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_第1页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_第2页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_第3页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_第4页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2.1.1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2.1.2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2.1.3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2.1.4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2.1.1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应有统一的规格 2.1.2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4.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 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见下表。表中所列推算元素的精度,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三角网应达到的最低精度。 国家三角锁、网布设规格及其精度 工测控制网

2、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房地产管理测量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2.1.3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2.要有足够的精度要有足够的精度 3.3.要有足够的密度要有足够的密度 4.4.要有统一的规格要有统一的规格1.导线网的布设方案2.1.4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附合导线

3、长度(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15103.62.41.53 0001 60030020012018181515151.52.558121/60 0001/40 0001/14 0001/10 0001/6 000电磁波测距导线共分5个等级,其中的三、四等导线与三、四等三角网属于同一个等级。这5个等级的导线均可作为某个测区的首级控制。2.GPS网的布设方案 2.1.4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等级平均距离(km)a (mm)b (1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1021/120000三等510

4、51/80000四等210101/45000一级110101/20000二级115201/10000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小于20mm。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式中 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110-6)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22bda 4.边角网的布设方案5.测边网的布设方案 2.1.4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2.1.4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返回本节首页桥梁三角网桥梁三角

5、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隧道三角网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

6、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2.2.1 2.2.1 技术设计的意义技术设计的意义2.2.2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2.1 2.2.1 技术设计的意义技术设计的意义返回本节首页2.2.2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设形式,起始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等问题。1.搜集和分析资料(1)

7、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全部有关技术文件、图表、 手簿等等)。(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以供建标、埋石、 安排作业时间等方面的参考。(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2.2.2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 2. 网的图上设计网的图上设计 根据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在中等比例尺图上以“下棋”的方法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 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基本要求是:(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 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对于三角网求距角不小于30;便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展

8、望良好的地方;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离;点位要长期保存,宜选在土质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 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定的距离。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选用选用1 1:25 00025 0001 1:100 000100

9、000地形图)上进行,其方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法和步骤如下: 展绘已知点;展绘已知点;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展;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2.2.2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3.编写技术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作业

10、的目的及任务范围; (2)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情况,标志保存情况,对已有 成果的精度分析; (4)布网依据的规范,最佳方案的论证; (5)现场踏勘报告; (6)各种设计图表(包括人员组织、作业安排等); (7)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2.2.2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3.1 2.3.1 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2.3.2 2.3.2 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导线网的精度估算2.3.1 2.3.1 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精度估算的目的是推求控制网中边长、方位角或点位坐标等的中误差,它们都是观测量平差值的函数,统称

11、为推算元素。1.公式估算法2.程序估算法目的方法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平差后各边方位角的精度最大仅相差约0.3(当 = 16时);对于 =1216的导线,各边的 的平均值近似等于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精度的最强边当 10时在导线两端;方位角精度的最弱边大约在距两端点1/51/4导线全长的边上,如下图所示。 nnmnnm3)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纵向中误差 222222,214141LnmLnmtssZC4)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横向中误差 )1(192)42)(2(2,nnnnnsmuZC因导线全长为 ,所以上式还可写成Lns ) 1(192)42)(2(2,nnnnnLmuZC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

12、析5)起始数据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点位的影响 起始数据误差对平差后的附合导线中点的纵、横误差也有影响,边长的误差对端点纵向中误差的影响为 ,则它对导线中点纵向误差产生的影响为ABZQmt21,至于起始方位角误差对中点产生的横向误差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从导线一端推算中点坐标时,产生的横向误差为mL222,LmuZQ而中点点位的平差值可以看做是从两端分别推算再取平均的结果。因而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导线中点引起的横向误差为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ABm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为2,2,2,2,ZQZQZCZCZututM6)附合导线端点纵横向中误差与中点纵横向中误差的 比例关系4421242

13、22,nnnnuuZCDCZQDQZQDQZCDCZCDCuuttuutt,4242返回本节首页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公式35 . 1222222nLmLnmMs上式略去了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其中 。由此式可见若不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则在一定测量精度和边长的情况下,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与导线全长有关。这种关系如用图解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以城市四等电磁波测距导线为例。设导线测量的精度为 导线边长 分别为500、1 000、1 500和2 000m,导线总长为1l0km,代入上式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105mm126Dms,10265 . 2 ms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14、sLn 将所得结果以L为横坐标,以为M纵坐标作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些曲线都近似于直线,因此,在一定的测量精度与平均边长情况下,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大致与导线长度L成正比。设以长度L0为的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0作为单位权中误差,则长度为Li的导线终点点位的权Pi及其中误差Mi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iiiiPMLMLLMM10000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式中, 。所以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中结点和最弱点的

