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_第1页
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_第2页
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_第3页
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_第4页
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 MWTJ-蛤同段(K95+020K140+870)路面工程转序施工总结报告中国铁建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中铁十一局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述1二、路面结构 1三、主要工程数量 1第二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底基层、基层施工 3二、沥青透层、封层、粘层和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 12三、沥青硅面层施工 20第三章施工保证措施一、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的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44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47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2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6五、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7第一章工程概况.概述1

2、.项目概述我单位承建的第 MWTJ-会同段,起讫桩号:K95+02A K140+870路线长45.84km。本合同段有大桥16座,中小桥6座,天桥22道,互通式立交3处,分 离式立交3处,涵洞94道(明、暗),通道111道,服务区1处。全线采用路基 宽度26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封闭、全立交,设计速度为 100km/h,汽 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2.设计标准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m 分离式路基宽度13m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沥青碎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30年。二.路面结构主车道路面总厚度78.6c

3、m,各层结构为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40cm水稳碎 石基层+0.6 cm改性沥青稀浆封层+8cnff AC-25Cfi粒式沥青下面层+6cm> AC-20C 改性沥青中面层+4cm厚AC-13C改性沥青上面层;两层沥青层之间设改性乳化沥 青粘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设 PC-2乳化沥青透层和ES-2乳化沥青稀将封层。 三.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结构层次项目单位数量备注%厚200m做配碎石2 m1147458及配碎石底基层厚160m做配碎石2 m55330水厚400mm4.0MpazK泥稳定碎石2 m1122866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0mm4.0MpazK泥稳定碎石2 m13155透封

4、粘层透层PC-2乳化沥青透层2 m1094733封层稀浆封层(6mm2 m1081578稀浆封层(10mm2 m13155粘层ES-2乳化沥青粘层2 m2174335桥面、碎面SBS-D防水粘结层2 m119272玻璃纤维格栅2 m123595面层卜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2 m1011186厚 80mm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2 m1163149厚 60mm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2 m1163149厚 40mm第二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本段路面结构设计底基层为20cm厚的级配碎石;基层为40cm厚的水泥稳定 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时

5、全部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采用二台摊铺机呈 梯形进行摊铺。以符合设计强度来控制水泥的剂量,但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值。为 减少路面开裂,严格控制0.075mm颗粒含量及碾压时的含水量,以减少基层裂缝 的产生。严禁采用增大水泥剂量的方法提高混合料的强度。1 .基本要求1.1. 材料水泥:采用P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且干缩性小、安定性好,初凝时间4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散装水泥。碎石:其压碎值不大于30%含泥量不大于5%勺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采用骨架密集型级配,为防止混合料离析 有利于混合料强度,严格控制集料最大 粒径,其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最大粒径均不大于 31.5mm

6、水:利用深井饮用水和河水。基层所用材料的选取符合技术规范的各项指标,并按规定的频数取样试验提 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并保证未经批准的材料不在本工程上使用。在原材料的试验中,水泥重点是安定性和强度,且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 碎石的重点是保证颗粒坚硬、洁净、无杂质,并不含或少含塑性指数大的土。混 合物的级配取规范的下限,严格控制0.075mm粒料的含量以减少基层裂纹的产生。1.2. 准备下承层按规定检查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及路基的回 弹模量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进行底基层施工。基层施工前,对底基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对于因行 车而引起下承层被破

7、坏的地方,彻底挖除,且坑壁垂直、四角方正,然后用上层 混合料填补。摊铺混合料时,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1.3. 配合比设计1.3.1.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a.选用5个用水量做混合料击实试验,绘制标准击实曲线,确定最佳含水量 和最佳干密度。b.进行CBR口载试验,绘制荷载压强一一贯入量关系曲线,分别计算贯入量 为2.5mm和5mm寸的CBRfi。 CBRS求大于80%c.混合料组成设计完成后,将成果报送驻地办,其通过独立平行试验后,再 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并审批。通过批复的配合比方可进行试验段铺 筑,并根据试验段实际施工情况的验证后可对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1.3.2. 水泥稳定碎

