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基础盘点基础盘点热点聚焦热点聚焦专题一专题一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专题二专题二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热点一热点一 平衡力的应用平衡力的应用热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热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易错警示易错警示专题三专题三 力学发展史力学发展史热点二惯性热点二惯性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专题一专题一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b b 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说明二
2、力平衡的条件b b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c c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 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动状态变化的原因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基础盘点基础盘点】 1 1二力平衡概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二力平衡概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 或或_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2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_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个物体上的两个力,_ 相等,相等,_相反,作用在相反,作用在_ 上。上。 3 3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
3、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时, ,首先要确定物体是首先要确定物体是 否平衡,且受到两个力,其次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否平衡,且受到两个力,其次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 ,根根 据已知一个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个力的三要素。据已知一个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个力的三要素。 4 4两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两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_;受受 到到_力。力。静止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一一大小大小方向方向同一直线同一直线不受力不受力平衡平衡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5 5_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原因,一个物体运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原因,一个物体运动 状态
4、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了力,并且受到的是非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了力,并且受到的是非平衡 力。力。6 6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包括物体受什么力作用,各个力的方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包括物体受什么力作用,各个力的方 向,有时需要分析各个力之间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分析力向,有时需要分析各个力之间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分析力 的变化情况等等。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建议通过力的示意的变化情况等等。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建议通过力的示意 图,或图示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造成某些力的分析遗漏图,或图示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造成某些力的分析遗漏 和错误。和错误。力力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
5、【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1 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 ) A A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 B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到达最高点时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到达最高点时 C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 D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
6、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运动方向始终在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运动方向始终在改变,因此汽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竖直向上抛出的石改变,因此汽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子,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受非平衡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时,速度的方向和力作用;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时,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均不变,因此飞机受平衡力
7、作用。大小均不变,因此飞机受平衡力作用。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1 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 ) A A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圆周匀速行驶的汽车 B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到达最高点时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到达最高点时 C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 D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D D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2 2( (20122012天津天津) )下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
8、平衡的是下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A A、B B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D D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 ,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C;C两个力大小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
9、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是一对平衡力。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2 2( (20122012天津天津) )下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下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 )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3 3如右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如右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 A A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他受到向上的力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B B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小于他受到向上的力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小于他受到向上
10、的力 C C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等于他受到向上的力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等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D D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解析:因为运动员在匀速下降,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因为运动员在匀速下降,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重力和向上的力,所以这是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重力和向上的力,所以这是 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 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4 4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
11、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 桌子的摩擦力桌子的摩擦力 B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人未推动桌子,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桌人未推动桌子,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桌子保持静止;在平直的公路上子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桌子保持静止;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因
12、此匀速行驶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也可以做匀速直线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运动,不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状态无关。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4 4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 桌子的摩擦力桌子的摩擦力 B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
13、作用 C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B B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5 5(2010(2010宜宾宜宾) )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用一脚冷静的弧线球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用一脚冷静的弧线球 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此谓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此谓“香蕉球香蕉球”。足球离开。足球离开 脚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脚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 施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是 ( () ) A A运动员和地球运动员和地球
14、 B B足球和空气足球和空气 C C守门员和地球守门员和地球 D D地球和空气地球和空气 解析: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后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后在 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D D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专题二专题二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a 概述惯性的概念概述惯性的概念b b 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b b 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c c首首页页第
