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非班主任)_第1页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非班主任)_第2页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非班主任)_第3页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非班主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非班主任)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您的孩子进入小学教育阶段,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相聚在这里。 我是本班数学老师梁老师,自教学 6 年以来,我一直教授一二年级的数学,我很喜欢教低段的数学,也很喜欢一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 为了孩子的进步、 为了孩子的明天!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要想孩子爱上数学, 就要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 首先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二是多让孩子动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听一听,剪一剪,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此,我想借今天的家长会,从数学学习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和大

2、家一起交流。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地说一说。一特别关注口算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20 以内数的认识和一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包括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20 以内的加法、减法的口算。它是以后孩子进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得好不好,扎不扎实,对今后孩子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口算一定要长期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各位家长特别关注!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成绩固然重要,但好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1. 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 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 有的小朋友上课难免要开小差需要老师经

3、常提醒, 往往有时课堂上的知识没学会, 所以,孩子回家后, 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 有时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出今天学到的题目来考考自己,让孩子当小老师复习巩固。2.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从开学第一天起, 就要让孩子们懂得按时做作业的意义, 注意孩子学习是不是抓紧时间了, 是不是认真书写了。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教育孩子: 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专心做作业,不能边写边玩,更要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 另外,写完作业之后,要养成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的好习惯。3. 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

4、学问题,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引导孩子努力克服,才能从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4. 养成及时订正错误作业的习惯。每天的数学作业肯定会有孩子出错,这就需要孩子们及时地去订正,这个特别特别地重要,也是我个人非常重视的一点。对于孩子错误的题目,不要用橡皮擦掉,没关系,用铅笔划根斜线,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就可以了。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光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我想给大家3 点建议:1. 帮助孩子读题认字少,读不懂数学题目要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但是没关系,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的,只要家长耐心指导,方法得当。

5、值得注意的是,在辅导孩子做数学题时,家长不要解释数学题目的意思, 只要帮孩子把题目带着读一遍, 或者你读一遍让孩子用手指点着题目跟着读一遍。 读题时要注意不能只读题目, 做题的要求要先读,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做题前读题的习惯。同时,我们要鼓励孩子不懂就问, 但是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 让他自己去发现或者猜测题目的意思, 让他找出题目中最关键的字, 这也有助于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2. 坚持每天的口算练习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口算能力, 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其口算速度可以非常快。因此培养孩子口算能力,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口算天天练,每天练习 3-5 分钟,效果

6、肯定会很显著的。但是,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比如家长和孩子比赛算,看谁算得快;和孩子互相出题听算等等。时间场地也可以不固定,不一定只在学校或家里算,放学后、吃饭前、回家的路上都可以,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钻过山洞吗?你能跳过每个树桩吗?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 每天几十道, 错了还要罚的做法是一定不能有的,这样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 20 以内加减法是本学期的重点,等学到相应知识的时候,我会指导家长怎样来训练孩子的口算。3. 在生活中学数学我们现在提倡生活中的数学,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 如果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指导、渗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