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_第1页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_第2页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_第3页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_第4页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3年11月31目录1概述3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31.2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32优化工作准备32.1优化工作流程32.2优化工作准备32.2.1测试路线制定32.2.2系统配置参数32.2.3主要的测试指标32.2.4无线网络设计信息32.2.5无线网络设计核查33工程优化内容43.1概述43.2站点核查要求43.2.1宏站核查43.2.2室分核查43.3单站优化43.3.1宏站单站优化43.3.2室分单站优化43.4分簇优化43.4.1RF优化43.

2、4.2结果输出43.5分区优化53.6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53.7全网优化53.7.1网络评估53.7.2网络优化调整54验收要求54.1验收指标54.2测试方法54.3验收文档5前言本优化指导手册是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系列文档之一,该系列文档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1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原则(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3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测试方案及验收指标(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5)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

3、第5分册:干扰优化指导手册(6)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6分册: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指导手册(7)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7分册:室内外协同优化指导手册(8)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8分册:开局参数设置及优化指导手册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 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1 概述1.1 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LTE无线网络对干扰的要求更高,在覆盖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需要保证网络的干扰较低,由于TDD-FDD的联合组网,无线环境更复杂,对结构、覆盖控制要求更高,网络优化的挑战更大。1.2 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收益

4、最终归于网络质量和网络容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体现在用户与运营商的接口上,这正是网络规划和优化所关注的领域,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以及LTE技术本身的特点,LTE工程优化工作将成为网络运营所极为关注的日常核心工作。2 优化工作准备2.1 优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包括三部分内容,单站验证,簇优化和全网优化,具体如下图,其中全网优化数据流图同簇优化数据流图。获取基站规划数据选择测试站点获取eNodeB规划数据规划与配置是否一致修改eNodeB配置数据规划测试路线测试准备与检查获取eNodeB告警是否存在告警天线检查、基础数据收集参数核查(PCI)基站覆盖、功能测试测试是否满足要求输出报告选择测试站

5、点重新选择测试站点否是是分析定位问题(工程安装或参数配置问题)否通知工程队解决工程问题通知eNodeB工程师解决配置问题图2.1 单站验证工作流程程图图2.2 簇优化工作流程图2.2 优化工作准备2.2.1 测试路线制定 根据不同测试内容,主要选择如下两种测试区域:(1) 单小区性能测试针对单个小区,在小区覆盖范围内进行。要求主测小区位于区域中心,周围邻小区较多,主测小区周边应没有明显阻挡,且路况较好。(2) 全网性能测试针对整个网络,在已有LTE无线网络覆盖的全部区域内进行。路测时,测试路线应尽可能遍历测试区域内的主干道、次主干道、支路等道路,并遍历选定测试区域内所有小区;如无特别说明,测试

6、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 约30km/h)行驶。2.2.2 系统配置参数参数配置方式说明频率室外频率:2570-2620 MHz 室内频率:2350-2370MHz根据LTE和FDD的网络频段进行配置系统带宽20MHz如有需要可配置为10MHz或其他带宽帧结构上/下行配置1(DSUUDDSUUD)或上/下行配置2(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DwPTS 传输数据1. 某些项目需要测试上/下行配置2(DSUDDDSUDD)2. FDD-LTE网络根据带宽配置CFI3下行子帧内控制信道占3 个OFDM 符号传输模式DL:M

7、ode 2、Mode 3、Mode 4、Mode 7 和Mode 8自适应UL:SIMO个别项目需要锁定传输模式上行功率控制启用HARQ启用AMC启用基站额定发射功率8×5W,2×20 W根据TDD和FDD设备通道不同采用不同的功率2.2.3 主要的测试指标包括单小区性能测试指标,网络覆盖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以及SON功能指标。指标名称指标取值单小区性能指标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单用户多点吞吐量:下行TCP :极好点L1速率>60Mbit/s,好点L1速率>40Mbit/s,中点L1速率>20Mbit/s,差点L1速率>4Mbit/s上行TC

8、P :极好点L1速率>15Mbit/s,好点L1速率>10Mbit/s,中点L1速率>6Mbit/s,差点L1速率>3Mbit/s小区平均吞吐量:下行>40Mbit/s、上行>15Mbit/s单用户峰值吞吐量mode 4:单上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15Mbit/s 单下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60Mbit/smode 7:单上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15Mbit/s单下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30Mbit/s单用户Ping包时延32byte小包:时延小于30ms,成功率大于95%1500byte小包:时延小于40ms

