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PPT学习教案_第4页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静力学主要研究:(1)力系的简化;(2)刚体的平衡条件。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建立力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描述客观规律应用数学工具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法第1页/共110页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及作用形式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单位: N(牛顿),kN(千牛)1 1、力、力: : 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外效应)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内效应)。(一

2、)概念力的表示方法: 常用黑体字母表示第2页/共110页(二)力的表现形式(1)集中力:集中作用在很小面积上的力(近似看成作用在某一点上)。(2)分布(载荷):连续分布在一定面积或体积上的力;单位长度上的均布载荷,称载荷集度(q)。q(x)q第3页/共110页二、刚体的概念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生变形的物体。 (理想化的力学模型)理想化分子的集合看成刚体看成连续体理想化理想化看成质点第4页/共110页载人飞船的对接研究轨道问题时质点 研究对接问题时刚体第5页/共110页F FF = F (1)二力平衡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充分 条件是- 等值、反向、共线。AATWW 三、平衡的概念

3、第6页/共110页推论:二力杆上作用的两个外力,其力作用线必与二力作用点的连线重合,与二力杆的实际几何形状无关。重要名词:二力杆(二力体,二力构件): 仅在两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的物体或构件。用途:已知两力的作用点,确定其作用线。第7页/共110页F2F1弯 杆二力杆实例:第8页/共110页FABCRBRCBC第9页/共110页(2)力的平行四边公理 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其作用点不变。也即: 合力等于两分力的矢量和。 RF1F2ABFxAFyRB合力的正交分解第10页/共110页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如果一物体受三个

4、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 F1F2F3BCAF12O第11页/共110页(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第12页/共110页推论: 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 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F1=F2=FAFF1F2BBAF2第13页/共110页四、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 任何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并且等值、反向、共线, 分别同时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应用:研究由几个物体构成的系统的受力时常用。 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平衡力的

5、区别。第14页/共110页(一)基本概念约束:对于某一物体的活动起限制作用的其它物体;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限制物体运 动的力);其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阻止的物 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主动力:引起物体运动和运动趋势的力(载荷);被动力:由主动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力。第二节 约束及约束反力第15页/共110页 (二)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反力1.1.柔性约束柔性约束特点: 柔性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受压。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沿着被拉直的柔性物体中心线且背离物体运动方向。约束反力是作用在接触点,限制物体沿柔性体伸长的方向运动,是离点而去的力。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柔性体约束PPTS1S1S2

6、S2 第16页/共110页TW柔性约束实例:第17页/共110页第18页/共110页第19页/共110页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是向点而来的力。2.光滑面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PNNPNANB特点:特点:只受压,不受拉,沿接触点处的公法线而指只受压,不受拉,沿接触点处的公法线而指向物体,一般用向物体,一般用N表示,又叫法向反力。表示,又叫法向反力。 第20页/共110页光滑面约束实例:光滑面约束实例:第21页/共110页光滑面约束实例:光滑面约束实例:第22页/共110页3.圆柱铰链约束圆柱铰链约束:约束反力通过销钉中心,沿接触点公法线方向。通常用两个正交分量F

7、x和Fy来表示。铰支座:用圆柱铰链将一个构件与底座连接。 分为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第23页/共110页(1)固定铰链约束固定铰链约束 (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座) 被连接件A只能绕销轴转动,而不能沿销轴半径方向移动。铰支座:用圆柱铰链将一个构件与底座连接。 分为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第24页/共110页特点:特点:约束反力的指向随杆件,受力情况不同而相约束反力的指向随杆件,受力情况不同而相应应地变化。约束反力的作用线通过铰链中心,但其方地变化。约束反力的作用线通过铰链中心,但其方向向待定,通常用待定,通常用水平和铅垂两个方向的分力表示水平和铅垂两个方向的分力表示。第25页/共110页固定铰支座的

8、几种表示:第26页/共110页第27页/共110页固定铰链约束实例:固定铰链约束实例:第28页/共110页第29页/共110页(2)活动铰链约束活动铰链约束 (可动铰支座、辊轴支座)(可动铰支座、辊轴支座)特点:特点:约束反力的指向必定垂直于支承面,并通过约束反力的指向必定垂直于支承面,并通过 铰链中心指向物体。铰链中心指向物体。第30页/共110页活动铰支座的几种表示:第31页/共110页第32页/共110页3.固定端约束固定端约束 P9特点:特点:限制物体三个方向限制物体三个方向运动,产生三个约束反力。运动,产生三个约束反力。既不允许构件作纵向或横既不允许构件作纵向或横向移动,也不允许构件

