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二班 第二组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第1页
英语二班 第二组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第2页
英语二班 第二组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第3页
英语二班 第二组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第4页
英语二班 第二组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 研 报 告 课课 程程 名名 称称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调研报告题目调研报告题目 : 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负责人调研报告负责人 : 王宁宁 所所 在在 院院 系系 : 外国语学院 任任 课课 教教 师师 : 陈虹 日日 期期 : 2013/5/20 负责人及学号负责人及学号:王宁宁101020218组员及学号组员及学号:王翠静1010120211李艳霞101020212 张杰 101020213曹露露101020214 郭红美101020215 冀乐乐101020216安伟芳101020217 梁苹 1010202

2、19 伍晓凤101020220摘要:摘要: “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就业难年年喊,究竟难在哪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最多的是哪些问题?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目标:调查目标:让我们大学生更加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调查时间:调查时间:2013.04.20-2013.5.20调查方式: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关键词:关键词:就业形势 大学生 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和河南城建学院的学生。调查数据分析:调查数据分析: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

3、业盲目性。调查目的: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调查结论及建议:调查结论及建议:概括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主要的还是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不相匹配。大学生要认清现状,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招聘企业更应该积极转变用人观念、改变管理理念,这将成为化解当前招工难、就业难矛盾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

4、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一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二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三三 、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四、四、用人单位误区用人单位误区五五、结论、结论六六、建议、建议附:附:调查问卷样题调查问卷样题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

5、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1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20102010年高校在校生年高校在校生27002700万人,毛入学率万人,毛入学率23%23%;高校毕业生达到总量;高校毕业生达到总量和增量的高峰:和增量的高峰:20092009年约年约611611万毕业生,万毕业生,20102010年约年约630630万;万;20112011年年650650万,到万,到20122012年将超过年将超过700700万万2 2、社会就业高峰时期:、社会就业高峰时期:20102010年前后,每年城镇新年前后,每年

6、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劳动力17001700万,下岗失业、分流、登记失业万,下岗失业、分流、登记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形成几股大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形成几股大潮 ;3 3、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新增的就业岗位有限,、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新增的就业岗位有限,20112011年政府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年政府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900万个,缺口万个,缺口巨大。巨大。 2007年,495万, 增加82万 2008年,554万, 增加64万 2009年,611万, 增加57万 2010年,630万, 增加19万 2011年,660万, 增加30万 2012年2017年,每年超过700万在我

7、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第三是观念问题。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

8、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

9、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高。(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5)心理承受能力弱。(1)过分关注文凭。(2)存在性别歧视。(3)生源地域歧视。(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

10、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1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1)注重专业学习。(2)加强实践锻炼。(3)调整就业心态(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5)先就业后择业。2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1)用人单位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2)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3)确定科学招聘程序。3 3、高校提高大学

11、生就业对策、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4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1 1)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2

12、2)重点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非公有)重点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制定了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制单位就业,制定了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鼓励毕业生自主,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1、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a 形势严峻,就业难 c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b 形势正常 d 不了解 2、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是 a 很满意 b 较满意 c 不太满意 d 很不满意 3、你最希望学校加强哪类服务? (可多选) a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 b 就业信息发布 c 就业心理咨询 d 组织校园供需见面会 e 就业政策、形势分析 f 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