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研究摘要: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界定,直接关系着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利益冲突的平衡。在各国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都是一个难题,在我国该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立法上不尽完备,司法实践中也没有一套明确实用的判断标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宝贵经验的比较分析,进一步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分别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找到解决的方案。关键词:公司高管 勤勉义务 判断标准 商业判断规则高管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至今为止都是各国公司法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勤勉义务重点就是关注公司高管的行为是否存有不足与瑕疵,而对其行为之后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在我国现行公司法
2、中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如果判断标准定得过高,就会遏制高管的创新积极性;如若判断标准定得过低,又会助长高管的懈怠消极性。为了使得高管的职权可以得到正确的行使,同时使得对于高管的激励和约束达到平衡,就一定要确立一个可行的判断标准去正确评价高管是否适当履行了勤勉义务。一、英美法系典型国家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制度在美国法上,勤勉义务是指高管在管理公司事务的过程中负有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勤勉和技能并且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义务。有关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问题,虽然现在正逐步趋向成文化,在相关制定法中也有具体的体现,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起到实用作用的还是从判例法中总结出的相关规则。美国
3、标准公司法中的标准就是根据1981年美国新泽西州最高法院判决的,“弗朗西斯诉联合杰西银行案”确立的。在该案中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求,判决被告违反高管勤勉义务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损失。法院的判决理由在于:高管负有勤勉义务,应该对公司义务有基本的了解,对公司事务实行一般性监控,参加高管会议,检查公司财务报告,当怀疑有可疑事件发生时必须积极进行调查。从此案件中可以看出,美国处理高管是否违反勤勉义务案件时是采用客观标准,即一个常人或通情达理的人在类似情况表现出的合理的注意。美国2002年标准公司法第八条确立了高管勤勉义务,其判断标准就是:“1、必须行为时是诚意的;2、其所为的行为必须是认为能为公司谋得最大
4、利益;3、在使用公司赋予的权力时,应当持有与其职位类似的人在相同或者相似情形下持有的谨慎程度。”但是该标准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该标准规定的太抽象,给了法官太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在美国司法实践中,法官们通常都会借助于商业判断规则来进行判断。这不仅仅体现了自由裁量权的独立性,也同时体现了法院对公司内部决策干预上的谨慎态度。商业判断规则最为经典的表述为美国法律研究院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第4.01(c)条规定:“在下列条件下,以善意作出商业判断的高管或经理即履行了他在本条项下的职责:(1)高管的管理行为与商业判断事项没有利害关系;(2)公司高管对该事项的了解必须达到相同职位的高管在相同情况下会合理
5、地相信其行为为适当的程度。”商业判断规则不仅具体,可操作性强,而且减轻了公司高管的责任风险,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法官们的青睐。在英国法上,公司高管勤勉义务是由判例发展而来的,最早是在1925年的“城市公众火灾保险公司上诉案”中创设的。法官在该案的判决中明确了高管履行勤勉义务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高管在履行勤勉义务时,不需要承担比人们合理期待的履行技能的运用程度更高的义务要求;第二,高管对于公司的事务没有持续关注的义务,他们对公司承担的勤勉义务仅仅体现在高管会的定期会议上;第三,高管有权信赖其他高管和公司高管正确履行了他们自身的职责。”在英国,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不仅仅体现在判例中,在制定
6、法中也有规定,比如1986年英国破产法第214条第4款规定:“高管必须按合理勤勉人的标准行为,必须具有(1)人们合理期待的,与高管履行同样职能的人所具有的一般知识、技能和经验,也就是客观标准;(2)该高管实际具有的一般知识和经验,即主观标准。该标准实质上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以客观标准为主导地位的双重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执行高管与非执行高管不同的判断标准。执行高管既要达到处在普通谨慎人的注意程度,也要与自身实际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相符,适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判断标准,非执行高管根据是否具备处理事务所需的专业资格而适用两种标准。具备某种专业资格的非执行高管必须尽到具有同类资格的专业人员的注
7、意程度。不具备某种专业资格的非执行高管,只需要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即可。二、大陆法系典型国家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制度在德国法上,存在包括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内容的相关规定。比如德国股份公司法第93条第1款规定:“董事会的成员在公司经营决策时,应当以一名正直的、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对公司业务进行认真管理。他们必须对其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了解到公司秘密做到保密。”第3款还进一步规定了九种违反了勤勉义务后所要承担的责任情形。这一条规定其实就是从客观标准的角度对公司高管勤勉义务作出的概括性规定。后被我国大多数学者称之为“专家标准”。在2007年修订的德国公司治理法典中第3.8条规定:“一套合理的公司管