9、,成功率大于95%控制面时延接入时延<80ms,寻呼时延<50ms覆盖指标全网覆盖指标覆盖区域内,暂定应满足RSRP > -110dBm且RS-SINR -3dB的概率>90%网络质量指标连接建立成功率与连接建立时延用户连接建立成功率>95%用户连接建立时延<80ms寻呼成功率寻呼成功率95%掉线率掉线率4%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率95%切换时延控制面切换时延<100ms用户面切换时延<50ms用户平均吞吐量L1平均吞吐量:上行9M;下行15MSON功能指标PCI自配置功能系统能自动为管理的小区分配不冲突、不混淆的PCI;小区以分配的PCI正常工作;

10、记录从复位到可以正常工作需要的时间;记录前后两次测得的干扰和吞吐量,使用PCI自分配后的干扰和吞吐量性能应接近于手工优化好的网络性能。PCI自优化流程与控制功能(1) PCI自优化的触发条件可以配置为手动或事件自动(2) 发生冲突或混淆后,可以上报到网管系统(3) 系统能够自动找到无冲突和混淆的新PCI值(4) 受控模式下,生成的优化PCI展现给管理员,管理员可以批准,只有管理员批准才能激活生效(5) 自由受控模式下,生成的优化PCI自动配置生效(6) 网管界面上能够看到PCI自优化的冲突/混淆发现以及最终优化解决状态网管日志系统记录PCI自优化事件,内容至少包含:时间、网元、小区、原PCI值

11、、冲突的对象小区、原可用PCI列表(可选)、新可用PCI列表(可选)、新PCI值PCI冲突检测和解决功能(1) eNodeB能发现PCI冲突,并向网管系统发出报警消息(2) 系统上能够自动找到不冲突和混淆的PCI分配方案(3) 改变PCI时应尽量把当前在服务用户迁走并拒绝新用户接入直至小区修改PCI(4) 在受控模式进行PCI重配或需手动修改PCI时,应提示当前小区内仍存在的呼叫建立数,并提示操作人员此操作可能会带来的掉话情况(5) 经用户批准后新的PCI分配方案才能配置到eNB(6) 系统自动记录并上报PCI冲突检测及解决的时间、解决前后一小时的网络性能变化及解决过程中所造成的用户掉话统计记

12、录前后两次测得的干扰和吞吐量,使用PCI自优化后的干扰和吞吐量性能应得到改善并接近于手工优化好的网络性能。PCI混淆检测和解决(1) eNodeB能发现PCI混淆,并向网管系统发出报警消息(2) 系统上能够自动找到不冲突和混淆的PCI分配方案(3) 改变PCI时应尽量把当前在服务用户迁走并拒绝新用户接入直至小区修改PCI(4) 在受控模式进行PCI重配或需手动修改PCI时,应提示当前小区内仍存在的呼叫建立数,并提示操作人员此操作可能会带来的掉话情况(5) 经用户批准后新的PCI分配方案才能配置到eNB(6) 系统自动记录并上报PCI混淆检测及解决的时间、解决前后一小时的网络性能变化及解决过程中

13、所造成的用户掉话统计(7) 记录前后两次测得的干扰和吞吐量,使用PCI自优化后的干扰和吞吐量性能应得到改善并接近于手工优化好的网络性能。2.2.4 无线网络设计信息 无线网络设计信息包括安装设计,各网元IP规划设计,传输IP设计,基站小区规划设计等,具体设计核查内容见.2.5 无线网络设计核查在进行工程优化之前需要对无线网络设计先进行核查,具体核查以下的内容:1)告警检查和处理:驻波比告警、功率告警、GPS告警以及其他影响业务的告警;2)基站天馈工程检查:天线型号、天线厂家、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电子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馈线长度、与其他制式天线隔离度、天线是否接错、GPS天线有无

