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 -6( 总分: 5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 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50,分数: 50.00)1. 较适合采用牛角钳拔除的患牙是A. 上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二磨牙C. 上颌第一前磨牙 D 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因下颌第一磨牙一般为近、远中两个根,牛角钳正好可置于两根分叉间2. 对判断深部感染有帮助的检查手段不包括A. MRI B.穿刺 C . B超D. CT E.放射性核素扫描(分数: 1.00 )A.

2、B.C.D.E. V解析:3. 拔牙手术中并发症不包括A. 软组织损伤B .骨组织损伤C. 邻牙损伤D .神经损伤E. 干槽症(分数: 1.00 )A.B.C.D.E. V解析:解析干槽症一般发生在拔牙后23天,属于拔牙后并发症4. 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病情变化的基本方法是A. 生化十项B. 外周血白细胞检测C. 小便常规D .血红蛋白检测E. 大便常规(分数: 1.00 )A.B. VC.D.E.解析:5. 对于拔牙后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A. 拔牙后2小时可以进食B. 食物不宜过热,以免引起创口出血C. 拔牙后不宜用舌舔创口,更不宜反复吮吸,以保护凝结的血凝块D. 为清洁口腔,避免拔牙后创口

3、感染,术后应给予漱口水或清水经常含漱E. 为减轻组织水肿,对于创伤较大的阻生牙拔除后,应及时给予局部冰敷(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术后当曰漱口不利于保护血凝块,容易引起拔牙创出血。6. 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的间隙感染是A. 眶下间隙感染B 颞间隙感染C. 颞下间隙感染 D 口底多间隙感染E.咬肌间隙感染(分数: 1.00 )A.B.C.D. VE.解析:7. X 线检查有助于诊断A. 颌骨骨髓炎B 牙髓炎C. 颊间隙感染D 下颌下间隙感染E.舌下腺囊肿分数: 1.00 )A. VB.C.D.E.解析:8. 有关“路德维希咽峡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全身反应加重

4、 B 局部反应加重C.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D. 累及口底多个间隙E. 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分数: 1.00 )A.B.C. VD.E.解析:9. 放射性颌骨坏死的病理生成机制是A. 放射线损伤骨细胞B. 口腔卫生不佳C 病灶牙D. 拔牙E .外伤(分数: 1.00 )A. VB.C.D.E.解析:10.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最常见途径是A. 牙源性B .腺源性C. 外伤性D .血源性E. 医源性(分数: 1.00 )A. VB.C.D.E.解析:11. 首选口内途径切开引流的间隙感染是A. 咽旁间隙感染B 颞下间隙感染C. 下颌下间隙感染D 颏下间隙感染E. 口底多间隙感染(分数: 1.0

5、0 )A. VB.C.D.E.解析:12. 冠周炎最常见于A. 下颌第三磨牙 B 上颌第三磨牙C. 上颌磨牙D .下颌磨牙E.上颌尖牙(分数: 1.00 )A. VB.C.D.E.解析:13. 采用自体骨移植进行牙槽嵴增高,术后进行义齿修复的合适时间是A. 术后4个月以上B .术后23个月C. 术后1个月D .术后2周E.术后1周(分数: 1.00 )A.B. VC.D.E.解析:14. 下列情况下,可以拔牙的是A. 月经期,拔下颌阻生第三磨牙B. 上颌窦癌,拔左下颌第二磨牙C. 急性白血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75g/LE. 血友病,血浆因子別浓度为正常值的25%(分数: 1.00

6、)A.B. VC.D.E.解析: 解析 虽然是恶性肿瘤患者,但患牙并不在恶性肿瘤侵犯区域。15. 干槽症的发生多见与下颌后牙拔除术后,其发生率依次为A. 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B.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磨牙C.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D.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E.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分数: 1.00 )A.B.C. VD.E.解析:16. 面部“危险三角”是指A. 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B. 鼻底至两侧口角区域C. 双侧睑裂至鼻底D. 双侧睑裂至颏点E. 双侧口角至颏点(分数: 1.00 )A. VB.

