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监测方案_第1页
路基监测方案_第2页
路基监测方案_第3页
路基监测方案_第4页
路基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南沙凫洲大桥一标路基变形监测方案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广州南沙凫洲大桥1 标项目经理部二 00 五年十一月路基变形监测方案一、监测的范围及目的1、范围本项目路基工程施工范围主线 K0+00" k0+685,标准路幅总宽度为66m全 长685m其中,K0+35AK0+560段为路幅宽度由66m至68m的过渡段,长210m 桥头段主线 K0+600处为辅道起点,施工范围左辅道为 BK0+003BK0+200长 200m 右辅道为 AK0+003AK0+200长200m 辅道标准路幅总宽度为 68m 主 线K0+60AK0+685段路幅总宽为31m与桥同宽。路基软基处理主要采用袋装砂井+

2、超载预压,桥台处软土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2、目的准确的卸载时间及最终沉降量推算是建立在认真、细致、 准确、 及时的动态观测基础上的,在路基开始填筑后即要开始沉降观测。二、监测仪器及测点制作埋设1、监测仪器 全站仪 索佳SET210一台 数字水准仪徕卡 Sprinter 200M 一台配条码尺两根2、测点的制作埋设1) 位移桩的制作埋设 采用钢筋碎预制。混凝土标号为 C20,尺寸为10X 10X200cm= 用开挖埋设。埋置尝试为入原地面1.5m 以下, 桩顶露出地面高度为0.5m。埋设时桩周围回填密实,桩周上部 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2) 沉降板的制作埋设 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

3、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采用钢板,尺寸为50cmx 50cnriX 0.5cm;金属测杆采用直径为(|)20mnffl钢;保护套管采用小50mmJ径的 聚氯乙烯硬塑料套管。 随着路堤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变相应接高,但每节长度一超过50cm。三、监测内容及测点布设1、监测内容 沉降观测由沉降- 时间关系,判断路堤的稳定状况,控制填土进度,推算软土的固结度。 位移观测由位移- 时间关系,判断路堤的稳定状况,控制填土进度。2、测点布设1) 布置要求 为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测量,统一测量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测量项目数据的分析,沉降和位移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一般路段沿纵向每隔100m

4、设置一个测量断面。 桥头路段设置3 个测量断面,即第一个测量断面设在桥头搭板或桥台桩位处(有台前预压时),各测量断面相距不超过50m。2) 测点位置 同一测量断面上,各类测点位置位移观测点:在路堤两侧趾部各设1个位移边桩,在趾部以外10m范围内设置 3 个位移边桩。沉降观测点:在线路中心、两侧路肩分设一沉降板,路堤两侧趾部的沉降用位移边桩兼测。 测点横断面结合实际情况,路基变形观测布置在以下10 个里程断面:K0+040、 K0+120、 K0+220、 K0+300、 K0+400、 K0+500、 K0+600、 K0+650、 K0+700、K0+760四、监测方法1、测量精度要求公路软

5、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规定:测距仪误差为± 5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土 2.5。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本次变形测量精度采用三级变形测量等级精度,其精度要求如下:测量点坐标中误差W 10.0mm,测量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 1.50mm。2、测量方法1)沉降观测 采取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水准测量视线长度0 75m,前后视距差0 5.0m,前后视距累积差0 8.0m。 水准测量的限差按以下规定执行:基辅分划读数之差1.0mm,基辅分划所测高之差1.5mm,附合或环线闭合 差0 3.05不,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0 4.5,帚,(

6、n为测站数)。2)位移观测 根据场地条件,采用视准线法或边交法进行。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级测边网,其技术要求为:测距中误差为±10.0mm,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50000。 每边最少测回数为往返各2次,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值5mm,单程测回 间较差限值7.0mm。3)观测频率在路堤填筑期间,每天进行两次沉降和位移观测。路堤施工中,每填筑一层测量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第 3 天测量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每 15天测量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4)监测标准 填土开始后,观测稳定标准:中心沉降速率小于1.0cm/d,侧向位移速率 小于 0.5cm/d。 停止加载后,当沉降速

7、率4mm/d,位移速率2mm/d时,方可重新填土。 五、测量数据处理1、测量结果的验算按水准网环线闭合差wi(mm)由下列公式计算每测站所测高差中数中误差 mw(mm):mw=± 口悭,N _ n式中:N-水准环数n-各环线的平均测站数 环线闭合差不超过土 2m0而,此处m0为每测站高差误差(1.50mm), n为测站数。 测边网边长用电磁波测距仪进行往返测时, 单位权中误差u (mm)和任 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mDi (mm)按下列公式计算:u= ±mDi = ± U式中-往返测距离的较差(mm);n-测距的边数;Pi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当网中边长相差不大时,按

8、下列公式计算平均测距中误差mDi:MDi = ±当mDi&±10.0时,测量成果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应重测。2、测量结果的平差 平差方法与所采用的基准相适应:固定基准,采用经典平差;拟稳基准,采用拟稳平差;重心基准,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上述测量网的基准是根据控制点的稳定情况来选取的。经典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法(或间接平差法)。 拟稳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采用先作经典平差,再通过坐标变换求得自 由网平差结果。精度评定对于监测网之网中各点精度作全面评定。3、变形分析 控制点稳定性检验检验方法采用统计检验法,即先作整体检验,在判别有动点后作局部检验, 找出变动点予以剔除,最后确定稳定点组。 非稳定点的检验采用比较法,在以稳定点或相对稳定点定义的参考系条 件下进行,当该点两期的高程或坐标平差值之变差 符合下列条件时,即判断点 位稳定。 <2NoT2Q式中 卜0单位权中误差(mm)Q 检验点高程或坐标的权倒数f2 1入=±Ifl式中 d 各期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mm)fi各期网形的多余测量数。对平面监测网中非稳定点检验,使用置信椭圆来判断其变位值是否由点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