14、遮挡;3)无线参数检查:智能天线权值、载频配置、时隙配置、PCI配置、邻区关系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参数:类别参数名称SI参数OMC网关IP地址NodeB的IP地址传输类网元标识本地IP地址本地MAC地址MME的IP地址SGW的IP地址邻基站的IP地址对端IP地址1本地小区小区本地ID小区物理ID跟踪区小区中心频点移动国家码和网络码邻小区邻基站全球ID邻小区本地ID邻小区物理ID邻小区频点邻EUTRAN小区邻基站全球ID邻小区本地ID邻小区物理ID邻小区中心频点邻小区所属跟踪区移动国家码和网络码网元布配数量、型号、Ir光口号、插槽号小区标识、工作频段、射频单元、工作带宽智能天线权值需对照基站所

15、使用的天线类型,选择合适权值,针对TD-LTE系统中涉及天线赋型的工作模式工程参数基站详细地址、经纬度、馈线(GPS)类型、馈线(GPS)长度等3 工程优化内容3.1 概述工程优化主要以基站站点核查,单站验证,簇优化以及全网优化为主。3.2 站点核查要求3.2.1 宏站核查宏站核查主要考虑基站硬件设备核查,具体核查包括BBU安装核查,RRU安装核查,线缆安装核查,防雷箱/电源箱安装核查。其中天面检查将做为核查的中点,具体核查以下内容:ü BBU安装核查主要根据设计信息核查BBU的安装方式(如落地式,挂墙式等),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对于设备位置需调整的,应有设计单位和

16、建设单位同意变更的相关手续,并且硬件的安装应该满足其他关于设备的安全安装要求。ü RRU安装核查对于现网存在的LTE RRU与WCDMA及GSM等多系统RRU及天面合路器等共同安装的情况,应该对各隔离指标进行要求以不影响各系统天线性能,核查土建工程要求确保设备安装稳固性及安全性;如采用外部合路器进行多系统射频信号的合路共宽频天线发射时,应核查其防水密封措施,对LTE系统进行工程实施时不能影响其他相关系统的安装质量及网络指标。ü 线缆安装核查电源线、地线、信号线缆的走线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各种电缆分开布放,电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在墙面、地

17、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规格合适。应该对BBU与RRU连接光缆、电源线、接地线、传输线、馈线及GPS线均进行核查。ü 防雷箱/电源箱(盒)安装核查防雷箱及电源箱的安装应该符合安全安装要求,如直流室内防雷箱(盒)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馈线窗,同时不能在馈线窗正下方,尽量缩短接地线至室外接地排的连接长度。室外电源线接入直流防雷箱(盒)时,应去除部分绝缘护套,使室外电源线的金属屏蔽层与防雷箱(盒)紧密连接,保证可靠的接地效果;室外防雷箱(盒)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RRU,且方便安装及维护操作;室外防雷箱(盒)应做防雷接地,并与室外防雷接

18、地系统良好相连,直流电源线应经过室外防雷箱(盒)后接至RRU等。ü 天线安装核查天线的核查分为两部分,基站天线的安装核查和GPS天线(TD-LTE网络特有)的安装核查。1) 基站天线的安装核查(1) 天线实际挂高与网络规划一致,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 天线应在避雷针的45°角保护范围以内。(3) 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5°,俯仰角误差不大于±1°,且同一扇区的单极化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应保持一致。(4) 定向天线下倾角误差不大于±1°,且同一扇区的单极化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应保持一致。(5) 对

19、于指针式电调天线,用扳手直接调节,对于有数码控制的电调天线,则在机房通过按键输入控制,注意连接天线的控制线容易折断,如果控制线断开,则需要到天线端用扳手直接调节;实际天线电调下倾角与网络规划一致,如果不是电调天线此项不要求。(6) 不同扇区的两根双极化天线之间的间距应该在300 毫米以上。(7) 基站天线与其它类型基站天线的水平和垂直隔离度符合网络设计要求。(8) 全向天线应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9) 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5 米,定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 米。(10) 全向天线护套顶端应与支架齐平或略高出支架顶部。(11) 全向天线与避雷针不在同一抱杆

20、上安装时,全向天线与避雷针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2.5 米。(12) 全向天线收发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5 米。(13) 全向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尽量避免产生盲区。2) GPS天线安装验收(1) 安装方式n GPS天线应通过螺纹紧固安装在配套支杆(GPS天线厂家提供)上;支杆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走线架或者附墙安装,如无安装条件则须另立小抱杆供支杆紧固。(2) 垂直度要求n 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3) 阻挡要求n 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 度范围内(至少南向45°)应无建筑物遮挡。图6-4 GPS安装要求n 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

