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何谓创造性思维 ? 目前 ,学术界对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尚未一致,大概有如下一些表述:“组织和改造先前已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 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给人们带来首创的 ,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 记忆、 思考、 联想、 理解等能力为基础 ,以综合性、 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把信息、 知识加工处理变成思想、 行动 ,实现创造性成果的

2、意识活 动。 ”此外 ,人们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含义。有人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来概括创造性思维 ,认为创造或创造性活动是提供新的、 第一次的、 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 动。在创造或创造性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因此 ,凡是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思 维 ,无论是什么类型或形式 , 不论是高级的、中级的抑或是低级的 ,都是创造性思维。有人 从思维的心理状态来定义 ,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最佳 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的种种思维状态,如直觉灵感及创造想象、 幻想等。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揭示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涵义与特质。综合这些成 果 ,我们认为 ,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

3、特殊的思维形式, 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 发现、 革新、 设计、 写作、 绘画、 雕塑、 谱曲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机联系的高级思维过程。 科勒斯涅克把创造性思维活动分为 4 个阶段 : (1)准备阶段。创造者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储存经验 ,以便以后把这些东西 “铸 造” 成新形态。 (2)潜伏阶段。本质上是一个 “消化” 时期。创造者表面上没有看得见的 直接活动 ,似乎毫无进展。其观念仿佛是在“冬眠” ,等待着

4、复苏。 (3)顿悟阶段。处于 “恍然大悟” 时期 ,一种新的关系突然被觉察出来。 事实上 ,这只不过是前两个阶段的有意识思 维活动的结果。 (4) 验证阶段。或称表现阶段。把头脑里的创造观念加以外化(写出、 画出或做成模型 ) ,成为实际创作的产品 ,并对这些产品进行修饰、 润色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奥斯本把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分为 7 个阶段 : 决定方向 ;搜集材料 ;分析材料 ; 产生构思 ;酝 酿;综合 (把零碎的东西汇总 ,形成新的想法 )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其 思维的艺术 一 书中 ,也提出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的4 个阶段理论 :准备、 酝酿、 启发和检验。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

5、 克拉奇菲尔德和利维森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一般分为 4 个阶段 :准备、 孕育、 明朗、 验证。 我国有的研究者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将创造性思维全过程划分为启动定向、 潜伏酝酿、 游离逼近、 灵机触发、 引申成型 5 个既相互 区别又要互联系的阶段。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具有下列特征 :1. 创造性。在人类认识过程中 ,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 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 ,使人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 创造性思维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 过程 ,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必须突破已有

6、的结构类型或认识水平,而且符合认识规律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按创造性思维结构模式,创造性表现在运用新的观点 ,采用新的信息编码与加工形式 ,多方法、多渠道、 强能量、 高效益、 多反馈地进行辩证思考。其实质是 通过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点,寻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途径。 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爱因斯坦正是不囿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的框架,才独具慧眼 ,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原理。2. 求异性。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其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是指其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它指的是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已有的权

7、威性理论始终持一种怀疑的、 分析的、 批判的态度 ,而不是盲从与轻信 ,并用新的方式来对待与思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求异性主要表现为 :选题的标新立异 ,假设的异想天开 ,方法的另僻蹊径 , 对异常的敏感性以及思维的独立性。 正是因为这样 ,所以有人把创造性思维称之为求异思维。 当然 ,这种求异必须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的,绝非单纯地为求异而求异。3. 灵感性。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 ,或陆陆续续的。其思维进程往往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断 ,而在某一不确定的时刻所需要的思维结果会突然降临,从而表现为一种突发性。 这种非逻辑性的突变一般的表现形式即是我们通

8、常所说的灵感顿悟。 这种突 发性就是灵感性。这种灵感性的思维成果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在长期的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可见 ,灵感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以经验和 知识为基础 ,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大脑神经系统记忆痕迹的巧妙融合而产生的突发性飞跃与敏锐性的顿悟。 灵感性具有偶然性、 潜逻辑性、 跳跃性、 易逝性等特点。 “灵感的最大特征 ,在于它是 创造者调动自己全部智力、 使精神处在极度紧张状态甚至如醉如痴的疯狂状态的产物。 ”4. 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其思维结构是灵活多变的,其思路能及

9、时地转换与变通。创造性思维的在结构上的灵活性,对于探索未知、 创造技术 ,都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多方探索 ,反复试验 , 才能增加成功的机率。这种思维结构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 (1)思维的主体性。具有主体的思维能力 ,能从多方位、 多角度、 多侧面去思考问题 ,寻求问题的答案。 (2)思 路的变通性。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能及时地放弃旧的思路 ,转向新的思路。 (3)方法的多样性。能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或者能主动地放弃无效的方法而采用新的方法。5. 多维性。创造性思维的多维性亦称发散思维,或称扩散思维、 分散思维、 辐射思维等。发散思维决定了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的特征。这种多维性又使创造性思维