9、转向移动,也不允许构件转动。动。 物体的一部分固嵌于另一物体所构成的约束。如:建筑物中的阳台、电线杆、塔设备、跳台(跳板)等。第33页/共110页NAX固定端约束的托架固定端约束实例:第34页/共110页第35页/共110页1.概念分离体:将所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单独分离 出来,使之成为自由体。受力图:表示分离体及其受力的图形。 2.画受力图的基本步骤 (1)取分离体: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研究对象,将它从周围物体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图形; (2)画已知力:载荷,特意指明的重力等,不特意指明重力的构件都是不考虑重力的; (3)画约束反力:确定约束类型,根据约束性质画出约束反

10、力。第三节 分离体和受力图第36页/共110页例1:分别画出圆及杆AB的受力图。ACB600P解:PN1N2ABYAXASBCN2充分利用BC杆是二力杆的性质 注意:画约束反力时,一定要按照约束的固有性质画图,切不可主观臆断!第37页/共110页例2: 曲柄冲压机的受力分析第38页/共110页例3:悬臂吊车的受力分析第39页/共110页思考题 如下各图所示,各物体处于平衡,试判断各图中所画受力图是否正确?原因何在?第40页/共110页第41页/共110页第42页/共110页确定反力的方向时,可借助于以下各点: * 是否与二力构件相连,是否与二力构件相连,是是,则由二力构件的分则由二力构件的分离

11、体图确定二力构件的连接点受力方向,而它离体图确定二力构件的连接点受力方向,而它的相反方向(反作用力的方向)就是所求方向的相反方向(反作用力的方向)就是所求方向; * 研究对象是否是三力构件,研究对象是否是三力构件,是,则已知两个是,则已知两个受力方受力方 向,可利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确定方向向,可利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确定方向;* 根据主动力系和约束的性质确定反力方向。根据主动力系和约束的性质确定反力方向。 即要充分利用二力杆定理、三力汇交定理、作用与反作用定理来确定约束反力。第43页/共110页第四节 力的投影 合力投影定理由力在轴上的投影还可看出: 1)一力在互相平行且同向的轴上投影相等;2)

12、将力平移,此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不变。 一、力的投影概念xx ABab第44页/共110页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设力设力F作用于物体的作用于物体的A点,如图所示。点,如图所示。 定义:从力F的两端分别向选定的坐标轴x,y作垂线, 其垂足间的距离就是力F在该轴上的投影。第45页/共110页 若已知力若已知力F的大小及其与的大小及其与x轴所夹的锐角轴所夹的锐角,则力,则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x和和Fy可按下式计算:可按下式计算:Fx=FcosFy=Fsin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特殊情况: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特殊情况:(1) 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当力与坐标

13、轴垂直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2) 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值等于力的大小。第46页/共110页如果已知力如果已知力F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Fx和和Fy,则力则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由下式确定的大小和方向可由下式确定力力F的指向和投影的指向和投影Fx和和Fy的正负号判定的正负号判定: 如果把力如果把力F沿沿x、y轴分解为两个分力轴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分力的大小,投影的正负号指明投影的正负号指明了分力是沿该轴的正向还是负向。了分力是沿该轴的正向还是负向

14、。(力的投影是代数量)。(力的投影是代数量)。 22tanxyyxFFFFF第47页/共110页力的投影与分力关系: 将力F沿直角坐标轴方向分解,所得分力Fx、Fy的值与力F在同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相等。但是,力的分力是矢量,具有确切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力的投影是代数量,不存在唯一作用线问题。第48页/共110页合力投影定理: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力在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即 1212.xxxnxxyyynyyRFFFFRFFFF22tanyxFFxFyFF其中合力 F 的大小及方向: 三、合力投影定理第49页/共110页一、力矩()omF d F1.力矩的概念 物理量Fd及其转

15、向来度量力使物体绕转动中心O的效应,这个量称为力F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记为 其中:O 称为矩心 ; d 称为力臂单位: 第五节 力矩 力偶第50页/共110页力矩的正负规定: 力矩在平面上逆时针转动为正, 顺时针转动为负。第51页/共110页2.力矩的性质: (1)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此时力臂的值为零, 力矩值为零; (2)力沿其作用线滑移时,不会改变力矩的值,因为 此时力、力臂的大小及力矩转向未发生改变; (3)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对任一点之矩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两者的代数和为零; (4)矩心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矩心不同,所求的力矩大小和转向就可能不同。第52页/共110