21、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等于1.5米。n 两个或多个GPS天线安装时要保持2米以上的间距。n 铁塔基站建议将GPS接收天线安装在机房建筑物屋顶上。(4) 防雷接地要求n GPS天线安装在避雷针45°保护角内。n GPS天线的安装支架及抱杆须良好接地。3.2.2 室分核查室分核查与宏站类似,具体参考 单站优化3.3.1 宏站单站优化单小区性能测试项目如下:测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说明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单用户多点吞吐量测试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小区平均吞吐量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单用户Ping包时延单用户P

22、ing包时延测试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Ping包时延单用户Ping包成功率测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Ping包成功率控制面时延接入时延测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控制面接入时延寻呼时延测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控制面寻呼时延3.3.2 室分单站优化室分单站优化测试项目与宏站单站测试项目相同,具体参考 分簇优化在单站优化之后,我们按照基站簇(Cluster)来对LTE网络进行优化 ,基站簇优化是指对某个范围内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一般包含1530个基站)。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区域环境特征、相同的TAC区域等信息。每个基站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并且各个基

23、站簇之间的覆盖区域应该有相应的重叠区域,从而防止在簇的边缘位置形成孤岛站点。3.4.1 RF优化簇优化的主要内容如下:优化内容说 明覆盖优化1、 实现对覆盖空洞的优化,保证网络中覆盖信号的连续覆盖;2、 实现对弱覆盖区域的优化,保证网络中覆盖信号的覆盖质量;3、 实现对主控小区的优化,保证各区域有较为明显的主控小区;4、 实现越区覆盖问题的优化干扰优化1、对网内干扰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RSRP数值很好而SINR数值很差;2、对网外干扰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扫频测试得出的测试区域底噪数值很高切换优化主要包括邻区关系配置以及切换相关参数的优化,解决相应的切换失败和切换异常事件,提高切换成功率掉线率与

24、接通率优化专项排查,解决掉线和接通方面的问题,进而提高掉线率和接通率告警和硬件故障排查解决存在的告警故障和硬件问题3.4.2 结果输出基站簇优化结束后,优化建议需要提供,优化建议实施之后,验证测试和对比分析需要执行。优化前后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路线需要保持一致,以便验证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基站簇优化工作结束后,优化报告是一个重要的输出结果。除了优化报告之外,基站簇优化还有以下输出结果:阶段工作项和目标工作子项工作内容输出成果簇优化阶段分簇进行无线网络优化,在覆盖、干扰、切换、KPI指标、投诉处理和排障方面对簇中基站分析和优化。簇划分按基站簇划分原则确定基站簇范围。基站簇MAPINFO图层提取基站数

25、据库提取簇中基站和周边基站的数据库基站数据库表(EXCEL)覆盖优化覆盖类问题的优化簇优化总结报告参数调整记录表(汇总)基站数据库表(更新)路测数据(备份)干扰优化干扰类问题的优化PCI优化PCI优化切换问题优化切换问题的优化性能监控KPI指标性能分析、提升性能指标优化前后对比投诉处理对基站簇中的投诉跟进、处理投诉处理汇总表告警处理、排障现场排障硬件排障汇总表3.5 分区优化完成分簇优化之后可进行分区优化,分区优化可考虑根据实际无线环境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如果对于城市较小,建设面积小的区域可以考虑在完成簇优化后直接进行全网优化,如厦门等中小城市。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则需要在完

26、成簇优化后考虑分区优化,如 北京,在每个区划分簇,完成簇优化后安区进行优化,最后在全网优化。在分区优化时,同样需要考虑覆盖优化,干扰优化,切换优化,掉线率与接通率优化,告警和硬件鼓掌排查等步骤,具体见分簇优化内容。3.6 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当现网存在不同LTE厂家时,为LTE网络的优化带来了一定的复杂度,具体优化时可执行以下步骤:1) 确定不同厂家基站配置,如帧配比,PCI,频点等;2) 如帧配比不同,需要调整相同,以避免上行帧干扰;3) PCI核查及优化,分析不同厂家邻区的PCI配置,尽量避免mod3或mod6相同;4) 切换优化,确定切换相关参数设置,如offset,time to t