10、具有流畅性 , 它使不同的思路犹如发源于高山的江河,奔流而下 ,一泻千里 ,最后又殊途同归 ,汇入创造的汪洋大海。发散思维本身又有多种方法,主要有 : (1)头脑风暴法 (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励法) ; (2)横向思维法 (即缺点列举法 ) ; (3)纵向思维法 ; (4)逆向思维法 ; (5)侧向思维法 ; (6)颠倒 思维法 ; (7)克弱思维法 ; (8)信息交合法。 6.综合性。综合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 创造性思维中 ,既要善于智慧杂交 ,大量吸收古今中外圣贤哲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又要善于思维统摄 ,把大量的概念、 事实和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和整理 ,形成科学的

11、概念和系统 ;还要善于辩证分析 ,对占有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它们的个性特点 ,然后从这些特点中概括出事物的规律。此外,还要善于形象组合 ,把不同的形象有效地综合在一起。因此 ,日本学者曾有 “综合就是创造” 的说法。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又称集中 思维、 求同思维、聚合思维、 收敛思维、 辐合思维等。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就会发散无边。尽管在发散思维中会出现许多新想法 ,但若没有集中思 维 ,就无从知道哪一种想法最好 ,哪种想法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以发散思维为前提 , 发 散思维是集中思维的先导 ,两者缺一不可。集中思维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求同除异法

12、 ; (2)先异后同法 ; (3)完全归纳法 ; (4)科学归纳法 ; (5)联结思维法。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把信息、 知识加工处理变成思想、 行动 ,实现创造性成果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那么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我们认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一)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兴超是指人们力求接触、 认识、 探索与研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一种带有强烈的积极主 动倾向的心理特征。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

13、性 ,即具有强烈的吸引性与鲜明的情感反映。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深深地吸引着并予以高度的注意,进而去探索其奥秘。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和探索动机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部分是认识的兴趣。这是因为,兴趣不仅能激发人的求知欲,引发好奇心 ,促使人们获得进行创造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而且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增强人们的意志 ,激发对科学、 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兴趣在人的智力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中的影响与作用 是相当大的。古今中外 ,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无不是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强烈的兴趣。孔子早 就说过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少科学家、 艺术家的成功 ,除了 勤奋外 ,还与他们对自己事业的

14、兴趣密不可分。兴趣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与激情。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 一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 它能够通过形象的创设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 ,展开联想 ,从而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兴趣。2.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启发式教学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类型,与 “注入式教学” 相对。运用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科学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

15、知识 ,发展能力。常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有问答法、讲座法、 实验法、 问题解决法等。在课堂教学中 ,一般不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因为仅用一种方法 ,过于单调机械 ,不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不易于维持学生的注意。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实践活动是兴趣产生与发展的源泉。儿童往往对比较熟悉的 东西更感兴趣 ,而对陌生的东西一般都不大注意。经过实践活动,对本来不熟悉的东西具有了一定了解后 ,其兴趣就会逐渐形成。所以 ,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与开发 好奇心是人们尤其是儿童的个性特点之一。 它表现为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一种新奇感与 兴奋感。它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一

16、种感情状态,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了弄清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进行探索。好奇心是人们求知欲的具体表现,也是兴趣的先导。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好奇心。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由于主观的原因 ,大多数人的好奇心在减弱而已。这对于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 发极为不利。因此 ,我们应注意保持儿童认识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必须注意给儿童一个 “自由的心理空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人本主 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杰斯曾指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两个条件。只有让儿童具有心理安全,才能使他有自己的思考 ,

17、才能保持他对事物的好奇。同时 ,对儿童不要过分干预 ,要允许他们有心理上的自由。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振聋发 聩的话 : “现代的教育方法 ,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因为这样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 ,主要需要自由 ;要是没有自由 ,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要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 “解放儿童的时间” ,给儿童以自由。 可见 ,给予孩子一个 “自 由的心理空间” ,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兴趣 ,开发

18、孩子的创造力 ,完善孩子的人格 ,是 多么的重要。其次 ,要善于引导儿童将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好奇心是对事物表面的认识倾 向 ,而求知欲则是人们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欲望,是好奇心的升华。阿基米德由于进入澡盆洗澡 ,对水往上长并溢出盆外的好奇而进行探究 ,从而发现了液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这正是好奇与求知欲促使创造性思维兴趣的产生。再次 ,发展观察力 ,强化好奇心。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 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 ,是学生认识世界、 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创造性思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和接触客观 事实 ,才能为创造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19、与科学态度 ;二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与好奇心;三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选择不同的方式、 方法或顺序去观察。 同时 ,还要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 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三 )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创造性思维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所谓想象 ,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帮助学生深 刻地理解教材。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 , 努力把学生的想象调动起来,通过一系

