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1.gif)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2.gif)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3.gif)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4.gif)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ed1d8077-8492-4949-85ae-cca1f314be4d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 摘 要云南建水烧造陶瓷器的历史悠久。清末民初时期,建水陶以“刻填”“磨光”工艺为特色的制作工艺已经成熟,加上当地文人参与制陶,实现了诗、书、画、印等传统艺术元素在建水陶上的文化附加,开创了建水陶发展的新局面,这对后来建水陶的创作发挥着导向作用。通过讨论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挖掘建水陶的创作规律和文化内涵,谋求传统艺术在建水陶上的新转化,凸显建水陶的文化附加。关键词建水陶;篆刻艺术;陶瓷装饰;文化附加中图分类号j520.9
2、0;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12-02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杜俊楠.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j.天工,2020(2):12-13.清末民初作为建水陶早期发展的繁盛时期,其间名师辈出,如王定一、王克敏、向逢春、沈河清、萧恩荣等;也出现了“残帖”的装饰方法,发明了“汽锅”,更是将“刻填”“磨光”工艺作为特色的工艺流程运用得炉火纯青。当时的诸多创作理念、题材元素、制作工艺都为后期建水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深入清末民初时期建水陶的研究,将对巩
3、固当下建水陶的文化附加有深远的影响。篆刻通过印章、印蜕、印谱、金石图案等元素直观地进行艺术表现,因其寓意吉祥、色彩艳丽、形式多样,被我国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所汲取和运用,在款识、装饰、器型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篆刻艺术运用于建水陶创作的历史溯源篆刻艺术与建水陶最早结合的具体时间如今已难考证,但从清中期所制的烟斗上可见印章钤盖的款识及刻填的印章装饰。针对篆刻艺术运用于建水陶的溯源,由于缺乏相关文献资料,如今很难下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根据建水历史社会背景的推理及现有实物的比对,基本可以还原。1.明清两代,建水儒学兴盛、文化繁荣,有“文献名邦”和“滇南邹鲁”之称,通过兴办教育,学风日盛,文人鹊起,
4、这是建水陶能承载传统艺术元素的文化基础。2.将明代及清早期建水釉陶用泥与清中晚期建水陶用泥进行对比,后期的建水陶泥显然更为均匀细腻,这为建水陶表达精致化的元素提供了材料铺垫。3.清代,除建水以外,全国陶瓷生产区都普遍存在刻填工艺,但从现在来看,刻填工艺仅在建水扎下了根,并枝繁叶茂。而刻填工艺在建水陶的熟练运用恰恰为多元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技术保障。4.清代中期,建水陶制作从烟斗开始。曾出现建水陶花盆上落款为“建水陶器,具有特长,惜过去仅知研究烟斗,而少其他制造,今见。戊寅仲秋月茂生监制,建水月桥氏书”。5.从现在掌握的清末民初制陶名师生平来看,其多数有功名或是祖上曾有功名,所以可见其文化修养及家学
5、渊源。民国建水县志对贡生王定一有一段记录,“好做断简残篇得翻转残破之势,摹篆颖隶,真草于其上,无不逼肖,所谓补衮图也,初作小品、扇面,人争宝之,乃后专施于陶器,遂相沿成风。”由此可见王定一的书画创作能力,也可见“残帖”装饰之滥觞。6.明清以来,诗、书、画、印作为文人必备的“四艺”,得到广大文人的研习,为抒发艺术志向和意趣,建水文人在进行建水陶创作时将篆刻元素运用其中。清中期,篆刻艺术成为了建水陶的装饰元素,重新定义了建水陶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获得更多文化认同,从而促进清末民初建水陶的繁荣。二、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清末民初,篆刻艺术在建水陶上的运用根据其作用及表现方式可分为
6、三大类。(一)款识印章自春秋战国开始,工匠在制作的陶器上钤盖自己的印章或标识,一则方便朝廷检验器物质量,二则作为区别工匠和产品的款识,称为“物勒工名”,后期此形式一直沿用于陶瓷器的款识标记。清末民初,建水陶一直沿用钤盖印章作为标记款识的方法,在陶器底部或背面直接钤盖作者堂号名号、产地、制作年号、吉祥图案等内容。钤盖印章字体常见篆书、隶书、楷书,图案多见八仙、暗八仙、葫芦、云纹、花卉纹等。清末民初,大量建水陶制品出现一器多款的形式,烟斗上更为常见,出现多方印章,按一定的章法有装饰性地钤盖,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一器上不同流程制作者钤印作为识别,二是增加款识难度作防伪用,三是追求款识的趣味性和美感。(