15、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基础盘点基础盘点】 1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_物体在没有受到物体在没有受到_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状态或状态或_ 状态。状态。 2 2牛顿第一定律中:条件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条件是_,结果是原来运,结果是原来运 动的物体动的物体( (不管它做什么运动不管它做什么运动) )将做将做_,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_。一切一切 外力外力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静止不受外力不受外力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静止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3 3惯性的概念:物
16、体具有保持惯性的概念:物体具有保持_ 状态或状态或_ 状态的性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状态的性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 ,物体的这物体的这 种性质叫做惯性。种性质叫做惯性。4 4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性质,与物体运动状态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性质,与物体运动状态_, 与物体受力情况与物体受力情况_,只与物体,只与物体_有关。有关。5 5在应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时在应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时, ,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 作用作用, ,因为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因为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应该说物体由于惯性应该说物体由于惯性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静止 无关无关
17、 无关无关 质量质量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6 6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步骤: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步骤: 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情况。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情况。7 7做好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的关键是落实好有关力做好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的关键是落实好有关力 的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深化理解深化理解】1 1(2013(2013衡阳衡阳) )在探究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的实验
18、中, ,在在 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如毛巾、棉布、木如毛巾、棉布、木 板等板等)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 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1)(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这说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速度减小得越_。(2)(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推理:如果运动物体
19、不受力, ,它将永远做它将永远做_。 解析:解析:比较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运动的距离,可发现平面比较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运动的距离,可发现平面 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说明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说明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 小得越慢。当阻力为零时,小车将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小得越慢。当阻力为零时,小车将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 远远小小慢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2 2(2012(2012株洲株洲) )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 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
20、的是 ( () ) A A穿钉鞋跑步穿钉鞋跑步 B B跳远时助跑跳远时助跑 C C滑步推铅球滑步推铅球 D D远距离投篮远距离投篮 解析:解析: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 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运动场上,助跑、投掷、投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运动场上,助跑、投掷、投 篮、踢球等都用到了惯性。而穿钉鞋跑步是通过增大接篮、踢球等都用到了惯性。而穿钉鞋跑步是通过增大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A A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3 3( (20132013临沂临沂) )下列事例或现象中
21、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 A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 ,防止造成交通事故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 B树上熟透的苹果树上熟透的苹果, ,沿竖直方向落下沿竖直方向落下 C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 ,乘客会前倾或后仰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 ,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A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若高速骑车若高速骑车, ,当需要停车时,当需要停车时,由于惯
22、性,很难立刻停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于惯性,很难立刻停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B B、树上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树上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是受到重力的作用, ,与惯性与惯性知识无关知识无关; ;C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的脚随车静止或运动、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的脚随车静止或运动, ,身体身体由于惯性会前倾或后仰;由于惯性会前倾或后仰;D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本来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本来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向上跳起后车向前行驶运动,向上跳起后车向前行驶, ,而晓明在空中仍然保持原而晓明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匀速运动来的运
23、动状态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所以仍然落回原处,能所以仍然落回原处,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用惯性知识来解释。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3 3( (20132013临沂临沂) )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 A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 ,防止造成交通事故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 B树上熟透的苹果树上熟透的苹果, ,沿竖直方向落下沿竖直方向落下 C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 ,乘客会前倾或后仰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 ,晓明向上
24、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B B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4 4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 都具有惯性。下图中惯性最大的是都具有惯性。下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 )B B解析:解析: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所以它的惯性最大。性越大,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所以它的惯性最大。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5. 5. (2013(2013济南济南) )沾上灰尘的衣
25、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 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灰尘灰尘 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一手拿着沾有一手拿着沾有 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由于具有惯灰尘由于具有惯 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 序是序是 ( () ) A A B B C C D D首首页
26、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衣服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衣服上的衣服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和衣服就会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和衣服就会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这四句话最合理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的排列顺序是。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5. 5. (2013(2013济南济南) )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
27、下,就干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 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灰尘灰尘 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一手拿着沾有一手拿着沾有 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由于具有惯灰尘由于具有惯 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 序是序是 ( () ) A A B B C C D DD D首首页页第第171
28、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6 6下面解释正确的是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 A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体的运动状态 B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 面的压力平衡面的压力平衡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小球在空
29、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受到重力的原因,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受到重力的原因,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推力等于摩擦力,二力平衡;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推力等于摩擦力,二力平衡;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桌面对书本的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平衡。支持力平衡。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6 6下面解释正确的是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 A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
