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简介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期数学教学进行工作总结。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一、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
2、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
3、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
4、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
5、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 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经常引导在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
6、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如:在平时,每次引导学生反思时,我都会大力表扬那些思考认真的同学,对一些同学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就引导大家都向他学习。我经常对学生说: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况下比以往有所进步,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一个勇士了,因为他已能战胜困难,获得胜利了。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生活和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老师都很累,每天很努力的去教学生。但如果不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怎样进行
7、学习反思,那么老师的心血就有可能白费。只有老师努力的教和学生正确的学二者相结合,老师的付出才一定有回报。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这阶段的一点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努力地去引导每一位学生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怎样的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序数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课,是数轴的发展。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进一步学习函数及其他坐标系必备的基础知识。它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直观而简明,并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互化。二、教学目标 领会实际模型中确
8、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三、教学重点 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四、教学难点 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点的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创设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确定目标的位置.请同学们先看一个问题。(点同学回答。)生:能找到(那就请他上来演示,其实是不能,因为没有起点)。师:现在能找到了吗?(点同学回答。
9、)为什么能?生:能。因为有了起点。师:另有一超市在交叉路口西边30米,你会找了吗?生:会。起点开始相反方向找30米。师: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它们的位置吗?生:有困难。(学生不会时给他提醒:东边30米,西边30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它们吗?)原来可以用数轴描述。师:请你动手画一画,一般取1为一个单位长,这里为了方便描点,我们取10为一个单位长。师:我们刚才会找电视台和超市了,现在你能按小明的说法找到音乐喷泉吗?生:可以。起点开始先向左数50米,再向上数30米。师:你能用数学知识描述音乐喷泉吗?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生:刚才我们用数轴描述的,现在还可以用数轴描述,但是一条数轴不够用
10、了。(提示:用一条数轴可以表示吗?)师:请你说说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有补充吗?(要讨论出用两条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数轴才能表示出音乐喷泉的位置。)老师也是这样想的,将东西向的北京路和南北向的中山路看成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交叉路口为两条数轴的公共原点,那么中山路西边50米可用数轴上的数表示,北京路北边30米可以用数轴上的数表示,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可以用有序实数对(-50,30)这样简单的方法表示了。师:图中有两条数轴,我们要将它们区分开。师:小卖部在中山路西边30米,北京路北边40米。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左数3个单位长,再上数4个单位长。师:大钟亭在中山路东边30米,北
11、京路北边40米处.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右数3个单位长,再上数4个单位长。师:塑像在中山路西边40米,北京路南边30米,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左数4个单位长,再下数3个单位长。师:给出任意一个建筑物,只要有像上面的一对有序实数,我们能在已存在的图形中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可以,按照给出的数据找到建筑物的位置。师:这样一套系统合理、有用;实际上,它在现代科学的很多分支中都有用。今天,我们开始研究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意识到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简便的表示出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活动二:数学理论 概念。请同学
12、们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边介绍概念一边操作,再挑选2名同学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比较的同时强调一些容易丢的内容。)已知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已知点的位置,确定有序实数对。坐标。活动三:数学应用 探究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 师:对于例题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符号特点,请学生发言。学生说老师板书:对于点p(a,b),在第一象限:先正后正;第二象限:先负后正;第三象限:先负后负;第四象限:先正后负;x轴上b为0;y轴上a为0。(设计意图:系统地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通过例题学会通过坐标找点,以及由点写出坐标这两种基本技能,并能深入探索出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