16、页二、力偶与力偶矩(1)力偶概念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称为力偶,记作(F,F)。在力学中用力的大小在力学中用力的大小F与力偶臂与力偶臂d的乘积的乘积Fd加上正号或负号作为度加上正号或负号作为度量力偶对物体量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转动效应的物理量,的物理量,该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称为力偶矩力偶矩,并用符号,并用符号M(F,F)或或M表示,表示, 即即M(F,F)= M =Fd 第53页/共110页工程实例第54页/共110页1)力偶矩的大小;2)力偶的转向;3)力偶作用面。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作用面在空间的位置及旋转轴的方向;用垂直于作用面的垂线指向来表征。凡是空间相互平行的

17、平面,它们的方位均相同。 力偶矩正负规定:力偶矩正负规定: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力偶矩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力偶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取正号;反之,取负号。第55页/共110页(2)力偶的性质 力偶无合力,即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力偶对转动效应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是一常数;而力对某点之矩,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就不同(力矩与力偶的本质区别之一)。力偶的等效性: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力偶的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是等效的。即三要素相同的力偶彼此等效。第56页/共110页因此,以后可用力偶的转向箭头来代

18、替力偶。力偶的等效性推论: 唯一决定平面内力偶效应的特征量是力偶矩的代数值,即保持力偶矩不变,可以改变其力或力臂的大小。M = F d=F dFdFd=第57页/共110页一、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上某一点A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F对新作用点B的矩.第六节 力的平移(F )F=F”=F ,ABdBAF FF F BF FAF F AF F BF FF F BAM MF F BAM MF F (F,F”,F)(F,M)(F,F”,F)(F,M)FdFMMBB)(第58页/共110页思考:1.附加力偶作用面在哪儿?2.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能

19、否等效成 一个力?第59页/共110页 结论:一个力平移的结果可得到同平面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之同平面的一个力F1和一个力偶矩为m的力偶也一定能合成为一个大小和方向与力F1相同的力F,其作用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为:1Fmd 第60页/共110页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 力+力偶 二、讨论力线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力线平移定理可考察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第61页/共110页平面力系的分类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平面力偶系:若干个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指向相反、作用线 平行的两个力称为一个力偶)组成的力系。力系的分类: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0、的力系, 否则为空间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平面一般力系:除了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平行力系 之外的平面力系。第七节 平面力系的简化 合力矩定理第62页/共110页对所有的力系均讨论两个问题:(1)力系的简化(即力系的合成)问题;(2)力系的平衡问题。第63页/共110页FR=F1+F2+F3+Fn F FF F1nF FF F32OF Fn1F FF F32F FF FnF F 11F FF F3O2F FOnF FF F M M111F FF F32F FnF FF F 1M M1F FO3M M2F F 2F F2F F M MO3F F nnM MM MF F

21、 11M M2F F 23M M1M MM MO3nM M2RF F OM M0RF F F1=F1M1=Mo(F1)(F1,F2,F3,Fn)(F1,F2,F3,Fn)(M1,M2,M3,Mn)(FR,Mo)F2=F2 M2=Mo(F2)F3=F3 M3=Mo(F3)Fn=Fn Mn=Mo(Fn)力系的主矢Mo=M1+M2+M3+Mn =Mo(F1)+Mo(F2)+Mo(Fn) =Mo(Fi)向O点简化的主矩=F1+F2+F3+Fn=Fi一、平面力系的简化第64页/共110页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作用于简化中心;这个力偶的力偶

22、矩等于该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即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合力偶M O ; 合力(1)简化方法RFFFFFFFFRinino 2121汇交力系合力一般力系(任意力系)汇交力系+力偶系向一点简化(未知力系)(已知力系)第65页/共110页2222)()( YXRRRyx XYRRxy11tgtg 附加力偶的合力偶矩)()()()(2121 ionoooinoFmFmFmFmmmmmM(2)主矢与主矩主矢:指原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矢量和 。 iF iFR即即 主矢 的R解析求法方向:大小:注意:因主矢等于原力系各力的矢量和,所以它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第66页/共110页)(iOOFmM 转向 +

23、主矩:指原平面一般力系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 。 )( ioFm )(iooFmM即即主矩 MO正、负规定 :因主矩等于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所以它的大小和转向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注意:平面力系简化结论的应用:固定端约束第67页/共110页=(1)FR=0,而MO0,原力系合成为力偶。这时力系主矩MO 不随简化中心位置而变。(2)MO=0,而FR0,原力系合成为一个力。作用于点O 的力FR就是原力系的合力。(3) FR 0, MO0, 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偶和一个作用于点O 的力。这时力系也可合成为一个力。说明如下:MOOFROdMo AFR”OdMo AFRFR”FR= FmFRMd00

