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头针 - 安徽中医药高专_第1页
第二节 头针 - 安徽中医药高专_第2页
第二节 头针 - 安徽中医药高专_第3页
第二节 头针 - 安徽中医药高专_第4页
第二节 头针 - 安徽中医药高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头头 针针 1 1掌握头针的概念、特点;头针标掌握头针的概念、特点;头针标 准线的定位、主治。准线的定位、主治。2 2熟悉头针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熟悉头针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 与注意事项。与注意事项。3 3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概念概念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二、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三、操作方法三、操作方法四、适应范围四、适应范围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概念概念 头针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进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又称头皮针、颅针。法,又称头皮针、颅针。2020

2、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相年代以来,相继有多种头针用于临床,继有多种头针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脑源性疾病的常用针是脑源性疾病的常用针法。法。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部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头部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重要部位。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是头针治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是头针治病的理论依据。病的理论依据。二、头皮刺激区的定

3、位和主治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区(一)额区 (二)顶区(二)顶区 (三)颞区(三)颞区 (四)枕(四)枕区区额区额区 额中线额中线 额旁一线额旁一线 额旁二线额旁二线 额旁三线额旁三线 额中线额中线 定位定位:额部正中,属督脉。:额部正中,属督脉。自神庭穴自神庭穴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寸。主治主治:神志病、鼻病等。:神志病、鼻病等。回顾回顾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额旁一线额旁一线 定位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 属足太阳膀胱经。自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向眉冲向 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4、 寸。寸。主治主治:胸部病、鼻病等。:胸部病、鼻病等。 回回顾顾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额旁二线额旁二线 定位定位:在额旁一线的外侧,直对瞳:在额旁一线的外侧,直对瞳 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头临泣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寸。主治主治:腹部病、眼病等。:腹部病、眼病等。 回回顾顾瞳孔直上入发际瞳孔直上入发际0.50.5寸寸 额旁三线额旁三线 定位定位:在额旁二线的外侧,自足阳明:在额旁二线的外侧,自足阳明 胃经胃经头维穴内侧头维穴内侧0.50.5寸处向前,寸处向前, 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寸。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寸。主治主治:功能性子宫

5、出血、阳痿、早: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早 泄、子宫脱垂、眼病等。泄、子宫脱垂、眼病等。 回回顾顾额角发际上额角发际上0.50.5寸寸顶区顶区 顶中线顶中线 顶颞前斜线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顶颞后斜线 顶旁一线顶旁一线 顶旁二线顶旁二线 顶中线顶中线 定位定位:当顶部正中,属: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自督脉。自前顶穴前顶穴 向百会穴,沿皮向百会穴,沿皮 刺刺1.51.5寸。寸。主治主治:腰、腿、足的瘫: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等病证。回回顾顾前顶:前顶: 百会前百会前1.51.5寸寸 顶颞前斜线顶颞前斜线 定位定位:从顶中线:从顶中线前神聪前神聪 穴,沿皮刺向颞穴,沿

6、皮刺向颞 部的悬厘穴部的悬厘穴,贯,贯 穿督脉、足太阳穿督脉、足太阳 膀胱经、足少阳膀胱经、足少阳 胆经、足阳明胃胆经、足阳明胃 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 经。经。 主治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自上而下,分别主 治下肢、上肢、治下肢、上肢、 头面部的瘫痪。头面部的瘫痪。 回回顾顾 悬厘悬厘头维与曲鬓上头维与曲鬓上3/43/4和下和下1/41/4交点交点 前神聪前神聪 百会前百会前1 1寸寸 顶颞后斜线顶颞后斜线 定位定位:从顶中线的:从顶中线的百会穴,百会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曲沿皮刺向颞部的曲 鬓穴鬓穴,贯穿督脉、,贯穿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足足太阳膀胱经、足 少阳胆经、足阳明少阳胆经、足

