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建机电案例考点整理解析_第1页
2014一建机电案例考点整理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 建机电案例考点整理 第一章 机电工程常用材料 1. 电线和电缆类型和应用(补充) 一般家庭和办公室照明通常采用 BV 型或 BX 型聚氯乙烯绝缘或橡胶绝缘铜芯线作为电源连接线。 埋地电缆用 VV22 型或 YJV22 型内钢带铠装电力电缆。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规格、型号、导通、绝 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泄漏电流测试等。 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 1. 锅炉的基本特性通常用下述指标来表述 蒸发量 (热功率)压力和温度受热面蒸发量和受热面发热率锅炉热效率 起重技术 1. 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身高度等。 吊装计算载荷 Qj=k1*k2*Q Qj 计算载荷

2、,Q 设备及吊索具重量,动载荷系数 k1=1.1, 不均匀载荷系数 k2=1.11.25 2.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 度也就确定了。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 ,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 曲线,确定其臂长。 根据上述已经确定的幅度(回转半径) 、 臂长, 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3、_ 3. 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处理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的路面上进行吊装作业。 吊车的工作位置(吊装站位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 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现场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 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试验,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 吊装前必须对基础验收。 4. 平衡梁的作用 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 多机抬吊时,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 5

4、. 利用构筑物吊装法作业时应做到 在利用已有建筑物前,必须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编制专门的吊装方案,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 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对于采用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使用时应对基础、柱子的棱角进行 保护。 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6. 吊装方法的选择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吊装方法的基本选择步骤(施工方案比选的步骤) 技术可行性论证安全性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综合选择。 7. 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 国家有关法规、有关施工标准、规范、规程; 施工总组织设计或吊

5、装规划; 工程技术资料; 施工现场条件; 机具情况及技术装备能力; 设备到货计划等。 8. 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吊装工艺设计吊装组织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质量保证体 系及措施吊装应急预案吊装计算书 9. 起重机吊装工艺计算书包括的内容 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吊装安全距离核算吊耳强度核算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吊装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及审批应执行如下规 疋: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 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6、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 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即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kN 及以上的 起重吊装工程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工程, 吊装方案应由施工 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即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起吊重量在 300kN 及以上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吊装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专 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

7、证,再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总承包管 理的项目,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会。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 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 可组织实施。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11. 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预防措施: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12. 吊装系统的失稳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8、 主要原因:多机吊装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载荷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 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 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计划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 练, 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照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 录。 13. 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 结构的薄

9、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14. 桅杆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 受力分析与内力计算 查算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 计算桅杆长细比 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进行稳定性计算 焊接技术 1. 焊条的选用原则 考虑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 考虑焊接构件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 考虑焊接结构特点及受力条件 考虑施焊条件 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2. 保护气体(补充) 惰性气体:氩气和氦气及其混合气体,用以焊接有色金属、不锈钢和质量要求高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 CO2 气体:唯一适合于焊接的单一活性气体,具有焊速高、熔深大、成本低和全空间位置焊接,广泛应 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 3. 拟定焊接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10、(补充) 母材的物理特性母材的化学特性焊缝受力状况待焊部位的几何形状焊接位置 4. 焊接变形的危害 降低装配质量;影响外观质量,降低装配承载力;增加矫正工序,提高制造成本。 5.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 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 预留收缩余量法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弧形加强板、日字形夹具)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 合理的焊接方法合理的焊接线能量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进行层间锤击(打底层不适于锤击) 6. 焊接质量的焊前检查方法 从人机料法环检六个方面进行检查 焊工资格检查(焊工资格、考试项目) 焊接设备和检测器具检查(设备型号、电源极性) 原材料检查(母材、焊条、

11、焊剂、保护气体、电极) 技术文件的检查 焊接环境检查(温度、湿度、风、雨,防护措施) 采用电弧焊焊接时,风速大于等于 8m/s;气体保护焊焊接时,风速大于等于 2m/s :采用低氢型焊 条电弧焊时,风速大于等于 5m/s;相对湿度大于 90% ;5)下雨或下雪。 焊接过程的检查 7. 焊后致密性试验方法 液体盛装试漏气密性试验氨气试验煤油试漏氦气试验真空箱试验。 8. 焊后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探伤方法 RT超声波探伤 UT渗透探伤 PT磁性探伤 MT涡流探伤 E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 TOFD 9. 焊后检验(补充) 外观检验无损检验强度试验致密性试验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1. 设备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要

