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第1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第2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第3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第4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2、 掌握食用菌培的配置原理。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 培管理技术。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二、实验内容1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2. 培养基的灭菌3. 接种三、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抱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四、实验材料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 食用菌:香菇、平菇。(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3) 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1) 试剂

2、: 棉籽壳、麸皮、蔗糖、CaC03(2) 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 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圭寸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 PH试纸(PH )、记号笔、麻绳等五、培养料配方棉籽壳3900g麸皮1000 g蔗糖50 gCaCO50 g自来水5000 mlPH六、试验方法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 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 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 边加水边 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 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2) 侧培养水分 培养料搅拌好后,用于抓一把

3、培养料握在手中,攥紧,手指缝中有水印但无水滴滴下,这时的含水量适合,为60%62%,若含水量不足,可再加少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在检测,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3) 装袋 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 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 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4) 灭菌 126 C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5) 接种 栽培袋冷却到25C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 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6) 培养 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 C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 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

4、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7) 出菇管理(8) 采收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1、整菇插种法(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 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 C下培养;2、贴附法(1) 、将接种针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将接种针迅速插入斜面培养基的中间位置, 使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到试管壁上,再用接种针勾取香菇小片刚破膜的成熟菌褶, 贴附于斜面相对应的试管相对应的试管内壁上,并使试管斜面朝上,平放在培养箱内,1224h后,在

5、试管斜面上就落下许多抱子。2)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将贴附在试管壁上的菌褶取出(3) 将试管放入25C温箱中培养1 2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菌丝纯洁、 粗壮、生长旺盛的试管进行保存并作出菇实验。3、悬钩法(1) 、在350ml容积的三角瓶内,装入50ml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瓶口处 垂挂一根“ S'形的铁丝钩,塞上棉塞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在将三角瓶放 入30C培养箱中培养2 3天,使培养基表面的冷凝水蒸发,备用(2) 将银耳或木耳的新鲜子实体在无菌水中洗涤 3次(3) 在无菌室内用灭菌滤纸将耳片上的水吸干,如耳片过大,可用灭菌刀片切 去一部分,然后将耳片悬钩在“ S'形

6、钩子上,子实体面朝下放入三角瓶内,将 耳片离培养基2 3cm,勿使耳片碰到三角瓶壁,并将三角瓶移到有散射光的地 方,在1825C下放置12 20h,即将有很多抱子散落在培养基表面上。(4) 取出耳片,将三角瓶至于2830C的恒温箱,待抱子萌发后,将萌发的抱 子带着培养基块移入新的试管斜面培养基内, 继续进行培养,待长出纯净、洁白 的菌丝后即视为分离成功。七、注意事项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2、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3、 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污染袋要及时检查出处理掉。经过30 4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使用。若菌袋内长出原基,说明菌种已经老化

7、。 若有黄、绿、黑等杂色斑点或连成片时,说明菌种已经污染,不可使用。4、 菌种的选择:优质菌种是决定栽培产量的主要因素。 菌种选择不当会严重影 响产量。一般选择外观为白色的菌种。如有其它真菌污染 ,从菌种外观上可看到 其它颜色的菌落。正常的原种和栽培种在生长中和长满时都应色泽鲜亮、 上下一 致、洁白、而不应灰暗苍白。如果一瓶 (袋)菌种,上下色泽不一致,特别是上 部灰暗时,应剔除不用。5、优质的栽培材料和良好的栽培环境:原料是提供食用菌发菌和出菇的物质条件。不管利用什么原料,都必须严格掌握质量,其中生料和发酵料尤为重要。基 本要求是:原料新鲜、干净、无霉变,没有因潮湿而产生的结块。播种前和栽培

8、 管理中后期,必须对栽培场所进行认真的清洁和消毒。6发菌管理(1)用菌袋栽培,一般发菌速度较慢,采用通气发菌的方法,可提前10 15天 长满菌袋。具体方法如下。袋料适中。栽培料袋要松紧适中,太实菌丝生长慢;太 松菌丝生长过快,菌丝稀疏,影响产量。沿菌袋中间扎孔。装好的菌袋,用直径1 厘米的木棒沿菌袋中间扎一洞,以利于通风换气,加速菌丝发育。塑料袋封口。 塑料袋最好使用塑料套环并用棉花塞好口 ,外面包上一张纸或塑料薄膜,用橡皮 筋或草绳捆好,待菌丝延伸覆盖料面时,松动棉花,利于通风。加大接种量。菌 种量以覆盖料面为准,以加快菌丝定植,减少杂菌污染机会。沿边缘刺孔。菌袋 发育期间,可沿发育好的菌袋

9、边缘刺孔,以利于菌丝发育。(2)防止烧菌.在菌 丝生长阶段,菌丝生长旺盛,代谢加强,放出大量的呼吸热,这些热量如果不能 及时散发,就会形成局部的高温,影响菌丝生长,严重的会杀死菌丝,其防止方法 是接种后的菌袋在气温高时最好单层摆放,袋与袋之间留出一定空隙,注意观察 菌丝生长状况,及时翻堆。有条件的话,设置空调或其它设备降温。培养料注意 通风换气,防止培养室高温高湿。(3)后熟期管理.室内菌丝培养至满袋后,还应再继续培养10天左右。大部分 栽培者在菌丝快发满时就入棚进行出菇管理,使菌袋后熟期培养时间不足,菌丝养分积累不够,幼菇大量发生,造成菇畸形或出菇后劲不足,产量低,因此要把 握好后熟期,适时

10、转入催蕾。7、及时米收食用菌不及时采收,一般产量会有所增加,但品质会下降,虽高产却得不到高 效。八、实验结果九、我的感想与收获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理论课上,让我们对食用菌的种类、食用菌基础知识、栽 培技术以及一些食用菌的益处和一些食用菌的食用方法有所了解。尤其是后面的实战过程。通过在实验室亲自操作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从作出的制作培养基的配料过程。一些看似简单的过程,每一步操作都是的很关键的。比 如说在最初的菌袋制作,松紧程度就是很不好掌握,太紧的话,打洞会很困难, 在打洞的时候,用力下了打的洞不深,用力太大的话就会把菌袋扎破。总之,仅 仅是一个装袋的过程都显得没有想得那么轻松。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最初做了一 个明智的选择,就是装了很多菌袋。到最后有不少菌袋被污染或因其他原因丢失, 不过最后的结果也还是不错的。虽然在采收蘑菇的时候去晚了一步, 本组的蘑菇 又暂时还没有长出来,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好的,看到了自己培养的蘑菇,由 于条件有限,也没有尝到自己种的蘑菇是什么味道。在组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