7、阳明 胃经、手少阳三焦胃经、手少阳三焦 经。经。 主治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治 下肢、上肢、头面部下肢、上肢、头面部 的感觉异常。的感觉异常。 回顾回顾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顶旁一线顶旁一线 定位定位:在顶中线旁开:在顶中线旁开 1.51.5寸,属足寸,属足 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 自自通天穴沿皮通天穴沿皮 向后刺向后刺1.51.5寸寸。 主治主治:腰、腿的瘫痪、:腰、腿的瘫痪、 麻木、疼痛等麻木、疼痛等病证。病证。回顾回顾前发际正中上前发际正中上4 4寸寸, ,旁开旁开1.51.5寸寸 顶旁二线顶旁二线 定位定位:在顶旁一线的外:

8、在顶旁一线的外 侧,顶中线旁开侧,顶中线旁开2.252.25寸处,属足寸处,属足 少阳胆经。自少阳胆经。自正正 营穴沿皮向后刺营穴沿皮向后刺1.51.5寸。寸。主治主治:肩、臂、手的瘫:肩、臂、手的瘫 痪、麻木、疼痛痪、麻木、疼痛等病证。等病证。 回顾回顾前发际上前发际上2.52.5寸寸, ,正中旁正中旁2.252.25寸寸(三)颞区(三)颞区 颞前线颞前线 颞后线颞后线 颞前线颞前线 定位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自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颔厌穴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主治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头、面、颈病证,

9、如瘫痪、麻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等。等。 回顾回顾颔厌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头维与曲鬓上1/41/4和下和下3/43/4交点交点悬厘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头维与曲鬓上3/43/4和下和下1/41/4交点交点 颞后线颞后线 定位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经。自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刺向曲鬓穴刺向曲鬓穴。主治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回顾回顾 曲鬓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鬓角发际后缘, ,耳尖水平耳尖水平 率谷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四)枕区(四)枕区 枕上正中线枕上正中线 枕上

10、旁线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枕下旁线 枕上正中线枕上正中线 定位定位: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属督脉。线,属督脉。自强间穴向下沿自强间穴向下沿皮刺皮刺1.51.5寸寸,达脑户穴。,达脑户穴。主治主治:眼病等。:眼病等。 回顾回顾 脑户脑户 枕外粗隆上缘凹陷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处 强间强间 脑户上一寸半脑户上一寸半 枕上旁线枕上旁线 定位定位:在:在枕上正中线旁开枕上正中线旁开0.50.5寸寸,与枕,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经。经。主治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眼等。视眼等。 枕下旁线枕下旁线 定位定位:为

11、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玉枕玉枕穴向下,沿皮刺穴向下,沿皮刺2 2寸。寸。主治主治: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 回顾回顾脑户旁脑户旁1.31.3寸寸三、操作方法三、操作方法(一)针具(一)针具(二)体位和消毒(二)体位和消毒(三)针刺法(三)针刺法 选用选用28-3028-30号粗细,号粗细,1.5-21.5-2寸长的毫针。寸长的毫针。一般选用坐位或一般选用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卧位;常规消毒针刺法针刺法 1 1进针进针 2 2行针行针 3 3起针起针 4 4疗程疗程教学参考教学参考 进针进针 针尖与头皮呈针尖与

12、头皮呈30300 0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刺入头皮下,当针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少,将针与头皮平行,指下感到阻力减少,将针与头皮平行,沿刺激区刺入沿刺激区刺入0.5-1.50.5-1.5寸。如推进过程中寸。如推进过程中针下有抵抗感,或患者感到疼痛较剧时,针下有抵抗感,或患者感到疼痛较剧时,应立即停止推进,后退改变角度或重新应立即停止推进,后退改变角度或重新进针。进针。头皮分层头皮分层皮层皮层皮层下皮层下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纤维组织紧密联系纤维组织紧密联系帽状腱膜下层帽状腱膜下层疏松的纤维组织构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阻力小成阻力小头皮分层

13、头皮分层行针行针 头针的行针只捻转不提插。左右头针的行针只捻转不提插。左右快速旋转达快速旋转达200200次次/ /分分左右。一般可左右。一般可持续捻转持续捻转2-32-3分,留针分,留针20-3020-30分,留分,留针期间每隔针期间每隔5 5分,重复捻针分,重复捻针1 1次。次。起针起针 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针;如紧涩难出,可徐徐捻转出针。针;如紧涩难出,可徐徐捻转出针。注意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注意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疗程疗程 可每日或隔日针刺一次,十次为可每日或隔日针刺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一疗程,