8、理规则,也就是说一个谨慎、尽责的董事或者监事应该尽到的谨慎、勤勉义务。”董事必须掌握履行其职责所需的知识,并且必须遵守通常的谨慎标准,减少经营风险。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日本法上也有关于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规定,但没有德国法上的那么严格,兼具两大法系的特点。从立法精神来说,日本的相关立法更加倾向于美国法,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对于责任的追究也没有德国法那么严格,有学者认为,日本法存在多种对于公司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免责情形。如日本公司法第425条规定,“董事执行职务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的,可经股东大会决议,依法免除其第423条第1款下的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第426条规定,“公司可以章程规定,在董事
9、执行职务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的情形下,经董事会或半数以上其他董事的同意,依法免除其第423条第1款的责任”等。总的来说,日本法上公司高管履行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介于一般标准与严格标准之间,既有大陆法系国家的严格,又具有英美法系国家的灵活,是一种折衷的客观判断标准。 三、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域外经验的启示对于公司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立法模式不同,其规定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比较严格,多数国家都是采用客观性判断标准。英国的判断标准主观性明显,通常情况下,即使公司高管违反了勤勉义务,只要其初衷是善意的,法院仍可依照自由裁量来减轻或免除其相应的赔偿责任。美国虽然确立
10、了相对严格的客观性标准,但在实践中却普遍适用了商业判断规则,降低了公司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责任,加之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可以约定相应的免责情形,使得公司高管即使存在重大过失的赔偿责任亦可以得到部分或全部免除。德国的“专家标准”对于公司高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依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实难采纳。但是在日本法上,同样是采用客观性标准,在判断标准上则较为宽松,以一般人的合理勤勉为标准,同时借鉴美国做法,以一定的免责约定加以补充,从而使得制度更加的严密。目前,就世界各国对此的立法发展来看,都说明了单纯的主观性判断标准与客观性判断标准已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发展,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采用何种标准,其立法精神均是
11、鼓励公司高管敢于抓住市场机会,果断决策,这一精神也是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现状相适应的。都是为了促使公司高管能够善意、尽可能地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付出足够努力。善意,对于勤勉义务而言,最为直接的解释就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的最大化,即公司高管在做出管理行为时,其出发点是为公司获取利益。对于公司高管违反勤勉义务承担民事责任而言,善意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作为免责的事由的。最为典型的即为英国的判断标准,公司高管可因其在做出管理行为时的主观善意而获得责任的部分或全部免除。当然,此种善意突出的主观性特征,也必须与做出管理行为的高管自身的条件相适应。付出合理的努力,包括知识、技能和谨慎等,应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
12、方面是其任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即为公司高管自身所能付出的合理努力,也就是一直以来存在的主观性判断标准与客观性判断标准相结合的折衷标准。我国公司法中对勤勉义务的规定太过抽象,判断标准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困难。然而在现有的立法上不难看出客观性判断标准的倾向,知识缺乏具体化的规定。因此,鉴于我国当前的立法上的不足以及司法实践的需求,可以在对于各国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借鉴,完善判断标准的规范。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商业判断规则,则无疑需要考虑的立法上应如何规定,即商业判断规则能否直接适用于我国。显然,无论是美国或是日本,在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的土壤上,其使用商业判断规则的基础即为大量的判例。尤其是在美国该项规则的最初确立,亦是经由一系列的较为经典的案例来达成的。而当前我国缺乏相应的判例作为裁判基础,法官亦难以直接对于“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标准进行准确化,直接在立法上确立商业判断规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而商业判断规则的引入对于当前公司高管勤勉义务的判断确实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就需要将该规则进行本土化后再引入立法。目前,可以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来进行补充,不但可以成为该规则本土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售学校学区房合同范本
- 一建培训合同范本
- 年度供货合同范本
- 供销总社采购合同范例
- 劳动工人合同范本
- 公司合作签合同范本
- 中央新风合同范本
- 加盟饭店合同范本
- 中介房租合同范本
- app项目转让合同范本
- 社会阶层与教育选择行为分析-深度研究
- 社会工作行政(第三版)课件汇 时立荣 第6-11章 项目管理- 社会工作行政的挑战、变革与数字化发展
- 学校小卖部承包合同范文
- 2025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 63- T993-2011 三江源生态监测技术规范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公开招考539名社区工作者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地铁集团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护眼台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
- 2025年浙江省温州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