15、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0LLLii或iiPL121iiLP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为了估计导线网中任意点的点位中误差,需设法将网化成单一导线,然后按加权平均的原理计算待估点的权,再设法求出单位权中误差,最后即可求出待估点的中误差。 设以lkm长的一级导线的端点点位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则上图中各段线路的等权线路L即为已知的线路长,所以 4 . 1ANL1 . 1BNL0 . 1CNL相应的权为 51. 012ANANLP83. 012BNBNLP00. 112CNCNLP 从线路BN和CN都可

16、求得N点的坐标,如取其加权平均作为N点的坐标,则此坐标的权为 83. 100. 183. 0CNBNBCNPPP这个权值相应的虚拟等权线路长为 )km(74. 083. 111BCNBCNPL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这就相当于把BN,CN两条线路合并成一条等权的线路,其长度为LBCN=0.74km,如55页图(b)中虚线所示。现在原导线网已成为一条单一导线A-BC,其等权线路长为 )km(14. 274. 04 . 1BCNANBCALLL对于A-BC这条单一导线而言,其最弱点W应在导线中点,即距两端为 处。 现在来求N点和W点的权。N点的坐标可看做是从AN和BCN两条线路推算结果的加权平均,则N

17、点的权为 34. 274. 014 . 11112222BCNANBCNANNLLPPPW是导线的中点,其权应为线路AW的权的2倍,即75. 107. 1121222AWWLPkm07. 12BCAL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再来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即长为lkm的一级导线端点的点位中误差。设导线的平均边长为s=200m,测距精度为Ms=12mm, , , ;则 1000000/25 m52001000nmm)(4035 . 15)105(212526221kmM于是结点M和最弱点N的点位中误差为 )mm(2634. 21401km1NNPMM)mm(3075. 11401km1WWPMM2.导线网的精度

18、估算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估算多结点的导线网的精度。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全部导线网的精度估算问题,例如带有闭合环的导线网等图形。对于其中几类特殊的网形,有人提出过其他的一些估算方法,然而要估算任意导线网的精度,如今只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对于某些典型的导线网,人们已用上述等权代替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可作为设计导线网时的参考。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返回本节首页在进行导线网的初步设计时,若某一级单导线的规定容许长度为L,则同等级导线网中导线节的长度可由该图中所示的比例关系来规定。按这种方式设计导线网,其最弱点点位误差将等于上图(a)中单导线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只要这一误差满足设计要求,则

19、全部导线网的点位误差也必满足要求。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2.4.1 实地选点2.4.2 觇标高度的确定2.4.3 觇标的建造2.4.4 标石的埋设2.4.1 实地选点 实地选点实地选点就是把控制网的图上设计放到地面上去。图上设计是否正确以及选点工作是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地形图是否准确。如果差异较大,则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点位,对原来的图上设计作出修改。 选点时使用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望远镜、小平板、测图器具、花杆、通讯工具和清除障碍的工具、设计好的网图和有用的地形图等。 根据图上设计的控制点位置,在实地找到大概位置,再按控制点选点要求,确定控制点的具体位置。点位确定后,打下木桩并绘

20、点之记,如下图,便于日后寻找。 选点任务完成后,应提供下列资料提供下列资料: (1)选点图; (2)点之记; (3)三角点一览表,表中应填写点名、等级、至邻点的概略方向和边长、建议建造的觇标类型及高度、对造埋和观测工作的意见等。 返回本节首页2.4.2 觇标高度的确定RsrpV242. 0式中, 、 分别代表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s 为测站与目标间的距离,为地球半径。pr1.影响通视的因素两控制点间有挡住视线的障碍物地球表面弯曲大气折光地球表面弯曲及大气折光改正数为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 在下图中, 、 为选定的三角点点位。由于在视线方向上存在障碍物C,再加上球气差的影响,则A、B 间互不通

21、视。现在用解析法来确定在A 点和B 点上建造觇标的高度。 AB2.4.2 觇标高度的确定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用解析法计算觇标高度,在相似 和 中存在103CAACBB03210303ssBBAA212211)()(sshaHVaHVhBAAhaHV11BhaHV2221sshhhhBBAA)(21BBAAhhsshh)(12AABBhhsshh 即 而 故 则 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例:由选点图上得到下列数据: s1=4.6km,s2=9.5km,HA=62.5m,HC=67.5m,HB=63.0m,要求2m,点上觇标高度拟定4m,求点上的觇标高度。解:按上述公式,全部计算在下表中进行。 2

