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2014年5月27日板石煤矿12016采面上尾巷出现一氧化碳,并呈持续升高趋势,5月28日对12016采面进行封闭,7月5日12016密闭启封,在火区启封前后及正常生产过程中,我们首次采用了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灭火效果,现将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工作总结如下:液态二氧化碳的特性1.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为气态,在一定临界压力以上是液态。当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释放出来,压力会骤然下降,使得二氧化碳迅速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因焓降的关系,温度会急剧下降,当其达到-56以下时,气相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会转变成微细的固体粒子,也就是“干冰
2、",它的温度一般为-78。干冰吸取其周围的热量而升华,即产生冷却燃烧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矿井火灾防治过程中,一般采用注入液态二氧化碳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注入火区后,可降低氧气含量,使火区因缺氧而窒息。此外,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二氧化碳在汽化和升华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火区温度下降,加快火区的熄灭。因此,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煤层火灾防治实践中,除具有惰气防灭火作用的共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当其从储存系统中喷放并气化后,在熄灭底部火灾时,可快速沉入底部而挤出氧气,并在火区内扩散充满其空间,使火区内氧气浓度急速下降。(2)液态二氧化碳内没有氧气,向煤层自燃高温火区
3、内压注时,可完全避免由于注入惰气时,可能带入氧气而造成的不利影响。(3)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注入高温火区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低,不仅具有对火区惰化和抑爆的能力,而且可以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火区温度。1.2防灭火系统设备组成及操作顺序板石煤矿选用辽阳正阳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用液态二氧化碳直注式防灭火装备系统”由直注式储罐(1.8m3)、自增压器(2台)、液体转送装置、强热式增压器、储罐(20 m3)组成。注压液态二氧化碳操作顺序:液态二氧化碳使用低温运输槽车运至矿井地面注入储罐(20 m3)使用“液体转送装置”将二氧化碳直注式储罐(1.8m3)用矿车将“直注式储罐”运至井下通
4、过“自增压器”装置连接至2寸输气管路注入采面密闭或采空区。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应用2014年5月27日,12016采面上尾巷出现一氧化碳并呈持续升高趋势,5月27日18:00时对12016采面进行封闭,5月28日凌晨封闭结束。12016采面封闭后,对12016火区采取了注氮气、注二氧化碳的防灭火措施,封闭期间累计向12016火区注入氮气36.06万m3、注液态二氧化碳40 m3。从6月5日起,12016上、下顺密闭内氧气始终控制在5%以下,火区内一氧化碳为0%,无乙烯、乙炔气体,火区内温度27,各项条件符合规程启封规定,2014年7月5日对密闭进行启封,为防止密闭启封后火区复燃,决定继续
5、对采面上顺采空区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进行防灭火工作。2.1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前的准备工作(1)液态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比例为:500,估算12016火区内空间体积为2.6万m3,预计密闭内需要注入液态二氧化碳量约为50 m3。(2)依据12016火区封闭位置及现场条件,确定液态二氧化碳“自增压器”安设在20层回风巷距上顺密闭前180米位置;二氧化碳注入孔位置选在12016上顺闭前2寸观测孔。(3)二氧化碳输气管路选用2寸无缝钢管,输气管路安装后,必须进行加压试验,防止出现管路漏气现象。(4)注二氧化碳期间,每天取密闭内气样,分析气体成分并测定火区内气温、水温,以便于观察防灭火效果。(5)在120
6、16上下顺密闭前回风流途经路线,必须安设二氧化碳传感器。(6)在正式注二氧化碳前,先将注二氧化碳储罐空罐运至井下注气地点,运输过程中发现有刮帮、刮顶现象,安排人员处理。2.2火区密闭内注液态二氧化碳过程及效果月29日下午,厂家技术人员到达板石煤矿,集团公司领导、板石矿领导召开会议,按厂家技术人员要求准备条件,地面做好倒罐准备,全体参加注二氧化碳人员贯彻安全技术措施。从月日白班14:00开始向密闭内注二氧化碳,至月日早:30分,用时40小时,累计向12016采空区注入液态二氧化碳40 m3(气态二氧化碳2万m3)。为观察整个注液态二氧化碳过程中浓度变化情况,检查实施效果,我们利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人工采样、气相色谱仪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观测火区的气体、温度、压力等参数变化情况,火区内气体浓度、温度、压差变化情况见下表。表112016火区内的气体浓度、温度参数对照表项目CH4(%)CO(%)CO2(%)(%)O2(%)C2H4(%)C2H6(%)压差pa温度上顺闭内(注前)36.4501.40361.031.35800.02982527.5上顺闭内(注后)1.169096.242.3810.214100.00108526.2下顺闭内(注前)20.6403.35672.353.73800.0157525.4下顺闭内(注后)25033.5740.820.893100.03493024.1通过
