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_第1页
模电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_第2页
模电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_第3页
模电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_第4页
模电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1 频率响应概述频率响应概述 5.2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5.3 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5 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与相位补偿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与相位补偿 5.1.1 5.1.1 频率响应问题的提出频率响应问题的提出 前面讨论了放大电路的直流特性和交流小信号低频特性。不前面讨论了放大电路的直流特性和交流小信号低频特性。不仅假设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而且也未涉及双极型三极仅假设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而且也未涉及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极间电容与耦合电容。实

2、际上在无线通信、广播管和场效应管的极间电容与耦合电容。实际上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及其它多种电子系统中,输入的信号均含有许多频率成分,电视及其它多种电子系统中,输入的信号均含有许多频率成分, 因此需要研究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在放大电路中,正因此需要研究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在放大电路中,正是由于这些电抗元件的存在(包括双极型三极管和结型场效应管是由于这些电抗元件的存在(包括双极型三极管和结型场效应管的极间电容与耦合电容,甚至于电感线圈等),导致放大电路的的极间电容与耦合电容,甚至于电感线圈等),导致放大电路的许多参数均为频率许多参数均为频率的函数,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频率过低或的函

3、数,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频率过低或过高时,不但放大倍数的过高时,不但放大倍数的数值会变小,而且将产生超前或滞后的数值会变小,而且将产生超前或滞后的相移。相移。 5.1 频率响应概述频率响应概述 因此,实际应用中,放大电路的增益是信号频率的函数,因此,实际应用中,放大电路的增益是信号频率的函数, 这种频率函数关系称之为这种频率函数关系称之为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有时也可称之为,有时也可称之为频率特性频率特性。 研究放大电路增益的幅度与频率的特性关系,称为放大器的研究放大电路增益的幅度与频率的特性关系,称为放大器的幅幅频特性频特性;放大电路增益的相位与频率的特性关系,称为放大器;放大电路增益的相位与频

4、率的特性关系,称为放大器的的相频特性相频特性。 一、一、 什么是频率响应线性失真什么是频率响应线性失真 在放大电路中,由于耦合电容的存在,对信号构成了高通电在放大电路中,由于耦合电容的存在,对信号构成了高通电路,路, 即对频率足够高的信号而言,即对频率足够高的信号而言, 电容相当于短路,信号几乎电容相当于短路,信号几乎可以无损失地通过;可以无损失地通过; 而当信号频率低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带来而当信号频率低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带来的容抗影响不可忽略,信号将在其上产生压降,的容抗影响不可忽略,信号将在其上产生压降, 从而改变增益从而改变增益大小及相移。与耦合电容相反的是,由于半导体三极管极间电容大小

5、及相移。与耦合电容相反的是,由于半导体三极管极间电容的存在,的存在, 对信号构成了低通电路,对低频信号相当于开路,对对信号构成了低通电路,对低频信号相当于开路,对电路不产生影响,而对高频信号则进行分流,电路不产生影响,而对高频信号则进行分流, 导致增益改变及导致增益改变及相移变化。增益改变及相移变化均会带来失真问题,而这种失真相移变化。增益改变及相移变化均会带来失真问题,而这种失真的产生主要是来自于同一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不同放大倍数和的产生主要是来自于同一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不同放大倍数和不同相移的影响,不同相移的影响, 并没有产生新的频率分量,故属于并没有产生新的频率分量,故属于线性失真线

6、性失真。5.1.2 5.1.2 频率响应线性失真问题频率响应线性失真问题图5-1 放大电路全电容等效电路与放大特性曲线 (a) 电路图; (b) 特性曲线V1CbcCbeRcReCeC2RL UCCuoRbC1uiAuOf / Hz(a)(b)表表5.1结合图结合图4 - 1(a)放大电路考虑耦合电容放大电路考虑耦合电容C1、C2, 旁路电容旁路电容Ce与晶体管极间与晶体管极间电容电容Cbe , Cbc的等效电路,的等效电路, 对放大电路的高频与低频特性作了一个定性对比对放大电路的高频与低频特性作了一个定性对比分析,可有效帮助读者理解高、低频信号对各种电容的影响分析,可有效帮助读者理解高、低频

7、信号对各种电容的影响。 表表5.1 高、低频信号对各种电容的影响(场效管对应类似)高、低频信号对各种电容的影响(场效管对应类似) 二、二、 线性失真的分类线性失真的分类 线性失真有两种形式:线性失真有两种形式:频率失真频率失真和和相位失真相位失真。 下面从频域说明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一个周期信号经傅下面从频域说明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一个周期信号经傅里叶级数展开后,可以分解为基波、一次谐波、二次谐波等多里叶级数展开后,可以分解为基波、一次谐波、二次谐波等多次谐波。假设输入波形次谐波。假设输入波形Ui(t)仅由基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构仅由基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构成,成, 它们之间的振幅比例为它

