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_第1页
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_第2页
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_第3页
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脑梗死的诊疗常规主讲人:李成一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分水岭性脑梗死。二病因学1栓塞性脑梗死 :心源性包括房颤,近期心肌梗死、人工瓣膜、先天性瓣膜病、心内膜炎、附壁血栓、扩张性心肌炎;动脉源性是指血栓性、胆固醇性栓子,发展自动脉弓和颅外动脉(如颈内动脉和椎动脉)。2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和缺失,显露内皮下结构激活血小板,促发血栓形成,抑制纤溶系统,血液凝滞,患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产生颅内动脉的粥样硬化。3腔隙性脑梗死 :指发生在大脑深部的

2、小型软化灶,大多数腔隙直径在 0.5cm 左右,最大直径可到 1.8cm,病因包括继发于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和淀粉样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微动脉粥样硬化、脂质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但大多数与高血压有关。4分水岭性脑梗死 :是指相邻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局部缺血,一般多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基础上, 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也可由心源性和动脉源性微栓子停留在末梢的小动脉, 引起分水岭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5其它原因 :动脉壁的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还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6原因不明 :有些脑血

3、管病病因不明。三诊断1明确是否为脑梗死:临床上突然出现的局灶性症状、体征都要怀1 / 8疑脑梗死的可能。2不同类型脑梗死的诊断:栓塞性脑梗死:突然起病、症状须速达到高峰病史上有风湿性心脏病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历史心电图表明由房颤颈动脉和主动脉超声发现有不稳定斑块 TCD栓子检测发现脑血流中有过量栓子存在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年龄多较高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发病前可有 TIA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症状多在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多数病人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 CT检查早期多正常, 24-48 小时出现低密度灶。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 40-60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常

4、伴有高血压急性发病, 20%以下表现 TIA 样起病,多数在白天活动中发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较轻、体征单一,无头痛、颅内高压和意识障碍等。常见的临床腔隙综合症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分水岭性脑梗死2 / 8病史中有全身血压下降的佐证有坐位或卧位变为直立位时起病病史中有反复一过性黑朦颈动脉检查发现有高度狭窄影像学上发现分水岭脑梗死的表现3辅助检查头颅 CT、MRI磁共振 PWI(灌注成像 早期脑梗塞,和 DWI比较缺血范围,找出缺血半暗带等 其他就是肿瘤的血液灌注情况)、 DWI(弥散功能成像 超早期脑梗塞,肿瘤坏死与脓肿鉴别等):判断是

5、否存在缺血伴暗带,是溶栓治疗的依据寻找动脉狭窄的证据:包括颈部 B超、 MRA(脑血管磁共振成像 ) 、TCD(经颅多普勒)或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必须行危险因素检查:如血糖、血脂、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怀疑脑栓塞病人须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一明确栓子来源四鉴别诊断1脑出血:有是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 大面积脑梗死与脑出血类似,尽管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 但有时从病史中获得的资料差异很大, CT、MRI可提供确定诊断。2颅内占位性病变: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能呈卒中样发病, 出现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 由是颅高压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

6、死混淆, CT、MRI检查不难鉴别。五治疗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功能:监测PO2(氧分压)和 PCO2(动脉血氧分压)正常3 / 8值: 12.6 13.3 千帕( 95100mmHg)。 PaO2=(100-0.3 ×年龄)± 5mmHg,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5%以上,一般可经鼻导管吸氧,无低氧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不须给氧治疗。 意识障碍和脑干梗死患者, 因口咽部运动障碍和保护性咳嗽反射消失, 更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 气管内插管、辅助通气有助于治疗。调整血压:急性期血压升高是对颅压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也可因烦躁、膀胱充盈、疼痛、原有高血压存在等因素引起,因此首先要去除引起血压

7、升高的诱因, 并予脱水将颅压治疗。 理论上降压治疗可改善脑水肿、降低梗塞性出血的危险性、避免血管进一步损害、防止卒中复发,但是降压治疗会降低脑缺血区的脑灌注, 进一步扩大脑梗死的面积。对于不伴有其它器官功能障碍, 不须立即降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没有临床证据显示降血压治疗有益处。 通常认为 3 天内不予降压治疗,除非出现收缩压高于 220mmhg,或舒张压 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 120mmhg;合并梗死后出血合并高血压脑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衰竭; 需要溶栓治疗,如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 110mmhg,不建议溶栓。建议谨慎采用容易控制药量的降压方法,可在严密监测血压下静脉

8、滴注硝酸甘油,一旦血压下降,迅速减缓低速,使血压控制在 160/90mmhg-180/110mmhg为宜,尽量不用舌下含服心痛定和肌注利血平等降压药, 以免降压过速加重脑缺血。脑分水岭区脑梗死, 主要由低血压及血容量不足所致, 应注意及时输液,避免过度脱水。控制血糖:高血糖加重脑梗死,急性期不易输入高糖液体, 如血糖300mg/dl1 毫摩尔每升(mmolL)18 毫克分升(mgdL),应给予胰岛素。急性脑梗死病人很少发生低血糖,若发现及时纠正。控制体温:缺血性脑卒中后体温升高,可能与代谢需求的增加、神经递质释放、自由基产物增加有关,最近一项统计学(荟萃分析 meta)- 分析提示,卒中后体温