27、rigger等,进行切换优化;5) KPI优化,通过路测调整掉线率、接通率等KPI指标;3.7 全网优化全网优化重点关注覆盖优化和KPI优化。3.7.1 网络评估 覆盖优化覆盖优化是网络优化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优化内容,网络覆盖的情况及覆盖优化的结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素。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对覆盖要求的指标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ü GSM系统通常要求BCCH Rx_Lev>xxxdBm的占比达到某个比例ü WCDMA系统通常要求RSCP>xxxdBm的占比达到某个比例;另外导频污染指标也是考虑的因素ü LTE系统通常要求RSRP&

28、gt;xxxdBm的占比达到某个比例; KPI优化网络质量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最终结果体现在网络各项KPI指标的提高,优化的主要手段是根据路测数据来分析和调整无线资源参数,这些参数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网络的业务性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调整无线参数是LTE网络性能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7.2 网络优化调整 覆盖优化调整.1导致覆盖不合理的因素a) 小区布局不合理 由于站址选择的限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出现小区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弱覆盖,而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小区强信号覆盖。b) 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

29、如果一个基站选址太高,相对周围的地物而言,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都在天线的视距范围内,使得信号在很大范围内传播。站址过高导致越区覆盖不容易控制,产生导频污染。c) 天线方位角设置不合理 在一个多基站的网络中,天线的方位角应该根据全网的基站布局、覆盖需求、话务量分布等来合理设置。一般来说,各扇区天线之间的方位角设计应是互为补充。若没有合理设计,可能会造成部分扇区同时覆盖相同的区域,形成过多的小区覆盖;或者其他区域覆盖较弱,没有主孔小区。这些都可能造成导频污染,需要根据实际传播的情况来进行天线方位的调整。d) 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天线的倾角设计是根据天线挂高相对周围地物的相对高度、覆盖范围要求、天线型

30、号等来确定的。当天线下倾角设计不合理时,在不应该覆盖的地方也能收到其较强的覆盖信号,造成了对其它区域的干扰,这样就会造成导频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掉话。e) 功率设置不合理 当基站密集分布时,若规划的覆盖范围小,而设置的功率过大,小区覆盖范围大于规划的小区覆盖范围时,也可能导致导频污染问题。f)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 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信号难以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状况.2工参优化 覆盖优化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是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倾角,但是如果靠调整方位角和倾角无法解决问题,就需要考虑调整抱杆的位置、迁站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另外

31、在基站比较稀少的地区,如果实在无法解决覆盖问题,可以考虑加站。在基站密度过大,信号干扰严重或者基站的主要覆盖方向有严重遮挡的,可以考虑搬站。 工程参数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l 天线位置、方位角、下倾角。对于下倾角的调整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保证基站的覆盖能力下倾角不能过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信号不会越区覆盖造成对远处基站干扰下倾角不能过小,如果无法达到连续覆盖,建议增加基站。不同的环境、站高及站间距决定了适合的下倾角。l 天线类型: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美化天线等需要根据现场的覆盖需求进行选择。l 天线波束宽度:波束宽带影响到站间的重叠覆盖情况及相互的干扰程度。如果在用的天线波束指标无法满足覆盖

32、场景的需求,需要更换天线。l 加站迁站。.3公共信道参数优化 公共信道参数的设置直接决定了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这一点在WCDMA的系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公共信道与业务信道共享系统的功率,所以公共信道的功率设置会直接影响覆盖的距离,并同时影响业务信道的容量。 LTE系统中的下行RS功率对覆盖较大,系统可通过参数设置来增强RS的下行发射功率来实现覆盖距离的增强。但是覆盖增强区域的PDSCH无法获得更高的功率,所以服务质量很难保障。 KPI优化调整.1重点关注KPI及PI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描述接入类RRC连接平均数统计同时存在的RRC连接平均数量。

33、RRC连接最大数统计同时存在的RRC连接最大数量。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统计RRC连接建立请求的次数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统计RRC连接建立成功的次数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统计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统计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RRC连接重建成功次数统计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RRC连接重建失败次数统计RRC连接重建失败次数RRC建立成功率RRC建立成功率平均E-RAB数统计小区内同时存在的E-RAB平均个数。E-RAB建立请求个数统计请求建立的E-RAB个数,并该按业务类型分类统计。E-RAB建立成功个数统计E-RAB建立成功个数,并该按业务类型分类统计。E-RAB建立