8、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基层、底基层级配组成层位通过卜列方孔筛(mr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68 8638 5822 3216 2881503底基层10090 10073 8849 6929 5417 3782007a.按级配范围确定各种规格材料的掺配比例b.对不同的水泥剂量,按不同的加水量做混合料的击实试验,绘制标准击实 曲线,确定对应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c.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剂量控制在 3.5%5.5%的范围内,在做混合料 配比试验时按现行规程要求,基层取 4.0%、4.5%、5.0%等三档制备试件,根据试 验结果,结合

9、集料条件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施工用水泥剂量。d.按规定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基层为 98%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 应有的干密度。每组剂量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e.试件用塑料薄膜包覆,在20± 2c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h,然后进 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代表值。式中:一一r代为抗压强度的代表值(MPa ;Cv为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为保证率系数,当保证率为 95%寸,Za=1.645;式一R为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f.取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生产配合比。g.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

10、剂量多且仅允许多0.5%,水泥的最小剂量不得低于3.5%,最高不得高于5.5%。h.混合料组成设计完成后,将成果报送驻地办,其通过独立平行试验后,再 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并审批。通过批复的配合比方可进行试验段铺 筑,并根据试验段实际施工情况的验证后可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1.4. 试验路段为了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及施工方法,施 工组织的适应性,级配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全面展开铺筑前,按照 规范规定的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严密监督下,各铺筑一段不少200米的试验路段。试验段要确定如下内容:a.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混合料的配合比的准确性。b.混合料合适

11、的拌和机械、拌和方式、投料方式、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均匀性 和拌和站产量。c.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的松铺系数。d.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宜的机械、摊铺速度、摊铺厚度、控制方式。e.压实机械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f.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g.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h.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等。1 .质量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试验路段完成后按自检频率的23倍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检验。试验段 检验合格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明确操作人 员的岗位职责,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正常施工指导方案。1.5. 施工控制配料必须

12、准确,拌和摊铺、洒水必须均匀,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必须符 合技术规范的规定,表面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且具有符合规定的路 拱。施工时加强洒水保湿养生,以减少干缩裂纹发生的机率。2 .施工方法底基层、基层施工时全部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 呈梯队摊铺。测量放线: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然后以此为基准,放出两条用托架支承 的钢丝线,在直线段托架间距为10ml在曲线段才t架间距为5m进行水平测量, 摊铺机以钢丝线为基准进行摊铺作业。在两条钢丝之间放置两条活动的铝合金方 钢,前面一台摊铺机以一条钢丝和铝合金方钢用两个纵坡传感器控制摊铺机作业, 后一台摊铺机以中间一台的摊铺的混

13、合料面和另一条钢丝为基准进行摊铺作业。立模:为保证基层的压实效果和施工横坡满足要求,设置纵向模板。采用 20cm高,3m长的槽钢,采用钢桩交错固定。在立模之前测定摊铺混合料中线和边 线标高及位置。中线和边线所立钢模的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立模时保证 中线和边线所立钢模平、直、顺。拌和站调试:稳定土混合料拌和站采用计算机控制各料仓的下料数量。调 试方法:将标准整码放在各料仓的皮带称上,控制室显示的重量与标准重量比值 K,然后根据K值、拌和站的产量和配合比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确定各料斗 下料速度,从而保证混合料级配满足设计要求。2.5. 拌和拌和设备必须能够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保证配料

14、精度,同时要求设备性能好,完好率高水泥储存罐应注意防潮,避免因水泥结块而造成计量失准。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料仓上口应安装适宜的筛网来剔除超大粒径。配料准确、拌和均匀,不准有明显的离析现象,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检查。拌和现场必须有一名有经验丰富的试验员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 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并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水 泥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检验并做好记录。各料斗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并帮助料斗下料,不出 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根据当时的气候状况,拌和时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12%为了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强度,施工时水泥剂量上

15、调0.5%2.6. 运输及摊铺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摊铺现场。摊铺前使下承层保持湿润。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标高。摊铺速度均匀,中途不得变速,其速度与拌和能力相适应,摊铺连续进行, 尽量避免停机现象,否则将影响平整度。质检人员随时检查摊铺标高,出现异常现象,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对摊铺后表面出现粗料集中的部位用细料找平,局部含水量过小的地方用 喷壶补水。运输便道经常洒水,以减少灰尘对混合料的污染。为了防止混合料水份的散失,必要时加盖蓬布。2.7. 碾压按照稳压(静压)一强压一弱振一最后稳压的工序进行压实,压实至无轮 机为止。注意碾压的同时进行检测,若压实度不够,则及时补压。碾压时重叠1/2 轮迹,直线