12、求 设备基础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验收资料和记录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 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时, 可请有检测资质的工程检测单位, 采用回弹法或钻芯法等对基础的强 度进行复测。 重要的设备基础应用重锤做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详细记录。 机械设备安装前,应按规范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复测。 预埋地脚螺栓和设备基础外观的验收质量要求 2. 机械设备安装程序(开基验铁吊调浆部润转验) 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 设备

13、固定与灌浆; 零部件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试运转;工程验收 3. 设备基础常见质量通病 设备基础上平面标高超差 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及露出基础的长度超差 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超差(过浅) 4. 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设备基础因素(强度不够、沉降不均匀和抗震性能不足) 垫铁和一、二次灌浆因素(垫铁不平整、接触不好,一二次灌浆不密实、强度不够) 地脚螺栓因素(垂直度和紧固力) 设备制造及装配因素(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安装精度) 测量因素(四要素: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应力因素 环境因素 操作因素 5. 设备振动超标除自身问题外的原因(补充) 设备基础上平面标高超差; 地脚螺

14、栓紧固力不够; 检测器具精度不达标; 人员操作失误; 设备与管道连接位移过大。 电气工程安装程序 1. 成套配电装置开箱检查注意事项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设备和部件的型号、规格、柜体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备件的供应范围和 数量应符合合同要求。 柜内电器及元部件、绝缘瓷瓶齐全,无损伤和裂纹等缺陷。接地极符合有关技 术要求。技术文件应齐全。所有电器设备和元件均应有合格证。关键或贵重部件应有产品制造许可 证的复印件,其证号应清晰。检查确认后记录。 2. 配电柜安装后的工作 配电柜安装完毕后,应使每台柜均单独与基础型钢做接地或接零连接,以保证配电柜的接地牢固良好。 安装完毕后,还应全面复测一次,做好

15、配电柜的安装记录,并将各设备擦拭干净。 3. 五防 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是否齐全,动作应灵活可靠。 “五防”即: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 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误走错间隔、防止误拉合开关。 4. 成套配电装置试验及调整要求 高压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 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 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 技术要求。 试验范围包括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等设备及元部件。 用 500V 兆欧表测试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 0.5M Q。 10KV 高压柜试验要求:工频耐压试验 (无避雷器手车、 变压器手车、电压互感器手车)动作

16、试验 连锁试验其他试验。 5. 成套配电装置送电验收要求 由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 合高压进线开关, 检查高压电压是否正常;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 查看低压电压是否正常;分别合其他柜的开关。 空载运行 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 同时提交施工图纸、施工记录、产品合 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等技术资料。 6. 变压器二次搬运注意事项 搬运时最好使用吊车,采用吊车和道木等配合工作; 吊装索具必须检查合格,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 钢丝绳必须挂在油箱的吊钩上,不能用吊铁芯的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 搬运时用木箱或纸箱将

17、高低压绝缘瓷瓶罩住进行保护; 搬运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振动,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 15; 核对高低压侧方向,调整好方向后进行搬运和装卸。 7. 变压器的干燥方法 加热法油箱铁损法铜损法热油法热风法和红外线法仅用于小型电力变压器 排潮法真空法自然通风法机械通风法滤油法等 8. 变压器的试验 极性组别测量(直流感应法、交流电压法) 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电阻测量(电桥法、电压降法) 变压器变比测量 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油的击穿电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 9. 绝缘油的击穿电压试验 绝缘油的击穿电压试验在专用的油杯中进行,试验用的油杯、电极和标准规等清洗后

18、,静置 10min,开 始加电压试验。 电压从零开始,以 23kWs 的速度逐渐升高。一直到绝缘油发生击穿或达到绝缘油耐压试验最高电压为 止。这样重复进行,至少 5 次,并最后取 5次的平均值。 变压器为 35kV 及以上时,可不必再从设备内取油进行击穿电压试验。 10.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 电力变压器新装注油以后,大容量变压器必须经过静置 12h 才能进行耐压试验。对 10kv 以下小容量的 变压器,一般静置 5h 以上才能进行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能有效发现局部缺陷。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不但对绕组,对其他高低耐压元件都可进行。进行耐压试验前,必须将试验元件用 摇表检查绝缘状况。 8.电动