7、C.D.E.解析:17. 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 挤压排脓B 面部清洁C. 切开排脓D 抗生素治疗E.加强营养(分数: 1.00 )A. VB.C.D.E.解析:18. 实施自体牙移植的适当年龄范围是A. 6 岁以内 B . 12 岁以内C. 1214岁D . 18岁以内E25 岁以内(分数: 1.00 )A.B.C.D. VE.解析:19. 冷脓肿是指下列哪项的表现A. 会葡菌性淋巴结炎B. 链球菌性淋巴结炎C. 厌氧菌性淋巴结炎D. 放线菌性淋巴结炎E. 结核性淋巴结炎(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0. 下列情况中,应考虑拔除的第三磨牙是A. 有足够

8、的萌出空间,X线检查位置正常者B. 正位未萌出,有对颌牙,但第三磨牙表面仍覆盖有牙龈者C. 邻牙不能保留,第三磨牙前倾角度约30。者D. 完全骨埋伏,与邻牙牙周不相通,X线检查冠周见低密度影者E. 第三磨牙龋坏,牙冠破坏不严重,有对颌牙(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冠周发现低密度影像应考虑含牙囊肿的存在,因此应予拔除21. 实施舌系带矫正术的合适年龄是A. 出生6个月B . 1岁以内C. 12岁,婴幼儿学说话前D. 2岁后,婴幼儿学会说话后E5 岁后(分数: 1.00 )A.B.C. VD.E.解析:22. 感染是下列哪项在宿主体内繁殖或侵袭而导致的疾病A. 各种

9、生物因子 B .细菌C. 微生物D .病毒E. 衣原体(分数: 1.00 )A. VB.C.D.E.解析:23. 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错误的切开翻瓣术切口是A. 牙齿未完全萌出,远中切口的部位应在下颌支外斜线的舌侧B. 牙齿未完全萌出,远中切口的部位应在下颌支外斜线的颊侧C. 颊侧切口应从远中切口的近中末端向下,并与之呈45°角D. 远中切口不可过分偏向舌侧,以免损伤舌神经E. 颊侧切口不宜超过前庭沟底,以免引起术后颊侧肿胀(分数: 1.00 )A.B. VC.D.E.解析:24. 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不包括A. 预防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破坏B. 避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发生

10、龋坏C. 反复发生冠周炎的第三磨牙D. 压迫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造成牙根吸收的第三磨牙E. 骨内埋伏,与邻牙牙周不相通,尚未压迫神经的第三磨牙(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5. 拔牙时最容易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是A. 下颌第一磨牙B. 下颌第二磨牙C. 近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D. 低位或埋伏阻生、且牙根靠近下颌管的第三磨牙E. 远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分数: 1.00 )A.B.C.D. VE.解析:26. 拔牙可能损伤相关区域的神经分支,下述正确的是A. 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可能损伤的神经包括舌神经或下牙槽神经B. 拔除上颌切牙腭侧埋伏多生牙,可能损伤的神经主要

11、是腭大神经C. 拔除下颌前磨牙区埋伏阻生牙,可能损伤舌神经D. 拔除埋伏的下颌尖牙,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E.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若牙根较长,则可能损伤颏神经(分数: 1.00 )A. VB.C.D.E.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颌面部神经走向的了解,上颌中切牙的腭侧的神经是鼻腭神经;舌神经仅在 下颌磨牙区距离下颌骨体舌侧较近,越向前越远离下颌骨;下牙槽神经在下领第一、二前磨牙间出颏孔后 才称颏神经,而下颌尖牙区则无下牙槽神经行走。27. 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A. 半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B. 双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C. 半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及颏下间隙感染D. 半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E. 双

12、侧下颌下、舌下及颏下间隙感染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8. 颌面部骨折复位的顺序为A. 从下向上,从内向外B. 从下向上,从外向内C. 从上向下,从内向外D. 从上向下,从外向内E. 以上都不正确(分数: 1.00 )A.B. VC.D.E.解析: 解析 下颌骨骨质较厚,强度大,发生粉碎性骨折的几率较上颌骨小。29. 脓肿切开术的适应证有A. 局部红肿B 发热C.局部疼痛D 张口受限E. 波动感(分数: 1.00 )A.B.C.D.E. V解析:30. 不适合进行牙再植术的是A. 外伤脱位,仍位于口腔内的牙B. 扭转牙,不愿正畸治疗但要求矫正位置者C. 错误拔除的健康

13、牙D. 外伤脱位,离体6小时,牙体清洁干燥E. 外伤脱位,离体半小时,有尘土污染,保存于牛奶者(分数: 1.00 )A.B.C.D. VE.6 小时组织失解析: 解析 一般离体半小时内再植预后较好,离体 6小时,尽管牙体清洁,但干燥状态下 去活性,再植预后不良。31. 拔除残根时,最容易进入上颌窦的是A.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B.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牙根C. 上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颊根D. 上颌第一磨牙的腭侧根E. 上颌第二磨牙的腭侧根(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上颌第一磨牙的腭侧根和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颊根与上颌窦最近,也最容易进入上颌窦32. 脓肿的细菌培养价值不包