16、段从路肩向中间碾压,超高段从内侧向外侧碾压。静压时碾压速度为1.51.7km/h,振动碾压时速度为2.02.5km/h。现场测量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及时纠正施工中的 偏差。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达到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 压实度不足及时补压。水泥碎石混合料从拌和至碾压成型,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对由于摊铺机停顿或压路机推移等产生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进行 处理,严禁采用薄层找补的方法提高平整度。挖除大料窝点及含水量超限点,并换填合格材料。2.8. 检验各项指标的检验在24h内完成,首先表面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 标满足标准要求。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

17、返工处理。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水泥碎 石基层的标高进行复测,凡标高高出的部分,予以清除。2.9. 养生2.9.1. 级配碎石底基层养护级配碎石底基层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或禁止重型车辆通行,雨天或雨后 初晴期间严禁任何车辆通行,避免泥土污染。级配碎石底基层不需要养生,但尽快在其上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否则 遇大雨冲刷细集料后,级配碎石难以形成整体结构。未开放交通的底基层两端设专人站岗,并挂养护标志牌:“养护路段禁止 通行”,同时设置交通标志指明正确的行车路线。2.9.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碾压完成后立即养生。洒水覆盖养生 7天,在此期间要保持湿润,除洒水 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洒水车行车速度小

18、于 5km/h,不能因洒水车喷头角度问 题而对基层产生直接冲刷,造成局部坑槽。同时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养生。7天后继续洒水养护,保证运输车辆行走时没有灰尘。在施工组织安排上做到半幅施工,汽车禁止在7天以内施工基层上行驶同一断面左右幅施工时间至少错开 7天以上。未开放交通的基层两端设专人站岗,并挂养护标志牌:“养护路段禁止通 行”,同时设置交通标志指明正确的行车路线。基层养生7天后开放交通,重载车辆总重量控制在 30t以内,行车速度不 大于30km/h,但不得紧急刹车或调头。禁止履带设备在基层上行驶的确需要时, 采用拖车运输。2.10. 施工接缝处理2.10.1. 级配碎石底基层横向工作缝采用斜接

19、缝(或无缝衔接)。即在摊铺机 行至收工处利用混合料坍落形成的斜坡出场,压路机碾压至端头时,仅将斜坡上 方有沉降的部位压实至要求的压实度,斜坡切勿碾压。后续开工时,根据放样挂 线高程用3m直尺确定起铺断面,在斜坡面适量洒水润湿,开回摊铺机,升至工作 高度,检查其横坡度与仰角是否前后一致,即可开机摊铺。碾压接头时先斜行后 直行,同时用水平测量控制,确保接头平顺、密实。2.10.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碾压完成后,在已铺层顺路 中心方向,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找出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已 铺层表面与3m直尺开始脱离处),以此为基准挂线将不合格的部位垂直切除。2.10.

20、3. 在铺筑上一结构层之前对下层横向工作缝进行认真处理。处理方法如下:底基层与搭板接缝用热沥青灌满(先将缝凿开20mnffi、50mn»,并清扫干净再灌)。基层接缝先将表面松散尘土吹干净、洒布透层乳化沥青,再沿接缝铺设1.5m宽玻纤格栅(两边各宽0.75m),绷紧后在格栅边部钉n形钉固定,间距不 大于50cm钢钉用8钢筋制作,入土端需打尖并淬火,埋入深度不小于 15cmi玻纤格栅材料技术要求指标内容单位指标要求经向和纬向抗拉强度kN/m>80伸长率%<3含胶量%20 40耐温性C-100 280弹性模量GPa76网格尺寸mrm mm12X 12单位回积重重g/m2450幅

