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编制说明_第1页
《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编制说明_第2页
《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编制说明_第3页
《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地方标准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编制说明近年来,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已引发新一轮的发展态势,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下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已俨然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2017年 12 月工信部和国标委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联合发布了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标准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毕。上海市方面于2017 年在新能源地标委的组织框架下,成立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 “智能网联工作组” ),负责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

2、应用相关领域的地方标准化技术归口管理工作。由于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 智能网联技术应用方式及场景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外的测试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中国国情。 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和测试方法更多考虑的是全国范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状况,而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交通状况比较复杂,交通拥堵、道路事故和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非常的典型性,国家标准难以覆盖上海的工况。因此在智能网联的标准上, 需根据上海的地域特点、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特点、以及上海市示范应用、 产业培育和相关城市管理需求,依据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关领域上海市地方标准。在盲区监测系统的标准上,目

3、前 GB/T 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在侧后方盲区上对对盲区监测系统基本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相应感知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目前盲区监测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以及车辆使用周边安全的需要,因此需要地方标准支持对系统能力进行更进一步的要求, 满足公众对安全辅助系统的要求,也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为此需要制定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上海市地方技术标准。一、工作简况本地方标准项目由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工作组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结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特点,以引导和规范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4、在上海市的应用,同时组织了相关单位开展标准制定的前期研究工作。2017 年 6 月 15 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2017 年度第一批上海市地方标准计划(沪质技监标2017 254 号文),本项目车辆盲区监控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为1计划之一。 随即成立以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 )有限公司等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标准工作组。并立即开展此标准项目研究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主要以适应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发展和应用为目标,对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进行要求, 制定相应的可执行的测试方法,完善目前国标未

5、涵盖的或国标已涵盖但未能适应目前整体行业技术能力提升产生的新的更高标准需求的技术问题,规范和引导上海市智能网联相关功能的应用,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标准的制定, 标准限值的确定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具有先进性和指导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2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盲区监测系统的定义、分类、功能、人机交互以及检测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地区应用的安装有盲区监测系统的 M 和 N 类车辆,但不适用于铰接车辆(例如牵引车 -挂车组合、铰接客车和专用车) 。(1) 基本要求规定了盲区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检测系统状态,向驾驶员提示系统当前状态,探测车辆相对于试验车

6、辆盲区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发出警报等基本功能。(2) 操作要求规定了报警信号提示时机,包括报警盲区和报警临界TTC 等性能要求。(3) 人机交互要求对系统报警的形式做了要求,报警应是一种易被感知的报警和(或)听觉报警。报警的方式需和其他报警系统清晰可辨,能够有效区分。对系统状态提示进行了要求,应向驾驶员提供系统的状态,且状态信息易理解,系统在监测到系统失效时,应及时通知驾驶员。(4) 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环境条件、测试车道条件、测试车辆条件、测试系统安装与设置、测试步骤等具体细节。3 编制过程2( 1) 2017 年 11 月 3 日工作组召开标准制定第一次会议暨启动会,对标准的框架和内

7、容进行了讨论, 针对标准名称车辆盲区监控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进行讨论,会议专家认为监控改为监测更为合适, 专家建议修改标准名称为 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并据此形成了标准框架;( 2) 2018 年 9 月 19 日工作组召开标准制定第二次会议,对标准的框架和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再次讨论,形成了工作组草稿;( 3)2019 年 9 月 17 日工作组召开标准制定第三次会议,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4)2019 年 10 月 9 日到 11 月 8 日,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工作组在组内及其他相关单位中广泛征求意见;随后根据意见反馈,进一步修改和优化,形成

8、送审稿;( 5)2019 年 12 月 30 日,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并形成审查会修改意见,基于审查会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了标准审定稿。三、专利问题本标准未涉任何专利权问题。四、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本标准立足于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盲区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规范, 切实提升本市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标准化水平,通过制订和实施本标准,规范和引导盲区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国外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美国新车安全评鉴协会(USA NCAP )等标准化组织均有盲区监测系统的相关标准,但上述

9、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方面主要针对车辆两侧盲区,未对后部穿行盲区进行功能定义与性能要求。六、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国家及行业标准间的协调盲区监测系统国家推荐性标准有GB/T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处于公示阶段, 国标对侧向盲区监测系统相关术语做了详细的定义,并对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要求, 且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但国标主要考虑到侧后向盲区,从目前的技术角度来看, 其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上对于现行系统较容易,因此针对目前由于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制定盲区区域更为广泛的地方标准且能够引导上海市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地方标准。本项目制定的上海市地方标准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针对在本市应用的该功能的M 和N 类车辆的周边全方位的盲区区域,结合已有国标和国外先进的标准和规程,根据当前技术3特点,制定了车辆周边盲区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方法,在测试场景的选取上借鉴美国新车安全评鉴协会相关规程,选取了适用于评估当前盲区监测系统的测试场景。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地方标准无重大分歧意见。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本地方标准性质为推荐性标准。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