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及教化(下)_第1页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及教化(下)_第2页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及教化(下)_第3页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及教化(下)_第4页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及教化(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一、秦代、汉代、魏晋南北朝一、秦代、汉代、魏晋南北朝二、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二、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辉煌的美术历程浮梁一中:朱立文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艺术也体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艺术也体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 在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无疑是儒家的思想。美术在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无疑是儒家的思想。美术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它所宣扬的忠、孝、节、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它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美术普遍创作题材。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美术普遍创作题材。秦始皇

2、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代秦代西汉西汉马踏匈奴马踏匈奴霍去病墓前石碑霍去病墓前石碑思考:作品名称作品名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雕塑霍去病墓雕塑作品形式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大规模的雕塑群石雕石雕造型手法造型手法泥塑烧制成陶俑泥塑烧制成陶俑循石造型循石造型审美效果审美效果整齐,气势宏大;整齐,气势宏大;强调整体的气势强调整体的气势 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寓意深刻作品的功能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守卫秦始皇的陵墓纪念霍的功迹纪念霍的功迹作品的意义作品的意义 显示权利,为死后显示权利,为死后的生活服务的生活服务 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

3、思想帝的思想共同点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为统治者个人服务为统治者服务为统治者服务不同点不同点直接(写实)直接(写实)间接(象征)间接(象征)长信宫灯长信宫灯西汉西汉瓦当瓦当是古代建筑附件,覆在屋顶上的筒状瓦的头上,装饰是古代建筑附件,覆在屋顶上的筒状瓦的头上,装饰以文字或图案。以文字或图案。半瓦当是圆形的一半。瓦当一般的是圆形,采用的形象有四神,半瓦当是圆形的一半。瓦当一般的是圆形,采用的形象有四神,以及树木、楼阁、人物、动物等,造型均极完整。以及树木、楼阁、人物、动物等,造型均极完整。青龙青龙白虎白虎朱雀朱雀玄武玄武东 春季西 秋季南 夏季北 冬季盛行画像石,汉画像是中国古人丧葬风俗丧葬风俗

4、和礼节仪礼节仪式式等场境的伴生事象。升仙信仰升仙信仰在两汉时期成为画像砖石墓葬里风靡一时的思想风尚.表现墓主及其亲眷生前生活的再现并有着祈祝和福荫等意义。一种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有山东、四川、江苏、河南等。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石: “写真写真” “虚拟虚拟”两种图像组成。两种图像组成。 所谓所谓“写真写真”,就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就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地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贵族们宴饮、地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贵族们宴饮、娱乐、出行、比武、狩猎等情景的,表现

5、了主人生娱乐、出行、比武、狩猎等情景的,表现了主人生前钟鸣鼎食、舒适安逸的生活。用意显然是希望死前钟鸣鼎食、舒适安逸的生活。用意显然是希望死者来生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及反映汉代社会者来生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及反映汉代社会生产劳动情况。生产劳动情况。所谓所谓“虚拟虚拟”,就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汉代人,就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汉代人某些思想意识和宗教幻想。某些思想意识和宗教幻想。(神话传说和佛、道思想神话传说和佛、道思想) 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说,道教宣扬的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说,道教宣扬的“长生不死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羽化登仙”等观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把等观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把“仙境仙

6、境”当作死后渴望到达的理想之地。当作死后渴望到达的理想之地。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 伏羲女娲(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据说是兄妹,交配而后产生了人类。汉画象中他们通常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手中各握着规划圆天方地的规和矩。汉墓常描绘伏羲女娲,似乎是在祈求生命的始祖赐予死者新的生命,或者说容许死者回归生命的源头。 西王母(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西王母:西王母在古人心中的形象是:蓬头散发,豹尾虎齿且善于狂啸,头戴首饰,居住于昆仑山,旁有许多侍者替她服务的一位女神。汉代西王母的传说流传甚广,主要是因为西王母她拥有不死药,与当时汉代人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相谋而合。画像中的西王母面色与体态并非文献

7、上所说的那样恐怖,反而庄重大方,雍容华贵。 羽人:又称飞仙。全身为羽毛,双臂为翼,在云中飞行。此即古人对仙人的描述。狭义是专指羽人,羽化成仙。山海经载:“体生毛,臂变翼”。汉代由于仙术思想的盛行,期望成仙、羽化升天是从帝王将相到贫民百姓都极为希冀的事,所以现实中的人就被神话了。(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羽人九尾狐(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九尾狐:青丘之山,有兽,此兽因有九尾,体态如狐,故称九尾狐。相传它所发出的声音像小孩,其肉可食,且对食者有益。再者,它还象征子孙繁衍,因此,被后人归为祥瑞。汉画像中常出现于西王母图中。 泗水取鼎”一图,表现了事态发展的转折点的瞬间:铜鼎即将到手之前,龙咬断了系鼎的绳子