9、升高与明显增加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关。降低急性升高的体温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方法有药物和物理手段如冰毯行全身降温。营养支持:对意识障碍和球麻痹不能进食者,行胃管鼻饲。鼻饲的患者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开始量要少、清淡,以后可逐渐增多,每次灌注量 200-300ml 左右,最多不超过 500ml,每日 6 次,两次间隔 3 小时。鼻饲时床头要抬高 30-40°,避免发生胃、食管反流引起误吸,避免过量喂养和快速注入,因易产生恶心、呕吐而致误吸。每次鼻饲前要抽吸胃内容物,如果还有上次喂进的食物,应酌情减量,以4 / 8免胃扩张引发呕吐。鼻饲营养物应当包括碳水化合物、 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10、、 微量元素。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肠内全营养制剂有瑞素、能全力等。 应激性溃疡是脑卒中等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脑损伤程度较重伴有意识障碍,须鼻饲进食者,临床研究表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可有效的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2脱水降颅压 :大面积脑梗死有明显颅内高压时,应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常用 20%甘露醇( mannitol )125-250ml ,快速静脉滴注, 1 次/6-8 小时;速尿 20-40mg,静脉注射,1 次/6-8 小时;或交替使用,可减少甘露醇所致肾损害。甘油果糖脱水作用弱, 250ml 静脉滴注, 1 次/6-8 小时,可单独或与甘露醇、速尿交替使用,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伴颅内高压者。3溶

11、栓治疗 :6h 以内静脉用尿激酶 100 万-150 万单位,有条件用尿激酶动脉溶栓。静脉内注射 rt-pA (阿太普酶 )(0.9mg/kg ,最大剂量 90mg)是目前唯一经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认证用于 3 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适应征:发病 6 小时内, CT证实无出血灶亦无梗死灶,如发病 12 小时 CT仍无改变者也可试用,年龄小于 75 岁,血压 <180/110mmhg 为宜,且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脑梗死发作后 3-6 小时内,建议在特殊影像( PWI、DWI)指导下应用尿激酶。治疗过程:尿激酶剂量多采用 50-150 万 u 冲击治疗, 10%静脉推注

12、 >1 分钟,其余静脉点滴半小时。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和出血征象。测血压 q15min*2h,其后 q30min*2h,其后 60min*16h生命体征 q1h*12h,其后 60min*16h神经功能评分( NIHSS)q1h*6h,其后 q3h*72h 24 小时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用药后卧床 24 小时,其后再评价维持血压低于 180/105mmhg5 / 8如果出现严重头痛、急性高血压、恶心和呕吐,停止使用UK,即刻 CT检查24 小时后重复 CT检查治疗后 24 小时内不得使用抗凝药、阿斯匹林或蛇毒制剂, 24 小时后 CT显示无出血,可行抗血小板和 / 或抗凝治疗。监测项目:治疗前

13、常规检查血常规、 血糖、心电图、凝血功能(PT、APTT、INR、FIB)。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发病后 24 小时复查 CT。并发症的处理:脑出血或全身出血:停用 UK,即刻复查 CT,查血小板及凝血象,可输冻血浆、新鲜冻血浆。血管再闭塞或持续加重的处理: 在排除脑出血的前提下, 给予低分子肝素(速必凝) 0.3-0.4ml ,每日 2 次, 7-10 天。降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抗感染。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价值一直存在争议。非肠道抗凝剂治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肝素钠 heparinoid )与严重的颅内和身体其它部位的出血并发症有关, 不推荐急性缺血性脑卒

14、中患者全部使用抗凝剂, 特别是中到重度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因为并发颅内出血的风险性高。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是否在某些亚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有反复栓子来源的高危人群) 或许能从抗凝治疗中获益。 24 小时内静脉内溶栓治疗者不能合用抗凝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病变和动脉狭窄尚未被证实抗凝治疗有益。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 一旦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成立,若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应在 48 小时内给与阿斯匹林治疗,静脉溶栓治疗 24小时后,加用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及用法见TIA。6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6 / 8血栓形成,建议发病早期用。可供选择

15、的药物有降纤酶 (Defibrase )、巴曲酶( Batroxobin )、安克洛酶( Ancord)等蛇毒制剂,用药前后监测 FIB。7脑保护治疗 :迄今尚未公布临床研究证明确实有效并予以推荐的制剂,但临床多给予钙拮抗剂、美离子、维生素 E 和 C等治疗。8其他 :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区血管呈麻痹状态及过渡灌流,血管扩张剂可导致脑内盗血及加重脑水肿, 宜慎用或不用。 有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脑卒中急性期不易使用影响能量代谢的药物, 可使本一缺血缺氧的脑细胞耗氧增加, 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 应在脑卒中亚急性期(病后 2-4 周)使用。中医药治疗很有应用前 景,正在评价之中。9外科治疗 :如颈动脉内

16、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开颅减压术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有一定疗效。 大面积脑梗死和小脑梗死而有脑疝征象者,宜行开颅减压治疗。10卒中单元(是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 , 针对脑卒中病人的、 具有诊疗规范和明确治疗目标的医疗 综合体。它是可延伸到恢复期、 后遗症期 , 针对卒中病人的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 , 其中包括社区医疗、 家庭医疗以及各个收治机构。 ):为目前脑血管病最有效治疗,循证医学证据级( OR=0.79)。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卒中单元,它不是新的技术,不涉及新的药物,而是一种观念,一种管理模式。11康复治疗: 对病人进行体能和技能的训练,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六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有肢体瘫痪、神志清楚者, 待病情稳定后应及早进行在病床上适当活动肢体,有意识障碍者,应按时翻身、拍背、被动活动肢体、抬高床头,掌握鼻饲营养的量及鼻饲的方法,以预防肺部感染、肺栓塞、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关节强直等。对于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者,应根据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出现的菌群失调和真菌感染。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部分临床研究表明使用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并无预防作用,且碱化的胃液增加肺炎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