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诊疗方案普通感冒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范围中医感冒(伤风);时行感冒西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与时行感冒近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伤风近似)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卫表及鼻咽症状恶风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咽痛、肢体痛楚等。夹暑、夹湿、夹燥等兼症。2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症状类似,病情较普通感冒为重: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常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
2、力。3病程一般为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4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二)、病证鉴别1感冒与风温风温初起症状与感冒类似,但病势急骤,热势较高,汗出后不易迅速退清,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传入营血可见神昏、谵语、惊厥。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三)、相关检查 WBC+
3、DC:WBC N。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实证。1分清风寒寒、风热、暑湿风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浊涕,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2明晰体虚感冒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解表达邪、宣肺和营、照顾兼证(一)解表达邪解除表证、祛除表邪。通过发汗使邪从汗解:风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暑湿-清暑解表(二)宣肺和营宣通肺气,调和营卫。宣肺以恢复肺之宣肃功能,又与解表相辅相成;和营可振奋卫阳,调和营卫(三)照顾兼证挟暑-兼以清暑;挟湿化湿;湿困脾胃-和胃、
4、理气;时行感冒清热解毒;体虚感冒益气、养血、助阳、滋阴。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熄风止痉(钩藤、薄荷、蝉蜕、僵蚕);夹食消食导滞(神曲、山查、谷麦芽、莱菔子)三、证治分类(一)风热犯表证症状: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风热外袭,卫表失和。头胀痛、面赤风热上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风热上犯,肺窍不利。咳嗽痰稠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口干欲饮风热伤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在表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桑菊饮(二)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遏; 头项疼痛、肢节酸痛寒邪犯表,太阳经气不舒;
5、 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邪客于肺,肺气失宣,肺窍不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表寒无热;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之象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达表汤(轻证);荆防败毒散(重症)方解荆芥、防风、淡豆豉、葱白、生姜驱散风寒;前胡、杏仁、桔梗、橘红、甘草宣肺止咳(三)暑湿伤表证症状: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暑湿伤表,表卫不和;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暑湿上扰;胸闷脘痞、泛恶湿热中阻,气机不展;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口渴粘腻、渴不多饮暑湿伤津。苔薄黄腻,脉濡数暑热夹湿之象。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6、方药新加香薷饮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3)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2.西医诊断:属于急性咳嗽(病程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1)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2)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
7、音。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病毒感染者,血中淋巴细胞可增加。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
8、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3.风燥伤肺蒸: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
9、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推荐方药:(1)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炙麻黄、杏仁、桔梗、白前、紫菀、款冬、陈皮、炙百部、金沸草、甘草等。(2)肺宁止咳方加减:麻黄、杏仁、桔梗、款冬花、瓜蒌皮、前胡、枇杷叶、甘草等。中成药:止喘灵口服液、冬苑止咳颗粒等。2.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推荐方药:(1)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2)清肺消炎饮加减:麻黄、石膏、黄芩、黄连、鱼腥草、银花、连翘、大青叶、甘草等。(3)清热解毒片方加减:金银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等。中成药:急支糖浆、清宣止咳颗粒等。3.风燥伤肺证治
10、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推荐方药:(1)桑杏汤加减:桑叶、薄荷、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等。(2)杏苏散加减:苏叶、杏仁、前胡、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等。(3)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石膏、阿胶、麦冬、胡麻仁、杏仁、枇杷叶、半夏、北沙参等。中成药:强力枇杷露、润肺止咳合剂等。4.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推荐方药:(1)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黄芩、栀子、瓜蒌皮、浙贝母、橘红、前胡、黛蛤散、桔梗、甘草等。(2)复方薤白汤加减:薤白、姜半夏、全栝楼、黄连等。(3)黛芩化痰汤加减:黄芩、青黛、海浮石、连翘、川贝、射干、天门冬、青果、橘红、香附、姜汁、
11、风化硝、天花粉等。(4)千金苇茎汤加味: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黄芩、桑叶、前胡、射干、桑白皮、浙贝、桔梗、甘草等。(5)痰热咳嗽方加减:黄芩、胆星、青黛、海蛤壳、鱼腥草、山栀、骨碎补、厚朴、杏仁等。中成药:肺力咳合剂、复方甘草口服液、镇咳宁胶囊、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二)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根据病情可辨证选用穿虎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三)针灸治疗主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风寒袭肺证,加风门、合谷;风热犯肺证,加大椎、曲池、尺泽;燥邪伤肺证,加太溪、照海;痰湿蕴肺证,加足三里、丰隆;痰热郁肺证,加尺泽、天突;实证针用泻法。(四)拔罐、耳针治疗拔火罐:一般在肺俞、大椎、命
12、门穴处拔火罐。耳针:取肺、气管、肾上腺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五)其它疗法根据临床情况选用雷火灸、热敏灸疗法,也可配合使用经络刺激法,伴有咽痒、咽部不适等症状时,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六)内科基础治疗急性咳嗽的感冒咳嗽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通常可采用减充血剂、退热药物、抗过敏药和止咳药物等,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者,可以考虑适当使用抗生素。(七)护理1.情志调护: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予耐心的开导,热心的抚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保持心情舒畅,了解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起居护理: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
13、保暖,避免受凉,尤其在气候反常之时更要注意调摄。3.饮食护理:咳嗽痰多,饮食不宜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咳嗽,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以咳嗽症状计分为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二)评价方法咳嗽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量=日间计分+夜间计分。分值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0无咳嗽无咳嗽11-2次短暂
14、咳嗽仅在清晨或将要入睡时咳嗽22次以上短暂咳嗽因咳嗽导致惊醒1次或早醒3频繁咳嗽,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因咳嗽导致夜间频繁惊醒4频繁咳嗽,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大部分时间咳嗽5频繁咳嗽,不能进行日常活动严重咳嗽不能入睡喘病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喘病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等。一、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肾失摄纳所引起的喘病表现,如呼吸困难