19、机的干燥方法 外加热源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电阻器加热干燥法、灯泡照射干燥法。 通电干燥法:磁铁感应干燥法、直流电干燥法、外壳铁损干燥法、交流电干燥法。 11. 架空线路施工的一般程序(司机敢放倒警察) 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放线施工导线连接竣工验收检查 12. 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避雷线的设置要求 500kv 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有时小于 20)。在山 区高雷区,甚至可以采用负保护角。 220330kv 线路,一般同样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一般杆塔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 2030 。 110kv 线路一般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

20、避雷线。在少雷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 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线架设避雷线,但杆塔仍应逐基础接地。 13. 接地线材料的选用 绝缘铜芯铝芯导线扁钢圆钢等 接地电阻的测量:一般可用电流表、电压表或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 14. 电缆绝缘电阻测量不合格的原因(补充) 电缆本身质量问题检测器具不合格, 测量前未归零测量前没有接地放电触点和线圈受潮,适当干 燥,再次测量绝缘电阻,直至合格。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1. 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 管道元件及材料应具有合格的制造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使用前核对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验收。 不锈钢等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

21、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做好标记。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 属的管道元件和材料,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低合金钢接触。 不锈钢、镍和镍合金钢的管道元件和材料,供货方应提供低温冲击韧性、晶间腐蚀试验结果的文件,试 验结果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GC1 级管道在使用前采用外表面磁粉或渗透无损检测抽样检验 ,要求检验批应是同炉批号、 同规格型号、 同时到货。 2. 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 阀门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 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 阀门壳体压力试验为阀门在 20C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5 倍, 密封试验为阀门在 20

22、C时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的 1.1 倍,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5min,试验温度 540C,低于 5C时,应采取升温措施。 安全阀的校验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 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 构完成,安全阀校验应做好记录、铅封,并出具校验报告。 3.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前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承担工业金属管道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在施工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管道施工。 施工单位在压力管道施工前, 向管道安装工程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了书面告知, 并接受监督 检验单位的监督检验。 施工单位应建立管道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施工

23、技术标准。 参加工业金属管道施工的人员、施工质量检查、检验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 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 4. 施工前应具备的开工条件 工程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完整齐全,已按程序进行了工程交底和图纸会审。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已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施工人员已按有关规定考核合格。 已办理工程开工文件。 用于管道施工的机械、工器具应安全可靠,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已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5. 工业管道安装的施工程序 管道敷设与安装管道与设备连接仪表安装试压及清洗防腐与保温调试与试运行 6. 工程交接验收的技术资料 工程交接验收

24、前,建设单位应检查工业管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施工记录试验报告 7. 管道与设备(空压机、制氧机、汽轮机)连接安装时的技术要点 无论是焊接还是法兰连接,都应采用无应力配管,其固定焊口应远离机器。 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偏差符合规定要求。 管道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 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 大型储罐的管道与泵或其他独立基础的设备连接,应注意基础沉降的影响。 螺纹管道安装前,螺纹部分应清洗干净,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缺陷。 8. 高压管道安装要

25、求 高压管道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又要有高度的严密性,防止管道泄 漏。 所用的管道元件具有合格证等证明文件。 管道支架应按设计图纸制作和安装。 管道安装前先找正、固定设备、阀门或试压。 高压管道的安装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固定焊口,特别是在竖直管道上,一般不应布置固定焊口。 焊接连接的直管道要求。长度不得小于 500mm,每 5m 长的管段只允许有一个焊接口,焊口距离弯制 高压弯头起弯点的长度应不小于管外径的 2 倍,且不小于 200mm。 安装管道时,不得用强拉、强推、强扭或修改密封点厚度的方法来补偿安装误差。 9. 工业管道系统试验内容 压力试验泄露性试验真空度试

