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_第1页
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_第2页
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_第3页
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_第4页
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通信系统操作规范1 目的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弱电工程中安装的通信系统及其与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的工程实施、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2 范围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交换系统、通信接入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无线呼叫系统和其他相关的通信系统。3 程序要求3.1 施工准备 (1)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 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 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 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须有安全保护

2、装置,接地可靠,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应满足施工需要; 4) 设备间的施工现场整洁。 5)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完毕。 6) 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 施工单位应对前序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当其符合通信系统施工条件方可施工。 (3) 工程实施前应与相关施工方进行工序交接,做好相关的界面、接口确认和工序配合。 (4) 施工工具检验要求 1) 施工前做详细的工具性能测试、数量清点和分配。 2) 如需要特殊工具应及时配备。 (5) 安装、调试人员应具有相应

3、的专业资格或专项资格。 (6) 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 (7)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并进行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8) 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应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检验合格证。 (9) 必须根据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各系统的设备、软件和材料的型号、规格、质量等进行核对和进场验收。材料、设备必须附有产品入网证与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检查线缆、配线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产地等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线缆、配线设备外表有无变

4、形、缺陷、脱漆、破损、裂痕、撞击痕迹等,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并封存相关线缆、器件样品。填写进场检验表。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经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签字。 (10) 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定各项功能正常。3.2 工程实施 (1) 工程实施必须依据审批的深化设计进行。 (2) 机架安装 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应正确,并符合安装工程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要求。 2)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 mm,列内机面应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3mm。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

5、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6) 机架、列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7) 告警显示单元安装位置应端正合理,告警标志清楚。 (3) 机台和外围终端设备 1) 机台位置应安装正确,台列安装整齐,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相邻机 台应紧密靠拢,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2)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4)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位置

6、应平直整齐。 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敏。 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应安装齐全。 (5) 电缆走道及槽道 1)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2) 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

7、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3)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子口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有盖板封住洞口,子口和盖板应用阻燃材料,其漆色宜与地板或墙壁的颜色一致。 4)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道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 5)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槽道应端正牢固,并与大列保持垂直;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从前向后看左右偏差不超过3mm; 两外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 (6) 布放电缆 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

8、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2) 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缆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 3)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4) 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用麻线扎线时必须侵蜡。 5) 布放槽道电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 6) 在活动地板地板下布放的电缆,应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7) 插接架间电缆及布线 1) 架间电缆的插接、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应

9、符合厂家有关规定。 2)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3) 插接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无折断或弯曲现象。 4)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外观应平直整齐。 (8) 敷设电源线 1)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 、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 交换系统用的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4)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应连接牢靠,接触良好,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列间馈电电线采用架空敷设时,铜(铝)条应整齐平直,看不出有明显不平及锤痕。导线的固定方法和要求,应符

10、合施工图的规定。 6) 铜(铝)条馈电电线在正线上涂有红色油漆标志,其他不同电压的电源线应有不同颜色标志区分。涂漆应光滑均匀,不应漏涂和流痕。 7) 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电线时,每对馈电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红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9) 敷设光纤 1) 光纤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2) 光纤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3) 光纤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 4) 槽道内光纤拐弯处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8mm40mm。 (10) 编扎光纤连接线 1)

1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 2) 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3.3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 (1) 系统调试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系统测试前,施工单位应制定调测试方案、测试计划。 2) 设备型号与规格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稳固,外壳无损伤。 3) 直流电源线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应不小于1M。 4) 交流电源线芯线间和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均应不小于1 M。 5) 各系统供配电的电压与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各系统内的设备应能够对系统软件指令做出及时响应。 (3) 调试过程中出现运行错误、系统功

12、能或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予以调整达到设计要求。 (4) 电话交换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试操作方法和手段应参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专用仪表来进行。 2) 逐级对设备进行加电,设备通电后,应检查所有机架设备供电的输出电压符合设计要求。3) 装入测试程序,对设备进行测试检查。 4) 联机计费系统、交换集中监控系统应连接正确。 5) 每一用户级群公共设备产生通话中断或停止连续超出1min以上的故障,每群每月应0.1次。 6) 局内故障率测试,指标3.410-4。 7) 本局呼叫:内容包括正常通话、摘机不拨号及位间超时、拨号中途放弃、久叫不应、被叫忙、呼叫空千群及空号,以及链路