8、,鼎将坠而尚未坠下,拽绳的人们正在一个个仰身跌倒。此一刹那之前,人尚未跌倒;此一刹那之后,鼎当落入水中。而表现的是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契机刚刚出现的刹那,不仅对于此一事件有更大的说明作用,而且也保持了戏剧性紧张。 泗水取鼎 汉 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荆轲刺秦王 秦舞阳匍伏在地,秦王和荆轲两人绕柱而走,荆轲已被人抱住不能脱身,奋力掷出了匕首,不幸未中;匕首深深陷入柱中。画中秦王和荆轲的动作,和在构图上的相互的位置,都能说明这一场面的紧张。特别那非常触目的细节匕首穿透了木柱,并露出了锋尖,正是夸张地表现了荆轲孤注一掷所使用的力量 汉代画像石中之最有名者是武氏祠。作为雕刻艺术形式,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

9、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长长沙沙马马王王堆堆帛帛画画 西汉死者的灵魂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秦汉时期的人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灵魂观念。他们认为人死了之后,其灵魂并不会随之死亡,而是脱离了肉体,在另一个世界里永享安宁。 这幅“T”形帛画就描绘了墓主人死后灵魂的历程。帛画在空间上分为三层,中间为人世,下部为冥界,顶部为天界,并通过俩条蛟龙将三部分联系在一起,主题是“ 引魂升天”。人物驭龙图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人物龙凤图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女史箴图女史箴图(东晋 顾恺之)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期魏晋时期 绘画绘画 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性的道

10、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的稳定。洛神赋图卷洛神赋图卷(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中国画 绢本)(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表现了曹植与洛神之间若即若离的爱情。宣扬宣扬“百善孝为首百善孝为首”的石棺刻的石棺刻画画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二、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艺术古巴比伦艺术古巴比伦城古巴比伦城 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

11、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古巴比伦城复原图古巴比伦城复原图古巴比伦城遗址古巴比伦城遗址巴比伦巴比伦“空中花园空中花园”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

12、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楔形文字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垂死的牝狮(浮雕)亚述(公元前668前627年) 描写一头牝狮已身中数箭,是一种生命垂危之际的可悲形象。它的后腿无力把后半截身子抬起,而强壮的前爪仍然极其有力,挣扎着想让全身都站起来。它昂首怒吼,发出悲鸣,形象

13、动人,给人以一种悲壮感。 在亚述的其他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乌尔的齐古拉特(阶梯形金字塔神庙) 公元前2250 伊拉克 乌尔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 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专制的王朝。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200年)、新王

14、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三个统治时期。纳米尔石板纳米尔石板 古埃及古埃及 公元前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的遗物。这年第一王朝的遗物。这块盾形的石板以浮雕记录了第一王朝法块盾形的石板以浮雕记录了第一王朝法老纳米尔(又译美尼斯)统一上、下埃老纳米尔(又译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的业绩。两面的内容:一面是法老头及的业绩。两面的内容:一面是法老头戴高冠戴高冠上埃及的王冠,右手举着权上埃及的王冠,右手举着权杖,左手按在跪着的敌人的头上,表示杖,左手按在跪着的敌人的头上,表示征服。因为是表现在神庙里,国王要赤征服。因为是表现在神庙里,国王要赤脚,后面仆人替他拿着鞋。右角上一个脚,后面仆人替他拿着

15、鞋。右角上一个人头盆上有六棵纸草花,象征俘虏了六人头盆上有六棵纸草花,象征俘虏了六千名埃及士兵;上有一鹰,是上埃及的千名埃及士兵;上有一鹰,是上埃及的图腾,即保护神荷露斯(图腾,即保护神荷露斯(Horus)的象)的象征。下层表示在亡命的失败者。石板上征。下层表示在亡命的失败者。石板上端有两个牛头形的人像,是上、下埃及端有两个牛头形的人像,是上、下埃及信奉的大神信奉的大神塞特神。(牛也是国王塞特神。(牛也是国王的象征,有的壁画中国王加上一条牛尾的象征,有的壁画中国王加上一条牛尾巴)。另一面的上层内容:国王赤着脚,巴)。另一面的上层内容:国王赤着脚,后面跟着一个为他提鞋的仆人,到一群后面跟着一个为