14、休息5-75-7天,再作下一疗程。天,再作下一疗程。四、适应范围四、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用于脑源性疾病,头针主要用于脑源性疾病,亦可用于针刺麻醉。亦可用于针刺麻醉。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不易及时发现。因此,必须作到针前严格不易及时发现。因此,必须作到针前严格 消毒,针后按压针孔,以防感染。消毒,针后按压针孔,以防感染。(二)头针在治疗时刺激较强,故需掌握适当的(二)头针在治疗时刺激较强,故需掌握适当的 刺激量,防止晕针。刺激量,防止晕针。(三)出针后应清点针数,防止遗漏(三)出针后应清点针数,防止遗漏(四

15、)高热、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以及婴幼儿囟(四)高热、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以及婴幼儿囟 门尚未完全闭合者,不宜采用头针。血压门尚未完全闭合者,不宜采用头针。血压 过高时,应待稳定后方可行头针治疗过高时,应待稳定后方可行头针治疗。头针教学参考头针教学参考 多针刺法多针刺法头针对刺法头针对刺法:有上下对刺和前后对刺两种,:有上下对刺和前后对刺两种,前者用于额区,后者用于头顶各线。上下对刺:前者用于额区,后者用于头顶各线。上下对刺:如针额中线时,一根针从神庭穴由上而下刺入,如针额中线时,一根针从神庭穴由上而下刺入,另一根从前额发际下另一根从前额发际下5分处由下而上刺入,二针分处由下而上刺入,二针相对。额旁

16、相对。额旁1、2、3线的上下对刺,可按此法施线的上下对刺,可按此法施行。前后对刺:如针顶中线时,一根针从前顶穴行。前后对刺:如针顶中线时,一根针从前顶穴进针,向百会穴透刺;另一根针从百会穴进针,进针,向百会穴透刺;另一根针从百会穴进针,向前顶穴透刺,二针前后相对。顶旁向前顶穴透刺,二针前后相对。顶旁1、2线可按线可按上述施行本法。上述施行本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刺法的二根针是相对而刺,需要注意的是,对刺法的二根针是相对而刺,并不要求其针尖相抵。并不要求其针尖相抵。 头针接力刺法:头针接力刺法:适用于顶颞前、后斜线适用于顶颞前、后斜线的多针刺法。其操作常用等长度的三根毫的多针刺法。其操作常用等长

17、度的三根毫针,分别从上述治疗线的起点(如前顶针,分别从上述治疗线的起点(如前顶穴)、第一个等分点和第二个等分点(将穴)、第一个等分点和第二个等分点(将此线三等分)处进针,沿皮由上而下依次此线三等分)处进针,沿皮由上而下依次透针。如此这三根针犹如接力赛跑的接力透针。如此这三根针犹如接力赛跑的接力棒,依次接力,故名曰棒,依次接力,故名曰“接力刺接力刺”。 头针齐刺法:头针齐刺法:是用三根针并列集中刺激同一是用三根针并列集中刺激同一头穴或治疗线的多针刺法,适用于额中线、顶头穴或治疗线的多针刺法,适用于额中线、顶中线和枕上正中线等。额中线:第一针从神庭中线和枕上正中线等。额中线:第一针从神庭穴进针,第二、三针则分别从神庭穴左右旁开穴进针,第二、三针则分别从神庭穴左右旁开各各5 5分处进针,三针均向前额发际下分处进针,三针均向前额发际下5 5分处透刺分处透刺1 1寸。顶中线:第一针从前顶穴进针,向百会穴寸。顶中线:第一针从前顶穴进针,向百会穴透刺;第二、三针分别从前顶左右旁开透刺;第二、三针分别从前顶左右旁开5 5分处分处进针,斜向透刺至百会穴。枕上正中线:第一进针,斜向透刺至百会穴。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