26、验。 10. 管道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管道上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试验用的压力表在周检期内并已经校验,其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压力表精度不得 低于 1.6 级,非金属管道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 1.5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压力的 1.52 倍。 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已拆下或加以隔离。 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 在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 相关资料如: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管道安装和加工记录、焊接检查 记录、检测报告和热处理记录、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11. 液压

27、试验实施要点 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 试验前,注入液体时应排净气体。 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C,当环境温度低于 5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 压力表有无压降、管道所有部位有无渗漏。 12. 气压试验实施要点 管道气压试验的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不易燃和无毒的气体。 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15 倍, 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 0.2MPa。 试验时应装有压力泄放装置,其设定压力不得高于试验压力的 1.1倍。 试验前,应用空气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 0.2MPa。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

28、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 50%时, 如未发现异常或泄漏现象,继续按试验 压力的 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0min,再将压力降至设计 压力,以发泡剂检验不泄露为合格。 13. 泄露性试验实施要点 输送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可燃介质的管道,必须进行泄露性试验。 泄露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 泄露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泄露性试验可结合试车一并进行。 泄露性试验应逐级缓慢升压, 当达到试验压力,并且停压 10min 后,采用涂刷中性发泡剂的方法巡回检 查。 泄露试验检查的重点是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者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

29、排水阀等所有密封点有无 泄漏。 14. 油清洗实施要点 不锈钢管道,宜采用蒸汽吹净后进行油清洗。 油清洗应以油循环的方式进行,每 8h应在 4070 C内反复升降油温 23 次,并及时更换或清洗滤芯。 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管道油清洗后采用滤网检验。 油清洗合格后的管道,采取封闭或充氮保护措施。 15. 长输管道气压试验要求 分段气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超过 18km, 试压用的压力表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压力表精度应不 低于 1.6 级,试压时的压力表应不少于 2 块,分别安装在试压管段的两验压力;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 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 1.15

30、 倍时,经 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试验缓慢分段试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持 30min,检杳 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且不得低于 0.4MPa。 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时, 当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 应按管道的试 端。 试压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压力应缓慢上升,每小时升压不得超过 1MPa。 当压力升至 0.3 倍和 0.6 倍强度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 30min,并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 若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 油、气管道分段气压试验的压力值、稳压时间及合格标准应

31、符合规定。 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1. 塔器设备耐压试验前应确认的条件 设备本体及与本体相焊的内件、附件焊接和检验工作全部完成。 开孔补强圈焊接接头检查合格。 焊后热处理的设备热处理工作已经完成。 在基础上进行耐压试验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 试验方案已经批准,施工资料完整。 2. 金属储罐罐底焊接工艺措施 中幅板:搭接焊接接头可采用焊条电弧焊。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初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 法。 弓形边缘板:对接焊缝的初层焊,宜采用焊工均匀分布、对称施焊的方法; 罐底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缝第一层焊接,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罐底与管壁连接的角焊缝:由数对焊工对称均匀

32、分布,从罐内外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初层焊道采 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3. 球形罐质量证明书包括内容 制造竣工图样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4. 球形罐焊接顺序 焊接程序原则:先焊纵缝后焊环缝; 先焊短缝后焊长缝; 先焊坡口深度大的一侧后焊坡口深度小的一侧。 焊条电弧焊时,焊工应对称分布、同步焊接。焊条电弧焊的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法。多层多道焊 时,每层焊道引弧点宜依次错开 2550mm。 5. 球形罐整体热处理前的条件 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 整体热处理前,与球形罐受压件连接的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各项无损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并合格。 6.

33、球形罐整体热处理方法 国内一般采用内燃法。 2000m3以下的球形罐宜采用负压内燃法, 2000 m3及以上的球形罐宜采用正压内燃 法。 7. 球形罐热处理的工艺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升降温、恒温要求 测温点的要求 球形罐柱脚处理及移动监测 8. 球形罐热处理后质量检验(验证热处理结果进行哪些检验项目) 热处理记录曲线; 热处理过程中各测点温差; 热处理后的产品焊接试板的试验结果。 9. 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 1h 后、48h 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方法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 检查数量为节点数的 10%,但不应少于 10个节点,每个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且不应少