21、宽m1.5-4纵缝部位,极易产生离析,必须消除离析粗料,适当补充细料后再碾压密 实,并保证接缝处的平整度。2.8 .裂缝处理2.8.1. 水泥稳定结构的主要通病是横向裂缝。但理论和实践证明,只要混合 料组成设计合理,原材料质量合格,施工(含养护)规范而且精细,裂缝可以减 少。基层出现裂缝后要调查分析原因,有可能是路床、混合料配比、两台摊铺机 接缝、施工工艺等发生了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2.8.2. 下基层裂缝间距大于5m,且50m长度内出现白裂缝少于6条时,用切 割机将缝扩宽至5mmfc右、深67cm,把缝内尘土吹干净后满灌热沥青或乳化沥 青,再铺设玻璃纤维格栅补强,否则返工处理。上基层

22、裂缝间距大于5m,先将表面松散尘土吹干净、洒布透层乳化沥青,再 沿接缝铺设1.5m宽玻纤格栅(缝两边各宽0.75m),绷紧后在格栅边部钉n形钉 固定,间距不大于50cmi钢钉用8钢筋制作,入土端需打尖并淬火,埋入深度 不小于15cmi裂缝间距小于5m属于非正常裂缝,无条件铲除。无论纵缝还是横缝,返工的长度为沿路线(纵向)长度10m的倍数,宽度为半幅路基。2.9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2.9.1. 质量管理包括所用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试验、铺筑试验段、工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施工过程中基层原材料质量管理和基层、底基层 质量检查标准见下表。基层原材料质量管理试验项目材料目的频 率含水率集料

23、确定原始含水量每种规格材料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颗粒分析集料检验合成级配每2000m测2个样品液限、塑 限细集料中0.5mm以下测塑性指数每2000m测2个样品相对密度集料计算固体体积率计算固体体积率压碎值集料评定抗压碎能力每种规格材料每2000m测2个样品针片状集料评价集料形状每种规格材料每2000m测2个样品水泥试验水泥检验水泥质量散装水泥每批200t检测1次,少于200t按200t检测1次基层、底基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标准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查规定要求值或容许误差频率方法级配碎石 底基层水稳碎石 基层压实度(%>96>984 处/200m/层灌砂法平整度(mrm<12<

24、82 处*10 尺/200m/层3m直尺纵横高程(mm+5, -15+5, -104断面/200m每断面3-5点水准仪厚度(mm代表值-10-81处/200m/车道,每 处2点挖坑取芯合格值-25-15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 处/200m皮尺离析情况基本无离析随时目测横坡度(%±0.34断面/200m水准仪CBR (%>801 组 /3000m2抗压强度(MPa>4每作业段或2000m1组试件7天(浸水)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查规定要求值或容许误差频率方法级配碎石 底基层水稳碎石 基层含水量(%+2, -1 21 组 /2000m烘干法水泥剂量(%±0.5每200

25、0n26个样品EDTA商定级配在规定范围内1 组 /2000m2筛分弯沉符合设计1处/50m/车道贝克曼梁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弓单簧现象。无压路机碾压轮迹。注:1)检测频率除注明者外,系指双车道单幅;2)压实度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2.9.2. 水泥剂量的测定在拌合后取样,并立即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2.9.3. 除按要求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之外,还进行总量控制检测,记录每 大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检测的准确性。2.9.4. 混合料集料级配检验和抗压强度检验在拌合场按规定方法取样,配合 水泥剂量测定进行水洗法筛分,在与基层碾压的同时制备抗压强

26、度试件。2.9.5. 压实度检查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对于小于规定值的测点区域立即 进行处理,直到全部测点符合要求为止。2.9.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上一层施工前对下层取芯,710d龄期取出完整 的芯样(冬季施工的龄期可适当延长),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果不能 取出完整芯样或不符合要求,确定为不合格段落,进行返工处理。二.沥青透层、封层、粘层和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1 .透层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沥青。1.1. 材料要求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接成为一体。透层用乳化沥青符合下表中PC-2要求。乳化沥青技术标准技本指标PC-2透层

