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_第1页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_第2页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_第3页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_第4页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舆情分析专报“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九月一日- 2 -目 录1、事件概述12、舆情概况13、公共舆论观点34.1网民观点34.2媒体评论44.3微信公众号观点54、舆情分析65、他山之石7“清华老师被骗千万”事件专题分析1、事件概述8月29日晚上11时许,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30日下午,记者了解到,确有一名清华大学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元,案件详细情况尚待相关部门进一步通报。“清华大学”、“老师”、“1760万”、“电信诈骗”这些极具关注度的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引起社会广

2、泛关注。2、舆情态势图1 舆情时间走势图(不包括微博、微信)在充分了解事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的方法提取相关关键词,再依托博约大数据中心进行关键词定位检索“清华老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时间范围设定为:2016年8月29日2016年9月1日上午10时,获得包括网络新闻、论坛网帖文章等共10635篇(不包括微信、微博)网络舆情数据,微信公众号文章共计1000篇,微博原创信息共计约337条。图2 新闻网站分布TOP 20截至9月1日上午10时,与“清华老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相关新闻报道约8629条,基本上是相互转载。媒体报道热度上看,截止目前,中国经济网、网易等报道热度最高。此事

3、曝光后,新华网、光明网、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均对事件做了转载报道。同时,在新浪微博中,话题#清华老师被骗1760万#、#清华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的阅读量高达7170万。图3 地域热议分布图从关注热度的地域分布上看,山东地区媒体和网友对该事件的关注热情最高,约25.3%的舆情数据来自北京;其次是北京,约13.8%的数据来源于此。另外,广东、江苏、吉林、湖北等地对此事件的关注热度也比较高。图4 高频词分布图3、公共舆论观点3.1网民观点3.1.1 收入过高,来源有问题quaker72:不是总资产1760!是被骗金额!现金懂么?算他年薪百万,也得不吃不喝15年!钱哪儿来的?钱来的太容易!心虚的才会

4、怕公检法!邱子益:相信刷屏的都是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老师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是清华老师都是这么有钱吗?请警方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同意的举手3.1.2 高端人才,收入正常heziyuanosu:大学教师创业是很常见的事,你是不是觉得读书人都不会赚大钱?而且他们自身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有学校的人脉资源,比白手起家的更容易成功。另外,北京一套房子五六百万,全家有个1700万很过分吗?漪只鱼豆腐 : 别一上来就揣测人家为什么这么有钱好么 ,清华,还是老师,最顶尖的大脑好么,人家不有钱你有钱?我不三啊Palina:为啥堂堂大中国的高端科技人才有一千万受到这么多人质疑?真是搞不懂这些

5、酸溜溜的人是咋想的!清华教授创造的价值那么大,有一千万存款很多么?拍戏的那些演员啥啥都不会,除了臭美就是卖萌,赚那么多钱咋没人骂?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都有问题吧!读书人,科技人才,寒窗苦读几十载,难道不应该有钱么!3.1.3 高学历被骗,智商捉急众泰集团首席指挥官:高收入,低智商!阿芙乐大炮:就这智商也配高薪?师资素质令人堪忧!3.1.4诈骗手段高明Nighthawks:标题混乱公众的视听。警方介入的是诈骗本身。诈骗手段之高连高校教授都没能幸免。此外,且不说北京动辄千万的房价,至于清华老师如何有1760万,跟任何人都没关系。巴塞罗那队:这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向钱看,这种风气的根源才是值得思考的被冒充

6、公检法诈骗,建议先查查这些3.1.5其他淑爱:在诈骗面前,老师学生平等哥是来看黄易的:身正不怕影子斜,这老师估计被骗子抓到了把柄3.2媒体评论3.2.1骗子手段高明,必须严查【中国青年报】无论被骗1000元还是被骗1000万元,谴责的矛头都应该对准恶贯满盈的电信诈骗,并且弄明白为何清华大学的教师也栽在骗子手里。此前,不少人指责因电信诈骗上当的人“愚蠢”,清华教师受骗的案例告诉人们,聪明人也可能被骗。骗子让人防不胜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被骗。【齐鲁网】要消除电信诈骗的生存土壤,却需要我们各行各业每一个人付出努力,电信落实实名制;银行完善账户管理,紧急止付;掌控信息的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房屋出租户不

7、容留各种违法嫌疑人等等,只要对电信诈骗实施持久的“人民战争”,不给电信诈骗留有任何作案空间和机会,就一定能够实现“天下无骗”。【长江时评】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诈骗案件仍在不断上演,但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定能还我们一个风清气正的生活环境,正如毛泽东主席曾说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3.2.2批判的价值次序不能颠倒【济南日报】不去关注严峻的电信诈骗现象,不去批判电信诈骗案件的始作俑者和运营商等相关不作为者,而去批评受害人所在群体的收入问题,或去打探案件受害人的收入来源,以满足有些人的猎奇心,这,是一种错误的批判的价值次序,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青

