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表内除法 实践活动走进田园西师大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表内除法 实践活动走进田园西师大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表内除法 实践活动走进田园西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活动:走进田园教学内容:第9697页活动目的:1综合运用全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既表现了菜农、果农和牧民的丰收,并把数学与劳动教育、环保教育、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结合起来。2通过活动,探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实际操作才能和社会活动才能。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体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数学,田园里也有数学,加深化地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在理论活动中稳固全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学难点:能灵敏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课件,展台板书设计: 走进田园教学流程:一、情景引入引语:“小朋友们,农村山清水秀,有

2、得意的牛羊、甘甜的果实、鲜艳的花朵,还有勤劳的农民,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理解农村的生活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田园出示主题图如今我们来到田园,你看到些什么?有人在地里收白菜、萝卜,有人在果园里摘果子,汽车忙着运输板书课题:走进田园二、解决问题1分组看图参观,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来到光明村主要参观3个地方:蔬菜基地、水果基地和花卉园。为了让小朋友观察的更仔细,活动更方便,我们打算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参观这3个地方。请记住你们一路都看到了什么?遇到那些数学问题?参观完毕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分组看图参观,发现数学问题2.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刚刚我们分组看了看,如今请你们说说在参观途中有什么

3、收获,遇到那些数学问题?学生说到哪个地方就对那个地方的知识进展处理1量一量菜地的长和宽提问:你准备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测量这块菜地的长和宽呢?为什么?测量比较长的间隔 ,用米作单位,我准备用米尺,我准备用卷尺······考虑:图中两个孩子已经测量出了这块菜地长25米,你能猜一猜这块菜地的宽是多少米吗?我猜这块菜地宽24米。因为长边种有9棵禾苗,长25米,宽边种有8棵禾苗,所以宽比长略微短一点。2收蔬菜来到蔬菜基地看到些什么?有2个小朋友在拔萝卜,有2个小朋友在收卷心菜,一筐筐装好准备运到城里去。农村的孩子课真勤劳啊,有空就下地去帮爸爸妈妈

4、干活呢。对学生进展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提问:在蔬菜基地你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这块菜地一共可收多少棵萝卜?提问:怎么解决?每排有8棵萝卜,共有3排,求一共可收多少棵萝卜就是求3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堆卷心菜有45棵,有5个筐,平均每筐需装多少棵?提问:怎么解决?要求平均每筐需装多少棵,就是求4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3买鲜花提问:分开蔬菜基地,如今我们来到花卉园,在这儿你们又看到些什么?兰花每盆8元,菊花每盆5元,海棠每盆6元,茉莉每盆7元。追问:你能解决这两个小朋友的问题吗?要求40元能买几盆菊花,就是求40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要求买3盆兰花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8是多少,用乘法解

5、决。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4摘水果 这里很多的数学信息,仔细阅读,看看哪两条数学信息有关联,并根据他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有8棵橘子树,广柑树的棵树是橘子树的6倍,广柑树有多少棵? 追问:怎样解决?广柑树的棵树是橘子树的6倍,所以广柑树的棵树就是8的6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棵 共摘8筐橘子,56筐广柑,广柑的筐数是橘子的几倍? 追问:怎样解决?要求广柑的筐数是橘子的几倍,就是求56是8的几倍,用除法计算。56÷8=7。 共摘8筐橘子,一辆车每次能运8筐,一共需要运几次? 追问:怎样解决?要求一共需要运几次,就是求8里面有

6、几个8,用除法计算,8÷8=1。 共摘56筐橘子,一辆车每次能运8筐,一共需要运几次? 追问:怎样解决?要求一共需要运几次,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56÷8=7。三、学生交流参观体会小朋友,今天我们参观了现代化的新农村,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体会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

7、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对学生进展爱祖国、爱农村、关心农业开展,努力学习知识建立新农村的教育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教学反思: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