13、号特征,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活动四:回顾 师:以班级某位同学为坐标原点,正前方为纵轴正方向,正右方为横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这个前提下做游戏。游戏一:点任意一位同学,请说出自己的坐标及在哪个象限。游戏二:任意给出一个坐标,请符合坐标的同学站起来。(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要学生学会的两个技能。)六、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新的数学模型,理解了与其相关的一些概念(如坐标轴、原点、坐标、象限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感受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掌握了平面内的点与其坐标(有序实数对)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学会了由点写坐标和由坐标描点。七、教学反思 1.本
14、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
15、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会得以发展。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
16、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案例:甲同学在解完“梯形abcd中,点e是腰ab上一点,在腰cd上求作一点f,使cf:fd = be:ea”之后在作业的反思栏内写道:“老师,如果e点在底边上,如何在另一底上找到f,我有一种方法,不知对否?作法,1. 连结ac; 2. 作eo / dc交ac于o; 3. 作of / ab交bc于f。 ae:ed = bf:fc。 ” 同时,另一位学生在作业本中提出同样的问题,写道:“如果,在梯形abcd中,点e是底边上一点,那么在另一底边找一点f,使ae:ed = bf:fc,应怎样找?” 两位学生对同一个题目,
17、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前者解决了问题,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后者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能准确的描述问题,两位学生都良好的运用了直觉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我及时公布了两位的猜想,并鼓励他们的这种主动猜想的创新精神,公布之后,同学们反映强烈,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且在讨论中思维更加深刻,问题得到引伸,方法也出现了多种。第二次作业本交上来了,一位学生对在讨论中提出的新方法给出了证明,他写道:“今天乙说,如下图,已知梯形abcd,e是底边的一点,延长腰交于f,连结ea交ab与g就是昨天甲要找的点。我觉得它说的是对的;证明如下:(证明略)” 我也即时公布了这位学生提供的乙的发现和他的
18、证明,并说,乙能想到这种方法,正如他在反思中所说,是他对解过的p244第22题的反思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当时作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对做过的题目有深刻的映象,自然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因此,同学们应向他学习,解题以后不要停止,一定要多作反思。接下来的几天中,都有同学围绕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并且有的同学还将此问题作了进一步引伸,如丙在反思中写道:“任意多边形,知道一边上一点,就可以由甲那种方法,在其它任一边上找到一点,使与分得的线段的比等于这点分得的这边上的两条线段的比,只要先把多边形变成三角形后就行。对吗?”我批语道:“你已推广了甲提出的命题,很好,且你是对的,请试一试能不能给出证明”。鼓励学生结合
19、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无疑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二1简答题(共4小题,合计满分30分) 1.简述“校本教研”的基本含义。 答:“校本教研”意味着以校为本,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亦即,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强调围绕学校教育教学遇到的真实问题开展研究,学校现有的力量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力量,而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教研的主
20、阵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2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日常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状况,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进而达成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发挥评价的检查功能;获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信息,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分标准:满分8分。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与实践(即曾叫“课题学习”、“实践与综合应用”)过程中,其核心的课程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体现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综合;体现数学与社会的综合;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21、和解决问题能力;积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内容的基本活动经验。 评分标准:满分8分。 4.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展归纳推理?其基本思路如何? 答: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定理、法则、规律的教学,首先从分析2、3个特例出发,进行共性的归纳、概括;其次,依据这些特例猜想一般的共性;再次,举例验证共性;最后,采取逻辑或实践等方式确认猜想的正确性。 比如,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教学: 可以先从b=1的特例开始,分析a2-1=?·?。 当a=2时,a2-1=3,3可以拆成1×3; 当a=3时,a2-1=8,8可以拆成2×4或4×2;
22、 当a=4时,a2-1=15,15可以拆成3×5; 由此可以发现,某数的平方减去1,可以拆成这个数加1,乘以这个数减1。 即a2-1=(a+1)·(a-1)。 而论证这个猜想,只需要从右边推导左边,即利用乘法公式(a+b)(m+n)=am+an+bm+bn即可。 对于a2-b2,自然可以猜想a2-b2=(a+b)·(a-b),对此,利用乘法公式 (a+b)(m+n)=am+an+bm+bn即可论证其正确性。 评分标准:满分10分。 二、2简答题(本大题满分30分) 1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反思中,反思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信息,检测