30、以改变物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体的运动状态 B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 面的压力平衡面的压力平衡 A A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专题三专题三 力学发展史力学发展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要求 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 领悟科学精神领悟科学精神c
31、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基础盘点基础盘点】 1 1300300多年前,多年前,_采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如果采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如果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2 2_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的物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的物 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 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伽利略伽利略 笛卡儿笛卡儿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3 3_总结
32、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得出:进一步得出: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4 4科学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要用怀疑和批科学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要用怀疑和批 判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前人理论的得失判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前人理论的得失, ,并力求超越并力求超越 前人,追求创新。前人,追求创新。牛顿牛顿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1 1物理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物理学发物理学的发展有力
33、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物理学发 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发 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总结出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总结出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 ( () ) A A牛顿牛顿 B B哥白尼哥白尼 C C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D D法拉第法拉第A A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热点一热点一 平衡力的应用平衡力的应用【提示提示】二力平衡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平衡情况,学好】二力平衡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平衡情况,学好 二力平衡,是学好力学的
34、基础。二力平衡,是学好力学的基础。 本考点常考的方向有: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物体是否处本考点常考的方向有: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物体是否处 于平衡状态,以及根据平衡力的条件,通过其中的一个于平衡状态,以及根据平衡力的条件,通过其中的一个 力来认知另一个力等。力来认知另一个力等。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例例1】 如图,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 相互平衡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力是 ( () ) A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
35、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要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首先要确定两个要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首先要确定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次,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次,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保持不变;再看二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否保持不变;再看二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A A天花板
36、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弹簧对天花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天花板,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板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天花板,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B.B.球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球受到的重力,受球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球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球,同样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是力物体是球,同样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是一对平衡力。一对平衡力。C.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两个力的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37、两个力的受力物体都是球受力物体都是球( (如图如图b)b),并且小球静止,并且小球静止, ,运动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状态保持不变,C C选项正确。选项正确。D.D.这对力分别作用在球和弹簧上这对力分别作用在球和弹簧上, ,所以也不是平衡力。所以也不是平衡力。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例例1】 如图,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 相互平衡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力是 ( () ) A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
38、的拉力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1 1(2013(2013安徽安徽) )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下列下列 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 A为了减小摩擦为了减小摩擦, ,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39、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为使实验效果明显, ,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 ,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解析:解析:A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可、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B B、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
40、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影响较大。对实验影响较大。C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可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D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探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1 1(2013(2013安徽安徽) )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
41、置, ,下列下列 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 A为了减小摩擦为了减小摩擦, ,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为使实验效果明显, ,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 ,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B B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2 2(2013(2013潍坊潍坊) )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
42、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 木箱运动的木箱运动的v vt 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 A在在0 020s2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 B B在在0 020s2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 C C在在202040s4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D D在在202040s4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首首
43、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解析:解析:如图乙,木箱在如图乙,木箱在0 020s20s内保持静止状态,木箱在水内保持静止状态,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在小相等;在202040s40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木箱在水平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相等。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2 2(2013(2013潍
44、坊潍坊) )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 木箱运动的木箱运动的v vt 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 A在在0 020s2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 B B在在0 020s2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 C C在在202040s4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D D在在202040s40s内内,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木箱
45、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热点二惯性热点二惯性【提示提示】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有关,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是否受力等情况质量有关,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是否受力等情况 都不影响物体的惯性。本考点也经常通过简答题的形式都不影响物体的惯性。本考点也经常通过简答题的形式 出现。出现。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例例2 2】如图】如图(a)(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小车的运
46、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 ,木块的状态如图木块的状态如图(b)(b)所示。把所示。把 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 态分别如态分别如(c)(c)和和(d)(d)所示。所示。 由图由图(a)(a)、(b)(b)或图或图(c)(c)、(d)(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 能情况是能情况是_ 、 _ 请将两种可能请将两种可能 的情况填写完整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得到上述 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 有有 _ 的性质。的性质。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