24、FR二、平面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第68页/共110页综上所述,可见:(4) FR=0,而MO=0,原力系平衡。平面任意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主矩均不为零 时,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平面任意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为零而主矩不 为零时,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第69页/共110页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三、合力矩定理 FmFRmoo yoxooFmFmFm xxoyFFm yyoxFFmyxOyFxFFxyAB第70页/共110页F1F2F3F4OABC xy2m3m3060例题 :在长方形平板的O、A、B、C 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力:F1

25、=1kN,F2=2kN,F3=F4=3kN(如图),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O 的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解:取坐标系Oxy。1、求向、求向O点简化结果:点简化结果: 求主矢求主矢FR :598. 030cos60cos432ooFFFFFRxx第71页/共110页 xFROABCyo768. 030sin60sin421oFFFFFyRy7940 22.FRyFRxFRx614. 0 cosFRFRxx、FRx652 , FR789. 0 cosFRFRyy、FRy5437 , FRF1F2F3F4OABC xy2m3m3060第72页/共110页 求主矩:(2)求合成结果

26、:合成为一个合力FR, FR 的大小、方向与FR 相同。其作用线与O点的垂直距离为:FROABC xyLoFRdF1F2F3F4OABC xy2m3m3060 FomMo5 . 030sin3260cos2432FFFm51. 0FRMod第73页/共110页第八节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00 OMR平平面面力力偶偶系系合合力力偶偶矩矩平平面面汇汇交交力力系系合合力力所以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主失和主矩均为零。注意:上式中只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只能解出 三个未知量。2.平衡方程1.平衡条件 0)(0000FMMYXFOOR一般式方程第74页/共110页 以上每式中只有三个独立的平

27、衡方程,只能解出三个未知量。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二矩式方程 0)(0)(0FMFMXBA两矩心的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三矩式方程 0)(0)(0)(FMFMFMCBA三矩心不共线第75页/共110页(1)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从而得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为:0 XF0 YF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FR必须为零,即:0)()(2222 YXRyRxRFFFFF上式的含义为: 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两个独立方程可解二个末知量。3.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第76页/共110页 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一力偶,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的代数和。(2)平面力偶系的合

28、成与平衡M=m1+m2+=m 结论:作用在刚体上的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的矩之代数和等于零。M = M1 + M3 + +Mn0 iM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第77页/共110页(3)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b) 多矩式附加条件: A、B两点的连线不平行Fi轴 00FmFmBAa) 基本形式X 0Y = 0mo(F) = 00)(0 FmFoxoyABFi第78页/共110页 例1: 利用铰车绕过定滑轮B的绳子吊起一重W=20 kN的货物,滑轮由两端铰链的水平钢杆AB和斜钢杆BC支持于点B (图a )。不计铰车的自重,试求杆AB和BC所受的力。30BWAC30aFBCFDFABWxy

29、3030bB解:1. 取滑轮B(带轴销)作为研究对象。2. 画出受力图(b)。注意:FD=W第79页/共110页3.列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得 0 xF030sin30 cosC DABBFFF030 cos60 cos DBCFWF 0yF反力FAB为负值,说明该力实际指向与图上假定指向相反。即杆AB实际上受拉力。FAB= , FBC= FBCFDFABWxy3030bB第80页/共110页 例例2 2:如图所示,重物如图所示,重物W=20kN,W=20kN,用钢丝绳挂在支架用钢丝绳挂在支架的滑轮的滑轮B B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绞车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绞车D D上。杆上。杆ABAB与与

30、BCBC铰接,并用固定铰支座铰接,并用固定铰支座A A、C C与墙连接。如果两杆和与墙连接。如果两杆和滑轮的自重不计,并忽略摩擦和滑轮的大小,试求平滑轮的自重不计,并忽略摩擦和滑轮的大小,试求平衡时杆衡时杆ABAB和杆和杆BCBC所受的力。所受的力。第81页/共110页解:解:杆杆ABAB和和BCBC都是二力杆,假设杆都是二力杆,假设杆ABAB受拉力、杆受拉力、杆BCBC受受压力,画受力图如下:压力,画受力图如下: 为了避免解联立方程,选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为了避免解联立方程,选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使使x x、y y轴分别与反力轴分别与反力N NBCBC、N NABAB垂直。垂直。第82页/共

31、110页列平衡方程求解:列平衡方程求解: Fx=0, -NAB+Tcos60-TBDcos30= 0得得 NAB=Tcos60-TBDcos30=-7.32kNNAB为负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中为负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中所假设的指向相反,即杆所假设的指向相反,即杆AB受压力作用。受压力作用。Fy=0, NBC-Tcos30-TBDcos60= 0得得NBC=Tcos30+TBDcos60= 27.32kNNBC为正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上所假为正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上所假设的指向相同,即杆设的指向相同,即杆BC也受压力作用。也受压力作用。 第83页/共110

