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变异即同质的观察单位之间某项特征所存在的差异2.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 资料。3.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采用希腊字母分别记为卩、。固定的常数4. 统计量: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5.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描述一组同质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统计学中常用希腊字母卩表示总体均数,用x表演示样本均数6. 中位数:将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位次居中的观察值7. 百分位数:将顺序排列的一组观察值分为一百等分,位于某百分位置上的数值,以Px表示,它是一种位
2、置指标,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它小,有(100-X)%的观察值比它大。二、单项选择1.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b )。A.相对比 B.率 C.构成比 D.率的标准误 E.均数2. 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c )。四分位数间距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全距 E3.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5%的变量值范围为(a )。A._1.96二 B._ 2.58匚C._1二 D.4. 在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中,P Wa时,拒绝H),认为(b )。A.两样本均数有差别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无差别D. 两总体均数无差别E.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5. 下述
3、(c )种资料为计数资料。A.血红蛋白(g/L) B. 红细胞计数(X1012/L) C.抗体滴度D.血型E. 身高(cm)6. 某地某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郊区的194.1%,本指标是(b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中位数 E.百分率7.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b )资料的特征。A.正偏态分布B.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 D.t 分布E.厂分布8. 四格表的自由度(b )。A.不一定等于1 B. 一定等于1 C.等于行数X列数D.样本量减1E.以上都不对9. 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d )。A.t检验 B.2检验C. u检验 D.秩和检验E.方差分析10. 某项生化指标
4、仅以过低为异常,且数据分布呈明显偏态,则在制订该指标 95%E常值范围时,应计算(a )。A. P2.5和P97.5B.P)5C.P5D. P 和P95E.Ro11. 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择的统计图是(b )oA.直条图 B.线图 C. 直方图 D.圆图 E. 散点图12. 等级资料的比较适宜用( b )oA.t检验 B.秩和检验 C.F 检验 D.四格表厂检验 E.RX C表X检验13. 在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之前,要注意两个前题条件,一是各样本是否来自正态总体,二是(b )。A.核对数据B.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C.求X SS作变量变换E.处理缺失值X14. 两样本
5、均数的比较,P<0.01可认为两总体均数(a )。A.有差别B.差别非常大C.无差别D.差别较大E.差别有实际意义15.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不能用(b )。2A.方差分析B.t检验C.x检验D.方差分析或t检验E.u检验16.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 d )。A.组间SS不会小于组内 SS B.组内SS不会小于组间 SSC. 组间MS不会小于组内 MS D. F值不可能是负数E. F 值可能是负数17. 方差分析中,当P<0.05,可进一步做(e )检验。A.t检验B.u检验C.t '检验D.F检验E.q检验18. q检验中,q值与p值的关系为(c )。A.q值越大则p值
6、越大B.q值越小则p值越小C.q值越大则p值越小D. q值与p值无关E.以上都不对19. 等级资料的比较适宜用(b )。. 2 2A.t检验B.秩和检验C.F检验D.四格表x检验E.R X C表x检验20. 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c )。A.总体属于某种已知的分布类型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样本方差相等C.总体分布类型未知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 E.样本数据来自正态总体21. 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b )。A.资料符合哪种检验的条件B.秩和检验C.任选一种检验方法 D.t检验E.x2检验22. 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假设检验成立,则对样本来说(c )。A.正秩
7、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总的秩和等于零C.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D.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E.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23. 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e )。A.计算更简便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E.不受分布限制24. 直线回归系数假设检验t检验其自由度为(a )。A. n-2 B. n-1 C. n D. 2n-1 E. 2(n-1)25. 如果求得的样本相关系数丫工0.贝卩()。A.两变量间有相关关系 B.两变量间无相关关系 C.| 丫 |大时就有统计学意义D.n大时丫就有统计学意义E.对丫作假设检验后才能推论2
8、6. 比较1956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和痢疾的病死率,宜选择的统计图是(c )。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百分条图三、简答题1. 统计分析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四个特性。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2. 简述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及其主要用途。频数分布表编制的基本步骤:(1)计算全距。(2)确定组距。(3)划分组段。(4)统计频数。(5)确定频率与累计频率。频数分布表的主要用途:(1 )揭示资料的分布类型。(2)观察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9、(3 )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离群值。(4)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做统计处理。3. 简述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涵义。医学参考值:是指包括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常数,也称正常值。由于个体存在差异,生物医学数据,并不是常数,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 动,故采用医学参考值范围作为判定正常还是异常的参考标准。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这里的“绝大多 数”可以是90%、95%、99%等,最常用的是 95%。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 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1.决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