15、,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喘病的各种证候所共有,是喘病的证候特征。呼吸困难为喘病的特征性证候,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见呼吸急迫,呼气吸气深长,一般尚能平卧。重者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端坐呼吸,面唇发绀。急发者多表现呼吸深长费力,以呼出为快,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声高气涌,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无关。缓发者多表现呼吸微弱而浅表无力,以深吸为快,声低息短,动则加重,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明显相关。若病情危笃,喘促持续不已,可见肢冷汗出,体温、血压骤降,心悸心慌,面青唇紫等喘脱危象。 二诊断(一)以喘促气逆,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二)多有慢性
16、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三)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哕音或哮鸣音。(四)实验室检查支持引起呼吸困难,喘促的西医有关疾病的诊断,如肺部感染有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x线胸片有肺纹增多或有片状阴影等依据。三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一)辨病位凡外邪、痰浊、肝郁气逆所致喘病,病位在肺,为邪壅肺气;久病劳欲所致喘病,病位在肺肾,若自汗畏风,易感冒则属肺虚,若伴腰膝酸软,夜尿多则病位在肾。(二)辨虚实可以从呼吸、声音、脉象、病势等辨虚实。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象有力者为实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者为虚喘。四治疗原则喘病
17、的治疗原则是按虚实论治。实喘治肺,治以祛邪利气。应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治以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温阳、益气、养阴、固脱等法。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喘病多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阻断病势发展,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五分证论治实喘风寒闭肺症状: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散寒宣肺。方药:麻黄汤。痰热遏肺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汗出口渴
18、喜冷饮,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泄痰热。方药:桑白皮汤。痰浊阻肺症状: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治法:化痰降逆。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饮凌心肺症状: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脉沉细。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肝气乘肺症状: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病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咳嗽痰鸣不著,喘后如常人,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治法:开郁降气。方药
19、:五磨饮子。虚喘肺气虚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治法:补肺益气。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肾气虚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喘脱症状: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或有痰鸣,咳吐泡沫痰,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
20、 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1) 急性起病(2) 局灶性神经功
21、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 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二) 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三) 病类诊断1. 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2. 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二、 证候诊断及治疗方案(一)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脑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1. 中脏腑(1) 痰热内闭证 主症: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
22、,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醒脑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生石决明、夏枯草、菊花、龟板、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生地、钩藤、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中成药: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2) 痰蒙清窍证 主症: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燥湿化痰,醒脑开窍。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
23、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等。(3) 元气败脱证主症:昏聩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人参另煎兑服、附子等先煎半小时。2. 中经络(1) 风火上扰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推荐方药: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2) 风痰阻络证 主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质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 化痰通络方加减
24、。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3) 痰热腑实证 主症: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治法:化痰通腑。推荐用药: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瓜蒌等。 中成药: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4) 阴虚风动证主症: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息风。推荐用药:育阴通络汤加减。生地黄、山萸肉、钩藤后下、天麻、丹参、白芍等。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5) 气虚血瘀证主症: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25、治法:益气活血。推荐用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等。中成药:通心络胶囊3. 常见变证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1) 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杷叶、莱菔
26、子,鲜姜以和胃理气降逆。兼有气虚者,可加生晒参。(2) 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耳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紫雪散以清热凉血。(二)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 中脏腑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内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元气败脱证:选用生脉注射液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2. 中经络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可以选则使用。(
27、三) 针灸治疗1. 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踝腕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敷贴、灸法和拔罐等。3.针灸方法 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主穴:肩俞、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复视、语言障碍等加减穴位。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
28、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也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不同特点和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醒脑开窍针刺法、头穴从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抗痉挛针法等,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等。(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肝阳爆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俞、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中脏腑闭证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太冲、合谷;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2)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适应症:假性延髓麻痹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3) 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适应症:中风失语症。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