8、年网】因身份标签区别对待,不以财富多寡的“双重标准”来进行价值判断,才是一个成熟、理性社会应有的姿态。不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每一个诈骗受害者都需要得到公平地对待。3.2.3 网友出现舆论偏差,是为穷老师抱不平【中国网】清华的老师,十之八九能拥有这么大的财富,谁都没意见。它表明,中国的制度设计,已经能够让知识受到金钱的追捧。若此,老百姓鼓掌都来不及。但是这一次,网友表示不开心了。网友不开心,不是酸别人有钱,而是为很多有知识的大学老师还在做着穷人而心酸。3.2.4 改善收入差距需要高效率【深圳晚报】对徐玉玉们的不幸报以哀痛,更多出于兔死狐悲之感;而对该教师的质疑,更像跨越阶层的对立,他们本没有敌意

9、,可收入上的鸿沟却会生出一种莫名的仇富心理。大学老师的财产来源有无猫腻,无法贸然下定论,但大学教师的隐性收入问题,的确亟待有关方面加大规范和整饬力度。3.3微信公众号观点【liuyanpengyu】清华老师被骗,其不过是再一次证明了,电信诈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泛滥之势。而且预防诈骗,个人防范只是第一步,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公安部门的打击力度,电信等单位的防控能力,银行账户的管理力度,相关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集体失责或者失守,个人就算再警惕,再天才,明显也是无法独力抵御诈骗的。【shendaobang】关于这件事的五个经典评论:1、清华老师真有钱;2、清华老师也能被骗?3、这么傻的老师怎么

10、也能在清华;4、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5、骗子是北大毕业的吧!【yyfayan】防范花招百出的电信诈骗,除了加强防骗教育,提高我们的意识之外,最关键的是要保护每一个人的信息,不让诈骗分子掌握我们的真实信息。同时,要逐渐破除“官本位”思想,让人们不再惧怕政府部门,遇到事敢于和相信可以通过正规的法律渠道解决和维权。4、舆情分析从徐玉玉被骗离世,到清华大学教师被骗1760万元,电信诈骗似乎进入空前的“高峰期”,学校也成为“重灾区”。此前徐玉玉被骗离世,网友舆论呈现一片谴责声讨诈骗犯、同情当事人的声音,此次不同的是,清华老师被骗消息一出,大家的关注点似乎聚焦在了“清华大学老师”和“骗走了1760

11、万元”两点上。有不少网友表示,在中国顶尖学府的老师,都能上当受骗,真是高收入,低智商。其实不然,7月份,腾讯等互联网机构联合发布的2016年手机安全报告中的“手机安全高风险人群画像”显示,医生、老师等专业人员正是最易受骗的职业,占38%;相反,家庭主妇、暂无职业者以24.3%的占比垫后。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高知人群本身拥有更多财产。这里需强调的是,清华老师受骗的案例告诉我们,聪明人同样会被骗,不法分子无孔不入,任何人都不可掉以轻心,即便是名牌大学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同样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另外,被骗1760万的清华大学老师为啥这么有钱?、清华老师被骗1760万 大学老师能赚多少钱?、清华老师

12、被骗1760万 高校教师收入引关注等多篇文章目前仍活跃在舆论场。那么被骗清华教师的钱究竟从何而来?根据报道,被骗老师今年53岁,住在北京蓝旗营小区8号楼。一些清华师生称,“其实这是被害老师的卖房款,要不谁有那么多现钱?”“刚卖了房子,被骗子以手续不全涉嫌偷税及诈骗为借口行骗。”如果此说属实,就能解答该老师何以有那么多钱。北京房价高,被骗老师所住的蓝旗营小区房价尤高,一套房子数百万、上千万都有。现在回到正题上来,要思考的是,骗子是如何得知该老师要卖房子的消息?又是如何得逞的?如今精准诈骗,有没有帮凶?足可见,骗子对受害人的近期动态了如指掌,这绝非偶然,甚至让人有理由怀疑,信息买卖已成为一条黑色产

13、业链。一件件诈骗悲剧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和维权观念。开学季,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在收到任何陌生短信、电话以及涉及财产的信息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同时,有关部门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击电信诈骗,除了增强严惩的决心,更要拿出治乱的底气。只有彻查电信诈骗骗局,斩断这一黑色产业链,做足信息安全的加法,才能避免今后有更多类似悲剧的发生。5、他山之石5.1美国:建立“拒绝来电名单”网站美国在其境内的电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了一个名为“拒绝来电名单”的注册网站,让民众免费上网注册自己的家庭电话或手机。注册成功后,除了慈善机构、政治团体或电话调查者之外,任何人向这些号码

14、进行电话推销都被视为非法行为。5.2德国:银行帮忙追回被骗钱款德国的电信诈骗犯很少在国内下手,因为忌惮德国完备的个人信用网络。在德国,个人在银行开户时不仅要实名登记,还要接受严格的身份检验,身份证、家庭固定电话、工作单位等都要进行存档备案。开户者还要和银行签订“信用合同”。此外,用户在签订手机、网络等合同时,也要实名登记,并签订“信用合同”。银行、电信、网络、租房等公司会定期将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向德国信用信息处理机构Schufa报告。这样,一旦发生电信诈骗,银行可以轻松通过Schufa系统查出相关信息,帮用户把钱追回来。5.3澳大利亚:可免费申请“电话号码保护”澳大利亚电话诈骗方式主要是提供免费旅游、谎称“中大奖”“政府退税”等,其中针对移民的电信诈骗也比较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