34、失败个数统计E-RAB建立失败个数,并该按失败原因分类统计。E-RAB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S1建立请求次数S1建立请求总次数S1建立成功次数S1建立成功总次数S1建立成功统计S1接口建立成功率建立成功率建立成功率保持类eNB请求释放的E-RAB个数统计eNB请求释放的E-RAB个数切出失败的E-RAB数统计切出过程中,未能切换的E-RAB数。MME释放的E-RAB个数统计MME发起的要求释放的E-RAB个数,不含成功切换引起的释放。成功切换释放的E-RAB个数统计由成功切换引起的要求释放的E-RAB个数,应该根据业务类型(QCI)分类统计。上下文修改请求次数统计MME发起的请求修改上

35、下文次数。上下文修改成功次数统计MME发起的上下文修改成功次数。上下文修改失败次数统计MME发起的上下文修改失败次数。eNB请求释放上下文个数统计eNB发起的请求释放上下文个数,并应该按释放原因分类统计。MME请求释放上下文个数统计MME发起的要求释放上下文个数,并应该按释放原因分类统计。E-RAB掉话率E-RAB掉话率移动管理类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统计eNB间S1接口的切换出请求次数。eNB间S1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统计eNB间通过S1接口的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eNB间通过S1接口的切换出的完成阶段成功结束的次数。eNB间S1切换出取消次数统计eNb间通过S

36、1接口的切换,发出请求后又取消的次数eNB间X2切换出请求次数统计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出请求次数。eNB间X2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统计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出完成过程成功结束的次数。eNB间X2切换出取消次数统计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发出请求后又取消的次数eNB内切换出请求次数统计eNB内小区间切换出请求次数。eNB内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eNB内小区间切换出成功次数。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小区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小区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切换出失败次数统计切换出失败次数,按原因分

37、别统计。切换至3G请求次数统计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准备请求次数(EPS-> UTRAN)。切换至3G准备成功次数统计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EPS-> UTRAN)。切换至3G准备失败次数统计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准备失败次数(EPS-> UTRAN),按原因统计。切换至3G成功次数统计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EPS-> UTRAN)。系统内每相邻关系切换出请求次数统计系统内小区间切换出请求次数,并按切换原因分类统计。注:本测量不包括eNB内切换。系统内每相邻关系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统计系统内小区间切换出准备成功次数。注:本测量不包括eNB内切换。系统内每相邻关

38、系切换出成功次数统计系统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过早切换出失败次数统计移动鲁棒性优化(MRO)相关的切换出失败次数过早切换出失败次数统计移动鲁棒性优化(MRO)相关的切换出失败次数eNB间切换失败次数统计移动鲁棒性优化(MRO)相关的切换出失败次数质量类eNB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字节数计算统计周期内以太网物理端口MAC层发送的PDU字节数eNB以太网端口发送的字节数计算统计周期内以太网物理端口MAC层接收的PDU字节数S1接口接收业务字节数统计eNB S1接口GTP层用户平面接收的数据量。S1接口发送业务字节数统计eNB S1接口GTP层用户平面发送的数据量。寻呼消息发送成功次数统计E-UTRAN从

39、MME收到的的寻呼个数。寻呼消息发送拥塞次数统计eNB丢弃的寻呼个数。小区用户面上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用户面上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用户面下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用户面下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控制面上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控制面上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控制面下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控制面下行PDCP SDU字节数小区下行PDCP SDU平均时延统计从eNB PDCP层收到来自上层的数据包到UE成功接收到该数据包之间所经历的时长,累加统计周期内所有的PDCP数据包时延,用总时延与该周期内成功发送的PDCP数据包总数之比表示平均值,每个QCI类型对应一个

40、子测量项。(3GPP TS 32.425)。小区下行PDCP SDU弃包率统计小区下行eNB的弃包数。弃包指由于拥塞、流量管理等因素,数据包未在空口中传输。上行业务信道占用PRB平均数上行业务信道占用PRB平均数下行业务信道占用PRB平均数下行业务信道占用PRB平均数上行PRB占用平均数上行PRB占用平均数下行PRB占用平均数下行PRB占用平均数下行PDCCH信道CCE占用率PDCCH信道CCE占用率RACH平均占用数前导码接收数拥塞指标E-RAB建立拥塞率%E-RAB建立拥塞率%E-RAB建立拥塞个数E-RAB建立拥塞个数为由于资源拥塞原因导致的建立失败的E-RAB数目无线资源受限导致的E-