23、本节课的教学质量达成状况,反思教育教学的成败得失,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评分标准:满分8分。 2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课前精心预设与课堂随机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随机生成与精心预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机生成是结果,精心预设是条件。 评分标准:满分6分。 3.“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以方便学生数学学习为主线而展开教学; (2)教师的讲授时间非常有限,教师的施教仅仅起到点拨、引导作用; (3)课堂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而展开; (4)课堂上往往给学生留下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评分标
24、准:满分8分。 4.举例说明初中数学概念的引入方式主要包含哪些类别? 答:归纳式进入法,内涵式引入法(即直接给出逻辑定义的方式)。 具体的形式可以区分为如下四类: 由实际问题提出概念; 直接展示概念; 以操作活动的方式提出概念;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提出概念。 评分标准:满分8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满分30分) 1在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数”与 “代数”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简述其理由。 答:相互并列。“数”主要阐述认识数及数系的扩充。而“代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在四大课程领域之中,涉及数学推理的课程领域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评分标准:满分8分。
25、三、案例分析题(共3小题,合计满分50分) 主要阐述字母表示数及其字母、数及其组合的相应运算。 评分标准:满分10分。 2.结合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论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性,即,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性? 答: (1)无理数的核心属性是“无限性”与“不循环性”。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首先应该设法让学生确信无理数的存在性。以2为例,首先必须通过几何直观图(比如,两个单位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后,形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接为一个正方形,其面积是2,而其边长是真实存在的),确认2的存在性。 其次,利用“任何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
26、分数”,从反证的角度印证“2的不循环性” 最后,利用有效小数都可以化成不可约的分数,如果2是有限小数,必然可以化成不可约分数,从而,一定是无限的小数。 3.在初中数学教学日常教学中,课后反思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反思教师自己的数学教学观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反思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进程的预设、生成之间的反差,以及预设与实际发生之间的差异,反思教学的亮点与败笔,反思教学评价,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反思学生给出的新见解,反思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填空题(共3小题,合计满分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针对知识技能明确使用了刻画知识技能水平
27、的目标动词,就目前的初中数学而言,你认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刻画“正比例函数”概念的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该是(理解)。 评分标准:满分5分。 2在初中数学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中,实质上表达能力的课程目标是(问题解决、数学思考)。 评分标准:满分7分。 3开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除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1.在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同时出现两个正面的可能性接近0.25”,请设计简要的课堂教学思路。 答:(1)采取全班合作的方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两人一组,一人投掷硬币,另一人统计结果,最后全班汇
28、总结果; (2)将全班各组的数据分别统计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当数据逐渐累加在一起,总数超过200次,频率出现规律,其整体趋势非常接近0.25,但并不是越来越近,而是会有波动,但是,波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评分标准:满分15分。其中,“全班合作”“以全班的数据汇总作为频率”是采分点。 2.开展初中“圆”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的教学,往往需要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素材,时间要评判如下两个素材的优劣: 素材1:围绕问题“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方形的?(或者,为什么说发明车轮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步之一?)”展开教学展示和课堂中的分组合作研究。 素材2:围绕问题“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大多做成圆
29、形的而不是方形的?说明其中的道理”进行教学展示和课堂中的分组合作研究。 答:素材1比较适合“圆”概念的导入环节,有助于学生构建圆的概念;而素材2比较适合“圆”概念的巩固环节,有助于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圆”的概念,或者深化学生对于“圆”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分标准:满分15分。 3案例:某日某中学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第一次课的课堂教学,出现如下片断: 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乘法的含义,提出“2×2表达什么意思”等问题。(两个2相加) 随后提出(+2)×(+2)即2×2。 那么,你认为(-2)×(+2)可能表示什么意思?(两个-2相加) 问题:
