐渐减少至目前的3.1万。1970年发病人 数为2411万,1990年减少至11.7万,1992年发病人数为7.4万。1995 年发病人数为4.97万2。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是 70年 代我国中部疟疾发病较高的省份,1981年发病人数为263.7万,1992 年为1.57万。1992年全国无疟疾报道或发病率在 1%。以下的计2612 个县。1995年全国已有1200县(市、区)达到了部颁

7、的基本消灭疟疾 标准3。1996年又有7个省(区)30个县基本消灭疟疾,至今全国 已有1237个县(包括新划分的7个县)达到了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 准4。疟疾流行区范围逐渐缩小,流行程度降低,发病率和发病人 数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1995年恶性疟流行区,只限于海南、云南 省的56个县。80年代有恶性疟流行的江苏、河南、安徽 3省巩固了 恶性疟防治成果,已连续 5年无恶性疟传播3。1996年全国有12 个省(市、区)72个县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病例4,值得注意。1996年我国中部地区,以湖北省发病率最高,疫情报告发 病率为7.167/10万,其次是安徽(3.502/10万)和河南(2.926/10万

8、),江 苏相对较低(0.366/10万),山东省仅报道9个疟疾病例22。卫生部 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1998脂出,海南和云南二省是我国当前流行最 严重的疟区,其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 46%。云南省87%的病例 分布在边境26个县和长江流域的10个县;海南省90%以上病例分布 在西南部的山麓区,其主要传播媒界分别是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近几年恶性疟流行也局限于这二省4。1 . 5寄生虫感染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疟疾是虫媒传染病,其地理分布基本上与传播媒介按蚊分布一致。但是,一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在不同流行地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个地区的 一种虫媒病,其传播媒介可能只有一种,也可能有数种。如有

9、数种时, 其中有主要媒介和次要媒介。现已查明单纯间日疟流行于北纬33°地区。北纬25°33°地区为非稳定性中、低疟区,以间日疟为主,恶性始存在,偶见三日疟。北纬 250以南地区属高疟区,其中山区为高疟区,平原为中、低疟区,恶性疟较多见,间日疟次之。止匕外,还有天然无疟区,包括西北和华北的荒漠干旱地区, 西南的高寒地区和华北 的山区。2、疟疾的传播与临床表现2.1 疟疾的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梢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 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

10、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 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 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 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2.2 疟疾的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 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 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 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 器也可传播疟疾。

11、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2.3 疟疾的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C),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始30天。 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 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 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2.4 疟疾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肿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 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 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

12、流行 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3、疟疾的治疗与预防3. 1间日疟、三日疟的治疗氯唾1.2-1.5g (基质)3日分服(第一日0.6g,第2、3 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唾90180mg (基质)4-8日分服(每 日 22.5mg )。3.2恶性疟治疗3.2.1 对氯唾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1) 青蒿琥酯片600mg 5日分服(第一日100mg 2次,第25日每日各100mg ,加波氯唾45mg (基质)2日分服;3.2.2 蒿甲醍片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g 2次,第 2-5日每日各100mg),加伯氯唾45mg (基质)2日分服;(3

13、) 青蒿素480 640mg 57日分服(第1日80mg 2次,第25 日活2-7日每日各80mg),加伯氯唾45mg (基质)2日分服;(4) 咯蔡咤1.2g (基质)3日分服(第1日0,3g 2次,第2、3日各0.3g), 加伯氨唾45mg (基质)2日分服。4、疟疾的预防4.1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因此预防疟疾主要是针对蚊虫进行防制。蚊虫防制的目标主要是长柄媒介的蚊虫种 群。防制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4.2 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例如搞好环境卫生、通 过翻盆倒罐、用沙填平村庄周围的水池或水塘、移开可能积水的废弃 容器、清除沟渠边缘杂草使水的流

14、速加快等方法消灭蚊子的孳生地 等。4.3 物理防制是利用各种机械、热、光、声、电等手段以捕杀、 隔离或者驱赶蚊虫的方法。人们在睡觉时挂蚊帐,就是一种物理防蚊 的方法。家里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防止蚊子进入室内,。4.4 化学防治事使用杀虫剂、驱避剂等化合物杀灭和驱赶蚊虫。积极参与卫生机构开展的活动,例如使用杀虫剂喷洒房子的内墙去杀 死蚊子、睡觉前使用杀虫剂喷洒房间;黄昏时用驱虫剂涂在皮肤上趋 避蚊子离开、烧蚊香熏蚊等。6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把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团结在一起开展 工作,做好卫生教育,才能彻底的消灭疟疾。参考文献1、余森海,许隆祺,蒋则孝等,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1.虫种的地区分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4): 241 2462、汤林华.21世纪的中国寄生虫病控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 18(2): 112113沈光金.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血吸虫作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