8、们之间的振幅比例为10 6 3,如图,如图4-2(a)所示。该)所示。该输入波形经过线性放大电路后,由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输入波形经过线性放大电路后,由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不同放大倍数,使得这些信号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的不同放大倍数,使得这些信号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 变成变成了了10 3 1.5,这三者累加后所得的输出信号,这三者累加后所得的输出信号Uo(t)如图如图4-2(b)所所示。示。 对比对比Ui(t), 可见两者波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线性失可见两者波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线性失真的第一种形式,即真的第一种形式,即频率失真频率失真。 图 5-2 幅度失真示意图(

9、a) 输入电压;(b) 输出电压 基波100二次谐波tt0Ui(t)60t三次谐波t30Uo(t)0基波100ttt30二次谐波t三次谐波1.50(a)(b)放大器Ui(t)Uo(t) 线性失真的第二种形式如图线性失真的第二种形式如图5-3所示。设输入信号所示。设输入信号Ui(t)由基由基波和二次谐波组成,如图(波和二次谐波组成,如图(a)所示)所示, 经过线性电路后,经过线性电路后, 基波与基波与二次谐波振幅之间的比例没有变化,二次谐波振幅之间的比例没有变化, 但是它们之间的时间对应但是它们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变了,叠加合成后同样引起输出波形不同于输入波形,关系变了,叠加合成后同样引起输出波形

10、不同于输入波形, 这这种线性失真称之为种线性失真称之为相位失真相位失真。 图5-3 相位失真示意图(a) 输入电压; (b) 输出电压 基波二次谐波OtUi(t)二次谐波OtUo(t)基波(a)(b) 为了便于理解有关频率响应的基本要领,为了便于理解有关频率响应的基本要领, 首先不妨以无源首先不妨以无源单级单级RC低通滤低通滤波电路为例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波电路为例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RC低通滤波低通滤波电路,增益为电路,增益为 :RCjCjRCjUUAiou1111回路的时间常数为回路的时间常数为=RC,令令H=1/, 则则 RCfHH21212一、一、 低通电路低通电路图图5.1.2 低频

11、电路及其频率响应低频电路及其频率响应5.1.3 5.1.3 频率响应问题的分析方法频率响应问题的分析方法代入上式可得 HHuffjjA1111将幅值与相位分开表示为 2)/(11|HuffAHffarctan幅频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上限截止频率fH图5.1.2 低频电路及其频率响应 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下图高通滤波电路,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下图高通滤波电路, 可得图示高可得图示高通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图中通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图中fL称为下限截止频率。称为下限截止频率。 图5.1.1 高通电路及其频率响应(a) 高通电路; (b) 频率响应 二、二、 高通电路高通电路 对于基本

12、放大电路而对于基本放大电路而言,电路中往往既存在上言,电路中往往既存在上限截止频率,限截止频率, 又存在下又存在下限截止频率,电路限截止频率,电路的上限的上限截止频率与下限截止频率截止频率与下限截止频率之差,称为之差,称为通频带通频带fBW。即即 fBW=fH-fL 在研究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时,输入信号常设置在几十到在研究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时,输入信号常设置在几十到几百兆赫兹的频率范围内,甚至更宽,如目前几百兆赫兹的频率范围内,甚至更宽,如目前CMOS工艺放大工艺放大电路已经设计到了几十吉赫兹,而放大电路的增益范围也很宽。电路已经设计到了几十吉赫兹,而放大电路的增益范围也很宽。为了能在同一坐标

13、系中表示如此宽的频率范围,由为了能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如此宽的频率范围,由H.W.Bode首先提出了基于对数坐标的频率特性曲线的作图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对数坐标的频率特性曲线的作图法, 称之为称之为波特图法。波特图法。 波特图由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两部分组成,波特图由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两部分组成, 其其横坐标采用对数刻度横坐标采用对数刻度lgf, 幅频特性的纵坐标采用幅频特性的纵坐标采用20lg|Au|,单位,单位为分贝(为分贝(dB);相频特性的纵坐标采用);相频特性的纵坐标采用, 单位为角度。单位为角度。这样这样一方面扩展了表示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将增益表达式由乘除运一方面扩展了表