22、.4.3 觇标的建造 经过选点确定了的三角点的点位,要埋设带有中心标志的标石,将它们固定下来,以便长期保存。当相邻点不能在地面上直接通视时,应建造觇标作为相邻各点观测的目标及本点观测的仪器台。 由于现时很多平面控制网已采用导线网的形式,此外GPS已用于控制网的布设,所以如今已很少有造标的需要,特别是双锥标,更少使用。故以下对造标和埋石工作仅作概略介绍。 测量觇标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寻常标。常用木料、废钻杆、角钢、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见下图(1),凡是地面上能直接通视的三角点上均可采用这种觇标。观测时,仪器安置在脚架上,脚架直接架在地面上。 (2)双锥标。当三角网边长较长

23、、地形隐蔽、必须升高仪器才能与邻点通视时则采用如下图(2)中(a)和(b)所示的双锥标,可用木材或钢材制成。 这种觇标分内、外架。内架升高仪器,外架用以支承照准目标和升高观测站台,内、外架完全分离,以免观测人员在观测站台上走动时影响仪器的稳定。(3)屋顶观测台。在利用高建筑物设置三角点时,宜在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建造1.2m高的固定观测台。如下图(3)(a)和(b)所示。2.4.3 觇标的建造1.测量觇标的类型 1.测量觇标的类型(a) (b)(3) 1.测量觇标的类型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无论上述何种觇标,其顶部都要装上照准圆筒,作为观测时的照准目标。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微相位差照准圆筒(下图)。

24、它由上、下两块圆板(木板或薄钢板)及一些辐射形木片组成,圆筒全部涂上无光黑漆。 采用这种微相位差照准圆筒作照准标志时,无论阳光从哪个方向射来,整个圆筒均呈黑色,若用实体目标,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阴阳面,使远处经纬仪瞄准它时产生偏差。当背景明亮时,十字丝会偏向目标的阴暗部分;背景暗淡,十字丝会偏向目标的光亮部分。这种目标的阴阳面引起的测角误差叫相位差。该图所示的照准圆筒可以基本上消除相位差,所以称为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照准圆筒通过标心柱固定在觇标上。标心柱漆成红白相间的颜色,像花杆一样,以便于从远处寻找,也可供观测低等控制网时(边很短)作为照准目标使用。 准照圆筒的大小,要与

25、三角网的边长相适应。经验表明,目标成像约占望远镜十字丝双丝宽度的1/22/3左右较利于照准。由于一般光学经纬仪十字丝的双丝宽度约为0 40 ,所以目标宽度宜为2030 左右。 设三角网的平均边长为,若目标成像占十字丝宽度的1/2,双丝宽度为40 ,则照准圆筒的直径 应为 当s=4km时,d=0.4m。 圆筒的高度宜为其直径的23倍。 sd 02d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测量觇标的作用是供观测照准和升高仪器之用,它的建造质量直接影响观测精度。另外每座觇标都要求保存一定的年限,以便布设低级网时使用,因而要求造得牢固、稳定端正。建造觇标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工作,其实用技术应在实际作业中学习和掌握。下面就

26、造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概略的介绍。 1)实地标定橹柱 通常采用透明纸标定坑位法,此法简单可靠,且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 具体作法具体作法:取一张透明纸,在其中间部分任取一点O(如下图),以O作为中心,每隔120画方向线OA、OB、OC 这就代表三脚标的三个橹柱方向(如为四脚标则每隔90画一条方向线)。考虑到橹柱的直径并保证视线距橹柱方向有一定的距离(国家规范中有规定),在三条方向线左右各划出10的范围作为不通视区(图中的阴影部分)。 3.觇标的建造3.觇标的建造 首先在设计图上确定坑位方向。即将透明纸的中心与选点图上欲建标的三角点重合,转动透明纸,使待测的三角点方向都落入通视区内,并选出最佳位置用量角器量出一个橹柱(见右图)与某个能直接通视的邻点方向(如龙山)间的角度,此角度为5630。 实地标定坑位时,以该三角点(龙山)定向。用经纬仪测出已知角(5630)即得橹柱的方向,再转120、240便得到橹柱、的方向。在标定的橹柱方向线上,量出三角点中心到橹柱坑中心的距离,就得到了橹柱基坑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