8、对12016火区注液态二氧化碳前后效果比较分析,上顺闭内瓦斯由36.45%降至1.169%,二氧化碳由1.403%升高至96.24%,氮气由61.03%降至2.381%;下顺闭内瓦斯由20.64%升至25%,二氧化碳由3.356%升高至33.57%,氮气由72.35%降至40.82%,上下顺密闭内温度均下降1.3,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火区内注液态二氧化碳试验成功。2.3采面回采时注液态二氧化碳过程及效果2014年月日0点12016火区密闭启封正式结束,为防止火区复燃,板石煤矿采取了在下尾巷埋管注氮气的防灭火方式,7月6日白班观测上尾巷一氧化碳浓度为18ppm,浮抽管路内一氧化碳浓度为13ppm,
9、7月8日白班,12016采面上尾巷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至282ppm,浮抽管路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至96ppm,12016采空区内一氧化碳在启封后天内持续升高,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月日晚23时,全国著名防灭火专家徐成林教授赶到板石煤矿,集团公司和板石煤矿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防灭火方案:、采煤工作面上尾巷埋管注二氧化碳利用采面上尾巷21米预埋管向采空区注二氧化碳,抑制采空区回风侧高温浮煤复燃。注二氧化碳时,为了防止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超限,可每注半罐二氧化碳,停止12h,然后再注二氧化碳,注二氧化碳时,回风顺槽和上隅角不能进人,救护队设好警戒。工作面两台制氮机并联注氮气后,可停止注二氧化碳,带
10、班矿领导负责具体协调抽采瓦斯和注二氧化碳等防灭火工作。2、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埋管注氮12016采面运输顺槽下尾巷15米采空内预埋寸注氮管路,下隅角埋管已进入采空区14m,工作面再推进4m,采空区埋管注入氮气就能够大部份扩散到氧化带,降低高温浮煤的氧浓度,抑制其氧化复燃。(1)注氮流量注氮流量在抑制高温浮煤氧化时,必须比防火注氮流量大一半,根据氧含量计算防火注氮流量,确定工作面抑制浮煤氧化所需注氮流量取为1200m3/h,板石煤矿目前注氮量为600 m3/h,需立即再调运一台同等能力的注氮机,保证注氮量为1200m3/h。(2)注氮地点及方法从下隅角埋入的注氮管注氮气,工作面应迅速推进,使下隅角
11、埋入的注氮管进入采空区氧化带,提高注氮防灭火的效果,注氮方式为连续注氮,注氮步距为25m,当第一趟埋管进入采空区25m后,应立即埋入另一趟注氮管,然后两趟注氮管并联注氮。(3)采空区堵漏风目前工作面下隅角冒落不严,形成了采空区进风侧10几米的漏风通道,必须用丝袋装碎煤堵塞此漏风通道,并在下隅角垒一挡墙,减少采空区的漏风。3、采煤工作面实施半均压通风为了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增加注氮效果,采煤工作面采用半均压通风的措施,其方法为:在12016联络巷设置2×11kw对旋局扇2台,将风筒接至12016采面上尾巷,风筒出口距离上隅角810米,主要作用:工作面回风顺槽风量保持650m3/min,但运
12、输顺槽风量可减少至400 m3/min左右,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停止采空区尾巷预埋管和浮抽管抽放,一方面稀释上隅角瓦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采空区漏风。减少工作面进、回风的压差,对采空区起一定的均压作用。4、合理抽放采空区瓦斯为了减少负压对采空区的作用,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停止尾巷预埋管抽放和浮抽管路抽放,采面瓦斯治理以高位钻孔抽放为主,局扇稀释上隅角瓦斯为辅的方法。板石煤矿立即按防灭火方案组织施工,并于7月9日凌晨1:04分开始注液态二氧化碳,7月9日下午14:00时,当向12016上尾巷采空区内注入第5罐液态二氧化碳时,上尾巷一氧化碳降至28ppm,抽放管路内一氧化碳降至44ppm, 12016采
13、空区一氧化碳得到了有效控制,7月10日白班开始,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由每小时注罐减至每小时注半罐,上尾巷、抽放管路内一氧化碳始终控制在4460ppm之间,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明显,注二氧化碳前后数据变化见附表,采空区一氧化碳曲线变化见附图1、2。表27月日12016采面注co2前后气体参数对照表12016浮抽管路取样时间CH4(%)CO(%)CO2(%)(%)O2(%)C2H4(%)C2H6(%)温度注co2前24小时7.81.3340.01180.605178.6219.3428.8注co2前10小时7.91.3250.01180.601478.2319.040.001128.6注co2前小
14、时7.91.3660.01150.94378.1018.840.001428.7注co2后小时7.91.3790.01030.82578.1818.970.001227.2注co2后10小时7.90.8140.00590.53178.2019.930.001627.4注co2后24小时7.100.5490.00130.717178.2920.290.000927附图:(7.6-7.8)12016高位抽放管路co曲线变化图附图2:(7.8-7.28 )12016高位抽放管路co曲线变化图2014年月18日,集团公司领导、板石煤矿领导及防灭火专家在板石煤矿召开会议,安排12016下一步防灭火工作,