14、示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将增益表达式由乘除运算变成了加减运算。算变成了加减运算。 三、三、 波特图波特图由上面分析可得:当ffH时,20 lg|Au|-20lg(f/fH),表明f每上升十倍,增益下降20 dB, 即对数幅频特性在此区间可等效为斜率为(-20dB/十倍频)的直线。在电路的近似分析中,为简化分析起见,常常将波特图中的曲线近似折线化,称近似波特图。 dBAu32lg20|lg20利用波特图法分析低通电路的对数频率特性为 :21lg20|lg20HuffAHffarctan图5.1.3 高通电路与低通电路的波特图高通电路高通电路低通电路低通电路5.2.1 5.2.1 晶体管的混合晶体管的

15、混合模型模型 5.2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图图5.2.1 晶体管结构示意图及混合晶体管结构示意图及混合模型模型晶体管结构示意图晶体管结构示意图混合混合模型模型一、完整的混合一、完整的混合模型模型集电结集电结电容电容发射结发射结电容电容晶体管中频小信号模型晶体管中频小信号模型 ebUebrbb rbebmgUrcecbeoUiU图图5.2.2 混合混合模型的简化模型的简化二、简化的混合二、简化的混合模型模型简化的混合简化的混合模型模型单向化后的混合单向化后的混合模型模型(c)忽略忽略C后的等效模型后的等效模型由密勒定理可以推得CCUUKCKCebce ,|)|1 (一般情况下

16、,由于输出回路中C的容抗远大于集电极总负载电阻R L,故C中电流可忽略不计,另外,将输入回路中C与C合并, 得 TEQebmUIrgCKCC/|)1 (05.2.2 5.2.2 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 的频率响应的频率响应02/11|CrfCrjIIIIIebebCrcUbcebCE的共射截止频率为fffff,arctan1lg20lg20|lg2020ffj100,/|)1(0KUgIUIrgCKCCebmcTEQebm图图5.2.4 的波特图的波特图特征频率特征频率ffT0Tfff)(的共基截止频率:同理可求01其截止频率远高于共射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因此共基放大电路可做为宽

17、频放大电路。5.3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图图5.3.1 场效应管高频等效模型场效应管高频等效模型(a) 高频等效模型;(高频等效模型;(b) 简化模型简化模型 同样,对于跨接于g、d之间的电容Cgd,也可用miller定理作等效变换,将其折合到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即电路的单向化变换。这样g、s间的等效电容和d、s间的等效电容分别为 1|)|1 (LmgddsdsgdgsgsRgKCKKCCCKCC由于C ds容值较小,容抗1/C较大,一般视为开路而忽略, 因此场效应管的高频简化模型如图5.3.1 (b)所示。5.4.1 5.4.1 单管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单管共射放大器的

18、频率响应( (中频段、低频段、高频段)中频段、低频段、高频段) 5.4 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图图5.4.1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及其等效电路一、一、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极间电容视为开路,耦合(旁路)电容极间电容视为开路,耦合(旁路)电容视为短路。视为短路。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 :isibeebLmsiiebebosousmRRRrrRgUUUUUUUUA)(中频等效电路为:中频等效电路为:LcLbebebbbbiRRRrRrrRR/,/)/(输入电阻:输入电阻:图图5.4.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等效电路单管共

19、射放大电路的低频等效电路二、二、 低频电压放大倍数:低频电压放大倍数:极间电容视为开路极间电容视为开路,考虑旁路电容影响考虑旁路电容影响低频等效电路低频等效电路输出回路的输出回路的等效电路等效电路)(12cmbeebisiLcLsooosouslRgrrRRRRCjRRUUUUUUA低频电压放低频电压放大倍数为大倍数为 :jffACRRjCRRjRgrrRRRLusmLcLcLmbeebisi11)(1)()(CRRfLcL)(21下限频率:下限频率:图图5.4.4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等效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等效电路三、三、 高频电压放大倍数:高频电压放大倍数:旁路电容视为短路旁路电

20、容视为短路,考虑极间电容影响考虑极间电容影响输入回路的等效变换输入回路的等效变换高频等效电路高频等效电路输入回路输入回路isibeebLmsssebebosoushbsbbebsisibeebibeebsRRRrrRCjRCjRgUUUUUUUUARRrrRURRRrrUrrU111)()/(.经整理后得 HusmushffjAA1其中 ebbbbsHLmbeebisiusmrrRRRRCfRgrrRRRA/)/(21)(上限频率:上限频率:图图5.4.5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波特图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波特图四、四、 波特图波特图)1)(1 (1.)1)(1 (.HLusmHLLusmusffjj

21、ffAffjffjffjAAAusm不考虑耦合电容和极间电容时的电路中频增益;不考虑耦合电容和极间电容时的电路中频增益; fL 考虑耦合考虑耦合/旁路电容时,旁路电容时, 电路的下限频率;电路的下限频率; fH仅考虑极间电容时,电路的上限频率。仅考虑极间电容时,电路的上限频率。 【例5-1】如图所示,已知VCC=15 V, Rs=1 k, Rb=20 k, Rc=RL=5 k, C=5 pF, C2=5 F, C=180 pF; 晶体管UBEQ=0.7 V, rbb=100 , =100 。试求放大电路源电压源电压增益表达式Aus,并作Aus(j)的波特图。 解解 (1) 求解Q点: 150.