13、忙等,每项抽测3-5次,要求各项性能良好。 8) 出、入局呼叫:对每个直达局向的中继线作100呼叫测试,要求性能良好。 9) 用户新业务性能测试:包括缩位拨号、热线、限制呼出、闹钟服务、免打扰服务、转移呼叫、遇忙呼叫转移、呼叫等待、三方通话、遇忙回叫、空号服务、追查恶意呼叫等性能的登记接通和撤消,应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规定;10) 特服中继(特别为110、119、120等)呼叫测试,应性能良好。 11) 局内接通率测试指标99.96%。 12) 局间接通率测试指标98%。 (5) 程控交换机系统调试记录,应填写附录B表B.5.4-1。 (6) 通信接入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的安装环

14、境、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逐级对设备进行加电,设备通电后,检查所有机架为设备供电的输出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电阻的测试。单独接地4,联合接地1。 4) 设备安装工艺的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5)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远端收发单元和用户终端测试与服务器通信,应符合设计要求。 6) 设备的型号、版本、入网证号、设备尺寸、端口配置及板卡类型及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网管设备功能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室内移动通信覆盖及呼叫系统调试和测试1) GSM制式调试和测试内容如下: 信号覆盖电平(覆盖前); 信号覆盖电平(覆盖后); 噪声电平(覆盖前); 噪声电平(

15、覆盖后); 天线发射功率; 通话质量(覆盖前); 通话质量(覆盖后); 切换测试; 信号泄漏;2) CDMA制式调试和测试内容如下: 信号覆盖电平(覆盖前); 信号覆盖电平(覆盖后); 噪声电平(覆盖前); 噪声电平(覆盖后); 天线发射功率; 通话质量(覆盖前); 通话质量(覆盖后); 切换测试; 信号泄漏; 移动台发射功率Txlevel 11)软切换分支Actset 12)室内覆盖系统的Ec/Io 13)误帧率FER3) 要求对每项指标进行调试和测试,提供详细结果记录并符合工程设计的指标要求。 (8) 无线呼叫系统系统设备、功能测试,应包括以下自检调试内容: 1) 检查主机主电源、备电、接

16、地和各类线路连接是否全部正确无误; 2) 主机上电开机,进行设备自检; 3) 安装系统软件、进行软件调试; 4) 根据用户对基本功能和系统的服务功能的要求,进行数据设置并根据功能的要求应进行逐项测试; 5) 全部功能自检调试完成后,应进行48h连续试运行,如试运行结束不发生任何故障,则系统调试完成。 (9) 无线覆盖系统调试记录,应填写附录B表B.5.4-2; 无线呼叫系统调试记录,应填写附录B表B.5.4-3。 10) 系统调试完成后,系统进入不间断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小于1个月。程控交换机系统试运行情况记录,应填写附录B表B.5.4-4。3.4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 (1) 系统调试和试运

17、行1个月后进入系统检测。 (2) 程控交换机系统检测项目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通电前测试检查 交流电源线线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交流电源线芯线间的绝缘电阻; 交流电源线负线对地间得绝缘电阻; 直流电源线正负间绝缘电阻。 2) 通电测试安全 测试标称工作电压; 安装工艺检查; 检查可见可闻报警信号工作状态; 装入测试程序对设备检测。 3) 可靠性测试 4) 故障率测试 5) 性能测试 本局呼叫; 出、入局呼叫; 新业务测试; 持服中继; 局内接通率 局间接通率。 (3) 接入网系统的检测项目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安装环境检查 机房环境; 电源; 接地电阻值。 2) 设备安装工艺检

18、查 管线敷设; 设备机柜及模块。 3) 单机检查项目 设备信号、版本; 尺寸、端口配置、板卡类型及面板布置; 入网证号。 4)系统检测功能检查 ADSL; 网关设备功能检查。 (4) 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检测项目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GMS 信号覆盖电平; 噪声电平; 通话质量。 2)CDMA 信号覆盖电平; 噪声电平; 通话质量。 (5) 无线呼叫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1) 系统指标测试要求如下: 根据系统设备所有各种功能逐项测试并应达到设计要求; 系统发送信息差错率应小于10-4; 服务区内测试盲点百分率为:城区小于20%、郊区小于5%; 系统响应时间:自动台:1号信令6s10s、7号信令3s10s;人工台:2s6s。 2) 系统业务功能测试要求如下: 系统开闭用户测试; 信息发送测试; 语音信箱测试; 按联网方式测试。 3) 系统可靠性测试包括: 系统服务器容错测试; 系统服务器自启动测试; 天馈线测试 天馈线测试应符合表3.4.5。表3.4.5 天馈线测试序 号项 目指 标1频率范围138-174Hz,279281Hz(或按实际使用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