16、他提鞋的仆人,到一群高举着仪杖的军队后面看一个俘虏被杀高举着仪杖的军队后面看一个俘虏被杀头,右方还有两排被杀死的俘虏尸体。头,右方还有两排被杀死的俘虏尸体。中层有两只长胫怪兽和管理人,内容不中层有两只长胫怪兽和管理人,内容不详,可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图像。下层详,可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图像。下层是一只壮建的牛是一只壮建的牛法老的象征,它踩法老的象征,它踩着敌人,并冲毁了一座城市。着敌人,并冲毁了一座城市。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 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900 古埃及古埃及程式化和秩序感是埃及艺术的重要特点。程式化和秩序感是埃及艺术的重要特点。 人物的眼睛和肩部呈正面;脸、腿和手臂保持侧

17、面(“三段式”);人物体形和大小则与地位的尊卑有关。埃及人遵循着这样的规则,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中。这样严格遵守规则大概也跟他们想行施巫术有关。 法老像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的岩石材料,制作上遵循着严格而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从长方石材的正、背面及左右两侧依次向内雕凿,直至预计的形象完成为止。这种方法使得雕像保留了石材棱角分明的特征,且人物不论站立或安坐,都必须正面对着观者,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形成所谓“正面律”。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距今约有5000多年历史,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M,因年久风化现高136.5M,地座正方形边长230多米,塔身由

18、230万块石头切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10万人用了20年时间才完成。 在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伏着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它面朝着东方,似乎在向初升的太阳行注目礼。当年希腊的旅行家们走到这儿,不禁大叫起来:“斯芬克司!”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其实狮身人面像在希腊神话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它和金字塔共同显示了法老生前的无上权威以及死后的灵魂不灭。 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金字塔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金字塔 埃及著名的建筑金字塔,就是专门为保护法老的遗体而修建的,金字塔在当时那些国王及其臣民眼里只有其实际的意义。国王被认为是掌握权力统治臣民的神人,在他们离开

19、人世以后,就有升天归位,金字塔高耸入云大概会帮助他们飞升,他们还在墓室里写满符咒,帮助他们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 埃及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金字塔 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胡夫、海夫拉和门卡乌拉3位法老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 建成的金字塔被用作陵墓。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永生,金字塔内的墓穴起初堆满了黄金和各种贵重物品。 阿蒙神庙石柱大厅一瞥阿蒙神庙石柱大厅一瞥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 方尖碑方尖碑古埃及壁画古埃及壁画彩陶女神彩陶女神 远古埃及的雕塑造型自由奔放,重整体造型,艺术语言简练概括,大胆舍去一切人体细节,单纯到接近抽象,如今看来颇有现代感。 埃及史前文化丰富,在尼罗河流

20、域以耕织为主的农业部落很早就已形成,由实用发展起来的制陶工艺也趋发达。现今所见最早的作品是阿姆拉提时期的彩陶塑女像。这是立像,28厘米高,双手高举向内卷曲,头很小成蛋形,无眉目秀发,上身裸露,胸前垂挂两只娇小、对称的乳房,细腰宽臀,以起伏变化的曲线构成洗练、单纯的人体,腰际以上着棕红色,可能是赤裸的肤色,下身呈灰褐色,像是穿着简洁的裙子。从高举的双臂,随势弯曲的姿势看,好像在翩翩起舞,整个形象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动感。 埃及王子和妻子像埃及王子和妻子像 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

21、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古埃及王国时的雕像常常是这样。 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皮肤呈棕红色,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女像则为淡黄肤色,娇嫩白皙,这是由于长期闺房生活养成的。这两尊像各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身着白色连衣长裙,犹如曹衣出水,透现出丰腴圆浑的肉体,酥胸前突现一双丰乳,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 宗教对埃及的

22、影响很大,埃及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的力量来统治国家。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认为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完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因此,当时的雕塑家被认为是能让人永生的人,艺术受宗教的影响很大。 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动势,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国王两臂垂直,双手握拳,以表示力量的集中;王妃左手弯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

23、立姿呆板,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动的。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理,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而国王在埃及雕刻中则是永远年轻而理想化的躯体。 卡别尔王子木雕卡别尔王子木雕 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这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神性多于人性。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比较杰出的有村长像。 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属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尔王子。当时,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类似工头的地位,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兼及组

