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_第1页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_第2页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_第3页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_第4页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防洪防洪预案预案信息信息化化城市城市渍水渍水监测监测系统系统防汛防汛问责问责制度制度主要主要成绩成绩堤防堤防加固加固工程工程其他其他 城市防洪体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改造相结合主要成绩武汉市大力加强堤防建设:近几年,国家及地方共投入43.1亿元,对全市397公里的长江、汉江干堤进行全面整险加固,达到“长江流域规划”确定的超高1954年洪水位(29.73米)1.52米的标准,达到中心城区31.73米、远城区31.23米,等于“上了保险”。武汉全市堤防总长808公里,其中长江、汉江干堤420公里,其他连江支堤388公里,堤防成为城市防

2、洪安全的生命线。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1)堤防加固工程)堤防加固工程主要成绩(2)完善预案有备无患)完善预案有备无患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成绩武汉市城市防洪预案.武汉市防洪应急预案分蓄洪区运用预案大中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城市排渍应急预案(3)防汛问责制度健全)防汛问责制度健全武汉是全国最早实行防汛责任制的城市,也是最早实行行政首长防汛负责制的城市,在长期与洪水“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防汛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如汛前汛后检查、防汛值班、水文通讯、物资备料等均有严格的工作制度。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成绩(4)信息化提升防汛效率)信息化提升防汛

3、效率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成绩全市防汛指挥会商系统,实现了综合、高速的信息处理,连接市水务局数据中心,实现与各区局的远程会商,同时可实现与长江防总、湖北防总的视频会议;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满足了随机图像传输要求,可通过现场采集,将图像实时转回指挥中心,实现远程监视、远程指挥。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5)城市渍水监测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渍水监测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2013年,武汉市开始建设城市渍水监测系统,投入约300余万元,安装了10处在线监控仪。安装后,它将对该渍水点实时在线监控,及时反馈积水深度。2014年武汉市大力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新增37处在线监控仪,包括全市易渍水的

4、立交、港渠、涵洞、路段等,基本实现对全市目前53处易渍水点的全覆盖。主要成绩(6)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展现城市滨水特色,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岸岸滩滩堤堤防防江水江水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成绩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6)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结合整险加固,改造现有结合整险加固,改造现有防水墙,修建观景平台。防水墙,修建观景平台。 武汉江滩三级亲水平台一级亲水平台:20米高程,宽10米二级为观水平台:25米高程,宽30米至50米,三级高层观景台:28.

5、8米高程,宽10米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整治工程于1998年正式动工,实施抛石固脚护坡护岸,并修建驳岸墙及驳岸平台。龙王庙工程指挥部在南北两岸分别建造了大型观景平台。主要成绩1998年大水淹了龙王庙年大水淹了龙王庙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北岸驳岸平台绿化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北岸驳岸平台绿化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成绩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6)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整治江滩,为江城人民提供亲水性休憩空间整治江滩,为江城人民提供亲水性休憩空间u在防洪设施方面: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封闭了

6、5座,其余闸口高程也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取消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u在环境创新方面:武汉江滩不仅拥有大面积的立体绿化带,还为市民提供了具有滨江特色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主要成绩 休闲活动区 中心广场区 观光游览区 堤防观景带 游憩林阴带 滨江特色带江滩总体格局江滩总体格局“三区三带三区三带”整治江滩,为江城人民提供亲水性休憩空间整治江滩,为江城人民提供亲水性休憩空间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2.6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改造相结合主要成绩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

7、设概况 堤防薄弱 驳岸、防水墙老化地下管网设计标准低地面硬质化泵站建设的缺位施工影响湖泊面积减少,蓄洪功能减弱主要主要问题问题主要问题(1)堤防薄弱)堤防薄弱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河道两岸均为冲积层,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河道两岸均为冲积层,堤防基础为粉细砂层,较坚实的原状土少,许多堤段历堤防基础为粉细砂层,较坚实的原状土少,许多堤段历史上是在原湖泊洼地沉积的淤泥、粉砂或回填的工业废史上是在原湖泊洼地沉积的淤泥、粉砂或回填的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等基础上未作认真处理的情况下修建起来渣和建筑垃圾等基础上未作认真处理的情况下修建起来的。因此,基础软弱,透水性大,加上历史隐患,都是的。因此,

8、基础软弱,透水性大,加上历史隐患,都是导致险情不断发生,削弱堤防抗洪能力的根源。导致险情不断发生,削弱堤防抗洪能力的根源。堤身断面虽已达标,但大部分堤段迎水面的防浪台、堤身断面虽已达标,但大部分堤段迎水面的防浪台、背水的压浸台都未达到标准背水的压浸台都未达到标准,临堤脚的水塘比比皆是,临堤脚的水塘比比皆是,部分险段还不能做到晴雨通车。部分险段还不能做到晴雨通车。 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问题(2)驳岸、防水墙老化)驳岸、防水墙老化武汉三镇老城区堤防多为驳岸、防水墙两级结构,总长达24 km,下部驳岸修建年代久远,最早的建于五百多年以前,至今都已严重老化。这些驳岸墙本来基础就不牢,随着时间

9、的推移,上部荷载有增无减,墙身风化、剥蚀、开裂,自身稳定性逐年降低。这些老驳岸墙所处之地都是城区防洪的关键地段,一旦遭遇特大洪水,面临高水位的长时期浸泡,强风浪的猛烈冲击,很难保证其安全、稳定。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问题(3)管网设计标准低)管网设计标准低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部分城市排水现状城市一般地区排水标准重要地区排水标准武汉一年一遇一年一遇上海一年一遇三至五年一遇北京一至三年一遇十年一遇纽约十至十五年一遇东京五至十年一遇巴黎五年一遇主要问题(4)地面硬质化,)地面硬质化,90%的降水靠管网排走的降水靠管网排走随着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城市“硬底化

10、”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致一到下雨,雨水难以自排,90%要靠排水管网才能排走。数据显示,2010年武汉市城区面积161514平方公里,在市区核心区684平方公里内地面硬化率达90以上(山、水除外),核心区外930平方公里地面硬化率达70%。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主要问题(5)施工影响)施工影响2 武汉市防洪体系建设概况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尤以大型交通工程为主,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施工方为赶进度,往往忽略排水管网建设。不仅事前很少主动去了解,挖断后也不通报告知,直到水务人员巡查时才能发现,更多时候是下雨导致渍水,影响到居民生活时才能发现。除了野蛮施工,还有泥沙、渣土不经两级沉淀就直接排入下水道,临时排水管网口径小、雨水收集口不足,这些都加大了下水道的压力,对排渍产生影响。 主要问题(6)泵站建设的缺位)泵站建设的缺位武汉市现有38座泵站,泵站的能力只有规划的56%。现有排水规划设计标准是历史降雨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结果,按照规划建设完成的地区,比如循礼门隧道、中山路隧道等都未出现明显渍水。不过,如今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排水设施的总体排水能力尚低于实际需要的60%。2 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