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桃花源记导学案主备人:李海霞 执行人: 时间: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 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学习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的情况。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包括背景) 二、自主学习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2、一词多义:复前行( )不复出焉( )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便舍船
2、(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2、掌握下面的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 今义: 见太守 ,说如此 古义: 今义: 屋舍俨然
3、古义: 今义: 缘溪行 古义: 今义:3、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4、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 (3)写出渔人的行踪:四、课堂小结: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也是在无意中进入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你会怎么样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五、课堂检测: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后遂无问津者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3、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叙述了
4、渔人的 ,层次清晰。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 、预习导航1、辩明字音 垂髫( )发髻( )俨然( ) 阡陌( )( )诣太守( )两鬓( )邑人( ) 豁然( )遂( )骥( )郡下(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欣然规往:二、自主学习 1、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三、用采访的形式熟悉课文内容,深化理解。由学生设计采访提案,讨论想提出的问题。课堂模拟采访现场,受访者与采访者均可由学生扮演。 采访一、 对象: 桃源人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5.有一个渔人无意中来到这里,能说说你们见到他当时的感受吗?6.他回去的时候你们对他有什么希望没有 ?7.如果你
6、知道他出去后就直接去报告太守,让太守派人来,你们有什么想法?还会让他回去吗?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采访二、 对象: 武陵渔人. 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 见到桃花源时,你有什么感受? . 桃源人给你什么印象?. 你有没有想过就留在桃花源不出来了?. 你对太守说这件事是出于什么想法呢? (甚至不是县令). 怎么后来就再也没有人问起这件事了,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采访三、对象:陶渊明(设计目的: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 .写这样一篇文章,您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据我所知,您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真有这么一个桃花源吗?.为什么安排渔人去报官?.为什
7、么把桃花源设计成找不到了呢?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 背诵课文阶段 指导背诵:首先要理清渔人的行踪,请先闭
8、上眼睛想一想渔人的行踪,然后再进行背诵。二、 巩固练习1、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1) 用语段中原句回答A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B 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C 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D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E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2)从这两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3)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A 为渔人费了很大周折才到这里而叹惋。 B 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 为外界的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 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4)这
9、两段中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 )( ) ( )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意思是什么?(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7)从这两段中找出两个成语:2、课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响应的成语,并用成语造句。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 造句:(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 造句:4、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5、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诣太守,说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展览设计师的空间布局与艺术呈现
- 年产100万套转椅配件及15万套成品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锁平头螺母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自由式风帆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钙钛矿太阳光模拟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命科学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人机测绘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碳捕获与利用技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空调电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家用前置过滤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施维修保养合同协议3篇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湖南师范大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弹性力学数值方法:解析法: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