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同仁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doc_第1页
青海省同仁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doc_第2页
青海省同仁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省同仁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摘要】:p :畜间包虫病是由脑多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牲畜脑部和脊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因此,畜间脑包虫病又被称为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幼虫寄生在大脑和脊髓引发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病。多头蚴成虫的最终宿主是犬科类动物。幼虫主要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骆驼等动物的大脑中,同时该种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文主要结合同仁县当地实际发病病例,分析p 了舍饲畜间暴发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关键词】:p :包虫病;防控工作;屠宰监管;疫病防控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

2、sn.2096-3637.201 9.10.0280 引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包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同仁县把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人病畜防”为出发点,以控制包虫病流行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包虫病防治工作。1 基本情况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黄南州府所在地。全县土地总面积3 275 km2,辖3镇8乡,共72个行政村、6个社区、341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9.8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7 506.67 hm2,草原面积318 013.33 hm2,可利用草

3、场面积300 653.33 hm2。全县存栏牲畜43.59万头(只),其中牛7.83万头,羊35.76万只。全县现有县畜牧兽医站1个(含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农牧业综合服务站11个;有正式在编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49名,其中县兽医站14名,乡镇服务站3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27名。2 防控工作措施与成效2.1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防治工作责任根据省人民政府包虫病防治专题会议、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_-2021年)(青政办20_188号)和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印发20_ -20_年度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防治方案(青农医20_326号)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县家畜棘球

4、蚴病防治工作,并制定下发了20_-20_年度同仁县家畜棘球蚴病防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施进度及保障措施,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同仁县家畜棘球蚴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并成立家畜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技术小组,由技术骨干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县、乡、村三级层层落实责任,全面开展家畜棘球蚴病防治工作1。2.2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专业人员防控水平白开展工作,每年结合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时机,举办家畜棘球蚴防控技术培训班,对县、乡(镇)的62名技术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127名分批进行了培训,重点讲解了棘球蚴流行情况和综合防控知识,现场培训牛羊肝脏、肺脏棘

5、球蚴和犬棘球蚴绦虫检查方法。全县白启动防治工作至今累计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67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专业人员对棘球蚴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防治、防控知识水平,为全县棘球蚴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3 做好犬驱虫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犬是包虫病最大的传染,在开展犬驱虫工作时对家犬进行建档、登记工作,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坚持“犬犬投药、月月驱虫”,规定每月20日为驱虫日。经调查统计,全县共有犬只6 005条,其中家犬5 155条、流浪犬850条,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目前已累计驱虫18次,发放吡喹酮药20万余片,犬驱虫覆盖率达到95以上。按照对犬驱虫后5d内粪

6、便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采取焚燒、深埋方法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棘球蚴绦虫虫卵污染环境。2.4 加强屠宰环节监管,严格实施无害化处理结合工作实际,该县组织开展了畜禽屠宰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并由农牧负责牵头,环保部门对不达标的屠宰企业关停或限期整改。自防治工作开展,从20_年检出阳性128头/只(感染率为0.23)下降到20_年检出阳性30头/只(感染率0.05),相比之下降低了0.18个百分点,并对检出的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5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牧民群众防控能力利用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期间、冬春科技下乡活动等时机,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及宣传

7、品等形式,开展了包虫病宣传教育工作。共计制作宣传展板5块,悬挂横幅15条,发放健康教育读本0.4万册,包虫病防治宣传手册0.3万份,宣传画0.3万张,一次性纸杯0.2万余提、抽纸0.2万余盒,极大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知晓率。2.6 加大监测力度,确保防控取得实效为及时掌握全县棘球蚴病防治效果,每年应用粪抗原检测法进行防控效果监测。20_-20_年度共采样犬粪180份进行监测,其阳性率从41.1下降至24.4。同时进行牛羊肝脏棘球蚴检查,20_-20_年分别对100头牛肝脏和150份羊肝脏进行检查,检出牛阳性率从3下降到2.3, 羊阳性率从5.3下降到3.6。感染率明显降低,全县棘球蚴病防冶工

8、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3 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1)由于牧区家养犬的养殖方式多数为放养,给药驱虫后犬粪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草场和水二次污染的风险。(2)流浪犬的管理和处置难度大。由于该县以藏族为主,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犬作为牲畜和家园的守护者,长期与牧民为伴,禁忌捕杀犬。同时,流浪犬比较分散,难以集中投药、收集粪便很困难。(3)县、乡兽医站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力量薄弱。白202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在乡镇人民政府集中上班,导致县、乡兽医站工作脱节,专业技术人员断层、调离、提拔任用等因素,影响了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3。4 讨论与结论(1)加强组织领导

9、,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理顺关系,完善措施,统筹安排,促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继续抓好犬驱虫和犬粪便无害化处理、监测、检疫、监督及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工作,从头上做好防控工作。(3)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使广大农牧民、动物及其产品、屠宰经营户对包虫病的知晓率,切实增强群众的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4)学习借鉴省内外兄弟州、县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全面提高防治水平,巩固防控成果,防治防控工作出现“反弹”。【参考文献】:p l马睿麟.青海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报告J.兽医导刊,20_( 17):12-13.2伍卫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