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药学专业_第1页
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药学专业_第2页
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药学专业_第3页
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药学专业_第4页
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药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草摘要:甘草的别称较多,有国老、美草、蜜草、甜草等。明代李时珍说:“甘草协和群药,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经。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偏温,能散表寒,补中益气。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同热药用之可解热,同寒药用之可除寒,补而不峻,泻而不速。其趋向可内可外,可上可下,有升降浮沉之势,堪称药中之良相。在中医界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可见甘草应用之广。关键词:甘草;本草;药膳一、甘草用处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是远古“饥饿时代”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在远古时候,人们最常

2、见的病是“中毒”。治中毒什么药最好,甘草。孙思邈说:“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验如反掌。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予每试之不效,加入甘草为甘豆汤,其验乃奇也。”也就是说,甘草入药,最早是用来解毒的。  后来,人们发现甘草不仅能解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还能治人体自身产生的火毒,如伤寒论以甘草汤治咽喉肿痛,河南名医蔡福养的经验是:“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咽痛,张仲景多用甘草。因此,咽痛是甘草所主治之证。这种咽喉的疼痛感,多伴有干燥感、热灼感,局部多充血、红肿。凡见此证,均可大量用之。”此外,金匮寿世保元上用它治肺痈,疡医大全上用它治胃痈

3、,圣济总录上用它治乳痈,都是利用甘草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临床上也一再证实了甘草的这一功效,有报道其可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慢性活动性乙肝等。  中药治病,从某种角度说,毒性就是药性,没有毒也治不了病,所以在治病的同时,也常常带来了一定不良反应,这是使人很烦恼的事,后来发现加入一味甘草,副反应没了,疗效也不减,人们把甘草的这种功能就叫作“调和百药”。这种调和百药,实际上还是甘草解药毒的作用。最终就形成了几乎每个中医处方最后一个药都是甘草。 二、甘草方子分类  甘草在一张处方中,往往是最后一味,最后一味都是佐使药,那么,甘草为“君”的方子还有吗?当然

4、有,只要学过中医的人,一般都会想到“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在伤寒论中可治心动悸,脉结代,多少年来,后世不少医家都验证了它的疗效,而且在现代中医临床久用不衰,正如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先生说:“我院内科94岁高龄的许公岩老大夫,治心律失常的脉结代,常用炙甘草30克,病人服35剂可获惊人的满意疗效。”  炙甘草汤目前已几乎成了治此种心脏病的特效药,特效药就是治病药。由此就涉及到“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的问题。现在的中医教材中强调“辨证论治”太过了,给学生的印象是中医就是“辨证”,西医才讲“辨病”。错了,中医怎么就不辨病呢?金匮上讲的就多是“病”,“青蒿素”靠的是“辨证施治”发明的吗

5、?肘后方上治疟只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也是治“病”吗。甘草为“君”的方子,其实都可以看成是辨病施治。比如上面说的甘草汤治咽喉肿痛,甘草也是君药,也是治病。此外,还有脏躁用甘麦大枣汤,止痛用芍药甘草汤,咳嗽用复方甘草片等等,都是类似情况。据有的专家挖掘,甘草还可辨病施治治疗呕吐、便血、肺痈、胃痈、羸瘦等,这方面的工作,有待在辨病施治的思路下,深入研究。蔡福养老先生说:“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唐代的著名方书外台秘要就记载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证类本草记载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小儿羸瘦。所以,久病迁延,体质羸瘦者,可以看作是使

6、用甘草的另一个客观指征。以羸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阴虚久咳、肾阴虚鼻藁、糖尿病伴有声带松弛者等,可大量使用甘草。”真可谓是真知灼见,甘草能治疗哪些“病”,有待于整理。 3、 辨证施治用“甘草”的指征在讨论完上述二个问题以后,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甘草被公认为“补气药”,当然就是补中益气了。集中体现在两个方子,一个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注意是“四”君子,甘草在此可不是佐使药,而是与另三味药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也不叫“四君子汤”了,使用的指征是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另一个是补中益气汤,临床指征是脾虚日久,中气下陷,表现为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甘草在其中也不是