34、于 2 个。 未在终拧中扭断梅花卡头的螺纹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 5%。检查数量为节点数的 10%,但不应少 于 10 个节点。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 23 扣,48h 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其中允许有 10%的螺 栓丝扣外露 1 扣或 4 扣。 动力设备安装技术 1. 低压外上缸组合包括内容 先试组合,以检查水平、垂直结合面间隙,符合要求后正式组合。 2. 低压内缸组合包括内容 当低压内缸就位找正、隔板调整完成后,低压转子吊入气缸中并定位后,再进行通流间隙调整。 3. 转子安装内容 转子安装分为转子吊装转子测量转子、气缸找中心 转子测量包括轴颈圆度圆柱度的测量转子跳动测量

35、转子水平度测量 转子跳动测量包括径向端面和推力盘不平度 4. 发电机设备安装程序 定子就位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发电机穿转子氢冷器安装端盖轴承密封瓦调整安装励磁机安 最后的清扫检查,确信其内部清洁,无任何杂物并经签证后方可进行。 6. 锅炉钢架安装找正的方法 装对轮复找中心并连接整体气密性试验 5.发电机转子女装刖要求 发电机转子穿装前进行单独气密性试验, 消除泄漏后再经漏气量试验, 试验压力和允许漏气量应符合制 造厂规定。 发电机转子穿装工作必须在完成机务、 电气与热工仪表的各项工作后, 会冋有关人员对定子和转子进行 用拉钢卷尺检查中心位置用悬吊线坠或经纬仪检查大梁 /立柱垂直度用水准仪检查大梁

36、水平度用 水平仪测查炉顶水平度。 同时要注意标尺正负读数与炉顶高低的偏差关系等。 7. 汽包吊装的方法 汽包吊装有水平起吊、转动起吊和倾斜起吊三种方法。 大型锅炉汽包吊装多采用倾斜起吊的方法,具体工艺过程如下汽包的卸车汽包的转正汽包吊装 汽包就位汽包找正 8. 锅炉受热面的施工程序(点球找对手吊高体) 设备及部件清点检查通球试验与清理联箱找正划线管口就位对口焊接组件地面验收组件吊 装组件高空对口焊接组件整体找正等 8. 锅炉受热面组件吊装的一般原则 先上后下先两侧后中间 9. 锅炉机组整套调试试运转之前完成的工作 必须完成锅炉设备, 包括锅炉辅助机械和各附属系统的分部试运锅炉的烘炉、 化学清洗

37、锅炉及其主 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系统的吹洗锅炉的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调整试验工作 10. 锅炉热态调试与试运转内容 严密性水压试验(除盐水)锅炉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结束至锅炉启动时间不应超过 20d) 蒸汽管路的冲洗与吹洗(减温水管系统锅炉过热器再热器过热蒸汽管道) 锅炉试运行(300MW 及以上的机组 168h 满负荷试运行)试运行完毕后办理移交签证手续 。 绝热工程施工技术 1. 设备及管道绝热结构的基本要求 耐用性要求机械强度要求可拆性要求保护性要求管道附件的保冷长度要求 工业炉窑砌筑工程施工技术 1. 工业炉窑砌筑工序交接的一般规定 工业炉窑的砌筑工程应于炉体骨架结构和有关设备安装完

38、毕,经检查合格并签订交接证明书后,才可进行 施工。 工序交接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炉子中心线和控制标高的测量记录及必要的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记录; 隐蔽工程的验收合格证明; 炉体冷却装置,管道和炉壳的试压记录及焊接严密性试验合格证明; 钢结构和炉内轨道等安装位置的主要尺寸复测记录; 动态炉窑或炉子可动部分试运转合格证明; 炉内托板砖和锚固件等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质量的检查合格证明; 上道工序成果的保护要求。 2. 动态炉窑的施工程序 动态炉窑砌筑必须在炉窑单机无负荷试运转合格并验收后方可进行。 砌筑起始点的选择是从热端向冷端或从低端向高端。 3. 烘炉阶段的主要工作 制定工业炉的烘炉计划准备烘炉用