10、侧根据一个指标是否过大、过小均属异常,决定该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是双侧范围还是单侧范围。若一个指标过大、过小均属异常,则相应的参考值范围既有上 限又有下限,是双侧参考值范围;若一个指标仅过大属异常,则此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只有上 限,是单侧参考值范围; 若一个指标仅过小属异常,则此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只有下限,也是单侧参考值范围。2.利用大样本资料制定参考值范围随机抽取一个大样本后, 如果指标服从正态分布, 就采用正态分布法制定其参考值范围。如果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就采用百分位数法。4简述标准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6;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 卩值和b值
11、, 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因此不同。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卩=0,标准差b =1. 和b都是固定值;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2)联系: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 z=(X-卩)/ b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5. 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有哪些特点?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所有的样本均值形成的分布,即卩的概率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在形状上却是对称的。随着样本量n的增大,不论原来的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将趋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数学期望为总体均值卩,方差为总体方差的1/n。这就是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limit theorem )6.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
12、设检验,在0.02<P<0.05和0.001<P<0.002两种情况下,推断结论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答:F值是从H。所规定的总体随机抽样,得到等 于或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现有样本统计量值 的概率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根据事先设定的水准g当检验结果为PMa时,则拒绝H®接受H,下"有差别"的结论。此时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绝H0,而下有差别结论,0.001 <P <0.002比042 <P <0.05的可靠性更大。7. 方差分析对数据有什么要求 ?1、可比性。若应用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之前应注意其使用
13、条件,包括: 资料中各组均数本身不具可比性则不适用方差分析。2、正态性。即偏态分布资料不适用方差分析。对偏态分布的资料应考虑用对数变换、 平方根变换、 倒数变换、 平方根反正弦变换等变量变换方法变为正态或接近正态后再进行方 差分析。3、方差齐性。 即若组间方差不齐则不适用方差分析。 多个方差的齐性检验可用 Bartlett 法,它用卡方值作为检验统计量,结果判断需查阅卡方界值表。8. 两样本 t 检验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有何联系与区别 ?t 检验只能用于两样本均数及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比较。 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样本 及以上样本之间的比较。 联系:1、两者都要求比较的资料服从正态分布;2、
14、而且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及方差分析均要求比较组有相同的总体方差;3、配伍组比较的方差分析是配对比较t 检验的推广,成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是两样本均数比较 t 检验的推广;4、对于两个样本之间的比较,方差分析和t检验效果是相同的,且有: $sqrt(F) = t$。9.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请说明各种相对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特点?相对指标按其作用不同可划分为六种: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和计划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 又称结构相对数。总体的某一部分与总体数值相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指 标。结构相对数通常用来反映总体的结构和分布状况等。 实际经
15、济工作中常用的恩格尔系数、 贡献率、城市化程度、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率、消费率、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都是结构相 对数。比较相对指标 又称比较相对数或同类相对数。 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进行静态对比形成的相 对指标。可以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等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工作优劣。比例相对指标 又称比例相对数或比例指标。 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 例关系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又称强度相对数。 有一定联系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相比较形成的相对 指标。通常以复名数、百分数 ()、千分数(%。)表示。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动态相对数”或“时间相对指标”,就是将同现象在 不同
16、时期的两个数值进行动态对比而得出的相对数,借以表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动的程 度。通常以百分数 (%)或倍数表示,也称为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减 1或 100%为增长速度指 标,计算结果大于 100%为增长多少百分数或百分点,小于100%为下降多少百分数或百分点。其计算公式如下: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x 100% 通常,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例如,200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95533 亿元, 2000 年为 89404 亿元,如果 2000 年选作基期,亦即将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 100,则 2001 的国内生产总值与 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得出动 态相对数为 106.9%,它说明在 2000 年基础上 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数。 以计为比较标准, 将实际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屋子交易合同样本
- 中介佣金合同样本简约样本
- 个人电机转让合同样本
- 【高三】【下学期期中】(高考前的“加速度”)家长会逐字稿
- 公司注销合同样本
- 出租房屋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乙方工地材料合同样本
- 养鸭子合同样本
- 买卖沙居间合同标准文本
- 提升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工作思路计划
-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一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应知应会
-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站务一号线low培训
- APQP培训-经典案例(完整版)
- 最全的L13J1建筑工程做法(共170页)
-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 GH2-B组合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单位公章使用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