24、织人力筑坝修水渠,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这是我们的村长。”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他那肥头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忠于主子、欺压奴隶的乡村小吏的典型。 书记像书记像 书记像,这件雕像的姿式动作和表情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书记是记录主人言词的小吏,没有地位,所以不受王族雕像程式的约束。雕像刻画出这个书记在聚精会神地听主人讲话,准备记录的动作神情。雕像造型写实,对人物结构的处理丝丝入扣而不琐碎,这是第五王朝最生动的作品。 阿门哈特石碑阿门哈特石碑 这是古埃及中王国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00年)时期彩色浮雕作品。彩色浮雕类似于立体绘画,形象微微凸出于壁面,外轮廓仍勾线填色,背景空白处阴刻象

25、形文字以表达画中含意。画中人勾肩搭臂形成一个整体。人物和景物都被置于一个平面,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构图安排,极富装饰性,造型程式化富有简练概括单纯的美感。 墓室里的战士墓室里的战士 在中王国时期的墓室里还流行一种小型的木制雕刻。最有名的是在阿西尤特地方的一个将军墓中发现的有80个战士组成的队列雕像,像高40厘米,有弓箭手和枪盾兵。其中的弓箭手是来自努比亚的雇佣军。 群雕列队战士被表现在行动之中,身体裸露,健壮有力,只是在每个人的腰间系有朱色裤式短裙,个个神勇善战,很有生活气息。 斯芬克司像斯芬克司像 又叫塔尼斯的人面狮身像,长220厘米,被确认是阿门哈特三世的雕像,在埃及同类雕像中,它是别具一格

26、的,在于人的脸上长出了狮子的耳朵,并用厚厚的鬣毛把头、胸、肩包了进去,从而增强了头部浑厚凝重的效果,充分显示了庄严威武的力量。 阿门哈特三世像阿门哈特三世像 阿门哈特雕像是中王国时期雕刻的最高成就代表,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在古王国时期那种绝对的威严观念已经开始削弱,开始注重人物的情绪刻画。 阿门哈特三世是第十二王朝盛期的帝王。他治世48年间大兴水利工程,开发莫里斯人工湖,树立纪念巨像,建筑神庙和迷宫,颇有建树。 埃及美后涅菲尔蒂像埃及美后涅菲尔蒂像 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高可达乱真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隶艺术家之手。涅菲尔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东之妻。史称阿赫那

27、东是勇敢大胆的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涅菲尔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据说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佛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一是柏林国家博物馆里的涅菲尔蒂,她比米洛维纳斯要早1500年左右。这两尊塑像都是无与伦比的。 埃及阿布辛伯勒神庙像埃及阿布辛伯勒神庙像 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除了在陵墓和王陵庙宇中供奉法老石像外,埃及人还在全国的庙宇中供奉法老石雕像。到十八王朝时建筑同雕

28、塑紧密配合,法老的雕像被放到了门外,为了让大众也能目睹。由于建筑物越造越大,法老的雕像也越来越大。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帝国,一些巨大的石像有的竟高达65英尺。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时就意味着开始衰落。从下一代法老起,埃及的权威开始败落,埃及雕塑的传统形式也随之衰落。但是古埃及的文明却开始经过克里特岛影响到欧洲,首先是古代希腊。 神殿浮雕神殿浮雕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埃及,沦为波斯的一个省。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又占领了埃及,从此埃及处于外来民族的统治,艺术从此进入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0年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从这时起古埃及历史宣告结束。 这块浮雕是

29、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4年公元前30年)时期作品。浮雕表现的是女神为国王戴上两重王冠,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意思。浮雕遵循传统造型方法,薄衣紧贴裹着身体,表现出女神身体曲线变化美。 装饰门装饰门 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古王国的历史是从第三王朝开始到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公元前2280年)这件装饰门是第五王朝时期作品。 这件装饰门实际上是一件木刻作品,门的三面刻满了象形文字和立于两侧的男女立像,门楣上有男女相对而坐,均以对式结构,十分庄重美满和谐。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神庙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神庙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503-前1482年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神殿,特

30、点是位于大殿正前 方的两层大斜坡和3层柱式大厅,其外观庄重大方、简洁 明快,为其他建筑所少有。 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神庙,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 卢克索神庙具有令人惊叹的雄伟气势,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置身于其中会使人暂时忘却时间的流逝,神思万千。这里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现存三尊。 卡纳克神庙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又称阿蒙赖神庙,是法老(古埃及国王)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庙门巍峨高达米,蔚为壮观;主殿雄伟

31、凝重,面积约平方米,有行共根巨石圆柱,其中最高的根,每根高在米以上,柱顶可站百人,柱上残留有描述太阳神故事的彩绘,庙内尖顶石碑如林,巨石雕像随处可见。在神庙的石壁上,可见到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刻写的他们的光辉史迹。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神庙。 埃及帝王谷和王妃谷埃及帝王谷和王妃谷 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 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 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