41、RAB建立拥塞个数由于无线资源拥塞原因导致的建立失败的E-RAB数目传输资源拥塞导致的E-RAB建立拥塞个数由于传输资源拥塞原因导致的建立失败的E-RAB数目MIMO调度统计MIMO 分级接收模式使用数统计MIMO Diversity模式使用数MIMO 空分复用模式使用数统计MIMO Spatial Multiplexing 模式使用数MIMO Single Codeword 模式使用数统计MIMO Single Codeword 模式使用数MIMO Double Codeword 模式使用数统计MIMO Double Codeword 模式使用数质量分级统计HARQ下行TB重传比率统计HAR

42、Q下行TB重传比率CQI015 统计CQI015下行TBS 分级统计统计TBS 分级上行TBS 分级统计统计上行TBS 分级上行MCS分级统计统计上行MCS分级下行MCS分级统计统计下行MCS分级 E-RAB占用 时长统计小区内活动UE的E-RAB占用时长吞吐量指标E-UTRAN PDCP层下行流量统计小区PDCP层下行流量E-UTRAN PDCP层上行流量统计小区PDCP层上行流量E-UTRAN RLC 层下行流量统计小区RLC 层下行流量E-UTRAN RLC 层上行流量统计小区 RLC 层上行流量PDCP层下行平均速率统计小区PDCP层下行平均速率PDCP层上行平均速率统计小区

43、PDCP层上行平均速率.2 KPI 数据采集 在网络覆盖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网优人员需要对网络的质量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 合理的切换带的设置· 最小化系统干扰· 最小化掉话率和接入失败率这部分内容的输入仍然是通过路测和LTE网管侧来采集数据,路测内容包括: 网优人员通过路测设备采集网络中的RSRP、SINR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网络的信号强弱的分布情况。 对测试地区所有小区按照测试要求分别进行多圈手机的短呼测试和长时通话保持测试。通过这种测试可以了解网络的业务覆盖情况、邻区配置是否正确、业务接入及小区间切换质量情况。需要初步确定网络

44、的切换带和掉话点。 根据路测数据的结果,网优人员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按照对网络的影响效果,调整无线网络参数。每调整完一个重要参数,网优人员都要对网络进行路测,采集新的数据来验证优化效果.3 小区选择与重选参数优化重点涉及的参数如下:RSRP最低电平要求RSRP最低电平偏移量小区重选优先级同频测量门限异频测量门限小区重选迟滞异频RSRP最低电平要求EUTRA低优先级异频门限服务小区向低优先级邻区重选门限.4 接入过程优化(a) 接入过程优化流程(b) 接入过程涉及到的相关参数· 初始接入参数:o PRACH 配置索引o PRACH 循环移位o PRACH

45、 preamble 根序列索引o PRACH preamble数量· 准入控制参数:o 最大激活DRB数量o 最大激活QCI=1的DRB数量o 最大激活UE数量o 最大RRC连接数· 发射功率相关参数:o 小区功率下降等级o 小区天线口最大发射功率o 允许手机最大发射功率o 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增强o UE PUSCH标称功率o UE PUCCH标称功率另外,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也直接影响到接入成功率指标。比如RSRP接入电平的最低要求过低,则很多呼叫会发生在覆盖差的区域,造成接入成功率下降。.5 切换优化(a) 切换过程优化流程:(b) 切换优化涉及主要参数:&

46、#183; 测量参数:o 连接状态下邻小区起测门限o 连接状态下异频邻小区起测门限o 连接状态下WCDMA邻小区起测门限o 连接状态下GERAN邻小区起测门限· 同频切换参数:o 好小区切换开关o A3事件触发偏置o 覆盖原因切换开关o A5事件的服务小区门限o A5事件的邻小区门限· 异频切换参数:o 异频切换开启开关o 异频A3事件触发RSRP/RSRQ偏置o 异频A3事件触发服务小区RSRP门限o 异频A3事件触发邻小区RSRP门限· 切换定时器o T30.6 掉话优化(a) 掉话优化流程:(b) 掉话优化相关参数:影响掉话的因素很多,覆盖、