14、括A. 细菌种类B 药敏试验C. 指导临床用药 D 确诊菌血症E.有助于诊断(分数: 1.00 )A.B.C.D. VE.解析:33. “硫磺颗粒”常见于A. 颌面部放射性骨髓炎B. 颌面部疖痈C 颌面骨结核D. 颌面部放线菌病E. 颌面部梅毒分数: 1.00 )A.B.C.D. VE.解析:34. 眶下间隙感染的病因不包括A. 上颌尖牙根尖炎B. 上颌切牙根尖炎C. 上颌骨骨髓炎 D .上唇疖痈E.化脓性中耳炎分数: 1.00 )A.B.C.D.E. V解析:35. 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 革兰氏阳性菌 B .革兰氏阴性菌C. 需氧菌D 厌氧菌E. 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分数:

15、 1.00 )A.B.C.D.E. V解析:36. 干槽症通常发生在A. 拔牙后1天B 拔牙后23天C.拔牙后45天D .拔牙后5 6天E. 拔牙后1周(分数: 1.00 )A.B. VC.D.E.解析:37. 面部疖、痈的治疗严禁A. 挑刺挤压B 局部清洁C.全身应用抗生素D .药物试验E.高渗盐水湿敷(分数: 1.00 )A. VB.C.D.E.解析:38. 拔牙时口腔与上颌窦相通,穿通孔径大于多少时,必须采用邻近黏骨膜瓣进行关闭A. 大于 4mm B 大于 5mmC.大于7mm D大于1cmE.大于 1.2cm(分数: 1.00 )A.B.C. VD.E.解析:39. 拔牙的禁忌证是A.

16、 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B.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为170mmHg/90mmHg90g/L ,血细胞比容为 34%C.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8mmol/LD.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白细胞总数少于2X109/LE. 孕妇,怀孕第5个月(分数: 1.00 )A.B.C.D. VE.解析:40. 拔牙损伤舌神经的临床症状是A. 舌运动障碍,伸舌偏损伤侧B. 舌运动障碍,伸舌偏对侧C. 拔牙侧舌尖麻木D. 拔牙对侧舌尖麻木E. 舌尖两侧均感麻木(分数: 1.00 )A.B.C. VD.E.解析: 解析 舌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同侧舌的感觉,损伤表现为同侧舌尖区麻木41. 哈钦森三征指的是A. 角膜混浊、耳聋、

17、哈钦森牙B. 硬腭穿孔、耳聋、哈钦森牙C. 软腭穿孔、耳聋、哈钦森牙D. 角膜混浊、硬腭穿孔、哈钦森牙E. 树胶样肿、耳聋、哈钦森牙分数: 1.00 )A. VB.C.D.E.解析:42. 对于根挺的使用,错误的操作是A. 当断根的断面为斜面时,根挺应从斜面较高的一侧插入B. 根挺用力时,其支点应在唇颊侧牙槽骨板,而不是邻牙C. 拔上颌断根时,根挺的插入方向应与根长轴平行D. 拔除断根时,根挺的用力方向应与牙根成30° 80°角E. 使用根挺时,旋转的频度要高,旋转的角度要小(分数: 1.00 )A.B. VC.D.E.解析: 解析 在拔除上下前牙时,因其唇颊侧牙槽骨板较薄

18、,不宜作为根挺的支点。43. 拔除上颌前牙过程中,错误的操作是A. 拔除上颌切牙时,因唇侧骨板较薄,向唇侧摇动的力量应较大B. 拔上颌中切牙时,可以使用较大的扭转力C. 拔除上颌侧切牙时,除唇颊侧摇动力外,还可以辅助适当的牵引力D. 拔除上颌侧切牙时,可以应用较大的扭转力E. 拔上颌尖牙时,因牙根较长,牙颈部骨质较厚,应反复摇动扩大牙槽窝,然后再加用旋转力向唇侧及下 方将其拔除(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因上颌侧切牙牙根倾远中,牵引方向应该向近中。44. 下颌骨骨折是拔牙的罕见并发症,若发生,一般多见于A.下颌尖牙B 下颌前磨牙C. 下颌第一磨牙 D 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分数: 1.00 )A.B.C.D.E. V解析:4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液特点是A. 脓液黏稠,乳白色B. 脓液稀薄,铁锈色C. 脓液黏稠,黄色D. 脓液黏稠,浅绿色E. 脓液黏稠,褐色分数: 1.00 )A.B.B. VD.E.解析:46. 面部疖、痈的主要致病菌是A.结核杆菌B 放线菌C. 厌氧菌D 衣原体E.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 1.00 )A.B.C.D.E. V解析:47. 对于拔牙后要求进行牙槽骨修整的患者,合适的手术时间是A.拔牙后1周B 拔牙后2周C. 拔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