27、用乳化沥青BC-1稀浆封层用乳化沥青PCR占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施工方式喷洒用拌和用喷洒用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阳离子破乳速度慢裂慢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1.18mm筛上剩余量<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230110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8 20s1060s8 25s越 八、 发残 留 物残留分含量>50%>55%>50%针入度(25C)50 150(0.1mm)45 90(0.1mm)40 80(0.1mm)软化点>55C延度(5cm/min)15 c延度40cm15c延度>40cm5 c延度20cm溶解度(三氯乙烯)>97.5%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8、>2/3>2/3常温储存 稳定性1d<1%5d<5%1.2.透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采用竹扫帚或用机械钢丝刷进行全面清扫,再用森 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并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干净,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 露,孔隙中没有泥浆杂物。半刚性基层表面风干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乳化沥青,用量为 0.71.5L/m2,最佳用量通过试验段检测确定,喷洒透层油时半刚性基层的养生 时间根据现场试洒试验确定。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检查透层沥青渗透入基层的深度。透层沥青的残留 固化物含量50%其稠度通过试配、试洒确定,以能透入基层不小于5mm不出现流淌、不形成油膜为原则。透层油达不到

29、渗透深度要求时,调整透层沥青稠度。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交界处宜不重叠或少重叠且不露花白。漏洒或少洒 的地方采用人工补洒,多洒的地方予以消除。洒完透层油后,严禁任何车辆、行 人通过,待乳化沥青破乳后进行稀浆封层施工。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加以保护, 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1.3. 透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随时检查半刚性基层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即使符合要求也在上、下午 各记录一次,表示检查认可。每天至少检测一次(随机布设三处)透层沥青的洒布量和乳液中的沥青含 量,评价其是否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同时做好记 录。当偏差超过0.3%时,及时调整。随时检查透层沥青洒布是否均匀,在喷

30、洒范围内有无漏洒或过量,并当场 做好记录,发现缺陷应及时修补。2 .粘层各沥青混合料层之间喷洒粘层油,粘层沥青在上层沥青混合料施工前12d喷洒,在此期间做好交通管制。2.1. 粘层材料要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符合下表中 PC股求。乳化沥青技术标准技本指标PC-2透层用乳化沥青BC-1稀浆封层用乳化沥青PCR占层 用改性乳化沥青施工方式喷洒用拌和用喷洒用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阳离子破乳速度慢裂慢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1.18mm筛上剩余量<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230110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8 20s1060s8 25s越 八、残留分含量>50%>55%>50%

31、发针入度(25C)50 150(0.1mm)45 90(0.1mm)40 80(0.1mm)残软化点>55C留物延度(5cm/min)15c延度40cm15c延度>40cm5 c延度20cm溶解度(三氯乙烯)>97.5%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2/3常温储存1d<1%稳定性5d<5%2.2. 粘层的施工喷洒粘层油之前对下层沥青层表面进行清扫或清洗,注意泥土污染和油污的处理。沥青层清扫、清洗风干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PC就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喷洒数量0.30.6L/m2,最佳用量通过试验段确定。喷洒的粘层油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

32、薄层,不得有洒 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摊铺沥青混合料层前,严禁运料车(进入工地前必须保证 轮胎洁净)以外的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2.3. 粘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随时检查下层沥青层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即使符合要求也在上、下午各 记录一次,表示检查认可。每天应至少检查一次(随机三处)粘层沥青洒布量及乳化液中的沥青含量, 评价其是否符合试验路段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同时做好记录。当 偏差超过0.3%时,及时调整。随时检查粘层沥青喷洒是否均匀,在沥青面层全宽范围内有无漏洒或过量, 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缺陷,及时补救。3 .防水粘结层3

33、.1. 一般规定在桥梁、明涵、明通及桥头搭板等水泥混凝土基面上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 前,均设置防水粘结层。防水粘结层要求能达到防水和加强层间粘结的作用,同时能抵抗施工机械 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桥头搭板防水粘结层与桥面防水粘结层同时施工,技术要 求与桥面防水粘结层相同。防水粘结层施工前,水泥混凝土表面铳刨拉毛。铺设防水粘结层前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洁净。大面积开展防水粘层施工之前,必须先选长度100m以内的桥梁进行试生产,以检验材料性能,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对试验桥的防水粘层检验合格后, 提交试验总结报告并报批。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清洁、经检查合格以后的每道工序作业中,施工人员 必须穿工作鞋(严格与场