22、70.70.015201100 0.0151.515 1.5 57.5CCBEQBEQBQbsCQBQCEQCCCQcVUUImARRIImAUUIRV(2) 求解中频电压增益及等效电容: 26(1)17330.015(/)0.05772500144(1)1801455900TTb eEQBQcemLmcLb eUUrIIUKg RgRRUCCK CpF (3) 求解中频求解中频源电压源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20/(1733 100)1.68()1.681.73( 144)851 1.68 (1.730.1)ibb ebboib eusmmLsisbeRRrrkURrAg RURRr (

23、4) 求解fH与fL, 因为Rs0 dB的整个频率范围内,附加负相移不会超过-135。如果采用电阻性反馈电路,则在最大反馈系数Fmax=1的条件下都可保证稳定。 为了使主网络的频率特性成为单极点结构,必须加适当的补偿元件, 即采用相位补偿技术。 5.6.2 集成运放的相位补偿集成运放的相位补偿 常用的相位补偿方法一般是滞后补偿和超前补偿。 凡是使环路增益的附加负相移增大的相位补偿,都称为滞后补偿。这种补偿方法主要靠压低第一个转角频率来达到补偿的目的。因而不可避免导致负反馈放大器的带宽变窄。 可见, 滞后补偿通常只适用于带宽要求不高的场合。 反之,凡是使环路增益的附加负相移减小的相位补偿,都称为

24、超前补偿。它主要靠补偿元件在主网络的第二个极点频率附近提供超前相移来达到改变 A()斜率的目的。采用超前补偿可以使负反馈放大器获得较宽的频带。 但是,由于超前补偿提供的超前相移一般不超过60, 因此单靠超前相移补偿不能够做到全补偿(F=1)。 补充的办法是先通过滞后补偿使放大器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然后引入超前补偿,使反馈放大器的相位裕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这种补偿方法称为滞后滞后-超前补偿超前补偿。滞后-超前补偿可以比滞后补偿有较宽的频带。 根据补偿元件接入的位置不同,相位补偿方法还可以分成内、 外补偿两种。 凡是将补偿元件接到运算放大器(主网络)电路内部, 改变运算放大器的开环频率特性的方法,都

25、成为内部补偿内部补偿。这是目前工程上最常用的方法。 凡是将补偿元件接到运算放大器外部的输入电路或反馈电路中的方法,称为外部补偿外部补偿。 通常,在运算放大器的使用说明中,都标明接内部补偿元件的引线段及补偿元件的连接方法,并提供补偿元件的参考数值。 外部补偿通常作为内部补偿方法的一种补充。 1 简单电容滞后补偿简单电容滞后补偿 1) 补偿方法 补偿电容C并接在主网络产生第一个转角频率的集电极回路上, 压低第一个转角频率p1。 2) 补偿原理 设主网络有三个增益级组成,如图5-28所示。图中 分别为各级的低频电压增益;R1、R2、R3分别为各级的输出等效电阻,它们代表本级的输出电阻和后级输入电阻的

26、并联值;C1、C2、C3分别为各级输出端的等效电容,代表本级的输出电容和后级的输入电容的并联值。假设第一个转角频率由第一级产生,因此补偿电容C并联在第一级的输出端。 )0()0()0(321AAA、图5-28 主网络由三个增益级组成 R1CC1R2C2R3C3)(jiU)0(1A)0(2A)0(3A)(joU未加C,开环频率特性为 321321111)0()0()0()()()(pppiojjjAAAjUjUjA式中 333222111111CRCRCRppp图5-29 采用简单电容补偿的波特图 20406080101001 kHz10 kHz100 kHz1 MHz10MHzfdfp1fp2fp3A()/dB加Co20 dB /十倍频未加Cb20 dB /十倍频40 dB /十倍频60 dB /十倍频40 dB /十倍频/ ( )4590135180225270101001 kHz10 kHz100 kHz1 MHz10MHz未加Cbf / Hz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