7、佐使药,而是重要成分,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原方顺序即可明白,“补中益气汤:黄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白术各三分。上件粉碎,都作一服。”伤寒论中很多处方名都是以药名浓缩而成,其中有12首的方名中是有甘草的,如麻杏甘石汤,在这些处方中,甘草也不是简单的佐使药。  由此引申出对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的看法,组成一个方剂,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为地把它们分成君、臣、佐、使,不过是为了比较方便地解释方理罢了,是一种主观行为,所以就有同一处方,不同医家有不同的君臣佐使现象。 四、甘草的生、熟  中药要炮制,是中药的特色。

8、对于甘草来说,生、熟也大有区别。解毒、清热,要用生甘草,用量要大。辨证论治用甘草,要用炙甘草,用量根据情况决定。“调和百药”用甘草,也是用炙甘草,用量要少。有意思的是,有时一个处方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同用。方和谦老先生就爱这样用。“方师于方中常常生、炙甘草合用,并讲到生者清热解毒,炙者补中并能泻阴中伏火,在一些虚热夹杂之证应生、炙甘草合用。如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长期咳嗽;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等里虚有热者,生、炙甘草合用,疗效甚佳。”也可说是名医独特经验之谈。李乾构先生的经验是:“用甘草止痛,剂量宜大,可用610克;取甘草调和药味,剂量宜小,用35克;用甘草补虚宜选用炙甘草;用甘草

9、清热解毒宜用生甘草;大便稀溏不宜用炙甘草;舌苔黄厚腻应选用生甘草。 ”也可谓是一家之言。  现在临床上,处方中开“甘草”,药房一定付的是“炙甘草”。医生要想用生甘草,必须写“生甘草”。反映了中医的一个倾向,“入药必炙”,可能过了。读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可见民国时这种倾向已很严重,所以张氏反复强调,生石膏清热一定要用生石膏,如用熟石膏,不但不能清热,而且如用毒药。山药也一定要用生山药,代赭石要用生代赭石,龙骨、牡蛎也一定要用生的。由此想到,甘草入药“调和百药”,是否也应该用生甘草呢?因为这里用甘草是为了解药毒,解毒当然应是生甘草了。医界有一种用炙甘草“缓和药性

10、”之说,五、甘草有禁忌  (1)对甘草过敏。 何任先生“曾治一妇人,见方中有甘草,辄曰我过敏!我过敏!据告,如服甘草,浑身不舒,头昏脑胀。可见虽为极个别之例子,然亦不可不知。”  (2)中药十八反。根据中医的传统,有“十八反”之说,其中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就是说甘草不能与这四味药同用,如果同用,可能出现副反应或毒性。但也有不同主张者,李时珍就是一位,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甘草与藻、戟、遂、芫四物相反,而胡洽居士治痰澼,以十枣汤加甘草、大黄,乃是痰在膈上,欲令通泄,以拔去病根也。东垣李杲治项下结核,消肿溃坚汤加海藻。丹溪朱震亨治痨瘵,莲子

11、饮用芫花。二方俱有甘草,皆本胡居士之意也。故陶弘景言古方亦有相恶、相反者,乃不为害。非妙达精微者,不知此理。”李时珍是说得很有道理,但为了不若“官司”,还是绕开点为好。  (3)“中满忌甘草”。就是说,临床上遇到脘腹胀满者,不能用甘草。太简单化了。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专治“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方中甘草用量独重,显然为“君药”,张仲景就是用甘草治脘腹胀满,“中满忌甘草”之说不攻自破。本草备要说:“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关键还是要辨好证,再论用药。  (4)甘草不可久用。因为它毕竟是药,而不是食物。医生们的经验,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应引起重视。还是吴鞠通说得好,要警惕使用甘草的两个错误:“今人则一概率用之,不问何方,必加甘草,以为能和百药,此动必用甘草之误也。至于当用甘草之方,如炙甘草汤之类,以之为君也。参考文献1张志斌,郑金生.本草纲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