7、二)装饰元素1.印蜕。印蜕是印章钤盖后的痕迹,其与书法、绘画是清末民初建水陶上的常见题材,装饰者先在陶坯上以笔墨描摹印蜕,然后进行刻填表现,其选材包括古今佳作及装饰者自我的创作。印蜕元素目前有主体装饰、章法布局、书画落款三种形式。其一,具有一定篆刻功底的装饰者会将印蜕作为主題元素装饰于建水陶上,通过装饰者的设计及转换,使印蜕增加陶器古朴感,二者表现相得益彰;其二,建水陶装饰构图得法于传统书画,所以在陶面装饰中常用印蜕进行虚实、疏密的布局安排,如同引首章、压角章的作用,以优化装饰效果;其三,因为建水陶制作流程繁多,多数制品经由多人完成,加之装饰内容多为书画题材,所以装饰者完成装饰后会按书画形式进
8、行落款,而款后的名章则先并笔绘后经刻填还原。2.印谱、印屏。印谱、印屏是收集、整理、展示印蜕的纸质方式,其上汇集了印蜕、雕版书籍、考释、书法题跋等元素。清末民初建水陶上印谱、印屏形式多与书画元素相结合形成“残帖”。因为印谱、印屏块面上的留白与其他紧凑的块面形成疏密对比,得到了装饰者的喜爱。工艺上印谱、印屏也较印蜕的表现更为复杂,需要先刻填一道彩色块面作为“纸本”,然后再在彩色块面上进行第二道装饰,此形式既提升了篆刻艺术在建水陶上的契合度,也延展了篆刻艺术的可读性和文化性。3.金石图案。瓦当、砖文、青铜文字、碑拓等内容一直是重要的装饰题材,而在器型上也吸收了青铜器造型及元素,形成别具特色的器型风
9、格,如青铜瓶、陶花觚、盉炉等。(三)陶印创作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上的创作可谓初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深度发展。1.由于建水陶上的装饰元素是装饰者先通过写画后再刻填表现的,而通常装饰者与刻填者并非一人,并且后期还需要修坯、打磨等工艺环节,所以一些精细元素的还原有一定的难度,局限了篆刻元素表现的精致化。2.清末民初时期社會不稳定,影响文化信息的流通,地处滇南的建水难以获得前沿的文化信息,以致篆刻元素的表现平淡,缺乏深层次内容。3.陶印的创作需要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对制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清末民初时期除王定一制作陶印,就鲜少见其他人有相关尝试,这使得建水陶印的发展落后于
10、其他制品。三、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运用于建水陶创作的现实意义清末民初时期的建水陶创作是建水制陶史上的高峰,其依托建水几百年的文化沉淀和制陶工艺的积累,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孕育出了别具特色的制陶工艺,创作出一大批吉光凤羽的建水陶佳作。时至今日,当时的创作理念和实践经验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值得学习借鉴。1.通过梳理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的运用,不难发现篆刻艺术在建水陶中的表现方式和运用规律,这可以为当下的创作提供范本,也可以为篆刻艺术深入建水陶创作提供参考。2.针对篆刻艺术运用于建水陶创作的历史溯源,可以回顾建水陶的历史成因,从而明确建水陶的文化附加,在于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认同。面对
11、当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建水陶的创作更应准确地还原多元的文化元素,激起大众对于文化的认同。3.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运用于建水陶创作中的问题,如今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拓宽文化信息来源,加强新题材、新器型、新工艺的研究,是值得当今从业者去思考和研究的。4.从清末民初建水陶的发展可看出,文化附加的落实依赖于参与制陶的“文人”,不管是器型还是装饰,“文人”的学识修养决定了作品的“格调”。目前,建水陶发展迅速,如果“文化钙”跟不上将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当今的建水陶从业人员要谦冲自牧,传承行业先贤的格调。综上所述,篆刻元素运用于建水陶创作具有必然性,清末民初时期丰富的实践经验可转化为建水陶后期创作的营养,为当今建水陶的创作树立行业导向,也为建水陶凸显文化附加提供范本。参考文献:1李刚田,马士达.篆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吴白雨.中华文脉·中国窑口系列丛书:建水窑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3建水县紫陶旗帜文化工程领导小组.紫陶逢春:记紫陶艺术大师向逢春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作者简介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奶牛繁殖状况评估》课件
-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最高额抵押贷款合同(2篇)
- 未来收益合作投资协议书(2篇)
- 景区租赁投资经营合同(2篇)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中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