32、页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 (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并画该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2)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平衡方程; (3)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列方程时注意各力投影的正负号。实际计算时,通常规定与坐标轴正向一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垂直力向上为正。 当求出未知力是正值时,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上所假设的指向相同;如果是负值,则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上所假设的指向相反。第84页/共110页例例3:简支梁简支梁AB上作用有两个力偶,如图所示。已知上作用有两个力偶,如图所示。已知 P=P=2kN,m=20kNm,a=1m,l=5m, 试求支座试求支座 A、B的反力。的反力。 第

33、85页/共110页解:解:取梁取梁AB为研究对象。画梁为研究对象。画梁A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列出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列出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mB=0,-Pasin30-m+RAl=0即即-210.5 20 + RA5=0解得解得RA故故RB=RA= 4.2kN第86页/共110页例例4:梁梁AB上作用一集中力和一均布荷载(均匀连续上作用一集中力和一均布荷载(均匀连续分布的力),如图。已知分布的力),如图。已知P=6kN,荷载集度(受均,荷载集度(受均布荷载作用的范围内,每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的大布荷载作用的范围内,每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小)q=2kN/m,梁的自重不计,试求支座,梁的自重不计

34、,试求支座A、B的反的反力。力。 第87页/共110页解:取梁AB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由 Fx=0,RAx-Pcos60=0得RAx=Pcos60=3kN由mA(F)=0,RB4-Psin603-21=0得RB由Fy=0,RAy-q2-Psin60+RB=0得RAy第88页/共110页例例5:如图示为一悬臂式起重机,如图示为一悬臂式起重机,A、C处都是固定铰处都是固定铰支座,支座,B处是铰链连接。梁处是铰链连接。梁AB自重自重W1=1kN,提升,提升重力重力W2=8kN,杆,杆BC的自重不计,试求支座的自重不计,试求支座A的的反力和杆反力和杆BC所受的力。所受的力。 第89页/共110页解

35、:解:取梁取梁AB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由由mA(F)=0,-W12-W23+Nsin304=0得得N=W12+W23/sin304=13kN由由mB(F)=0,-RAy4+W12+W21=0得得RAy=W12+W2由由mC(F)=0,RAx4tan30-W12-W23=0得得RAx=11.27kN第90页/共110页例6:求图示结构的支座反力。解:取AB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由 FX = 0 :0 AXF02024 BYAYFFKNFAY161228 由 Fy = 0 :由 MA = 0 :04220124 BYFKNFBY12 第91页/共110页KNFXA8

36、0 YBYAFFKNFYA4 由 Fy = 0 :由 MA = 0 :04242 YBFKNFYB4 由 FX = 0 :例7:求图示结构的支座反力。解:取整个结构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042 XAF第92页/共110页例题8:解:以AB及重物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如图;列平衡方程Q QP PBCAD3m1m2mECAEP PQ QDBF FA xF FAP PDQ QB CBA yF FCEA3m1mP PDQ Q2mBCA yF FF FB CF FA xE如图所示简易吊车,A、C处为固定铰支座,B处为铰链。已知AB梁重P=4kN,重物重Q=10kN。求拉杆BC和支座A的约束反力。

37、解得:kNFkNFkNFBCAyAx33.1733. 501.15 , 0X030cosBCAxFF ,0Y030sinQPFFBCAy, 0)(FAM030sinAEQADPABFBC00)(030sin0)(030cos0ABFEBQDBPMAEQADPABFMFFXAyBBCABCAx,FF00)(00)(030sin0)( AEQADPACFFMABFEBQDBPFMAEQADPABFFMAxCAyBBCA,第93页/共110页0, 0 AXX由由022; 0)( aPmaaqaRFmBA0 Y0 PqaRYBA例9: 已知:P=20kN, m=16kNm, q=20kN/m, a 求:A、B的支反力。解 研究AB梁; 受力如图; 取Axy直角坐标; 列平衡方程求解: 第94页/共110页)kN(122028 .01628 .02022 PamqaRB)kN(24128 .02020 BARqaPY解得:第95页/共110页例10: 已知:q=2 kN m ,P=2 kN ,l=1.5 m ,a=45 求:固定端A处的反力。 解: 研究 AB 梁; 受力分析:P ,Q ,Q=q l ,XA ,YA ,MA ; 第96页/共110页3. 列平衡方程求解: 0cos, 0 PXXA 0sin, 0 PQYYA0sin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