39、的工机具和材料确认烘炉曲线编制烘炉期间的作业计划及应 急处理预案确认和实施烘炉过程中的监控重点 4. 工业炉投入生产前的技术要点 工业炉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烘干烘透。烘炉前应先烘烟囱及烟道。 耐火浇注料内衬应该按规定养护后,才可进行烘炉。 (案例:烘炉前要进行养护) 烘炉应在其生产流程有关的机电设备联合试运转及调整合格后进行。 烘炉前,应根据炉窑的结构和用途、耐火材料的性能、建筑季节等制定烘炉曲线和操作规程。 建筑管道工程安装技术 1. 建筑管道工程一般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测绘放线;管道元件检验;管道支架制作安装;管道加工预制;管 道安装;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试运

40、行;竣工验收 2. 管道元件的检验 安装前认真核对元件的规格型号、 材质、外观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等,对于有复验要求的还应进行复验, 合金钢管道及元件应进行光谱检测。 阀门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 10%, 且不少于一个。 阀门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5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1 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 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3. 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管道安装一般应本着先主管后支管,先上部后下部,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安装,对于

41、不同材质的管道应 先安装钢制管道,后安装塑料管道。 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道在冷水管道上方,垂直安装时热水管道在冷水管道左侧。 室内生活污水管道应按铸铁管、塑料管等不同材质及管径设置排水坡度,铸铁管的坡度应高于塑料管的 坡度。 4. 系统试验包括 承压管道和设备系统的压力试验、非承压管道和设备系统灌水试验、排水干管通球、通水试验、 消火栓系统试射试验。 5. 压力试验的要求 管道压力试验应在管道系统安装结束、经外观检查合格、管道固定牢固、无损检测和热处理合格、确保 管道不再进行开孔、焊接作业的基础上进行。 试验压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未注明试验压力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各种材质的

42、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金属管道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 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 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 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塑料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 1.15 倍状态下稳 压 2h,压力降不得超过 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压力试验宜采用液压试验并应编制专项方案,当需要进行气压试验时应有设计人员的批准。 6. 铜管的连接方法 可采用专用接头焊接螺纹卡套压接 7. 建筑管道施工时注意事项 泵类设备在采购和安装时应认真核对设备型号、水泵

43、流量、扬程、水泵配用电机功率等,以免错用后达 不到设计要求或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先安装建筑物内的管道,等结构封顶和初沉后再穿外墙做出户管道 高层建筑雨水管一般要采用给水铸铁管(镀锌焊接钢管) ,超高层建筑雨水管应采用镀锌无缝钢管,高 层和超高层重力流雨水管道系统可采用球墨铸铁管。 管网投入运行前,采用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清除管内一切杂物。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 1. 暗装照明配电箱的施工程序 配电箱固定导线连接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 2. 照明灯具的施工程序 灯具开箱检查灯具组装灯具安装接线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 3.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程序 接地体安装接地干线安装引下线安装均压环安装避雷带 (避雷

44、针、避雷网)安装。 4. 照明配电箱安装技术要求 照明配电箱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端子上,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端子上。 照明配电箱内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 16A, 灯具数量不宜超过 25 个。 5. 均压环的设置要求 如果设计不明确,当建筑物高度超过 30m 时,应在建筑物 30m 以上设置均压环。 建筑物层高小于等于 3m 的每两层设置一圈均压环;层高大于 3m的每层设置一圈均压环。 6. 接地体施工技术要求 垂直埋设的金属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角钢、镀锌钢管等。 水平埋设的接地体通常采用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 接地体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测量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一般用接地电

45、阻测量仪测量。独立接地体的接地电 阻应小于 4Q,共用接地体电阻应小于 1 Q。 7. 接地线施工技术要求 接地干线通常采用扁钢、 圆钢、铜杆等,室内接地干线多为明敷。 接地干线也可利用建筑中现有的钢管、 金属框架、金属构架等。接地干线连接采用搭接焊接。 接地支线通常采用铜线、铜排、扁钢、圆钢等。 室内的接地支线多为明敷。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若不宜焊接,可用螺栓压接。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技术 1.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 风管系统安装;通风空调设备安装;空调水系统管道安装;管道的检验与试验;风管、水管、部件及空调 设备绝热施工;通风空调设备试运转、单机调试;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通风与空调 工程竣工验收;通风与空调工程综合效能测定与调整 2.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内容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与调整(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设备单机试运转及 调试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3. 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包括的内容 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应进行下列内容: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测、调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