30、(1)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错误发表你的看法。 (2)如果让你改进这节课,你该如何修补这个意外环节? 要求:观点要明确;修补的教学环节必须相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 如果规定,(+2)×(-2)表示向反方向连续加两次+2,那么,能在数轴上表示(+2)×(-2)吗? 按照这个思路,师生很快得出“负负得正”法则,即,两个负数相乘,将其绝对值相乘所得的积,作为积的绝对值,同号得正。 随后,教师给出计算(3)×(-4)的问题,一位学生答到: “结果是+9”,任课教师马上恶狠狠地说道,“多少?没想好不要瞎说呦!”这位学生坚定地说“是+9!”任课
31、教师非常恼火,一位“好学生”回答到“+12,(3)的绝对值是3,(-4)的绝对值是4,3、4得12,负负得正,所以,结果是+12”,教师马上“大大”表扬了这位学生,同时,狠狠批评了前面那位学生“如此不专心,竟然连3、4得12都不会,简直不可理喻” 下课后,一位听课者单独找“得+9”的学生聊天,问其缘由,他答道“我绝对不是捣乱,老师,你看,按照老师推导法则的思路,我先在数轴上找到-3对应的点,从这个点开始、沿着-3的反方向即数轴的正方向、连续加4次,每次加一个3,不正好是+9吗?”, 答案: (1)对于片段中的“捣乱现象”,其实属于学生的典型错误,这个典型错误恰恰反映出这位学生善于思考,能够将教
32、师组织学生发现“负负得正”法则的过程再现出来,表明其真正理解,只不过,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起点”错了应该从数轴的起点0开始,而不是从-3开始。 (2)修补意外环节当学生提出“结果是+9”后,执教者马上反问“哪位同学理解他的想法?”“你能将你的做法展示给全体同学分享吗?”,如此,教师及时捕捉有利信息,及时发现这位学生的思维盲点之所在,而后采取充分肯定其思路清晰、思维独特,如果稍加调试,就会殊途同归得到与大家一样的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22分)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若干个核心词,下列四个选项所隶属的课程领域分别是: (1)应用意识 隶属于( 统计与概率领域); (2)几何直观 隶属于( 图
33、形与几何领域) ; (3)数感 隶属于( 数与代数领域); (4)数据分析观念隶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 评分标准:满分8分,每个空2分。 2在初中“图形与几何”(即以往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课程教学目标中,最重要、最为基础的四个核心词是(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几何活动经验)。 评分标准:满分8分,每个采分点2分。 3在初中数学中,进行教材的内容分析,其核心目的在于分析教材的(学科内容线索、编写思路、具体的呈现方式)。评分标准:满分6分,每个采分点2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合计满分18分) 案例: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设计,准备引导采
34、取对折的方法论证业已发现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而后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进行论证,此时,一位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说“老师,你这个方法笨死了,我有一个方法比你的好不用作任何辅助线,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没等学生说完,教师答道“不要瞎说,不做任何辅助线怎么可能,不要捣乱!,”学生的“捣乱”被镇压下去。课后,一位听课者找到这位“捣乱者”询问,答到“老师,我真不是倒乱,你看,对于等腰abc,我把abc看作两个三角形,即证明abcacb不就ok了,这只需要说明边、边、边的条件”,“简直妙极了!”听课者惊叹到。 问题: (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案例中的“捣乱现象”的? (2)如果你是这位任课教师,当
35、你听到听课者与“捣乱者”的对话后,你有何感想?如果让你改进这节课,你该如何修补这个意外环节? 要求:观点要明确;修补的教学环节必须相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 答:(1)对于片段中的“捣乱现象”,其实属于学生的典型错误,这个典型错误恰恰反映出这位学生善于思考,能够别出心裁。 (2)如果我是这位任课教师,当我听到听课者与“得+9的学生”的对话后,我会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处理究竟为什么发生如此不当,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 一方面,任课教师没有及时地利用“学生的奇思妙想”这种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主要是对于教师的职责认识不够。 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自身的随机应变机制不够。
36、三是自己的几何学专业功底不够学生的新思路恰恰是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3)修补意外环节当学生提出“不做任何辅助线”时,执教者马上追问“你能让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你能将你的“金点子”展示给全体同学吗?”,如此,教师及时捕捉有利信息,而后充分肯定其思路清晰、思维独特,最终让大家获得作不作辅助线其是都是在应用图形的轴对称性,是殊途同归。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37、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媒体:大屏幕。 四、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容积|北师大版
- 2025年机动车典当合同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你会算吗-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北师大版
- 2025年科研合作协议
-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B 1a-1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4年全脑开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案3篇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金融服务消费纠纷调解工作规范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二手车购买收据合同范本
-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英文课件) - Ch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Ch 5 Price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整体解读课件
- 2024精美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01 H5入门知识课件
- 2024年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费简单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