34、外用鞋分开)进场作业。同时,在相邻通车的桥面上及 其两头一定长度内的路面上洒水保湿,避免灰尘污染未干的涂抹层。3.2. 施工工艺3.2.1. 结构类型:(1)桥梁先抛丸打毛或精细铳刨,再洒布 SBS-I-D改性热沥青,洒布量为 1.4kg/m2,然后撒布4.759.5mm的预拌碎石,并用轮胎压路机匀速碾压 24遍, 最佳洒布量根据实际粘结效果确定。(2)桥涵间的搭板、过渡板采用相同的防水粘结方案。3.2.2. 洒布工艺: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喷洒区防撞墙、护栏、水沟等加以 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3.2.3. 预拌碎石工艺:预拌碎石采用 4.759.5mmi1一粒径碎石,SBS改性 沥青,油

35、石比为0.40.6%,预拌碎石出料温度控制为175190C,碎石撒布温 度不低于170C,预拌碎石撒布量为58m/1000m2,均匀覆盖50%S积。3.3.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再凿眼、打洞,施工完毕及时清 理现场。在施工过程中自检,随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喷涂达不到要求,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再恢复施工,对喷涂达不到要求的部分及时修补防水粘结层的检查标准、试验方法及检查频率符合下表规定 水泥混凝土防水粘结层的检验标准检查项目试验条件技术标准检查频率撒(洒)数量现场采用托盘收 集沥青和集料后 称量满足设计要求2000m一组(每组3个点,取平均值),每座桥至

36、少1组行车检验运料车停不、起 步及摊铺机行走无粘轮破坏试验段检验外观目测均匀、无起泡, 集料无堆积现象全桥防水粘结层力学指标符合下表要求:防水粘结层力学指标检测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涂层厚度± 0.1mm测厚仪粘结强度0.3MPa(常温)>0.2MPa (35C)拉拔仪,速度 10mm/min抗男强度0.4MPa(常温)>0.3MPa (35C)剪切仪,速度10mm/min以处为单位,每处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前,均提交“桥面防水粘层开工申请 批复单”,报驻地办验收签认。4 .下封层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沥青之后,设置稀浆下封层。下封层尽量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摊铺后

37、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4.1. 材料要求(1)BC-1乳化沥青,即阳离子慢裂或中裂拌和型乳化沥青,残留固化物含量>55%g设计厚度为6mm集料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 60%(2)稀浆封层采用ES-2型级配,级配符合下表要求。配合比设计级配设计符合下表要求。稀浆封层用集料级配范围筛孔(mm)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确定拌和用水量。根据经验选初始乳化沥青用量为12%或沥青用量为6.5%,变化用水量进行稠度试验,确定合适的用水量。确定沥青用量范

38、围。以满足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确定最小沥青用量,以满足负荷轮试验粘附砂量确定最大沥青用量。试验可拌和时间、初凝时间、固化时间。通过手工拌和确定可拌和时间。通过滤纸表面没有褐色斑点判断初凝时间。通过粘聚力检查检查初凝时的粘聚力, 以及固化时间和固化时的粘聚力。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标准符合下表要求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标准试验项目单位稀浆封层标准可拌和时间(25C)S>120稠度cm2-3粘结力试验:初凝的粘结力固化 (开放交通时)的粘结力N.m>1.2>2.0负荷轮碾压试验的砂粘附量g/m2<450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浸水1h)g/m2<8004.2.稀浆封层施工4.2.

39、1 .施工前准备稀浆封层施工前,半刚性基层表面的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清理完毕, 损坏的透层处理并符合要求。稀浆封层采用稀浆封层机施工,稀浆封层机具备准确的计量系统,比例计 量调整方便、摊铺行驶速度易于控制等功能。按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种材料用量比例准确配料。定期和及时(发现偏差 较大时)调整铺筑机的称量系统(包括输送带转速)4.2.2 .拌合、摊铺及碾压摊铺槽四周的橡胶刮板要安装准确牢固,保证槽内混合料按要求摊铺,不 发生外漏。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无结团、成块或花白现象。出现此类情况时,停止铺 筑,从矿料级配、油石比及拌和速度、时间等方面检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拌好的稀浆混合料流入摊铺箱,当混合

