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4页
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利水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一)、现状及研究成果1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地质研究2 、断层活动性研究和现代活动断裂的判定3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和判定5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工程场地构造稳定性评价6 、活动断层监测和地震监测(二)、发展趋势和动向1 、卫星航空遥感2 、人工地震剖面、深部地球物理勘探3、深孔地勘测试4、高精度形变测量5、专用地震监测台网6、先进分析鉴定技术7、物理、数学模拟8、应用GIS技术开展动态监测、综合测试,形成大坝抗震安全监测系 统二、坝基、坝肩稳定性研究(一)、现状及研究成果i1 、基础地质条件勘察新

2、技术2 、岩体结构量化研究和不同力学结构模型的建立3 、软弱结构面的勘探、测试新技术4、岩体力学特性测试、参数分析、观测与取值研究5、岩体渗透性、地动场、外动力地质场及其工程关系的分析6、地基岩体工程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分类7、坝基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8、坝基岩体工程处理措施的进步(二)、发展趋势和方向1、将坝基岩体纳入整个工程结构系统2、坝基岩体工程与有关专业、学科(岩体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 相结合3、加强坝基岩体基本条件、性状的基础理论的研究4、改进勘探、测试技术,采用物理模拟、数值分析5、重视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6、坝基、坝肩的嵌入深度由深到浅的发展方向7、认识和处理措施的深化8、岩、

3、土地基种类划分研究三、高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一)、研究现状成果1 、边坡失稳机理的研究(1981、1994、1998)2 、变形失稳的类型、分类、崩塌、滑动、倾倒、溃缺、张裂 、流动 、复合型3、边坡稳定、变形监测(黄金分割法预测应用)4、边坡处理的方法5、边坡稳定分析、评价6、边坡稳定验算的参数研究(二)、发展趋势和方向1、边坡稳定的分类2、边坡自稳能力的治理、施工、开挖方法的综合评价3、边坡稳定监测技术4、边坡治理、分析的新方法、新思路从哲学和广义系统的高度,探讨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时,应采取 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用广义系统科学理论及工程地质系统分析理论来研究 岩体突变失稳机理,岩体失稳的动

4、力学分析、斜坡演化特征的制定、斜坡 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分析、斜坡失稳的预报、预测等等。广义系统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a、系统论 b 、控制论 c 、信息论 d 、消耗结构理论e、协同论 f 、超循环论 g、突变理论 h 、混沌动力学I、分刊理论j、神经网络理论k 、细胞自动机模拟方法L、重正化群方法工程地质系统分析原理包括、动态地质历史过程分析原理、整体性和分解协调原理、层次性原理、秘相似原理、开放性原理、突变形原理、自组织原理、监控反馈原理、对称破缺原理、统一性原理四、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一)、现状及研究成果1、围岩分类方法( Q系统、RQD水利水电、铁路、公路)2、地下洞室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5、、地应力 、地下水、塑性变形、活断层、岩爆、有害气体、地温3、地下洞室的施工开挖方法4、围岩变形的预测、监测5、围岩变形机制的研究6、围岩局部稳定性研究7、活断层的活动性的量化8、开挖后二次应力场和失稳机制(二)、发展趋势和方向1、重视对影响围岩稳定地质因素研究改变观念,原为单纯的衬砌为主,要把围岩压力作为一种结构来认识,利用围岩自稳能力,减少衬砌厚度。2、综合分析系统的发展3、围岩分类的发展4、地下建筑物设计的研究和发展,围岩洞室的规模大,结构复杂,形式多样5、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进展6、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的作用五、岩溶、卡斯特地质研究1 、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2 、地下水渗流条件、动态、渗流型

6、式、地下水位、地形、构造、相对 隔水层研究3 、防渗边界及工程处理的原则4 、岩溶渗漏评价对于裂隙性渗漏可暂时不处理,待蓄水后地下水发展情况决策防渗, 如河岩水电工程地勘查明为裂隙性渗漏,未作工程处理,蓄水后运行观测 认为可作防渗处理。若为管道型渗漏则先堵,再进行对裂隙性渗漏进行防 治帷幕灌浆处理。5 、快速灌浆方法和灌浆材料的研究7参考资料1、岩土力学参数与地质环境围压下及卸荷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围压下卸荷后天然容重1.161.261.0天然含水量 0.530.0751.0稠度1.02.45.4抗剪强度610倍1.0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埋深关系:、成都地区 N120资料,浅层 R承= 0.

7、12mp 深层)10米0.3mp、攀枝花地区统计、回归分析岩石卸荷后力学性质变化、变形模量:卸荷松驰带( 0.5GPa)开挖影响 (1.1GPa)未受开挖影响(1.8GPa)、抗剪强度:铜头电站三轴试验C值比大剪试验提高1036倍2、试验方法:现场岩芯简易快速中型剪试验方法从岩芯取出到试验剪断完毕,全部时间不超过70分钟3、边坡稳定分析滑坡不同发育阶段的稳定系数及初始地面线和现状发育阶段局部变形阶段蠕变稳定系数K01.051.00剖面情况局部变形阶段整体滑移阶段稳定固结阶段微滑剧滑固结1.000.90 <0.90>1.05微滑阶段稳定固结阶段稳定的古老滑坡微滑阶段较长 段短初始地面

8、线 1.001.001.00.900.95 1.00现状地面线 1.000.90.99 1.051.10 1.101.20>1.20无论采用什么试验成果,在选择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时,都应分析岩土体的结构、物质组成破坏强度、风化情况、围压状态、水理性质、结构面状态及延伸范围等具体地质条件,从岩土体的总体性状判断试验成果的 地质代表性。因此,有时地质建议值可以比试验成果要高。国内外勘察工作主要差距在于,我们的勘测工作量大,周期长。这是一个综合差距的反映,即反映工程地质学科内部的差距,也反映相邻学科的差距,还包括体制、组织、管理、社会因素的制约。大坝工程地质技术发展方向1、遥感技术在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2、物探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