15、会议上专家指出:“目前12016防灭火工作进展顺利,12016下顺继续注入氮气,上顺注液态二氧化碳可考虑暂停,一旦下顺注氮系统出现故障,上顺注液态二氧化碳可以做补充”。月20日白班,在向12016上尾巷注入53罐液态二氧化碳106 m3(气态二氧化碳5.3万m3)后,注液态二氧化碳工作暂时停止,停止注二氧化碳初期,12016上尾巷一氧化碳比较稳定,在之后的2天时间里一氧化碳又出现上升趋势,至7月22日0时,12016上尾巷一氧化碳已经升至443 ppm,上尾巷及上端头架间先后出现乙烯气体最高达到11 ppm,乙烯的出现表明煤温已经达到130以上。月22日经集团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继续向12016
16、上尾巷注液态二氧化碳,于上午9:00时,连续向采空内注入罐液态二氧化碳后,上尾巷内一氧化碳浓度由443 ppm降至60 ppm,高位管路内一氧化碳浓度由110 ppm降至31 ppm,乙烯气体全部消失,12016采空区一氧化碳得到了有效控制,7月24日白班开始,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由每小时注罐减至每小时注半罐,上尾巷、抽放管路内一氧化碳浓度始终控制在2450ppm之间,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明显,注二氧化碳前后数据变化见附表3,采空区一氧化碳曲线变化见附图3、4。表3月22日12016采面注co2前后气体参数对比表12016上尾巷取样时间CH4(%)CO(%)CO2(%)(%)O2(%)C2H4
17、(%)C2H6(%)温度注co2前24小时7.213.5450.03811.39378.9215.910.007227.8注co2前10小时7.223.6440.04431.37078.8515.070.00110.007528.4注co2前4小时7.222.2890.02270.819980.5517.230.00060.004128.5注co2后小时7.221.7220.01320.601979.4317.900.002927.1注co2后10小时7.220.4810.00110.741877.3720.1527.4注co2后24小时7.230.1950.00020.278778.1320
18、.7027.3附图3:(7.6-7.9)12016尾巷浮抽管路co曲线变化图附图4:(7.21-7.28)12016尾巷浮抽管路co曲线变化图3总结板石煤矿首次在井下采用“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人员、技术方面还不成熟,但实是求是的说,在7月8日和7月22日,12016采面上尾巷一氧化碳两次升高并出现乙烯的情况下,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一氧化碳升高的趋势,为保证12016采面快速推进争取了时间,为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更好的应用此项防灭火技术,简单谈一下几点体会:、液态二氧化碳具有灭火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强的技术特点。、注入液态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对于埋藏在深处的火源来说,液态二氧化碳即使起不到彻底熄灭火源的作用,但是能达到暂时灭掉表面的火源、控制火势的发展、降低火场周围温度的效果,在一定限度内能为下一步救灾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通过利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方案的实施,使下一步救灾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可以看出,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是处理煤矿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它具有操作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灵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药化肥物流合同范本
- 证券业务解除居间合同
- 装修及家具合同
-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2位数除以1位数)过关考核题
- 2025-2030年中国铸铜产品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健康保健咨询服务合同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视频监控设备行业运行动态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肠衣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乙二醇单甲醚行业发展趋势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皮革化料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平面构成(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2020年5月天津高考英语听力试题-(试题+MP3+答案)-
- DB32T 4400-2022《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
- 学校校园禁烟处罚管理方案
- 少儿美术教育知识讲座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含答案)-孙犁《风云初记》
- 天耀中华合唱简谱大剧院版
- 中医培训课件:《拔罐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