40、料体积达到摊铺箱容积的 2/3、在 路宽方向布满料后,开动摊铺机以1.53km/h的速度匀速前进。摊铺时保持稀浆 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保证摊铺箱中的稀浆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箱的 1/2左 右。稀浆混合料摊铺后,立即使用橡胶耙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过厚、 过薄或不平处,对漏铺和稀浆不足处立即进行修整。找平时尤其注意超大粒径骨 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尽快消除并填平路面。当摊铺机内任何一种料用完时,立即关闭所有材料输送的控制开关,让搅 拌筒内的混合料搅拌完,并送入摊铺箱摊铺完毕,摊铺机停止前进。现场施工人员对摊铺的厚度随时进行测定,如发现厚度不当就及时提醒操 作人员调整摊铺厚度。两幅纵缝搭接宽度不

41、超过80mm横向接缝做成对接缝。接缝处不出现余料 堆积或缺料现象,不平整度不大于 6mm稀浆封层在破乳初凝后和固化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行驶速度58km/h。如果发现团块或松散等缺陷,将其铲除重铺。待稀浆封层乳液被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开放交通。4.3.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随时检查半刚性基层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干燥清洁、无灰尘;基层接 缝、裂缝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损坏的透层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对封层沥青混合料每天至少抽检两次,检验集料级配及油石比是否符合批 准的生产配合比要求随时检查铺筑层外观,是否平整、颜色均匀,无花白、无油块、无松石,以及厚度是否符合设计。稀浆封层质量标准符合下

42、表的相关要求。稀浆封层质量标准检测项目油石比厚度平整度渗水系数宽 度单 位%mmmmml/minmm规定值或允许偏差±0.3±0.6<5<20不窄于上层沥青混合料三.沥青碎面层施工方法1 . 一般规定沥青混凝土面层在不低于10 c气温下进行施工。各层沥青混合料满足所在层位的性能要求,且便于施工,不易离析。各层 施工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做到连续施工并连接成为整体。各层沥青混合料之间喷洒粘层油,使层间粘结良好。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离析。沥青结构层推行“零污染施工”。为了防止沥青路面施工期间交叉污染, 沥青面层施工前,尽量先完成有可能造成污染的

43、施工项目。各沥青混合料层施工前,具有下承层的“中间交工证书”及监理工程师批 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资料和该铺筑层的“开工报告”。2 .沥青面层结构根据本合同段路面设计文件,沥青面层结构组合如下表路面结构组合表层次上面层中面层卜回层稀浆封层透层沥吉SBS(I-D)SBS(I-D)A-70沥青BC-1PC-2石料抗滑石料石灰石石灰石石灰石常规 结构4cmAC-13C6cmAC-20C8cmAC-25C0.6cm ES-2,一20.7 1.5L/m桥面4cmAC-13C6cmAC-20C无无无结构注:桥面水泥混凝土抛丸或精细铳刨, +预拌碎石。洒布SBS-I-D改快沥青(1.4kg/m 2)匝道4

44、cm AC-13C6cm AC-20C无0.6cm ES-2,一20.7 1.5L/m注:上-中、中-下面层间洒布PC敞性乳化沥青粘层。3.材料要求3.1. 沥青(1)普通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采用 SBS改性沥青,透层、粘层、稀浆封层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符合表下表规定 沥青技术要求技木指标70号A级沥青SBS(I-D)改性X针入度(25C,100g,5s )60 70(0.1mm)40 60(0.1mm)针入度指数PI-1.5 +1.0>0延度(5cm/min)10c延度20 cm15 c延度100cm5 c延度20 cm软化点(环球法)>46C>75C闪点

45、(COC> 260C> 230C溶解度(三氯乙烯)>99.5%>99%含蜡量(蒸储法)<2.0%密度(15C)实测(g/cm 3)动力粘度(60 C)>180 Pa.s运动粘度(135C)<3Pa.s储存稳定Tt离析(48h软化点差)<2.5 C弹性恢复(25 C,10cm)>75%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质量损失< ±0.8%< ±1.0%针入度比(25 C )>61%>65%延度10c延度6cm5 c延度15cm乳化沥青技术标准技本指标PC-2透层用乳化沥青BC-1稀浆封层用乳化沥青PC

