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寺坪小学梁燕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课前准备: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寓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4、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正音2、理解词语意思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祸患:祸事 ; 灾难。四、理清课文脉络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第一段 (1) :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第二段 (2 11) :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第三段 (12) :写吴
3、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2、交流:(1)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 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3) 吴王主观、专横。 ( 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 3、指导读4、齐读六、作业1、描红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一、听写几组词语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拿着弹弓瞄准正隐伏着祸患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
4、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二、讲故事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2、师出示:图 (1) ,示范讲故事3、指一名同学讲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 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 4、小结,引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 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
5、、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三、学习课文第2 12 自然段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 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1) 自由读,(2) 指名读,再评议(3) 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4) 推荐全班演一演 ( 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2、从哪里看出来的 ?( 恍然大悟 )(1) 出示词语,指名读(2) 说说词语的意思(3) 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 ?联系前文想一想。五、总结1
6、、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1) 固执(2) 知错就改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恍然大悟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寺坪小学梁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
7、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教学重难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 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 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教学用具: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MP3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1. 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 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 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 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永世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 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 一起去看看那 ( 齐读课题:卢沟桥的烽火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8、, 我们知道, “烽火”是 ( 报警的烟火 ) 那么卢沟桥的烽火,报的是什么警呢 ( 信号 )? 那是日本鬼子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 年 7 月 7 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 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1. 生读 2.3 自然段,(1) 交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 细读日寇与我军的有关句子谈感受。(3) 指导读出日寇的不可一世、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为国、大义凛然。(4) 守桥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判定日本军官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查失踪的士兵呢 ?( 划划,想想 )( 如果真要寻找丢失的士兵, 也该在白
9、天,不应该在“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 日军到中国士兵的管辖范围来搜查, 总该讲些基本礼节,可他们却是“全副武装”,还“气势汹汹”。部队的纪律很严明,日军竟然会丢失士兵,这是件丢脸的事,“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却兴师动众地来搜查。失踪的只是个小士兵,应该没有必要这样连夜搜查。 ) 是啊,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日寇故意挑起事端妄图侵略的险恶用心。(5)1937 年 7 月 7 日,趁着深夜,全副武装,想要占领卢沟桥,那卢沟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使得日军不惜编造谎言来强占它呢 ? 谁来介绍一下卢沟桥 ?仅仅是这样一座桥,日军有什么好占领的呢?( 导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2、齐读第一自然段(
10、1) 卢沟桥确实重要。最后一句话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读出卢沟桥的重要。(2) 你是怎么读的 ?为什么强调“咽喉”,直接说“要道”也可以啊?( 病毒一旦进入咽喉,就会在全身蔓延)日军一旦强占了卢沟桥,他们的魔爪就会怎样?再齐读第一句话。(3) 卢沟桥重要吗 ?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日军强占卢沟桥吗?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日军的魔爪伸向全国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吗 ?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他们的兄弟姐妹遭受日军的蹂躏吗?(4) 如果你是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你会怎样做 ?(5) 正像你们一样, 1937 年 7 月 7 日,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文章哪些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这
11、些无名英雄的壮举 (4-5)(6) 好,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去感受我们中国守军的英勇、顽强。3、学习 4、5 自然段(1) 先自由地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日寇地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军的句子,谈体会。(2) 同桌两个人合作读,读一个读日军,一个读我军。(3) 讲一讲守城的经过(4) 请同学们看文中插图, 说说从这幅图上, 看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了什么 ?又感觉到了什么 ?(5) 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 ?:A、“早有防备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说明了什么 ?)B、“举起”“冒着”“冲出”“砍去”从四个连续动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的耳边好像又听到了什么?
12、(6) 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我军的词语: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7) 引读体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好好地读一读中国守军英勇拼杀的语句:老师引读:英勇的中国守军:大刀:顷刻间:在硝烟和火光中:过渡:虽然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是,4、学习 6 8 小节。(1) “保卫平津 ! 保卫华北 ! 保卫全中国 ! ”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对调吗 ?为什么要加叹号 !(2) 读出危急(3) 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4)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 ?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 ( 团结一致、同仇
13、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5、学习 9 小节(1) 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2) 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3) “序幕”是什么意思 ?(4)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 ?能找及格词语替换一下吗 ?( 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卢沟桥烽火七七事变日军蓄意挑衅 ( 败逃 )我军奋力还击 ( 胜利 )海洋 21 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寺坪小学梁燕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 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
14、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 世纪的希望。教学过程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1、课文预习了吗 ?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 威胁 慷慨地给予蕴藏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预设二:世界
15、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二、关键句析段落明文本结构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 ( 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三、表达中品情感
16、悟语言特色、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读读文章的 13 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 “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 ( 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1)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
17、的便利 ;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2)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 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 冲垮海堤 (3)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 ?关注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 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1) 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
18、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 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 ,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2) 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A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B 目前,陆地上的煤、 石油等矿藏, 由于长期开采, 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19、。自由读文章的 5-8 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 ?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预设二:海洋是个“
20、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4、学到这儿,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想抛什么问题给大家思考 ?5、深入思考: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呢 ?四、作业中重迁移达读写目标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给予、蕴藏、威胁”等词。板书设计:13、海洋 21 世纪的希望聚宝盆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能源站利用海洋发电淡水库淡化海水新家园建设海
21、底城市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寺坪小学梁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 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 “穿透”、“听 | ”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 ? 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22、。板书课题: 7 夜晚的实验 ( 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 (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 ?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 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2) 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1) 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喉咙苍蝇 (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堵住揭开:判断(2) 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敏捷: ( 动作等 ) 迅速而灵敏。薄膜:像膜的薄皮。 (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领域:区域、范围。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
23、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第段 ( 第 1 自然段 ) 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第二段 ( 第 26 自然段 ) :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第三段 ( 第 79 自然段 ) :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5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判:左右相等;添:注意“点”和“捺”。第二课时一、激趣导人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 ( 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
24、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二、精读指导1理解第一段:(1) 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2) 交流。 ( 板书:凭什么 )(3) 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4) 指导朗读。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2理解第二段实验的情况怎样?(1) 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交流。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
25、么敏捷、轻松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2) 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3) 轻读第 2、3 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相机点拨。( 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 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瞎子”引号指什么?( 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 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5) 默读第 46 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 ( 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市租车合同纠纷责任认定标准
- 妊娠合并心衰的护理业务查房
- 旅游业商业计划书
- 公务员录用合同
- 专业护肤品牌授权合同
- 建筑行业合同样本大全
- 美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 施工合同质量管理标准范本
- 自信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设备租赁政府采购合同
- 2025年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真题卷(附解析)
- 2025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语文】第16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一模)青岛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九)
- 广告投放预算分配情况统计表(按预算项目)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化学 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压疮的六个分期及护理措施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圆和扇形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