47、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向右减速运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下端受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块向右倾倒( (如如b b图所示图所示)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烧杯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向右减
48、速运动时,烧杯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水向右倾;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烧杯受摩擦态,使得水向右倾;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水力随车加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水向右倾向右倾( (如如d d图所示图所示) )。由上述实验可见由上述实验可见, ,木块和水都木块和水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的性质叫惯性。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
49、例例2 2】如图】如图(a)(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 ,木块的状态如图木块的状态如图(b)(b)所示。把所示。把 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 态分别如态分别如(c)(c)和和(d)(d)所示。所示。 由图由图(a)(a)、(b)(b)或图或图(c)(c)、(d)(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 能情况是能情况是_ 、 _ 请将两种可能请将两种可能 的情况填写完整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
50、上述。得到上述 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 有有 _ 的性质。的性质。向右减速运动向右减速运动 向左加速运动向左加速运动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3 3(2013(2013乐山乐山) )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 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 ) A A匀速行驶匀速行驶 B B加速行驶加速行驶 C C减速行驶减速行驶 D D正在转弯正在转弯 解析:解析: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
51、觉汽车座椅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 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说明靠背对你的压力增大;当汽车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说明靠背对你的压力增大;当汽车 加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乘客的身子会向后仰而挤压靠加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乘客的身子会向后仰而挤压靠 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靠背在向前推你。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靠背在向前推你。B B 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4 4(2013(2013衢州衢州) )今年今年“五一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江源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江源 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游玩。下
52、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 的是的是 ( () ) A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 停下停下 B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 C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解析:解析: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不能说受到;惯性的大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不能说受到;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3、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大小不变。D D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热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热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提示提示】若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平衡力,则物体将保持】若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平衡力,则物体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保持的意思是:原来静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保持的意思是:原来静 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到平衡力,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到平衡力,物体将继续保持静 止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管怎样运动不管怎样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到平不受外力或受
54、到平 衡力,则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衡力,则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态的原因。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例【例3 3】 (2013(2013淄博淄博) )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55、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A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B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如果方向变,则肯定受力的作、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如果方向变,则肯定受力的作用,如果物体速度不变用,如果物体速度不变, ,还有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还有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断变化、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断变化, ,处于非平衡状态,处于非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D、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非平衡力,
56、则物体的运动状、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非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如果是平衡力态一定改变;如果是平衡力, ,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例【例3 3】 (2013(2013淄博淄博) )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D只要有力
57、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C C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5 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绳系着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绳系着,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O O点点 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绳子剪断,则小球会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绳子剪断,则小球会 ( () ) A A仍做圆周运动仍做圆周运动 B B立即静止立即静止 C C做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做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 D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析:此题是判断小球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此题是判断小球在不受力的情
58、况下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原来运动,剪断绳后,由于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原来运动,剪断绳后,由于 是光滑的水平桌面,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小是光滑的水平桌面,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小 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选项为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选项为D D。D D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6 6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_ ( (选填选填“小明正确小明正确/ /小华正确小华正确/ /都正确都正确/ /都错误都错误”) ),你认,你认 为力是为力是_的原因。的原因。首首页页第
59、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解析解析: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没有受到力,而是因为摩擦阻力使小车由原来的来不是因为没有受到力,而是因为摩擦阻力使小车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车原来运动,受到摩擦力就会停止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车原来运动,受到摩擦力就会停止运动,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力时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力运动,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力时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风吹树摇,是因为
60、流动的空气对树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风吹树摇,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对树施加了力的作用,树由静止变成了运动;风停树静是因为空施加了力的作用,树由静止变成了运动;风停树静是因为空气阻力使树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若没有空气阻气阻力使树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若没有空气阻力,树就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力,树就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首首页页第第1717课课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二二)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6 6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使用许可合同范本
- 外卖承运合同范本
- ppp总包合同范本
- 买卖鲍鱼合同范本
- 出售工程洁具合同范本
- 人才引进股权激励合同范本
- 分期合同与框架合同范本
- ppp合同范本 政府
- 乡镇建设用地合同范本
- 出轨赔偿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负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初中教师业务素养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 小儿急性肠炎查房课件
- 机械基础(少学时)(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5章 绪论、带传动-气压传动
- 07J912-1变配电所建筑构造
- DL∕T 2024-2019 大型调相机型式试验导则
- 纠正冤假错案申诉范文
- 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2课 预防近视(教案)
- 大酒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