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_第1页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_第2页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_第3页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_第4页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 一、知识积累(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怫然()休鋟()陇亩() 猖蹶()()舴艋()()社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等死,死国可乎()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鋟降于天()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分) (1)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 (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分) (1)遗是

2、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2)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樯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 (1)破阵子中表明愿望的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

3、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 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文中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5),弓如霹雳弦惊。 (6)过尽千帆皆不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是。(2分)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崩殂(死。皇

4、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亡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5、失义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的用意是()(2分)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二)(16分) 亮躬耕陇亩,好

6、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2分) 躬:每: 惟:诣: 2补出省略的词语。(2分) (1)时先主屯()新野(

7、2)君与()俱来 3。填空。(2分) (1)三个臭皮匠,顶个。 (2)徐庶进曹营,。 (3)"卧龙'指,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4简答。(2分) (1)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个的人。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6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三个成 语:、。(2

8、分) (三)害群之马(15分) 黄帝将见大(ta)隗(wi)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解释】 见:拜访。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涂:同"途'。即路。若:你。

9、然:是的。表应答。所存:所在的地方。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非徒:不但,不只。为天下:治理天下。辞:谢绝。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2)问涂焉()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4)黄帝再拜稽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分)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2分)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

10、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2分)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3分) 三、表达交流(30分)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它影响我一辈子,那就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作品吧。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激起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围绕&quo

11、t;文学的启迪'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3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略2略 3(1)而且压抑(2)失败凶猛而放肆(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 5b6c7略 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2c3d4b5a6b7d (二)l_亲身、亲自常只拜访 2(1)于(2)之 3(1)诸葛亮(2)一言不发(3)诸葛亮庞统 4(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2)虽遭挫折但却雄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5略 6三顾茅庐乐不思蜀大意

12、失荆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1(1)拜见(2)同"途'。(3)罢了(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三、略 0022005年9月22日22:43:20 维度a(60) 一、通假字(241)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音,义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音,义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通,音,义 (4)将军身被坚执锐

13、,伐无道:通,音,义 (5)欲信大义于天下:通,音,义 (6)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通,音,义 二、文学常识(361) (一)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二)词,是兴起的一种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后来才称为"词',又称"'"'等。 (三)温庭筠,原名,字。晚唐太原祁人。是派的重要作家。 (四)武陵春选自,(朝代)女词人。 号,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五)范仲淹(980-1052),字,(朝代)、。苏州吴县人。范仲

14、淹在、等文体创作上均有名篇传世。 (六)苏轼,(朝代)、。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大家之一',与父,弟合称"'。 (七)辛弃疾(1140-1207),字,号,著有,存词600多首。强烈的思想和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维度b(30) 下面两段文章,一段选自课内,一段选自课外。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完成题目。(219) (一)(2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合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5、,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1) (1)先帝不以臣卑鄙以: (2)北定中原北: (3)故五月渡泸故: 2、第段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4) 3、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

16、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42)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4字),临危委重任和(5字)。(22)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1)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阵: (二)(9)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

17、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媒:介绍,夸耀。屣(x):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1)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延: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信: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索: 2、翻译下列句子。(4)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 维度c(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

18、定大事。若嗣(s)子可辅,辅之;如其子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胘(gng)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之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病笃:病重。谓:对说。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君可自取:您可以取而代之,即自己做皇帝。竭:用尽。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效:献出。敕:告诫,嘱咐。事:侍奉。 1、翻译句子。(2) "臣敢竭股胘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译文: 2、请用一个历来为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诸

19、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2) 。 3、我们学过的出师表文中最能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思想感情的一句是(3):。 4、出师表一文中有"深追先帝遗诏'句,请写出刘备给后主遗诏中的一句名言(3):,。 第六单元测试(100) 维度a(60) 一、通假字(241) (1)適;谪;zh;被罚流放或贬职 (2)唱;倡;chng;首发 (3)以;已;y;已经 (4)被;披;p;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5)信;伸;shn;伸张 (6)已;以;y;表示时间的界限 二、文学常识(361) (一)西汉;刘向;三十三 (二)唐五代;配合音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三)岐;飞卿;花间 (四)李清照集校

20、注;李清照;南宋;易安居士; (五)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诗;词 (六)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子瞻;东坡居士;唐宋八;苏洵;苏辙;三苏 (七)幼安;稼轩;稼轩词;爱国主义;战斗 维度b(30) 下面两段文章,一段选自课内,一段选自课外。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完成题目。(219) (一)(21) 1、(1)因为;(2)向北;(3)所以(31)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 3、北定中原,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42) 4、三顾草庐;出师兴汉室(22) 5、略(21) (二)(9) 1、(1)请,邀请;(2)相信;(3)取,拿来(31) 2、

21、我干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4) 3、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驼背的人,被这样的庸医治好了背,却没了命,得不偿失。(2) 维度c(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1、译文:我一定尽一个辅臣应尽的力量,忠贞不二,一直到死。(2)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3、报先帝,忠陛下。(3)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 一积累与运用(6分) 用原文句子填空或根据要求填空。(分) ()过尽千

22、帆皆不是,。 (),沙场秋点兵。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陈涉世家选自朝历史学家的巨著,它记载了秦朝末年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唐雎是战国时期"'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西汉末年根据史料进行整理,按国家次序,编订出一部国别体史书。 ()武陵春是南宋派女词人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辛弃疾是南宋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破阵子一词中,表现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 解释下面各组多义字(5分) (1)以a祭以尉首。徒以有先生也 (2)于。使唐雎

23、使于秦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然a秦王怫然怒。虽然,受地于先王 (4)徒a亦免冠徒跣b。徒以有先生也 (5)故a扶苏以数谏故b。故不错意也 3诗歌赏析(6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分) 长烟落日孤城闭 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

24、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北国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分) 诗句: 理解分析: 三阅读下面课内、外文段,回答问题(34分) ()陈涉世家(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25、;"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26、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 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 2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分) 选出句式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乃丹书帛曰"

27、陈胜王'b。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书非借不能读也d。陈胜者阳城人也。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分) a。宜多应者功宜为王b。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卜者知其指意d之次所旁丛祠中皆次当行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2分) (1)度已失期()(2)等死,死国可乎() (3)为天下唱()(4)陈胜王() 翻译下面句子(3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

28、胜 译: (二)唐雎不辱使命(15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29、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 (1)通,意为(2)通,意为 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请广于君()()秦王谓唐雎曰() ()天下缟素()()长跪而谢之曰() 下面各句

30、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布衣之怒b。天子之怒c。庸夫之怒d。专诸之刺王僚 翻译下面句子(3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译: "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答: 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分) 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

31、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三)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4分,每题1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