20、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 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与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 ,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 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1. 多读诗词 ,多听音乐。 众所周知 ,诗人的想象总是非常丰富的,在他们的笔下出现的形象大多非凡不俗 ,令人耳目一新。尽情地体悟与领略诗词中的意蕴,对于培养与发展想象能力大有裨益。音乐与想象一样 ,都与人的右半脑的思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充 分表明 ,音乐有助于启迪人的想象力,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因此 ,多听音乐 ,多感受音乐美妙的旋律 ,对提高人的想象思维能力颇有益处。2. 增强外界形象的刺激。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

21、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 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思维的基础。因此,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的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 ,是提高想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增加外界形象的刺激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多看一些能激起兴趣的图片、 影像等 ;二是尽量多地把从外界获得的一些感性形象 在大脑中重现。3. 加强想象操作训练。想象思维能力,像人的其他能力一样 ,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提高。强化想象操作训练 ,就是提高想象思维能力训练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想象操作训练一般有思想放松训练、 想象清晰性训练、 多重想象训练、 色彩想象训练、 想象控制训练、 骇 人想象训练等。(四)灵感的激活与捕捉如前所

22、述 ,灵感具有突发性与跳跃性等特征,我们要善于有意识地去激活它。灵感的激活,可通过如下途径 :一是原型启发。即以自然现象、 日常用品、 图形显示、 文字描述等为原 型 ,在 “意象相通” 机制的作用下 , 使灵感闪现。 二是争论触发。 即通过激烈的争论 (辩论 ) 把潜藏的知识调动起来 ,重新组合 ,促使思想火花闪现、 迸发 ,从而触发灵感。三是设问诱 发。即设置疑问 ,用审视的目光去检查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 ,并在前人知识的诱发下触发灵 感。灵感又具有易逝性特征 ,它犹如火花 ,稍纵即逝。 因此 ,我们不仅要善于激活灵感,而且要善于捕捉灵感。 捕捉灵感的方法主要有 : (1)及时记录 ,防止稍

23、纵即逝。 由于灵感稍纵即逝 , 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良好习惯,随时将闪过脑际的新想法、 新意识记录下来。 (2)跟踪觅迹 ,保持思维热忱。追踪灵感,不仅要把思想火花记录下来,而且要趁热打铁 ,使思维向纵深发展 ,以进一步扩大思维成果。因为 “处在灵感状态的时候,创造者最富有创造力 ,它的特点是思维中形象运动灵活、鲜明而又丰富。 ”(3)欲擒故纵 ,低调处理。低调处理 ,也即冷处理。指为了捉住灵感,而故意先放松它 ,故意先放松一步 ,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它、 捕捉它。 这种方法既能使人们的知识再消化、 再改组 , 起到接通思路的作用 ,又能使人们跳出原来的习惯 (定向性 )思维

24、,收到开拓新思路的良好效 果 ,还能发掘人们的潜意识 , 让思维在潜意识中寻找答案。(五)质疑精神与发问品质的培养与引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诱发探索 ,探索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 原因 ,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质疑的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当重要。因此应把质疑与解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首先 ,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

25、考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 其次 ,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教学中疑点与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 ,启发学生思索探讨 ,逐步解疑 ,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第三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争辩 ,揭露矛盾与弊端。 第四 ,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大胆质疑。 要帮助学生树立 “不唯师 ,不唯书 ,只唯实” 的求实、 求是精神。 要敢于向老师设疑提问 , 敢于对课本与参考书提出疑问,敢于向权威的观点质疑。 创造性发问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品质。可以说 ,没有新问题的发现 ,就没有创造性活动。所谓创造性发问 ,是指提出指向生发 创意、 引发创造 ,产生出新颖、 独特 ,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产品的问题。 即能够迅速、 敏 锐、 准确、 超乎寻常地捕捉到事物的主要矛盾 ,提出具有本质性、 关键性和创新性的问 题。 创造性发问与一般性的问题不同。 后者往往是一些关于 “是什么” 、 “为什么” 的 封闭式问题 ,它不求新求变 ,墨守陈规 ,有一定的正确答案 ; 而前者则是一些关于 “有什么” “怎么做” 的开放式问题 ,它求新求变 ,引发创意 ,没有现成和标准答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 : 人们提出的问题不同 , 所引起的心理功能就不同 ;不同问题的发问方式 ,对思维起着不同的 导向作用 ,引发的思维内容、 层次、 深度、 广度都各不相同。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