47、干扰、拥塞、设备故障等等都会导致掉话发生。· 覆盖相关参数:o RSRP最低接入电平要求o RSRP最低电平偏移量(只对VPLMN用户有效)o 异频RSRP最低接入电平要求· 影响掉话的计数器及计时器o T310o T311o T304o N310o N3.7 干扰优化干扰问题分析包括网内干扰分析和网外干扰问题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测试的指标数值,严重时会导致掉线和接入失败。(a) 干扰优化的一版流程:a. 通过SINR&RSRP 相关分析及底噪等统计情况发现网络存在的干扰b. 通过扫频发现网外干扰源,并进行处理c. 检查PCI规划是否合理,避免PC

48、I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干扰问题d. 解决过覆盖,规避越区干扰问题e. 解决无主控,规避网内干扰源杂乱及数量过多的问题。f. 启用NSN独有的智能频选调度算法,规避小区间的干扰g. 发射功率调整以规避干扰(b) 干扰优化相关参数:干扰优化相关的参数优化主要从功率、覆盖、PCI冲突等几个方面入手。当然,重选及切换参数不合理也可能会表现出高干扰的现象。· 规划参数:o 小区PCI,要符合PCI规划原则o 覆盖相关的天线参数:高度、倾角、方向灯· 功率控制相关相关参数:o 小区功率下降等级o 小区天线口最大发射功率o 允许手机最大发射功率o 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增强o UE PUSCH标称

49、功率o UE PUCCH标称功率4 验收要求4.1 验收指标各项优化的验收指标具体间4.2.1测试方法表格中验收标准。4.2 测试方法4.2.1 单站优化测试方法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测试项目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目的考察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在小区不同地理位置/SINR下(10个室外点)进行测试。预置条件(1) 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DwPTS传输数据(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3) 测试区域

50、: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4) 主测小区内10 个室外测试点:1 个“极好”点、 2个“好”点,4个“中”点,3个“差”点测试步骤(1) 步骤1:邻小区开启;(2) 步骤2:依次在选定的各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3) 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TC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应用层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4) 步骤4: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TCP业务,重复步骤3;(5) 步骤5: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34。记录测试中调度的RB数量、PUCCH/PDCCH开销、UE类型。 输出结果统计和

51、计算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小区吞吐量验收标准(1) 单用户多点吞吐量:下行TCP :极好点L1速率>60Mbit/s、好点L1速率>40Mbit/s、中点L1速率>20Mbit/s、差点L1速率>4Mbit/s上行TCP :极好点L1速率>15Mbit/s、好点L1速率>10Mbit/s、中点L1速率>6Mbit/s、差点L1速率>3Mbit/s(2) 小区平均吞吐量:下行>40Mbit/s、上行>15Mbit/s备注无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测试项目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目的考察单用户峰值吞吐量。预置条件(1) 帧结构:上行/下

52、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和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DwPTS传输数据(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传输模式为mode4和mode7(3) 测试区域: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测试步骤以上行/下行配置1为例给出测试步骤:(1) 步骤1:邻小区开启,主测小区天线模式为mode4:闭环MIMO;(2) 步骤2:将测试终端放置在信道条件最好的位置;(3) 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TCP业务(如FTP下载),稳定后保持30s 以上;记录应用层平均吞

53、吐量;记录RSRP、RSRQ、CQI、SINR、MCS等信息;终端停止下行业务;(4) 步骤4: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TCP业务(如FTP上传),重复步骤3;(5) 步骤5:天线模式改为mode7(Port5的单流Beam forming模式),重复步骤3步骤5。网络配置调整为:上行/下行配置2、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重复进行上述步骤1步骤6测试。输出结果单用户峰值吞吐量验收标准mode 4:单上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15Mbit/s 单下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60Mbit/smode 7:单上行T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15Mbit/s 单下行T

54、CP L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大于30Mbit/s备注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测试项目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测试目的考察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Ping包时延(包括小包/大包)。预置条件(1) 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 模式(3) 调度:动态调度(4) 测试区域: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测试步骤(1) 步骤1:邻小区开启;(2) 步骤2:测试终端处于主测小区内覆盖“好”点;(3) 步骤3:测试终端接入系统,分别发起32Bytes、1500Bytes ping包,连续ping 100次;(4) 步骤4:测试终端处于覆盖“中”点、“差”点重复步骤3;输出结果单用户在好/中/差点的Ping包时延、成功率验收标准32byte小包:时延小于30ms,成功率大于95%1500byte小包:时延小于40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