46、R占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施工方式喷洒用拌和用喷洒用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阳离子破乳速度慢裂慢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1.18mm筛上剩余量<0.1%粘恩格拉粘度计E2516230110度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8 20s10 60s8 25s越 八、残留分含量>50%>55%>50%发针入度(25C)50 150(0.1mm)45 90(0.1mm)40 80(0.1mm)残软化点>55C留延度(5cm/min)15c延度40cm15c延度40cm5 c延度20cm物溶解度(三氯乙烯)>97.5%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2/3常温储存1d<1%稳

47、定性5d<5%乳化沥青与改性乳化沥青根据施工需要随制、随检、随用;如须短期储存或采用商品改性乳化沥青,则必须按改性沥青的储存方法和使用前的有关规定执 行。凡离析、有粗颗粒的改性乳化沥青严禁使用,必须废弃。3.1.2. 沥青质量的检查与管理到达工地的每车沥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后才能入罐:一是有驻厂监理签字、 出厂检测报告、运输车牌号和司机签字;二是司机代表沥青供应商协同工地质检 员取样并签字,一份样品供工地试验室检测,二样品份封存留样;三是软化点检 测合格。运输车到工地2小时内必须检测出软化点结果,合格后方可卸车,不合 格当即退回,同时通知业主和其它各标段不得接收使用,并要求追究驻厂监理责

48、任。每种进购沥青至少外委进行一次全套检测。到达工地的每批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必须检测残留蒸发物含量、针入度、软 化点、延度等,合格才能使用。建立沥青检测和使用的台帐,主要包括到货时间,检测结果,使用日期,使 用桩号和层次等。3.1.3. 粗集料(1)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 大于2.36mm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石灰岩,上面层采用辉绿岩或玄武岩。粗集料 的技术性质符合下表的规定。沥青面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中、卜回层上面层石料压碎值%<28<26洛杉矶磨耗损失%<30<28磨光值PSV>42表观相对密度t/m 3&

49、gt;2.50>2.60吸水率%<3.0<2.0与沥青的粘附性方4级(70号沥青)5级(SBS改性沥青)坚固性%<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18< 15>9.5mmS< 15< 12<9.5mmS<20< 18水洗法0.075mm®粒含量%<1.0软石含量%<5<3注:2.364.75mm1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可适当放宽至 3%(2)集料加工规格统一按下表筛孔进行布置。中、下面层石料统一为5种规格,配制AC-25C型结构时采用1号料5号料;配制AC-20C®结构时采用2号

50、料5 号料。上面层石料统一为4种规格。上、中、下面层集料规格层名集料编号规格(mm力口工筛孔(mm要 求中、卜回层1#料26.5 31.5332#料13.2 26.5243#料4.75 13.2154#料2.36 4.7560.075mm粒含量0 3%5#料02.363.50.075mm® 粒含量0 10%上面层1#料9.5 16172#料4.75 9.5113#料2.36 4.7560.075mm粒含量0 3%4#料02.363.50.075mm® 粒含量0 10%3.1.4细集料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 机制砂,技术要求符合下表

51、规定,禁用采料场的下脚料。机制砂采用专门的制砂 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沥青层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检验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一>2.5T0325砂当量%>60T0334坚固性(> 0.3mm%<12T0340亚甲兰值g/kg<25T0346含泥量( 0.075)%<10T0333棱角性(流动 时间)S>30T034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rm水洗法通过下取筛孔的质量百分率(%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 8025 608450250103.1.5.

52、 .石料质量的检查与管理(1)混合料拌和场地硬化,统一规划,不同材料必须严格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保持进出场道路畅通。同一个工程采用不同来源的材料时,先调整料源振动筛筛 网尺寸确保集料品种、规格相同。上面层采用的不同来源的抗滑石料必须分开堆 放,不得混杂。(2)粗集料存放必须分层堆放,每层高不超过1.5米。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往 下卸料,以减少集料离析;粗、细集料均必须加盖防雨棚。(3)到达工地的每车石料必须目测含泥量、 杂岩含量(白色的石英岩等酸性石 料、黄色的水锈岩和风化岩等劣质岩石、碳黑色的煤什石等)、粉尘含量、材料 规格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场。(4)每1万吨石料进行一次全套的材质试验,或者当材料发生变异时进行全套 的材质试验。3.1.6. 填料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加工得到,原 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消除干净,并干燥、清洁,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